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在肿瘤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肿瘤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口服中药汤剂降温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治疗组依据病证分型予以辨证施护,10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6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肿瘤发热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彭廷云 《中医药导报》2011,17(3):106-108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在肿瘤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肿瘤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口服中药汤剂降温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治疗组依据病证分型予以辨证施护,10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6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肿瘤发热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赵正红  梁建玲 《河北中医》2005,27(2):107-107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普遍应用的科学方法。辨证是治疗和护理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再根据治疗原则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发热为例,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的症状,也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中医将其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的同时,采取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外感发热患者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萍  邓海燕 《河北中医》2004,26(12):942-943
自从2003年春季爆发SARS以来,各地医院都建立了发热专科,以专门接诊治疗发热患者。我们在发热专科工作期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将外感发热辨证分为表热证、半表半里证和里热证三类证型进行施护,患者退热快,痛苦少,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发热的病因较复杂 ,对病因不明者 ,除病情严重外 ,一般尽量不用抗生素、激素及退热药 ,以免造成症状不典型延误治疗。中医有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大类 ,现将中医对发热的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1999— 2 0 0 2年共收治持续发热患者 4 7例 ,男 18例 ,女 2 9例 ;年龄 19~ 4 3岁 ;病程 3~ 36d ;体温持续 38.5~ 39.2℃。经中医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 ,患者均康复出院。2 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2 1 外感发热 是指人体感受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 )之邪所致的一些疾病 ,以发热为常见症状。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外感发热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笔者的既往分析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外感发热患者总数的56.9%。近年对2502例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开展辨证施护,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热病人如何使用合适的降温方法。方法:将69例发热病分别应用柴胡、复方氨基比林、紫雪丹、冰敷和酒精擦浴进行降温护理,比较降温效果。结果:柴胡适应范围较广,效果较好;紫雪丹较适应于小儿及儿童:冰敷或酒精擦浴有其极限性,尤其不适于外感发热有表证的病人。结论:不同证型的发热病人必须采用不同的降温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中医临证施护。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小儿发热患者根据证型,从治疗、用药、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辨证施护。结果:配合辨证施护,使患儿症状得到了缓解,减少并发症,降低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万淑霞  王月玲  周淑芹 《河北中医》2001,23(11):868-869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 ,中医认为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根据不同病证 ,可出现不同热型、舌苔和脉象。护理人员应学会辨证 ,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不失时机地进行处理。现将外感表证、里热证及内伤发热的辨证施护分述如下。1 外感表证外感发热 ,系指因起居失常 ,卫外不固 ,六淫之邪侵袭肌表 ,正邪相争 ,阳气亢越于外而发热。一般具有起病急 ,变化快 ,热势高 ,易传变等特点1 1 表寒证 恶寒重 ,发热轻 ,头痛 ,身痛 ,无汗 ,鼻塞流涕 ,苔薄白 ,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为主 ,服药后可给予热粥以助气 ,或稍加衣被以助微微…  相似文献   

10.
肿瘤发热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恶性肿瘤发热是因为患病日久致正气虚损、阴阳失调、痰瘀湿阻、毒郁化热导致发热,特别是热毒积聚不仅产生实热,也可因伤阴而致虚热。临床表现常见低热或高热;或持续发热、稽留热不退,或驰张热或疟疾症发热;或为日晡潮  相似文献   

11.
肿瘤发热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恶性肿瘤发热是因为患病日久致正气虚损、阴阳失调、痰瘀湿阻、毒郁化热导致发热,特别是热毒积聚不仅产生实热,也可因伤阴而致虚热。临床表现常见低热或高热;  相似文献   

12.
小儿发热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继霞 《河南中医》2006,26(10):87-87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和内伤病两大类,临床应辨证施护。 1 外感表证 1.1 表寒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护理措施:病人服药后可给以热粥以助气气行稍加或衣被以助汗撤出,引邪外出,或针刺大椎、合谷、曲池。此时不可用物理降温,以免腠里闭塞,而邪闭不出,可选用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姜、葱、胡椒、香菜等。因辛散走表,有助疏邪透达。  相似文献   

13.
张晓春  张英 《四川中医》2008,26(11):124-125
根据患者发热的特点,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把外感发热的患者分为表热证、半表半里证和里热证三种类型,采用不同的施护方法.并配合中药沐足等外治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的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发热则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主要是由于四时气候不正,人体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气、时疫、感染所致的一些疾病,引起的外感发热。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由表入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  相似文献   

15.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之中。中医认为引起发热的原因虽多,究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及内伤两方面。然以外感为多,邪正相争,可见恶寒发热,寒热往来。表邪入里化热,多表现为但热不寒或潮热、汗出等等。病人因发热灼伤津液,正气消耗,邪入脏腑以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其他慢性疾病。因此,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辨证施护甚为重要。现将外感表症、里热症、内伤发热的辨证护理简述如下。1外感表症外感发热是指人体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人)之邪为主的外感热病。发热是邪正相争的表现,往往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热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外感发热患者治疗中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的宣教,达到治疗预防。方法:选择我院急诊临床诊断为外感发热的患者,年龄7~60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分为风寒袭表型、风热袭表型、郁热夹湿型。在治疗期间结合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等。结果:在治疗期间结合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等措施,对外感发热具有显著协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热是骨伤科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我们从1999年1月-2001年12月,通过对238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及采取相应的辨证施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总结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对104例中风后发热病人的护理效果.认为辨证施护针对性强,效果好,可有效缓解中风后发热病人的症状,对促进病人康复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对104例中风后发热病人的护理效果。认为辨证施护针对性强,效果好,可有效缓解中风后发热病人的症状,对促进病人康复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外感发热的中医辨证施护心得赣榆县中医院(222100)张来华关键词外感发热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辨证施护外感发热多因感受六淫或疫疠之邪引起,临床以发病较急、热势偏高为其特点,常兼有咳嗽、气急、胸闷等症状。笔者在10余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对外感发热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