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寻找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严重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16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严重感染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预后的重要性。结果 本组中9例先行囊肿外引流术,再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均治愈;3例I期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其中2例死亡,1例反复出理胆管炎;4例行囊肿空肠吻合术,其中3例需要再次手术。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严重感染比较好的手术方法为先行囊肿外引流术,Ⅱ期再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用腹腔镜从腹膜后径路治疗有症状的肾盂旁囊肿6例。其中,男1例,女5例,平均年龄36.4岁(24—71岁)。左肾盂囊肿2例,右肾盂囊肿4例。囊肿最大5.7cm,最小2.4cm。结果本组病例6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100分钟,平均50分钟;术中出血10~100ml。术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引流管平均引流量30ml。平均住院5天(3—8天)。无术后出血、感染、皮下气肿和不能拔管等并发症。病例随访3个月,所有病人症状消失,肾盂受压解除。结论虽然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技术较复杂,但其对治疗有症状的肾盂旁囊肿来说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等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炎胰周置管引流术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1995年至2002年间14例胰腺炎行胰周引流术后治愈的患,包括其中并发4例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胰腺周围置管引流技术的改进,降低了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胰腺假性囊肿初期形成时间短,体积较小或合并感染等,其中3例经1—1.5个月保守治愈,1例行体外置管引流经3个月治愈。结论 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手术患并发症之一,应及时抗炎、抗胰腺分泌治疗,营养支持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盆腔腹膜囊肿又称盆腔假性囊肿或腹膜包涵囊肿,多继发于盆腔感染后或腹部手术后.近年来,随着复杂的妇科感染和妇科手术及剖宫产的日益增多,盆腔腹膜囊肿的发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因其术前诊断率较低,临床诊断及治疗等较为棘手.笔者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妇科手术后15例盆腔腹膜囊肿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肾囊肿为泌尿外科常见病,囊肿小时多无症状,无须治疗。但当囊肿直径大于5cm时,有压迫症状或并发出血、感染、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时则需手术治疗。既往多采取经腰部切口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但创伤大,恢复慢。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腹腔镜下肾囊肿由于其损伤小、恢复快、不干扰腹腔内脏器,术后肠麻痹少等特点,已逐步取代传统的经腰部切口。  相似文献   

6.
后牙根分叉感染、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是口腔科常见病,应用药物和一般的治疗措施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笔者近10年来,采用离体后牙根管充填再植的方法,治疗后牙根分又感染、根尖肉芽肿及囊肿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计成人型多囊肾囊液成分组成及更舍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14例多囊肾进行516个囊肿抽吸后硬化,对囊液成分进行分析。优先治疗的顺序是:合并感染的囊肿→压迫肾门的囊肿→压迫段动脉的囊肿→合并出血的囊肿→向肾外凸出压迫腹膜的囊肿→容积最大的囊肿。结果 成人型多囊肾若不合并出血和感染,其囊液成分和血清相似。仅有背部不适的患者,抽吸后症状缓解,氮质血症期患者对肾门处囊肿抽吸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64.3%进入代偿期,血肌酐69%进入代偿期,压迫段动脉供血的囊肿治疗后93%的患者血压下降。合并感染的囊肿,抽吸后患者体温下降,全身应用抗生素后,血象回复正常。同时对囊液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和尿液进行了鉴别。结论 没有合并感染和出血多囊肾的囊液和血清相似,含有微量元素、糖、蛋白等,和尿液有明显区剐。这是鉴别肾小盏局限性扩张和囊肿的主要区别。多囊肾的治疗方法,传统的表面切去多囊肾囊壁的顶部减压以及按照大小进行治疗的方法值得商榷,按照囊肿位置、性质以及囊肿所起副作用的优先顺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21例。肾上腺囊肿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肾上腺囊肿诊治。结果:21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7例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所有患者均正常恢复出院。结论: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肾上腺囊肿的诊断越来越容易。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已成为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脏囊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对28例32例46个单纯性肾囊肿、2例肾盂旁囊肿及1例双例多囊肾经腰部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结果 30例手术成功,1例术中探查为肾皮质脓肿转为开放性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2min,平均住院4.4d。术后1例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损伤小、美观。术后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可治疗肾盂旁囊肿,但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可对性质不明的囊肿进行探查。对多囊肾的疗效露进一步观察。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良好的暴露。  相似文献   

10.
