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当归须散治疗急性肺挫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肺挫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须散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肺挫伤后继发性肺损伤情况和康复时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肺部感染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病死率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康复时间短(P<0.05或<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NF-α、IL-6、CRP水平低(P均<0.01).结论 当归须散能显著降低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阻断肺损伤的演变进程,缩短康复时间,对肺挫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60例和易损斑块组60例,2组又随机各选30例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晚(小剂量)和阿托伐他汀40 mg/晚(大剂量)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检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治疗前,易损斑块组sCD40L、sVCAM-1和MMP-3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P<0.01)。治疗后2周,2组大剂量治疗患者血清LDL-C、hs-CRP、sICAM-1、sVCAM-1、sCD40L和MMP-3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治疗患者(P<0.01)。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和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双抗治疗组、替罗非班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3个月内的病情转归、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变。结果双抗治疗组与替罗非班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再次梗死率、脑出血率、其他部分出血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率及死亡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14d后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NHISS评分降低,三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14d后比较NHISS评分均降低,双抗治疗组治疗14d后、治疗3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HIS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替罗非班组治疗14d后、治疗3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HIS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高敏C反应蛋白(hs_CRP)、白介素_6(IL_6)、白介素_8(IL_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_α)水平均降低,替罗非班组、双抗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间比较hs_CRP、IL_6、IL_8及TNF_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74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7天,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改善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胰腺及胰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效减少了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了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及继发感染,改善了患者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9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52)和高剂量组(n=57)。低剂量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高剂量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4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低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MCP-1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MCP-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剂量越大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就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交流、行动能力、思维、手部功能、力量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都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替普酶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血清IL-6、hs-CRP、IL~(-1)0、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UAP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及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疼痛程度VAS评分、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美托洛尔组心绞痛发作次数[(5.67±3.57)次/周比(2.81±1.18)次/周]、发作持续时间[(4.51±1.43)min/次比(1.37±0.87)min/次]、疼痛程度VAS评分[(5.69±0.87)分比(4.08±0.61)分]、血清hsCRP [(18.34±4.16)mg/L比(14.59±3.98)mg/L]、TNF-α[(173.41±21.42)μg/L比(119.03±21.83)μg/L]、MMP-9[(368.51±38.24)μg/L比(303.77±29.97)μg/L]、血浆BNP[(869.78±82.89) pg/ml比(721.36±75.62)p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01。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提高对UAP疗效,显著改善心绞痛、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35、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和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1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7例。另选同期有胸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再将117例冠心病患者按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6分)44例、中度病变组(26~54分)40例和重度病变组(>54分)33例。分别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35、YKL-40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和AMI组hs-CRP和YKL-40明显升高,IL-35和脂联素明显降低(P<0.05,P<0.01);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844,P<0.01),IL-35与Gensini不相关(r=-0.033,P=0.726),YKL-40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IL-35、脂联素明显降低,而YKL-40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及病变严重程度,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可能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曲美他嗪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攀  周莉  董爱芝 《山东医药》2008,48(44):33-3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ACS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曲美他嗪,连续4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通过抗炎作用治疗A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七软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UAP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丹七软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和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hsCRP[(8.41±2.45)mg/L比(5.86±2.15)mg/L]、TNF-α[(176.52±46.35)μg/L比(116.38±34.27)μg/L]、IL-6[(19.52±5.65)ng/L比(11.67±3.83)ng/L]和MMP-9[(372.57±55.76)μg/L比(312.64±47.06)μg/L]水平下降更显著,P均0.05。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6.57±0.76)次/周比(3.46±0.31)次/周]、持续时间[(5.25±0.57)min/次比(2.49±0.81)min/次]、ST段下降[(1.57±0.53)mV比(0.27±0.15)mV]和T波倒置[(0.15±0.08)mV比(0.08±0.03)mV]显著减少或减轻,P均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3.58%比92.45%)显著升高,P=0.032。结论:丹七软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均给予脑梗死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C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显著降低,其中C组治疗后TG、TC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降低,且C组治疗后LDL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C组治疗后CRP、TNF-α、IL-6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治疗后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治疗可以显著调节老年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武汉市汉阳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932,P=0.003)。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NT-pro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及NT-pro 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次日每日20 mg;B组40例,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服药前、服药后1周分别测定sICAM-1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ICAM-1及hs-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1周A组sICAM-1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sICAM-1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14 d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CRP、IL-6及s 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CRP、IL-6及s 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严重出血、轻微出血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各90例,常规治疗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1 w、2 w后阿托伐他汀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巴特尔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CRP、IL-6、TNF-α、LDL-C、全血低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钙降低了脑梗死的复发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抗炎作用,能有效调整血脂代谢,改善ACI患者大脑血流供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CON组)及乌司他丁联合常规治疗组(UTI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6、10(IL-1β、IL-6、IL-10)〕、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疝、肺部感染和压疮)及预后情况(包括病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TI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CON组,IL-10水平高于CON组(P0.05)。UTI组患者脑疝、肺部感染、压疮发生率均低于CON组(P0.05)。UTI组患者病死率为4%(2/50),低于CON组的20%(10/50)(P0.05);UTI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5.7±2.3)个月,长于CON组的(13.5±1.7)个月(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0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益心舒胶囊9粒/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CRP降低了0.9 1 mg/L±2.1 8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1);TNF-α降低2 5 4 ng/L±7 5 5 ng/L,IL-6降低0.0 5 ng/L±0.1 7ng/L,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心舒胶囊的抗炎和稳定斑块作用在治疗ACS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将8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后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TNF-α、MMP-9、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从侧面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疗该病的药理学机制可能是与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荆州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血管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在左侧及右侧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左侧及右侧PWV、ABI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左侧及右侧PWV、ABI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患者左侧及右侧PWV和ABI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4(TLR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清hs-CRP、IL-6、TNF-α、TLR4、MCP-1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清hs-CRP、IL-6、TNF-α、TLR4、MCP-1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TLR4、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183例冠心病患者被分为常规治疗组(101例)和联合治疗组(82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LVEF[(42.62±0.89)%比(48.62±0.87)%]显著升高,LVESd[(36.04±0.34)mm比(30.12±0.26)mm]、LVEDd[(58.24±0.43)mm比(48.29±0.36)mm]、LVPWT[(10.54±0.51)mm比(8.98±0.49)mm]、NT-proBNP[(294.50±14.63)pg/ml比(176.40±10.46)pg/ml]和hsCRP[(2.42±0.32)mg/L比(1.89±0.36)mg/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缬沙坦可显著抑制冠心病患者的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