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s 2,UCP2)是一种阴离子转运蛋白,它是解偶联蛋白家族的亚型之一,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过程和ATP的合成过程解偶联,使得内膜上的电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1].UCP2分布在生物体的许多组织中,在调节机体热量平衡、ATP的生成、活性氧的生成及钙离子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参与了血管及神经组织病理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活性氧(ROS)持续产生氧化应激的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心血管系统中ROS的主要来源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解偶联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线粒体和黄嘌呤氧化酶.本文就这些氧化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不同心血管疾病中被激活的NOX特定亚型的核心作用.理解这些机制...  相似文献   

3.
肝脏是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环境温度变化时,肝脏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生成ATP和热量释放之间如何进行调节目前尚不清楚。作者在进行棕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实验时,发现大鼠肝亚线粒体片段也存在类似解偶联蛋白与CTP结合的现象。进一步上作发现:(1)冷适应大鼠肝线粒体与GTP无特异性结合,超声业线粒体片段与GTP可进行特异性结合,提示此结合部位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内侧。(2)与ATP结合的解离常数约为与GTP结合解离常数的10~4倍,提示GTP并非结合在ATP合成  相似文献   

4.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属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类载体蛋白,其生理作用是消除线粒体膜电位,使物质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从而抑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合成,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发。研究发现UCP2具有一种质子漏功能,表现对线粒体呼吸链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的调控和降低ROS的功能。但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代谢状态下UCP,的生理功能对细胞的影响不完全相同。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ucP,参与了能量代谢、ROS的产生、子宫内膜退化、衰老等过程,并且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抗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局部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和2型糖尿病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UCP2是解偶联蛋白家族中的一员,能够参与线粒体解偶联,限制活性氧的形成,与氧化应激反应关系密切。而在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损伤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国内外UCP2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现状,归纳了UCP2蛋白的结构特征、表达、作用与急性肾损伤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以期能够为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属于线粒体载体蛋白的亚类,包括UCP1~UCP5。UCPs定位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它们通过驱散质子梯度使呼吸链的氧化作用与ADP的磷酸化作用解偶联,减少ATP的合成。它们在氨基酸组成上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UCPs借助于其信号序列,通过Tim10/Tim12/Tim22通道向线粒体内膜定向转运。UCPs的共同特征是每个单体具有6个跨膜域,二聚体发挥转运功能。但其表达的主要组织不同,主要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UCP2参与能量代谢、子宫内膜退化、活性氧的产生、衰老等过程。并且与非乙醇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局部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肥胖及2型糖尿病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故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爽  李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1(4):410-410,F0003
1 简介 20世纪70年代,由David Nicholls等发现的UCP1(uncoupling protein 1)是一种被称为解偶联蛋白的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1].解偶联蛋白是一类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转运蛋白.  相似文献   

8.
正0前言癌症的治疗是困扰人类的一道医学难题,肿瘤细胞尽管暴露于诸多不利条件下,如营养缺乏、缺氧、氧化应激和来自宿主的免疫攻击等,但其在患者体内仍具有快速生长和继续侵袭的能力,所以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作为真细胞能量中心的线粒体,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解偶联蛋白2(UCP2)是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质子转运蛋白,具有使氧化与磷酸化解偶联、维持线粒体膜稳定、减少Ca2+沉积、抑制活性氧簇(ROS)产  相似文献   

