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32例CT诊断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6~24小时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及滑动薄层块技术(STS-MIP)对血管进行重组、评判,并与DSA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2例中,CTA共检出动脉瘤17例,脑动静脉畸形和脑动脉硬化各1例,17例患者共19枚动脉瘤,CTA检出18枚,遗漏了1枚颈内动脉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4.74%(18/19).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及明确病变的三维空间关系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程文  ;秦卫和 《当代医师》2014,(6):836-83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平扫后再行CT血管成像(CTA),运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观察颅内血管情况。结果28例为动脉瘤,10例为动静脉畸形,1例CTA未见异常,4例血管严重狭窄,2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结论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敏感程度及特异性非常高,可视为一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15例经 CT检查确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应用MPR、MIP、VP等技术重建,对检出动脉瘤情况及手术选择进行评价。结果经CTA检查的患者15例,发现动脉瘤13例,共14个动脉瘤,最大直径为3.1cm,最小为0.2cm,均经DSA检查证实在相应部位存在动脉瘤,2例未发现动脉瘤者DSA检查亦未发现动脉瘤。经GDC栓塞7例(8个动脉瘤),手术夹闭3例,包裹加固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2例。结论 CTA对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可替代DSA单独对颅内动脉瘤进行筛选、诊断,并为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客观依据,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8例行16层螺旋CT平扫确诊为SAH患者均行螺旋CT脑血管减影成像,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图像减去平扫图像得到减影图像,对减影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颅内血管情况。结果8例自发性SAH中,2例为动脉瘤破裂出血,6例为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结论16层螺旋CT发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敏感,可作为一种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荣  马强  刘娜嘉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2):778-77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MS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68例中,有25例同时接受DSA检查,证实CTA诊断者20例,包括3例经MSCTA检查阴性患者,复查DSA亦无阳性发现;2例MSCTA发现动脉瘤,DSA检查阴性。结论 MSCF颅内血管造影术可替代DSA检查,成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它提供的信息对尽快确定治疗方案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对照研究,探讨CTA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2例,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并将结果与DSA结果相对照,判断两者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行CTA与DSA检查的112例患者中,CTA发现阳性病例43例,DSA发现阳性病例44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91),其中CTA诊断为动脉瘤39例,与DSA之间的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100%,诊断为血管畸形4例,与DSA和手术结果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动脉瘤的大小为(7.47±4.58)mm,瘤口直径为(2.51±1.19)mm,与DSA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4、0.307,P>0.05).结论 64层螺旋CTA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临床怀疑为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头颈部64排CT血管成像,观察颅内动脉瘤和头颈部血管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在2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CTA发现25例共27个动脉瘤,另外2例CTA未发现动脉瘤。颈内动脉狭窄3例,钙化斑块3例,粥样斑块1例,走行迂曲2例;椎动脉一侧狭窄2例,双侧狭窄1例,起源异常1例,椎动脉变异1例。结论:64排CT头颈部CTA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术前指导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并采用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所有病例均同DSA和(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CTA共检出动脉瘤39例,占81.25%.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基本相符.结论 64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MSCT平扫确诊为SAH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以0.625mm层厚扫描,0.5mm的层间距重建,在工作站进行减影CTA及VR、MIP重建后对病灶进行观察。所有病例MSCT检查后均进行DSA检查,29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MSCT显示38例自发性SAH中,29例为动脉瘤出血(29/38),占76.32%,4例脑动静脉畸形(4/38),占10.53%,另5例MSCT为阴性。38例病例中,均经DSA和/或手术证实。结论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无创伤性,可作为一种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平扫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的脑血管成像检查,采用VR、MPR和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图像。结果:正常11例,异常17例,其中动脉瘤15例,血管畸形2例。16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对绝大部分的动脉瘤能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27例进行CTA检查,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数字减影重建(NEURO-DSA)对脑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24例CTA异常病人均进行DSA对照检查,其中20例行DSA介入治疗,3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7例中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4例,3例未见动脉瘤改变,对24例进行DSA对照结果:后交通动脉瘤1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同时存在2例,后交通与大脑后动脉瘤同时存在1例,1例DSA结果未见异常改变,诊断准确率为97%,动脉瘤数量为26个。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快速、准确,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与DSA基本一致,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结果,可以做为脑动脉瘤诊断首选依据。  相似文献   

12.
