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采用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的难治或复发AML的临床特点和转归。结果:复发AML共11例,难治AML 4例。化疗前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为25.5%(1.5%~97.0%)。采用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方案1个周期化疗后,9例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或血常规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CRi),分别为3例核因子阳性的AML、2例涉及KMT2A基因的AML、2例复杂染色体AML、1例IDH1突变AML和1例伴inv(3)(q21.3q26.2)的AML。而2例CSF3R突变的AML均未获缓解。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感染和腹泻。化疗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共11例,未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4例,5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和50%(P=0.014)。死亡共2例,均为经化疗后不缓解患者。结论: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安全性良好,获得了60%的缓解率;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明显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骨髓增殖性疾病(MPD)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MDS/MPD转化的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11例和传统治疗方案17例(其中"3+7"标准方案8例、CAG方案6例及支持治疗3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中完全缓解(CR)7例(63.6%),未缓解(NR)4例(36.4%),总有效率(ORR)为63.6%;传统治疗组中CR 4例(23.5%),分别为"3+7"标准方案2例、CAG方案2例,NR 13例(76.5%),ORR为23.5%。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骨髓原始细胞数对于缓解与否无差异(P0.05)。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肺部感染、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和心力衰竭,经过输血和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均可以耐受,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3年9月,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和传统治疗组的中位生存分别是15个月和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老年转化性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老年转化性AML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治疗高危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移植时机.方法 选取allo-HSCT治疗的AML患者47例,其中高危AML 17例,难治AML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AML10例.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 )23例,第2次完全缓解期(CR2)11例,未缓解进展期(NR)13例.接受同胞供者骨髓和(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6例,非血缘脐血移植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环孢素联合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47例患者46例(97.9%)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4.5(10 ~ 36)天和26(12-90)天.16例发生急性GVHD(34.8%),Ⅲ度以上4例.在可评估的39例患者中,10例出现慢性GVHD( 25.6%),复发6例(12.8%),移植相关死亡12例(25.5%),32例(68.1%)患者存活.高危难治AML患者CR1、CR2、NR期移植生存率分别为75.5%、72.7%和40.0%.MDS转AML患者CR和NR期移植生存率分别为0%和75.0%.结论 allo-HSCT有助于提高高危难治AML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且最好在首次缓解期进行移植.对于MDS转AML患者可立即行allo-HSCT,无需等待化疗达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加地西他滨剂量治疗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危组MDS及AML患者20例,静脉滴注地西他滨20 mg/m2,每日1次,连用5 d治疗,然后行骨髓检查,根据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原始细胞数、骨髓小粒饱满情况,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酌情增加使用地西他滨,分析治疗1个疗程后缓解率和总反应率。结果 MDS患者1个疗程完全缓解(CR)+骨髓CR为3例(75%),总反应3例(75%);AML患者1个疗程CR+骨髓CR 3例(18.8%),总反应8例(50.0%),其中初治患者1个疗程CR+骨髓CR 1例(25.0%),总反应3例(75.0%),复发及难治患者1个疗程CR+骨髓CR 2例(16.7%),总反应5例(41.7%)。累积2年生存率为42%。结论剂量增加的地西他滨可被安全应用于高危组MDS及AML,1个疗程缓解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联合CHAG预激方案(D-CHAG)治疗复发难治性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采用D-CHAG预激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或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D-CHAG预激方案治疗的17例患者中,1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达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33(24~45)d。14例完全缓解患者中,微小残留病灶阴性10例,包括初治5例,复发难治5例;微小残留病灶阳性4例,其中3例为难治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对于老年或复发难治性AML患者,D-CHAG预激方案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评价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下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阿克拉霉素(ACR)方案(以下称AGA方案)治疗复发和(或)难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从细胞凋亡方面探讨治疗方案的可能机制。方法:对复发难治的18例AML及4例MDS患者行AGA方案治疗。化疗方案:AraC10mg/m2,第1~14天,1次/12h,皮下注射;ACR8mg·m-2·d-1,第1~8天,静脉滴注;GCSF200μg·m-2·d-1,第1~14天,皮下注射,每次先于皮下注射AraC前1h开始。结果:9/18(50%)例AML接受1个AGA治疗即获完全缓解(CR),中位数缓解期4个月,其中6/10(60%)例M2获CR,22例治疗病例均无治疗相关死亡。20例接受传统标准剂量化疗对照组7例获得CR,4例死于化疗相关毒性。