9.
叔丁基脂红过氧化物(tBOOH)和百草枯(Paraquat)是一类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活性氧种,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细胞内清除活性氧种的重要抗氧化酶。本研究以稳定表达MnSOD与GPx的CHO细胞系为细胞模型,通过分析细胞存活能力和线粒体功能比较研究了MnSOD与GPx对tBOOH和Paraquat诱导细胞死亡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MnSOD能选择性地阻断Paraquat的细胞毒作用,而GPx则选择性地阻断tBOOH的细胞毒性作用。该结论揭示了不同的活性氧物质通过不同的机制诱发细胞死亡,而选择不同的抗氧化酶能特异地阻断活性氧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提示,保护线粒体功能可能是抗氧化酶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种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周宏  罗涵  马李杰 《西部医学》2019,31(3):485-499
【摘要】 缺血性心脏病(IHD)每年可造成超过700万人死亡,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缺血性心脏病时冠状动脉堵塞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作为调控心肌细胞能量及凋亡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发挥着关键调节作用。缺血损伤可降低心肌ATP产量,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及活性氧(ROS)过量产生。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蛋白质如电子传递链(ETC)复合物、解偶联蛋白(UCP)、线粒体动态蛋白、线粒体外膜转位酶(Tom)复合物、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等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线粒体ROS的产生,从而决定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心肌损害的程度。本文将对目前缺血性心脏病中线粒体功能蛋白与活性氧生成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玲萍 《重庆医学》2015,(2):268-271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是指氧自由基和氧化作用较强的非自由基含氧产物。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 O2-)、羟自由基(· O H )、过氧化氢(H2 O2)和单线态氧(1 O2)等[1]。活性氧在机体的免疫过程和细胞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活性氧过多积聚,超过抗氧化酶系统的清除能力,就会产生氧化应激。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引起蛋白质变性、酶活性丧失等损害作用[2‐3];诱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肿瘤、炎症及肺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4]。机体有多种酶体参与活性氧的生成,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NADPH )氧化酶(NADPH oxidase ,NOX)、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一氧化氮合成酶等[1,3]。其中 NADPH氧化酶是体内活性氧生成的重要来源。而 p47phox 对于激活NADPH氧化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 p47phox介导活性氧产生及与疾病的关系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远期主要并发症之一,累及肾脏微血管,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害,并迅速进展至肾病终末期。DN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近期有研究发现,线粒体通过其内DNA水平异常、解偶联蛋白2抗氧化及线粒体抗病毒信号分子调节失衡、钙离子超载等参与了DN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解偶联蛋白2 (UCP2)是核DNA编码的线粒体内膜阴离子转运体,隶属于解偶联蛋白家族,通过耗散线粒体内膜质子梯度发挥解偶联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UCP2在高血压发病中起到保护作用,UCP2基因敲除或下调可导致高血压和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系统综述UCP2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UCP2作为治疗靶点的药物和膳食功能因子在降压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二至丸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含量的影响,探讨二至丸抗氧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大鼠,测定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含量.结果 二至丸各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二至丸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能够降低体内活性氧含量有关,从而延缓机体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5.
活性氧的防御机制机体活性氧的防御机制分为非酶性防御、酶性防御和辅助性酶系统防御。也有人分为酶性活性氧消除系统[SOD(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减少活性氧生成量的抗氧化物质(预防性抗氧化物质)[血浆铜蓝蛋白、铁传递蛋白、亲血色球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以及消除形成的活性氧的抗氧化物质(连锁反应停止型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6.
解偶联蛋白3(UCP3)是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载体。既往研究发现,UCP3具有降低质子梯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使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影响ATP合成、减少活性氧类生成、转运脂肪酸阴离子、减轻过氧化物损伤等作用。近期研究发现,UCP3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表现为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增强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增加缺血区ATP保有量,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UCP3参与缺血预适应(IPC)的心肌保护机制,在IPC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线粒体是调节细胞代谢活动的重要枢纽,由线粒体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糖脂代谢性相关疾病越来越普遍,其中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的改变是导致线粒体相关代谢紊乱的众多因素之一,它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特殊的质子转运体,自从被发现以来,因其具有产热、氧化应激及参与能量代谢等生理作用,广泛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并讨论了影响线粒体解偶联蛋白表达的因素,认为它们有望成为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亚硒酸钠诱导NB4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丧失及凋亡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探测经亚硒酸钠诱导的NB4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m blot检测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的变化及细胞总蛋白中Bcl-xl、Bax和Bid的含量变化及切割行为。同时应用活性氧清除剂MnTmPy及活性氧激活剂BSO预处理细胞,观察Bid及凋亡的变化。结果 活性氧清除剂MnTmPy可有效抑制亚硒酸钠诱导的NIM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丧失及Bid的切割;而BSO可促进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结论 亚硒酸钠诱导NI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是通过刺激细胞产生活性氧,一方面下调抗凋亡蛋白Bcl-xl,另一方面激活线粒体打孔蛋白Bax和Bid,损伤线粒体使膜电位降低,促使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LDH释放实验检测了虾青素对ECV-304细胞活力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二氨基二苯甲烷(MDA)、细胞内氧化应激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的测量实验检测了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ATP、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测量实验检测了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结果 虾青素能保护细胞膜不受损伤,提高细胞活力,降低ROS、MDA的含量,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同时,虾青素还能显著升高ATP水平和COX活性,线粒体跨膜电位有所升高.结论 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体外高糖和棕榈酸(PA)慢性作用对胰岛INS-1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解偶联蛋白2(UC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高糖和PA损害胰岛功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葡萄糖的BSA)、高糖组(含16.7 mmol/L葡萄糖的BSA)、棕榈酸组(含0.4 mmol/L棕榈酸)、高糖+棕榈酸组(含16.7 mmol/L葡萄糖及0.4 mmol/L棕榈酸).将INS-1细胞分别接种于上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PA作用48h后,分别分析ROS水平、UCP2mRNA和蛋白表达、基础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GSIS).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棕榈酸组和高糖+棕榈酸组ROS水平明显增加(P均<0.05);高糖+棕榈酸组解偶联蛋白2(UCP2)mRNA和蛋白表达较其余三组明显增加(P均<0.05);并且它明显增加2.8 mmol/L葡萄糖时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减少16.7 mmol/L葡萄糖时的GSIS(P均<0.05). 结论 在胰岛INS-1细胞,高糖和棕榈酸对胰岛功能的损害与线粒体解偶联功能改变有关.高糖和棕榈酸通过诱导ROS产生增多导致UCP2表达与作用增加,增强了线粒体呼吸链与ADP磷酸化解偶联,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损害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