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与普通鼻息肉的组织学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与普通息息肉(NP)的组织学构造,以了解其相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方法:对40例ACP及76例NP患者的息肉组织学进行比较,观察其中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粘膜下腺体的分布情况。结果:ACP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高于NP组,而嗜酸细胞的浸润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同时粘膜下腺体的出现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结论:NP的发生与变态反应有关,而ACP则与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息肉(nasal polyps,NP)与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ACP)变态反应存在的差异,了解两种类型的鼻息肉疾病诱因和发病机制是否存在联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42例NP及19例ACP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SPT),了解两种类型的鼻息肉疾病诱因和发病机制是否存在联系。结果 42例NP患者中20例出现阳性反应,占47.6%。3例单一变应原阳性,17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19例ACP患者中6例出现阳性反应,占31.6%,2例单一变应原反应,共9种变应原出现阳性;44种测试液中24种并未发生过敏现象,且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患者阴性率为68.4%,高于鼻息肉组阴性率(52.4%)(P<0.05)。结论鼻息肉和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变态反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两种疾病诱因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polyp,ACP)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HE、AB-PAS染色对9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上颌窦后息肉及320例鼻息肉(Nasalpolyp,NP)患者的息肉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在9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中观察到鳞状上皮化生的例数明显高于鼻息肉患者(P<0.01);而观察到杯状细胞化生、嗜酸性细胞浸润、黏膜下腺体的例数明显低于鼻息肉患者(P<0.01);在病理分型方面,ACP组纤维型占明显优势;NP组浸润型占明显优势(P<0.01);结论:ACP是从呼吸道上皮水肿肥厚而来,而不是由腺体结构膨胀而来。ACP形成与变态反应关系不大,较多偏重炎性过程。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约占鼻息肉的 3.7%~ 6 .2 % ,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传统治疗方法是经鼻腔或口腔简单撕脱息肉 ,但复发率较高 ,采用柯—陆氏手术 ,虽能较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 (即从窦腔内彻底摘除息肉 ) ,但损伤较大 ,不适于儿童患者。 1998年 7月至 1999年 6月我们收治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 10例 ,经内窥镜手术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6例 ,3~ 2 3岁 ,平均 10 .7岁 ,病史 1~ 7年。主要症状为鼻塞、张口呼吸、流脓涕、头痛及说话有口中含物感。大部分患者经鼻腔和鼻咽部检查 ,一侧可见淡红色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在鼻息肉和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3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方法检测257例标本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表达情况:GP5+/6+扩增法(使用GP5+/6+通用引物对)主要用于新鲜冷冻和石蜡包埋标本HPV检测、短PCR片段(SPF)扩增法(使用扩增HPV L1基因片段的通用引物对)。此外,免疫组化检测HPV16表达,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HPV诱导肿瘤的生物标志物p16表达情况。结果后鼻息肉、鼻息肉及正常鼻甲中HP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53.8%、15.1%及5.8%。HPV16是主要表达亚型,鼻息肉和后鼻息肉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6%和62%。HPV阳性组织标本中HPV16抗原和p16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层。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显示后鼻息肉、鼻息肉及正常鼻甲中p1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状态与性别、年龄、吸烟等无相关性。结论高危型HPV16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中呈高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单纯鼻息肉切除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少儿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本次26例手术均完成顺利,无颅内、眶内等部位的损伤。术后随访治愈1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8.46%。术后2个月内复查可见1例患儿薄壁囊肿由上颌窦口突出,并有液体溢出,定期冲洗后好转。随访3个月后鼻内镜检查22例患儿上颌窦口无异常,余下患儿均有脓液及粘膜息肉症状。随访6个月3例患儿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患儿鼻腔和鼻道相对狭窄,手术操作空间小,手术操作应力求精细。术中要尤其注意彻底清理病变组织,防止复发。鼻内镜手术具有一定的效果,应加强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行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术中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随访2年,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保护上颌窦的正常引流,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32例患者治愈29例。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1例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并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采取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结合的方式,对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发病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术中见双侧上颌窦口明显扩大,双侧鼻腔及后鼻孔充满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团块,双侧上颌窦内充满囊性息肉,根蒂位置难于确定,病理报告为息肉组织。经1 a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罕见,治疗方式同单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经鼻内镜手术或联合手术后可成功摘除,不易复发。发病机制与单侧病变类似,可能系上颌窦囊肿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0.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9岁,以右侧渐进性鼻塞1年为主诉于2017年8月8日入住我科,患儿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逐渐加重,半年前曾来我院门诊就诊。