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各种病毒侵犯心肌引起的、以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项目均缺乏特异性,易与许多疾病相混淆,而误诊为心肌炎.我院从2006-01-2009-12共收治了15例被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长谦  王彬尧 《新医学》1999,30(9):539-540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什么是心肌炎和病毒性心肌炎?教授心肌炎是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根据病因不同,心肌炎可分为感染性心肌炎,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心肌炎和理化因素的毒性损伤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三类。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炎中常见类型,其中尤以嗜心肌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进修医生常见的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哪些?教授早在19世纪末即有学者报道了流行性胆腺炎患者的心脏表现;1929年,Lucke等对死于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进行尸解,结果发现心肌炎症性病变;1942年,SaP…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临床上仍缺乏客观依据。最新修订的小儿VMC诊断标准将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作为小儿心肌炎诊断依据之一。VMC时的心肌损伤可由于直接的病毒作用和俄免疫介导所引起,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cTnI是心肌损伤较直接的证据。为此作者测定了61例VMC患儿血清cTnI及CK—MB浓度。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之一。病毒性心肌炎病因为病毒感染。与其有关的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粘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直接侵袭心肌和免疫反应。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也有一部分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是继发性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病毒性心肌炎时免疫系统与心肌病理变化的关系、病毒性心肌炎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决定因素等作一综述。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 ,感染机体以后 ,患者是否即患病毒性心肌炎以…  相似文献   

5.
浅谈病毒性心肌炎的过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嗜心性病毒感染(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为常见)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从无症状的亚临床型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轻重相差悬殊,其自然病程也是多种多样,与患者个体的遗传易感性不同亦有关。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轻型,预后良好。由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缺乏诊断特异性,国内外又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因此尽管常见,但要确诊却相当困难。近年,病毒性心肌炎在我国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在…  相似文献   

6.
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呼吸道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的炎性损害,已知柯萨奇病毒B3((CVB3)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密切。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和儿童,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VMC的诊断主要依靠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酶的检测。cTNT是肌钙蛋白三种成分的T组分,在心肌损害时,可在血清中检测出心肌特异性的cTNT。cTNT对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59名临床诊断并经心电图和治疗后证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进行血清cTNT的早期检测。了解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为心肌炎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盛锋 《新医学》2001,32(5):267-268
1 引 言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或坏死,导致心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轻重程度、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造成诊断的困难,尤其对轻症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还有较大的争议。2 病原及发病机制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4、A16、B1至B5,埃可病毒9、11和22,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合胞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人类免疫…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病毒感染是其发病的直接诱因。目前,已知近30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为主。病毒感染机体后导致心肌损伤,导致心肌成分在血液循环中暴露,产生相应的心肌抗体。而心肌抗体的产生又会加重心肌的损伤。本文对500例疑似病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VMC)较常见,好发于青壮年,是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慢性炎症,也是儿童及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病毒性心肌炎需依据临床特点,针对不同时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炎发 《新医学》2000,31(7):396-397
1 引言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改变的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和免疫反应有关。2 临床表现2.1症状 多数病例在心脏症状出现前数日或1周至3周有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肌痛、腹泻等。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腮腺炎可呈现出特异的临床表现。心脏受累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仅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一般病例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昏、乏力、胸痛。重症者可有面色苍白、烦躁、呼…  相似文献   

11.
<正> 心肌炎系指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心肌间质性炎性渗出和心肌细胞的变性或坏死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周身症状的疾病。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主要是病毒。本病1955年在荷兰和南非几乎同时得到证明,60年代逐渐增多,为国际学者所重视。病因学病毒感染:心肌炎症常是周身病毒感染的一部分。已知20余种病毒能引起心肌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A组及B组病毒、埃柯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  相似文献   

12.
周持明 《临床荟萃》1996,11(8):338-338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它可由各种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B,CBV)约占半数以上。作者通过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42例对照组血清中柯萨奇病毒中和抗体(CBV-IgM)定性测定分析,对CBV-IgM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引起VMC 最常见的病毒包括B 族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B,CVB)、腺病毒(adenovirus,ADV)、埃可病毒( 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 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 HIV)等.  相似文献   

14.
心肌炎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和心肌细胞的炎性改变,引起全身症状和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的疾病。近二十年来本病逐渐增多,特别是小儿容易罹患。能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体很多,主要是病毒,有20余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有些细菌可感染心肌,也有的  相似文献   

15.
重症心肌炎是心肌弥漫性损害的一种心肌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和细菌等直接侵犯心肌以及心肌内小血管的损伤,由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一种临床较早采用的左心室辅助装置,其目的是提升主动脉舒张压,使心排出量和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增加,同时也可减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功能。我科于2006年2月成功地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救治了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周密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傅勇  傅鹤松 《现代康复》1998,2(3):192-193
心肌炎大多为病毒(柯萨奇、埃可等)引起。在由这些病毒引起的相关传染病流行期间.约有5%的病人发生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Vital Myceartditis VMC)可流行发生.也可散在发病。VMC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一组健康人因飞行或车祸意外死亡,尸检发现5%为无症状性局灶型VMC原因不明的心衰占10%,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更应注意VMC的存在。近些年来VMC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危害健康的常见的心脏疾病引。  相似文献   

17.
重症心肌炎是心肌弥漫性损害的一种心肌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和细菌等直接侵犯心肌以及心肌内小血管的损伤,由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1].  相似文献   

18.
健康宣教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心肌和间质发生了炎症性病变,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有时炎症可累及心包和心内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自己所患疾病的顾虑,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科室根据疾病特点对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的健康宣教,通过口头或书面材料的方法给予解释或具体指导,使患者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调动了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以控制及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秦玉梅  徐惠敏 《天津护理》1998,6(4):149-150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数增多,病毒已成为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因,引起心肌损伤的原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在心肌内繁殖,直接或通过毒素作用造成心肌代谢紊乱或侵犯血管影响心肌血供从而造成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20.
张海鹰 《临床荟萃》1993,8(12):564-566
在传染性疾病中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导致疾病。在原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细菌毒素,变态反应或原发病所致的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导致心肌细胞水肿,灶性坏死,间质炎症,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水肿而发生纤维增生,临床表现除原发病征外有心悸、气短、胸痛、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等表现。称之为感染性心肌炎,也是继发性心肌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