牙源性颌骨囊肿是一类来源于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剩余发生的一组囊肿。其中,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及根端囊肿最为常见。以往通常采用囊肿刮治术合并化学试剂烧灼囊腔骨面,创口严密缝合,虽然保留了颌骨的形态功能,但术后易感染、复发率高。在保留颌骨形态功能情况下,降低术后复发率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目的。我科从2001-2008年采用开窗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31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文报告30例胰腺假性囊肿,其中非手术治疗6例,外引流术2例.内引流术19例,囊肿切除术3例。结果非手术治愈6例,外引流术后胰瘘1例,死亡1例,囊肿切除术后复发1例,内引流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应先观察治疗6周,部分病例可自行消散。内引流术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何勇  黎春明 《海南医学》2010,21(16):48-49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手术中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方法对29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者,术后常有胆道感染症状;行胆囊、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囊肿大部分切除胆总管Roux-en-Y吻合术者,术后无胆道感染症状。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以胆囊、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囊肿大部分切除胆总管Roux-en-Y吻合术为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现状。方法 参阅国外相关文献,就胰腺假性囊肿的病因、诊断、以及各种治疗方法作一综述。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多数囊肿可自行消失。但如有囊肿变大、感染、胆道出血和肠道梗阻,进食后反复疼痛和不能排除囊性肿瘤的可能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经皮引流,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等治疗。结论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应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袁志友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968-97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的疗效。方法对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在高分辨CT引导下定位,行穿针经骶孔刺入神经根囊肿内,抽尽囊肿内液体。将医用生物蛋白胶(FG)的主体和催化剂溶液,同时等量注入囊腔内。结果16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压迫症状解除,术后随诊1个月~26个月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无复发。术后CT复查显示囊肿内CT值增高,无脑脊液存留。MRT示囊肿消失。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囊肿内注射FG黏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5.
陈星宇  杨晓坤  刘旋 《西部医学》2013,25(7):1057-1059
目的总结常见体表囊肿手术切除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56例体表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切除,囊肿切除后创面采用原位缝合或临近皮瓣修复,已发生感染的囊肿可待感染控制后或直接扩大手术切除。结果 256例患者切除囊肿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囊肿复发,予以局部皮瓣转移的患者能够达到较满意的美学效果。结论对于体表常见囊肿的治疗,手术切除加局部皮瓣转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骶尾部皮样囊肿伴感染合并瘘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士官病症为例,对皮样囊肿的发病原因、病症的外观表现、诊断的依据和方法以及手术治疗和恢复情况作详细的分析.结果 该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半个月后治愈出院.结论 骶尾部皮样囊肿伴感染合并瘘管的诊断上应与骶尾部感染、皮肤疖肿、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等相鉴别,应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7.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后治疗的难题,25%~50%的胰腺假性囊肿可自行消失,囊肿并发症为感染、压迫、出血、破裂等。假性囊肿的大小是预测转归的重要因素,囊肿大小也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相关,几乎所有直径<4cm的假性囊肿均可自发性消散,而>6cm的囊肿中仅20%自发性消散,67%的直径>6cm的囊肿需手术治疗,在直径<6cm的囊肿中仅40%需要手术处理,尽管小的囊肿易自然消散,但大的囊肿未必均需手术治疗。假性囊肿的自发性消散一般发生于6周内,持继8~10周的囊肿罕有自发性消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鳃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9~2004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鳃源性囊肿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5~38d,采用B超、CT或MRI及囊肿穿刺造影等方法进行诊断。发现囊肿穿刺造影能更好地显示囊肿浸润的范围,气管被推移的程度及椎前间隙增宽的情况,囊液的抽出、抗生素的注入,有利于控制感染。CT及MRI显示囊肿内有气液平面有助于诊断的确立。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囊肿摘除术,随访1月~4年无复发。2例因合并喉软骨发育不良,有喉喘鸣,术后近期呼吸困难未能改善,经保守治疗随年龄增大喉软骨发育,呼吸困难得以缓解。结论 鳃源性囊肿易反复感染,感染后囊肿增大压迫或推移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单纯地切开引流治疗不能根治,故一旦确诊,经适当术前准备后行一期囊肿摘除术,可获得满意疗效。术前穿刺造影检查,既有治疗意义,又有助于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覃丽玲  黄丽华 《微创医学》2006,1(3):237-237
肾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成人常见,进行性长大,当肾囊肿直径〉5cm可压迫肾实质,造成功能损害,引起肾区疼痛或发生出血感染、高血压等。既往开放手术治疗损伤大和穿刺治疗不彻底,术后恢复慢。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X线随访34例。发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肝胆管扩张的发生率为82.3%,而囊肿残留和肝胆管扩张是术后逆行感染和远期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从而认为,囊肿切除、总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是可取的术式。肝区平片、上胃肠道钡餐检查是术后X线检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