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7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每日口服依那普利5 mg,胺碘酮0.2 g;对照组36例,每日口服胺碘酮0.2 g,共治疗2年.结果 治疗组2例、对照组7例发生持续性心房颤动(P<0.05).治疗组2例、对照组8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P<0.05).治疗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显著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组)和对照组(普罗帕酮组),每组各30例,胺碘酮组口服胺碘酮0.2/次,3次/d,连服2周;普罗帕酮100 mg/次,3次/d,疗程同胺碘酮组。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普罗帕酮组总有效率(56.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率较普罗帕酮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组和胺碘酮组,每组各63例,治疗12个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结果:氯沙坦联合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87.3%;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更好地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胺碘酮是目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中唯一无逆频率依赖现象(reverse use—dependence phenomenon)的药物。笔者从1995年1月~2003年5月随机单盲对照观察110例用胺碘酮、普罗帕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发作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收入院的14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73例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73例,比较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各时期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胺碘酮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有效率均下降。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双腔起搏(DDD)起搏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DDD起搏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厄贝沙坦+胺碘酮组(30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DDD起搏后,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1次/d;厄贝沙坦+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厄贝沙坦75~150 mg/d,疗程观察18个月。结果与胺碘酮组比较,厄贝沙坦+胺碘酮组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厄贝沙坦+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66-6667
目的探讨胺碘酮、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随机分为胺碘酮+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组(A组)、胺碘酮+美托洛尔组(B组),每组39例,随访1a。比较2组治疗后血压、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在维持窦律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左房扩大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房颤的复发,抑制左房扩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幽艳 《新医学》2012,43(12):838-840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沙坦20 mg/d联合胺碘酮200mg/d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200 mg/d治疗,疗程15个月。结果: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在治疗后2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后4、6、8、10、12、15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房前后径在治疗后2、4、6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后8、10、12、15个月的左心房前后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切,可有效逆转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志平  扈秀丽 《临床荟萃》2003,18(15):855-857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 (房颤 )的疗效。方法 选择 4 9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胺碘酮组 (2 5例 ) :胺碘酮 15 0mg+生理盐水 10ml,静脉注射 ,10分钟注射完毕 ;普罗帕酮组 (2 4例 ) :普罗帕酮 70mg +生理盐水 10ml,静脉注射 ,5~ 10分钟注射完毕。观察 10~ 2 0分钟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 ,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 4 5 0mg ,普罗帕酮为 2 10mg。 结果 转复率 :胺碘酮组 76 % (19/ 2 5 ) ,普罗帕酮组 75 % (18/2 4 ) ,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0 0 4 2 ,P >0 .0 5 )。转复时间 :胺碘酮组 (4 8.1± 15 .9)分钟 ,普罗帕酮组 (38.7± 14 .9)分钟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13,P <0 .0 5 )。结论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 ,但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 曲美他嗪对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07年2月4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3)给予胺碘酮联合缬沙坦 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n=23)给予胺碘酮治疗。患者自行检测是否有房颤发作及发作的频率,每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试验后10个月分别测两组左心房内径大小。结果:房颤发作频率和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左房内径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 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阵发性房颤复发率及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61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超过7d)患者,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1例给予胺碘酮0.2g,1次/d;Ⅱ组30例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d,胺碘酮0.2g,1次/d。分别于治疗后第1周、第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复查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情况;复律后次日及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功能变化。结果:Ⅱ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方面,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长期服用厄贝沙坦可逆转左心房扩大,降低左心房压,有利于消除心房颤动复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及 胺碘酮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我们测量了126例阵发 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的12导联心电图的P_(max)及 P波离散度(Pdisp),用胺碘酮后再次测量P_(max)及 Pdisp。结果证明,Pdisp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体 表心电图的可靠指标,胺碘酮可降低P波离散度,可 预防心房颤动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别静脉用胺碘酮(胺碘酮组,20例),普罗帕酮(普罗帕酮组,20例),观察各组房颤的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对用普罗帕酮无效者再次予胺碘酮治疗,3例房颤转复,但未计入胺碘酮治疗有效组。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优于普罗帕酮组(84.6%vs50.0%,P<0.05),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组〔(103±67)vs(172±51)min,P<0.01〕。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胺碘酮转复疗效优于普罗帕酮,安全性相似,但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7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用胺碘酮治疗。主要观察两组在1年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1年后,观察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窦性心律维持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58.82%,P〈0.05),左心房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时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明显优于胺碘酮,且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6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及对照组(n=32),两组均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8mg/d,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值。结果:对照组房颤复发14例,治疗组房颤复发7例,治疗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左房内径显著大于治疗组(P<0.01)。结论: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可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率,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6.
熊焕宏 《临床荟萃》2003,18(19):1122-1123
心房颤动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对我院 1998年5月至 2 0 0 3年 2月诊治的 182例快速心房颤动患者 ,以随机对照方法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控制及转复心房颤动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82例均有突发心悸、胸闷、气急等症状 ,发病 1~ 48小时 ,并有 12导联心电图证实心房颤动 (心室率 >12 0次 /min) ,年龄 2 5~ 79岁。 1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胺碘酮组 91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40例 ,年龄 2 6~ 79岁 ,平均(5 2 .0± 2 6 .5 )岁 ,房颤的原发疾病 :冠心病 47例 ,高血压 2 0例 ,原发性心肌病 12例 ,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PAF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对照组21例)和胺碘酮加贝那普利组(治疗组20例),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2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12个月间左心房内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第2、4、6、8个月,对照组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低于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12个月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PAF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贝那普利可以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胺碘酮联合缬沙坦组(治疗1组)34例、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组)32例和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组)34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1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治疗2组采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18、24个月后左心房内径(LA)、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治疗6、12、18、24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等情况。结果治疗1、2、3组患者治疗12、18、24个月后L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3组患者治疗6、12、18、24个月后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3组患者治疗12、18、24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减轻心肌重构,减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杰 《临床荟萃》2002,17(21):1274-1275
心房颤动在基层医院非紧急情况下多数仍首选药物复律 ,但临床方法及疗效有待探讨。本文报告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 9例完全排除心脏瓣膜病 ,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 ,男 31例 ,女 18例 ;年龄 4 2~ 76岁 ,平均 (6 0 .5±7.8)岁 ;房颤病程 0 .5~ 16年 ,左房直径 30~ 5 5mm ,平均(36 .4± 6 )mm。入选标准 :阵发性房颤 4 2例 ,每周至少发作2次 ,每次至少持续 30分钟 ,或每日发作数次 ,每次持续数分钟以上 ;持续性房颤 7例 ,房颤至少 1个月 ,但不超过 1年。1.2 方法 胺碘酮负荷量 …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它本身通常不是一种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但在部分患者中可使病死率增高。房颤可根据持续时间、临床表现的不同而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3型;持续性心房颤动常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可发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2001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心房颤动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42~71岁,平均52岁。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入选标准:阵发性房颤15例,每周至少发作2次,每次至少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