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组织的代谢平衡由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的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相互偶联维持,以骨吸收占优势的偶联失衡持续进展将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改变,使骨密度下降、脆性骨折风险增大,表现为骨质疏松症。RNA干扰技术(RNAi)是一种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肿瘤等疾病治疗和研究。近年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有许多新的发现,本文梳理相关文献,介绍RNAi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的切入靶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旨在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逐渐变化,骨质疏松症、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近年来,尿酸与骨代谢的关系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已有很多研究报告对尿酸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及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在骨质疏松的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参与了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调控过程,尿酸作为体内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代谢。一些研究报告提出尿酸水平影响骨代谢,与骨质疏松具有相关性,然而也有研究显示尿酸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受各种混杂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关系。因此,以往的研究结论仍存在争议。该文对尿酸与骨代谢及骨质疏松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 ,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 ,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 (PMOP)和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绝经前、后中老年妇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IGF Ⅰ ) ,尿表皮生长因子 (EGF)含量 ,探讨IGF Ⅰ ,EGF与PMOP发病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据山东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采用麦孚公司研制的SD 10 0 0型单光子骨密度仪 ,测定受试者非优势臂桡尺骨中远端 1/ 3交界处桡骨骨密度 (BM…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 (OPS)是中老年人常患的一类疾病 ,随着年龄增长 ,体内骨吸收增加 ,而骨形成减少 ,导致骨量减少 ,骨密度降低 ,骨脆性增加 ,由其引发的疼痛及骨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研究发现骨保护素 (OPG)和细胞凋亡 (apoptosis)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绝经后骨质疏松 (PMO)是骨质疏松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雌激素(Estrogen)作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最有效的药物 ,得到了临床广泛的应用。以前的研究证实 ,雌激素可通过细胞受体…  相似文献   

5.
以补肝肾、填表髓的中骨灵丸进行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动物实验研究。通过制作原发性OP大鼠模型,并观测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以观察骨灵丸疗效并探讨其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大鼠去势后出现高转换型OP,而骨灵丸能够有效对去势大鼠出现的骨丢失,维护鼠骨强度、弹性,保持骨生物力学性能,可使过高的破骨细胞(OC)活性降低,使骨吸收、骨形成二者之间偶联趋于平衡,从而有效地维持了鼠骨密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低下 ,雌激素明显减少 ,导致骨重建偶联过程失衡 ,骨吸收超过骨形成 ,终致骨量减少 ,骨强度降低 ,出现骨质疏松。近年来 ,雌激素对细胞因子的调节在绝经后骨质疏松 (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 ,PMO)发病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本实验旨在探讨雌激素对白细胞介素 (IL 6 )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主要试剂及仪器 :RNA提取试剂盒、逆转录试剂盒、Taq酶、异硫氰酸胍、β 巯基乙醇及DEPC均为Promega产品。DNAmarkers(SABC)购…  相似文献   

7.
骨保护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保护素(Osteoptegerin,OPG)及其配体(OPGL)的发现是近年来骨代谢研究领域的又一项重要发现。OPG是一种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主要通过与OPGL结合而起作用。OPG不仅抑制破骨细胞(OC)生成,而且还抑制OC的骨吸收功能。对于骨质疏松、免疫性骨关节损害、恶性肿瘤并发体液性高钙血症等疾病,OPG可能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代谢和稳态以骨重塑能力维持平衡,老年人骨质疏松常伴有骨重塑异常,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质疏松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急剧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它主要是通过控制细胞过程(如蛋白质合成、代谢和自噬等)调节机体生长和平衡。近年来,围绕“mTOR—骨代谢”的研究较为火热,因mTOR对骨形成或骨吸收的作用报道不一,本文着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作用于骨形成和骨吸收耦联失调,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骨质疏松关联的治疗方法尚未研制成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之一。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导致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成骨分化能力减弱,成脂分化增强,骨组织成分减少,骨矿物质基质减少,脂肪组织增加,最终导致骨量减少,骨纤维结构异常,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移植自体、同种异体的MSCs或者基因修饰MSCs可以有效增加局部骨量,提高骨密度,增强骨力学强度,改善局部骨质疏松情况,可纠正骨代谢失衡,减少骨量丢失,增加成骨,有望为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L-6依赖性细胞株MH60.BSF增殖反应MTT法检测3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和24例无骨质疏松(NOP)者以及14例绝经前健康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PBMC)IL-6水平以及血清雌激素(E2)、骨钙素(BGP)等水平的变化。结果绝经后妇女IL-6水平高于绝经前,而OP组又高于NOP组。以OP组IL-6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6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前臂骨密度(BMD)和E2呈负相关,与BGP和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呈正相关。结论提示老年女性骨丢失属于高转换型,雌激素水平减少使分泌IL-6细胞活化,IL-6分泌增多,从而刺激骨吸收,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