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为制定预防锐器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实习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为37.5%;工龄﹤5年的医护人员最易发生锐器伤,锐器伤发生率为24.0%。锐器伤主要发生在病房内,易发生锐器伤的器械主要为头皮针和手术缝针等,易发生锐器伤的的操作环节主要是手术缝合和输液结束拔针时。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是锐器伤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护理人员预防锐器伤培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作为医院感染管理者应积极寻找对策,采取针对性地防护措施,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损伤,减少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某院2006~2007年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某医院两年中锐器伤的情况,提出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以减少经费开支,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方法收集两年医疗锐器伤登记表进行分析。收集医疗锐器伤处理经费支出情况明细,分析两年经费使用情况。结果医疗锐器伤报告例数增多,仍以外科系统为主,医护比例发生变化,免疫覆盖率不高,锐器伤经费支出增多。结论应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技术,减少伤害。对从业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特别对流动性较大的保洁人员要加强管理,扩大免疫覆盖率,保护所有从业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36名医务人员的锐器伤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锐器伤医务人员以护士(58.3%)、实习生(22.2%)居多,61.1%的人员工作年限<5 a;发生科室以病区(63.9%)为主,其次为供应室(13.9%).从关联操作看,本组锐器伤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处置针(50.0%)、注射(19.4%)、清洗器械(13.9%).结论 本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伤的影响因素众多,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医务人员在2011年8月1日-31日期间里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问卷式和面对面提问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调查医务人员1 112名,包括医生288名,护士589名,医技人员180名,其他55名;采用《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进行筛查,筛查后与发生锐器伤的人员面对面交谈,并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调查表》。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系统(EPINe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锐器伤45例,发生率为4.05%,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较高,达到了5.3%,医生为4.5%,医技人员较低为0.56%,其他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可能性较小,经四格表的χ2检验,医生与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锐器伤发生的主要时机以抽血(占16%)、拔出动静脉针(占14%)、双手回套针帽(占14%)、手术缝针(占12%)以及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占10%)为主;发生的场所以普通病房(占60%)和手术室(占22%)为主;锐器伤发生的器械以一次性注射器(占32%)、静脉留置针(占18%)、真空采血针(占16%)和手术缝针(占14%)为主。结论医生和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其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包括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加强职业培训、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采用安全留置针和使用皮肤粘合剂以及采用腹腔镜、阴道镜进行手术等措施,尽量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6.
医务人员锐器伤害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液传播性疾病日益增多,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特别是锐器伤害所引起的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的意识、接受和应用情况,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和职业安全意识,探讨职业安全管理模式。方法对145名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78.62%,按职别统计医生、麻醉师、护士、实习生分别为71.23%、70.59%、92.30%、89.65%;按手术锐器伤类型,医生、护士缝合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42.47%、42.31%;受伤后主动上报占13.16%,未上报占86.84%。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防范意识差,标准预防教育有待加强,应健全职业安全制度,设立预防损伤的预警机制,促进医务人员执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和上报现状,分析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合理防控医务人员锐器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锐器伤调查表,调查该院406名医务人员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锐器伤发生情况及特征,382名医务人员有效完成调查表,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1人在过去一年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年发生率为34.29%(95%CI:29.51%~39.07%)。57.25%(75/131)的锐器伤发生在上午期间,医生与护士之间发生锐器伤的主要操作环节和器具类型均不一致,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后主动上报率为13.11%。工作在外科科室、过去一年未参加过职业防护相关培训是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工作科室和是否参加培训有关。医院管理部门应注重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加强职业防护相关培训,从而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840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设计的锐器伤调查问卷,按工作类别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科室相关人群的10%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锐器伤后的报告情况,以及培训参与和过去1年锐器伤涉及的暴露源、操作、场所和器具.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840份,回收840份,有效回收率100%.84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占23%,女性占72%,50.24%发生过锐器伤;工作年限<10年者占锐器伤总数的75%,护士、保洁员、医师锐器伤率处于前3位,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的第一高危科室;已知血源性暴露源为乙肝69例、梅毒19例、丙肝6例和HIV 3例;6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但仅有11.61%被刺伤者报告过锐器伤.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但报告率较低.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高危科室,护士、保洁员、医师为锐器伤发生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锐器伤防护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现况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锐器伤是医院中一种与注射密切相关的职业伤害。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HBV、HCV、HIV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1]。手术室护士在术中频繁接触刀、针、玻璃碎屑时极易发生各种伤害。我们对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1.
12.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分析原因,为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年7月-2016年6月发生锐器伤医务人员的职业类别、操作环节、血源性传播疾病、年度发生趋势等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监测上报锐器伤378例次,其中护士、实习生占72.22%;低年资医务人员占39.15%;不规范操作占所有操作环节的61.09%;手指受伤占所有受伤部位的90.21%;阳性暴露占所有锐器伤的71.43%。2008-2016年锐器伤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12年监测数值出现显著高峰,2013-2016年较2012年有减少趋势。4种血源性病原体年度检出总数呈缓慢上升的线性趋势。结论 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锐器伤风险高;阳性暴露与锐器伤上报有相关性;应持续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和技能,规范操作流程和锐器伤的紧急处理程序,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情况,为制定预防锐器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干区所属部分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此次共调查临床护士363名,其中有280名护士自参加工作以来至少发生过一次锐器伤,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7.13%。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治疗室和输液室。护士在实习期锐器伤年发生率61.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是医疗锐器伤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预防锐器伤知识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对两所医院2005~2007年度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同顾调查。结果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65.53%,其中手术室护士发生率82.22%、手术医生发生率60.00%、麻醉师发生率70.00%。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危险。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加强监控管理,是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为做好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11月发生的78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状况进行分析汇总。[结果]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以护士为主(55.13%),锐器伤发生的时间以工作强度大、操作多的08:00~14:00(62.82%)多见,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环节以锐器使用中、使用后处理前为主(60.25%),发生锐器伤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占62.82%,发生锐器伤正确处理者42例(53.84%),锐器物血源性病原体污染45例(57.69%)。[结论]医务人员存在着被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极大风险,需加强管理和积极防范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并探讨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9人次有血源性职业暴露史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中,以工龄<5年和护士岗位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3.99%和7.20%。职业接触多发生在重症医学科和外科,发生率分别为10.84%和6.78%;职业暴露中锐器伤占86.60%,发生部位主要是手指占89.95%。锐器伤者中有60.29%的人在操作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伤后有94.74%的人立即进行冲洗、挤血等局部处理。结论 职业暴露人员中以低年资人员和护士居多,锐器伤为主要暴露方式,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和树立防护措施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落实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制定职业防护制度,监督检查职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提高标准预防管理水平。结果界定了医务人员职业损伤范围,分析出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处理锐器过程、使用锐器前后,如徒手掰折安瓿、行使注射和采血、拔针或抽取药液等操作。针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毒等血液传播性致病因子,分别提出损伤处理流程。结论医务人员面临多种职业损伤因素的危害,必须把职业防护和安全工作纳入到医院管理项目中,落实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护理人员锐器伤致血源性疾病传播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锐器伤致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防护对策.方法:对187名护理人员1年中发生的锐器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锐器伤发生率84.49%,平均每人发生锐器伤3.62次,其中锐器伤发生以针头和玻璃刺伤为主,分别占61.89%、29.19%,低于5年工龄损伤率92.85%;接触患者前后经常洗手的比例为31.02%,有潜在血液接触中经常戴手套16.04%;158例锐器伤中上报的比例为11.39%.结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疾病防护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中自身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