邵奎志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94+96+161-94,96,F0003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应用计算机自带后处理软件进行脑血管三维成像(3D—CTA)。结果CTA诊断颅内动脉瘤13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右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右后交通动脉瘤2例,左后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CTA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起源以及与周围脑血管的解剖关系。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是一种十分快捷、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对引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 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急诊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患者行头部16层螺旋CTA检查,对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 DSA)结果,评估16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56例中DSA检查发现59个动脉瘤,16层螺旋CTA检查发现56个动脉瘤,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95%。结论:16层螺旋CTA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快捷,无创,可代替DSA进行筛查及术前评估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开颅夹闭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8例,所有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A检查,运用容积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两种后处理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关系,观察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组38例患者,CTA检出42个动脉瘤,其中2例为2个动脉瘤,1例为3个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20例,前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例,椎动脉瘤1例。其中囊状动脉瘤28个,梭形动脉瘤8个,不规则状动脉瘤6个,直径约2~23 mm,平均直径约为5.8 mm。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后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A能及时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后病例随访的首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CT检查提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7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脑内血肿21例,脑室出血9例,混合性出血18例)。患者进一步行CTA检查。其中47例随后进行了DS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行急症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内血肿清除术8例,动脉瘤栓塞术8例,动脉瘤夹闭术9例,保守治疗35例。结果CTA检查提示动脉瘤28例,动静脉畸形(AVM)16例,烟雾病3例,CTA检查阴性24例。DSA检查提示动脉瘤23例,AVM8例,烟雾病5例,脑膜动静脉瘘2例,DSA阴性9例(其中1例CTA检查为动脉瘤)。本组患者共死亡3例,重残6例。结论CTA对于自发性脑内血肿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对于是否采取急症手术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更有价值。对于动脉瘤的诊断有帮助,但决定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价值.方法:对经CT平扫明确诊断的自发性SAH 24例患者,在入院后均做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就CTA和DSA诊断作一比较.结果:24例CTA检查后22例共发现26个脑动脉瘤,CT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颈位置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以DSA作为金标准,CTA灵敏度92.86%,特异度100.00%.结论:CTA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是危重患者早期病因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外科手术结果对比,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56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A图像与DSA和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结合CTA?DSA和术中所见,在356例患者中的195例患者颅内发现215个动脉瘤?5个动脉瘤CTA漏诊,9个动脉瘤在DSA检查中未能清楚显示,但被CTA发现,其中5个得到手术证实,另外4个未行手术治疗?16层螺旋CTA对于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与DSA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颅内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8.
梁庆乐 《吉林医学》2011,32(26):5415-5417
目的:进一步了解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优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3例颅内动脉瘤病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扫描,头颅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扫描范围:颅底至颅顶,主要包括脑底动脉环。结果:9例患者有头痛、头晕症状,5例有突然头痛伴不省人事症状,13例有偏瘫,2例有发作性抽搐,10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CT检查所见:平扫一般表现为类圆形稍高密度占位,无钙化或边缘有钙化。7例表现为片状低密度灶即脑梗死CT所见,6例表现为脑实质内出血,10例表现为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A检查可清楚显示动脉瘤形态及所在部位。5例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4例位于颈内动脉虹吸段,7例位于右侧大脑中动脉,5例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2例位于脑底动脉环前交通支。肿瘤呈圆形,类圆形8例,卵圆形12例,呈血管局限性增粗2例,呈葫芦形1例。直径1~3 cm,平均为2 cm,边界清楚、光滑。结论: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率高,可以判断动脉瘤的范围及分型,图像直观,直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19.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在无创性冠状动脉显像方面的应用及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厦增强扫描,以对比剂增强图像行三维重建,其中39例患者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对照。结果122例受检者中冠状动脉CTA(angiography with CT)正常者58例;25例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CTA发现再狭窄8例;39例CTA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者,进一步于DSA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8例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另11例正常(即为冠状动脉CTA的假阳性部分)。结论冠状动脉CTA是冠状动脉无创性检查的有效手段,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璁冠脉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