体外研究证实AGA方案明显提高新鲜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结论:AGA方案对正常造血抑制较轻,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小,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较常规化疗组明显缩短。适于不能耐受常规治疗的、骨髓呈低增生的复发难治或老年AML患者,该药物协同诱导凋亡可能是该方案的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MDS及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MDS及AML患者10例。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10例患者,其中3例获得完全缓解(CR)30%,4例为部分缓解(PR)10%,1例获得骨髓缓解(mCR)40%。总有效率为80%。大多数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和老年AML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4例AML患者,年龄13~70岁(中位年龄36岁),男8例,女6例。初治AML10例,难治、复发AML4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4例染色体异常。诱导方案为IDA 12 mg·m-2·d-1,第1~3天,Ara-C 100 mg·m-2·d-1,持续静脉点滴,第1~7天。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92.9%(13/14),完全缓解率85.7%(12/14),其中初治AML的CR率为90.0%(9/10),复发、难治AML的CR率为75.0%(3/4),3例染色体异常患者达细胞遗传学缓解,未发生早期死亡。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剂量的IDA联合Ara-C 24 h持续静脉点滴,为初治、复发难治AML的高效、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ID)与柔红霉素(DNR)联合阿糖胞苷2种化疗方案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初治AML患者应用IDA方案和DA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IDA方案组22例中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5例,有效率77.3%;DA方案组19例中CR6例,PR3例,NR10例,有效率47.4%,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22例中初次完全缓解(CR1)>1年的患者14例(63.6%),DA组19例中CR1>1年的患者7例(36.8%)。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是较强烈的骨髓抑制。结论:IDA组与DA组治疗初治AML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中支持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以拓扑替康为基础的联合诱导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以拓扑替康为基础的联合诱导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AML患者16例。所有患者接受1个疗程拓扑替康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拓扑替康、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后,定期检查血细胞计数、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结果:7例患者在接受1个疗程诱导缓解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2例达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56.3%;7例患者无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以拓扑替康为基础的诱导缓解方案对部分难治及复发AML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疗程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30例MDS患者及27例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地西他滨单药治疗MDS患者中,随着疗程数增加,完全缓解(CR)/骨髓完全缓解(mCR)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对可能影响疗效的临床特征分析发现,在MDS患者中,重度贫血对CR/mCR有影响(P=0.042);在AML患者中,预后分层对CR/mCR有影响(P=0.016)。地西他滨治疗MDS患者相关并发症分析中,单药方案1个疗程粒细胞减少中位时间为10(0~25)d,2个疗程为6(0~24)d,3个疗程为4(0~10)d;联合方案中,1个疗程粒细胞减少中位时间为11(0~30)d,2个疗程为8(0~30)d,3个疗程为4(0~11)d;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0%,治疗相关死亡1例(为移植后复发)。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方案治疗AML患者,1个疗程粒细胞减少中位时间为21(0~37)d,2个疗程为13(0~37)d,3个疗程为13(0~18)d;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0.7%,治疗相关死亡2例。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IPSS评分及铁过载是影响MDS患者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31、0.042),而预后危险分层是影响AML患者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13)。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AML疗效确切,单药治疗MDS患者中,随着疗程数增加,缓解率增加;地西他滨不良事件具有可控性,安全性好,大部分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疗程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30例MDS患者及27例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地西他滨单药治疗MDS患者中,随着疗程数增加,完全缓解(CR)/骨髓完全缓解(mCR)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对可能影响疗效的临床特征分析发现,在MDS患者中,重度贫血对CR/mCR有影响(P=0.042);在AML患者中,预后分层对CR/mCR有影响(P=0.016)。地西他滨治疗MDS患者相关并发症分析中,单药方案1个疗程粒细胞减少中位时间为10(0~25)d,2个疗程为6(0~24)d,3个疗程为4(0~10)d;联合方案中,1个疗程粒细胞减少中位时间为11(0~30)d,2个疗程为8(0~30)d,3个疗程为4(0~11)d;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0%,治疗相关死亡1例(为移植后复发)。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方案治疗AML患者,1个疗程粒细胞减少中位时间为21(0~37)d,2个疗程为13(0~37)d,3个疗程为13(0~18)d;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0.7%,治疗相关死亡2例。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IPSS评分及铁过载是影响MDS患者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31、0.042),而预后危险分层是影响AML患者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13)。