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腔内见囊状低密度影,右侧鼻腔及后鼻道内可见软组织团块影(见图1)。当时家属拒绝手术治疗,现因右侧持续性鼻塞来我院,病程中伴有睡眠打鼾及张口呼吸,轻度吞咽困难,仰卧位时呼吸困难加重,侧卧时好转,余无特殊不适。因肿物巨大达右侧鼻前庭,鼻内镜无法从右侧鼻腔进入及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对CRS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54例CRS手术患者,其中CRSsNP 132例,CRSwNP 12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sIgE阳性率及变应性鼻炎、哮喘的患病率的差异.根据是否存在变应性因素,进一步将患者分为sIgE阳性组和IgE阴性组,对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CRSsNP和CRSwNP两组患者在sIgE阳性率(44.70%vs 39.34%)、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患病率(31.06%vs 36.89%;9.09%vs 15.57%)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9±0.21)×109/L vs(0.35±0.32)×109/L)]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gE阳性和sIgE阴性患者鼻窦CT评分在CRSsNP组[(7.37±3.13)分vs(6.71±3.52)分]和CRSwNP组[(11.93±6.29)分vs(11.20±6.0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sNP和CRSwNP患者CT评分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5,P<0.05;r=0.383,P<0.01).结论 变应性因素的分布在CRSsNP和CRSwNP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可能参与CRS的发病,却不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损伤和感染:息肉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损伤和感染引发上皮破裂、局动肉的形成机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27只新西兰白兔,局部麻醉后在直径2.7mm内窥锏上切除一侧部分鼻甲,并按不同的填塞方法分成4组:(1)地塞米松加卡那霉素液加明胶海绵(地卡组),(2)生理盐水组;(3)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加明胶海绵(金葡萄组),(4)不填塞组。另一侧作对照,分别在7,14,21,28,35天后处死动物,光镜观察。结果:2只动物在手术中死亡。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辅以电凝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1例后鼻孔息肉的病例,经鼻内镜下完全切除包括上颌窦内基部病变组织,基部辅以电凝。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未见复发,1例鼻腔局部粘连,2例局部囊肿形成局部处理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术辅以电凝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创伤小,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黄承东 《医学综述》2012,(21):3713-37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澄迈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00例,诊断均符合海口会议制订的鼻窦炎鼻息肉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在局麻或者全麻下行鼻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采用Messer Kinger术式。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300患者中治愈267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9.0%。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显著。鼻内镜术具有术野清晰、视野广、操作准确、创伤小、避免颅鼻面切口、降低复发率等优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2010年7月收治的鼻息肉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术后治愈率为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复发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能够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并且安全性可靠,是临床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目前鼻息肉综合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和前景。方法:阅读有关国内外文献,分析手术和药物治疗鼻息肉的效果和现状。结果:以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处理和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防治鼻息肉的主要方法。结论:通过规范的手术方法、系统的术后处理以及新型药物的应用,有望预防鼻息肉的复发,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还氧合酶-2(COX-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鼻息肉的药物治疗寻找新的特异性靶点。方法选取34例未应用任何药物的鼻息肉手术组织标本,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分为鼻息肉A组(Ⅱ型12、期鼻窦炎鼻息肉)和鼻息肉B组(Ⅱ型3期及Ⅲ型鼻窦炎鼻息肉)。同时取10例手术患者的下鼻甲游离缘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鼻息肉和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COX-2进行观测并拍照。采用JD901图像分析软件分析阳性染色面积和染色密度。结果COX-2在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无或极少量表达,在鼻息肉组织中均显示高表达(P〈0.01);Ⅲ型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面积和密度均高于Ⅱ型鼻息肉组(P〈0.05)。结论COX-2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且与鼻息肉的分型有关,表明其催化产物PGE2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2观察组术后只出现术腔粘连7例(17.5%),均经对症处理后无需再次手术,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鼻内窥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鼻腔组织与功能,临床效果确切,术后要注意及时清理术腔,以减少术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 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 2蛋白和PCNA在 1 2例鼻息肉和 1 0例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鼻息肉组织上皮细胞Bcl - 2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 (P <0 .0 5)。结论 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增强及凋亡受抑制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失败的原因,评价再手术的时机。方法:对6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患者再次施术并分析其复发原因。术前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术后随诊半年以上。结果:病变彻底清除,窦口开放良好,痊愈52例(77.6%);3例(4.5%)术中出血较多,手术被迫停止,12例(17.9%)病变清理不彻底,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原因主要为术前、术后未规范治疗,鼻腔鼻窦解剖结构未很好恢复,病变未彻底清除,病变为鼻息肉病。再次鼻内镜手术效果满意,但要间隔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