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咳嗽乃肺系疾患中常见的证候之一,是以肺气上逆作声为特征的。《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仲景遵经旨,创治咳大法,体现了“本之于诸脏。标之于肺”的治疗思想,其制方遣药,严谨有度,堪为楷模。笔者据《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将其约为十四法,祈斧正之。一、解表宣肺法(《伤寒》35条)为治疗风寒犯肺咳嗽之主法。肺司气,主宣、主降。缘风寒束表,内合于肺,致肺气失于宣降、发为咳嗽。其证候特点是: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宗《内经))“因其轻而扬之”,立辛温解表、宣降肺气法。方用麻黄汤。方中麻、桂合用,解表宣肺,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有关水饮的条文达26条,其论述精辟,辨证准确,立法严谨,处方精当,用之于临床,每收效验。笔者谨将《伤寒论》治水饮归为十法,简述如下。一、外散风寒、内除水饮法《伤寒论》第40条,第41条(以下条文均指《伤寒论》)为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证治。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喘、干呕,或“小便下利、少腹满”等症。其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水饮。治当外散风寒、内除水  相似文献   

3.
吴仕俊 《光明中医》2011,26(3):430-431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头痛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方药作了详细阐述,归纳整理如下。1太阳中风表虚头痛证《伤寒论》日:“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心,桂枝汤主之。”指出病在太阳。因腠理不固,风寒外束,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致营卫失调,  相似文献   

4.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使停留在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是下法的理论依据。仲景《伤寒论》承气类方立下法之主方,开下法之先河,至清代温病学派流行,吴鞠通所作《温病条辨》[1]对此法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吴氏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5.
桂枝为樟科肉桂的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本经疏注》“能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之道有六:曰合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本草求真》“行痹,其是有因风、因湿、因痰、因寒、因瘀、因虚之瘀,需用桂枝以为向导”。《大同药物学》“合麻黄能发汗,合五味能降冲,合茯苓能利水,合桃仁能消瘀,合芍药饴糖能建中”。张寿颐曰:“桂枝,祛营卫之风寒,主太阳中风而头痛。立中州之阳气,疗脾胃虚馁而腹痛。宣通经络,上达肩痹。温辛胜水,则抑降肾水,下定奔豚,开。肾家之痹着,若是阳微溲短,斯为通溺良材”。下面就《伤寒论》中桂枝的六大功用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和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和法”,就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医圣张仲景善用和法 ,在《伤寒论》一书中体现“和”法的方剂甚多 ,主治颇广 ,可谓开后世和法之先河 ,为后世和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择其要者加以浅议 ,冀以窥其和法用药之端倪。1 解肌表 ,调和营卫 《伤寒论》1 3条云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恶风 ,桂枝汤主之”。此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治法。太阳统摄营卫而主一身之肌表 ,抗御病邪而为六经之藩篱。若风寒之邪侵表 ,太阳之经受邪 ,营弱卫强 ,营卫不和 ,乃致头痛、汗出、恶风、脉缓诸症 ,治以桂枝汤解肌祛风 ,调…  相似文献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为(泻)下法提出了理论原则。《伤寒论》以阐发运用,疗效卓著。然其论误下亦有82条,约占《伤寒论》全部条文的21%,故当探求,依六经辨证原则,将误下病因、病机、证治作一略论。〔太阳误下〕太阳主表,当汗禁下。若“下之”(宋本原文第49条,简称49,下同。69、77、28、140)、“更下”(23)、“复下之”(45、137、151、153)、“反下之”(131、139、158)、“医下之”(34、91、158)、“医以丸药大下之”(80)等,则“为逆”(102)。可致下列七种情况: 1.痞证:表邪未解,误下入里,邪热阻隔气分,心下痞满闭塞,“按之自濡”(151),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清热泻痞;“恶寒”、“汗  相似文献   

8.
杜润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89-689
口渴是临床多种疾病过程中常见症状之一 ,是在各种不同病因作用下 ,机体的津液亏乏或气化受阻的病理反应。当其表现为临证的主证或主要兼证时 ,仲景绝非见渴止渴 ,而是处处着眼于病因 ,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色。现将《伤寒杂病论》(以下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下称《金匮》)治疗口渴九法简析于下 :1 发汗法适用于外邪郁闭肺卫 ,津液宣发布散失常所致者。如《金匮·呕吐下利病》篇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用文蛤汤祛风发表 ,使肺气宣畅 ,津液布散 ,汗出而愈。2 和解法适用于少阳郁热伤津 ,三焦水道不利所致者。如《金匮·疟…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主要是论述伤于风寒邪气所致的外感疾病,故寒证居多,救阳法也就占主导地位.前贤有“伤寒法在救阳,温病法在救阴”之说,不过揣摩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书中也不乏救阴的治法.笔者就《伤寒论》救阴法临床应用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论"非典型肺炎"即《温病条辨》中之太阴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病炎”目前认为是冠状病毒的变异病毒感染 ,其症状是 :头痛、发热、畏寒、干咳少痰、全身酸痛、腹泻、呼吸困难。上述症状正符合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太阴温病。第二条 ,凡温病者始于上焦 ,上焦者心肺也 ,说明太阴温病是呼吸道感染。第三条 ,太阴之为病 ,脉不缓不紧而动数 (“非典”因高热脉必数 )或两寸独大 ,肌肤热 ,头痛 ,微恶风寒 ,身热自汗出 ,口渴或不渴而咳 ,午后热甚名曰温病。第四条 ,太阴之为病 ,但咳 (有声无痰曰咳 ) ,身不甚热 ,微渴者 ,辛凉平剂 ,桑菊饮主之。以上描述 ,太阴温病和“非典”之症状颇为吻合。太阴者肺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伤寒论》辛温法治表证的回顾,认识到在表证初期,辛温法治疗的统一性,即无论是感受时邪中的哪一种邪气,其初期表现几乎是一样的,都有恶风寒之表现,都应该使用辛温解表法治疗,至少是离不开辛温法。然而《伤寒论》所谈主要为风寒这一类型的外感证,其他暑、燥、火等邪所致的表证,又非一个辛温法所能胜任,其治疗当从《伤寒论》的示例中体悟,知常以达变。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对吐利证论述详尽,六经病皆有之,施治颇具特色。笔者谨就吐利证治予以剖析。一、太阳伤寒,殃及阳明致吐利太阳病以风寒袭表为主,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主要脉证,然“呕逆”症亦能兼见。因风寒之邪,既从肌表伤人,表现上述太阳表证,又可从口鼻而入,殃及阳明胃肠,使其失和降而致吐逆。如《伤寒论》第3条麻黄汤证的“呕逆”、  相似文献   