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AML疗效确切,单药治疗MDS患者中,随着疗程数增加,缓解率增加;地西他滨不良事件具有可控性,安全性好,大部分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含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26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6例老年AML患者首程治疗后17例达完全缓解,3个疗程后18例达完全缓解,1例达部分缓解,总有效率73.1%。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17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败血症,3例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结论: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究及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HG方案治疗低增生、难治、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5例次AML和高危MDS患者实施CHG方案化疗.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外周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学检查,评估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率68%,部分缓解率8%;主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应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62例AML患者[初治或复发AML33例,完全缓解(CR)AML 29例]和16名正常人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CD34+细胞G-CSFR的表达.结果 CD114+CD34+/CD34+比值在初治或复发组、CR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69±2.91)%、(31.84±8.62)%、(32.87±8.44)%(P<0.05),C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F受体mRNA表达在初治或复发组、CR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0.52±6.21)%、(85.13±21.25)%、(91.57±18.64)%(P<0.05),C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随访了13例AML患者,初治及CR时骨髓CD34+细胞上CD114+CD34+/CD34+比值分别为(12.58±2.00)%、(30.13±7.09)%,初治时低于CR时(P<0.05).G-CSF受体mRNA表达分别为(32.23±5.69)%、(83.27±19.79)%,初治组低于CR组(P<0.05).结论 G-CSF受体在A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上的表达低于正常人CD34+细胞上的表达,故G-CSF用于治疗AML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单药5天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例老年AML患者,应用地西他滨20mg/(m2·d)×5d方案,分析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35.3%),部分缓解5例(29.4%),总有效率64.7%;Ⅲ-Ⅳ度血液学毒副反应15例(88.2%),1例患者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地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AML有确切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及丙戊酸联合预激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AML患者方案7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试验组给予丙戊酸、地西他滨+CA(I)G方案[VD-CA(I)G]治疗,对照组给予预激CAG方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分析影响老年AML患者VD-CA(I)G方案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试验组完全缓解(CR)率及总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无复发生存(RFS)时间和平均总体生存(OS)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OS时间、无复发生存(RFS)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及不同危险度组患者的平均RFS时间、平均OS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试验组骨髓抑制期较对照组延长。结论与单独使用CAG方案比较,VD-CA(I)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的CR率及总缓解率无明显差别,但是长期生存有益,安全性较好,且该方案的疗效不受年龄、危险度分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治疗的疗效是AML治疗中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应用氟达拉滨(Flad)+阿糖胞苷(Ara-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AML取得一定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49例AML应用FLAG方案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该方案在AML患者不同病程阶段中的疗效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氟达拉滨(FDR)、高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即FLAG方案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再诱导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例经标准HA、DA、MA或IA方案化疗1疗程后未达完全缓解(CR)、骨髓原始细胞下降低于60%的AML患者,予FLAG方案再诱导化疗,即FDR30mg.m-2.d-1静脉滴注,d1~5;Ara-C1g/m2,静脉滴注,每12h1次,d1~5;G-CSF300μg/d皮下注射,第0天开始至白细胞恢复正常。结果:9例(75%)患者获得CR,3例(25%)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FLAG方案再诱导化疗AML耐受性较好,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地西他滨+CAG方案及H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5例老年初治AML分为地西他滨+CAG治疗组及HAG治疗组,23例病人予以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22例病人予以HAG治疗,地西他滨+CAG治疗组病人在第1疗程后间歇21 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HAG治疗组病人在第1疗程后间歇14 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评价并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地西他滨+CAG治疗组的完全缓解(CR)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5.7%;HAG治疗组CR率为54.5%,总有效率达为7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西他滨+CAG方案CR率及有效率与HAG方案相当、没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化疗强度,敏感性更大,在老年初治AML病人中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