13.
桂枝在《伤寒论》中的具体应用非常广泛,在不同的方剂配伍中,发挥着不同的治疗作用。但其主要作用可归纳如下七方面: 一、解肌和营疗表虚《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浙浙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条),  相似文献   

14.
《通俗伤寒论》(以下简称《通俗》)是清末浙江绍兴名医俞根初先生所著。俞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法,理论精深,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体会到《伤寒论》虽是外感病的专书,但所论述仅以风寒为主;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王士雄《温热经纬》只讨论了温(热)、湿二邪为主的证治,各有所偏。只有六淫合论,才能成为四时外感病之  相似文献   

15.
探讨杨绍伊《伊尹汤液经》学术思想,认为仲景论广《汤液经法》而成《伤寒论》,其书由《汤液经法》《伤寒论》、“遗论”三部分组成,论及王叔和对内容、文字进行多次编排;《胎胪药录》《平脉辨证》补充《伤寒论》内容;仲景既论“伤寒”又论“卒病”;《汤液经法》内容可概括为“一表二里之法”;对《伤寒论》重新编排,揭示了中医古籍形成及流传、发展的脉络,是研究《伤寒论》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方书之祖,年湮代远,传写舛错有之,文字古奥,有待引伸有之。简述如下: 《伤寒论》正误桂枝去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脉经·病发汗以后证》、《千金翼方·发汗吐下后病状》,均无“各一两”、“三两”、“新加”七字,以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等方通无加药之两在方名内例之,《脉经》、《千金翼方》义长,各一两”、“三两”、“新加”七字,当是衍文。更加桂二两也:《条辨》注:“所加者桂也,非枝也。”非但和原文五两欠合,且与去桂条也对不起来。《金匮要略方论·奔豚气病脉证治》无此句,以桂枝加芍药汤无更加芍三两例之,《金匮要略方论》义长,“更加桂二两也”六字,应是衍文。  相似文献   

17.
《医贯》系明代医家赵献可所著,是赵氏一生对“命门学说”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其咳嗽论篇无论是阐述机理还是辨证用药,都集中反映了其独特的温补学思想。今试作浅析。外感咳嗽,补脾为主,虚则补母外感风寒咳嗽,历来都以祛邪发表为主,而赵氏却宗《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旨,责之于肺虚,“盖肺主皮毛,惟其虚也,故腠理不密,风邪易以入之。若肺不虚,邪何以而入耶?”“若专以解表,则肺金益虚,腠理益疏,外邪乘间而来者,何时而已耶?”咳嗽虽因于肺,而其治则在脾,“宜以补脾为主,而佐以解表之药”,因为脾为肺之母,“脾实则肺金有养,皮毛有…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系统论述辨证论治的专书。其中包含着未病先防,截邪防病,截病防变,截变防逆的预防治疗的学术思想,这是《内经》,《难经》防病治疗原则在《伤寒论》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或寓截法于八法之中,实施诸法于截法之内,体现了仲景控制疾病的杰出才能。其治法灵活多样。正如《医学心悟》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诚为仲景心法之精辟写照,亦为后世治疗学颇多启示。故有学习和探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治痛不下数十法,今举其要者略论如次。一、调和营卫法本法多用于风寒外袭、营卫不和之头痛、身疼痛、肢节烦痛。如头痛兼发热、汗出、恶风(13条),或因误下里寒兼表证(91条),或里阳不足(92条)及里虚兼表证之身疼痛(372条),或少阳兼太阳未罢伤寒表证之肢节烦痛(146条),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六经病皆各有其提纲。提纲者,乃揭示本经病主证与病理实质的纲领性条文。如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明确指出太阳病的主证为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析其病理,为风寒邪气犯表、卫阳被遏、经输不利,其病位在表。此已为古今医家所共识。它如少阳、阳明,太阳、少阴等病之提纲所示病理,亦少见有争议。然对厥阴病提纲病理实质之认识,至今未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