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静态和动态空气床垫用于手术患者预防压疮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为临床优选减压床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所医院的1074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62例使用静态空气床垫,512例使用动态空气床垫,其他护理措施相同,观察术后0~5d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和分期、护士操作便利性和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护士评价两种减压床垫操作便利性和患者总体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评价静态空气床垫的舒适度优于动态空气床垫(P〈0.01)。结论静态和动态空气床垫用于手术后患者预防压疮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接近,均可选择使用。但在缺乏电源时优选静态空气床垫,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可优选静态空气床垫。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静态空气床垫与动态空气床垫对预防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5-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神经内科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态空气床垫组和动态空气床垫组各45例,两组均每2h翻身1次,预期观察14d,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严重度、Braden压疮危险评估结果及成本效益。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期内压疮发生率均为0;Braden压疮危险评估结果分别为(14.45±2.07)分和(14.25±2.4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空气床垫价格比动态空气床垫价格低350元,且无医疗耗电;静态空气床垫和动态空气床垫的平均护理时间分别为(8.87±3.03)、(9.00±3.10)d,平均每人翻身次数分别为(108±37.16)、(106±36.33)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态空气床垫与动态空气床垫比较,其预防压疮的效果相当,但成本投入少于动态空气床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2所综合性治疗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现况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欧洲和美国的调研工具,由培训合格的457名护士对12所综合性治疗医院的住院患者实施横断面调研,统计医院获得性压疮现患率,并分析其预防现况.结果 39952例患者中,医院获得性压疮(HAPU)现患率为0.63%.预防现况为:床上使用减压装置落实率68.53%,每隔2~4h翻身1次落实率86.45%,未使用减压床垫者占31.47%,无计划或无规律改变体位者占13.55%.HAPU发生前压疮危险初评(Braden计分)和复评均未达到100%.结论 在综合性治疗医院中,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需要加强,建议建立压疮预警管理组织架构,定期调研和监控发生状况;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压疮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在12所综合医院中入选1074例术后患者,预防措施相同,采用“外科压疮风险评估表”收集每例患者术后0~5d基线资料,使用Braden计分量表评估压疮危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期内1074例手术患者中发生11例11处Ⅰ期压疮,发生率1.02%,其中外科监护病房发生率1.95%。多发生在术后1~3d内。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手术时间、术后皮肤水肿和使用矫形装置及Braden计分(P〈0.05)。结论:对手术时间≥2h、术后皮肤水肿、使用矫形装置及Braden计分≤16分的患者应作为术后压疮预防的重点对象,但Braden量表对围手术期患者压疮风险的预测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Braden评分≤16分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住院的Braden评分≤16分老年病人为对照组(216例),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住院的Braden评分≤16分老年病人为观察组(2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管理,观察组实施压疮精细化管理,包括对护士正确评估、记录、交接班的培训,实施老年病人压疮精细化预防措施及压疮质量监控,比较两组病人院内压疮(HAPU)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APU发生率为0.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P0.05)。[结论]对Braden评分≤16分老年病人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预防HAPU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2种减压方案在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将入选患者1194例分为观察组596例和对照组598例.观察组采用凝胶海绵垫结合4 h翻身1次,对照组采用气垫床结合2 h翻身1次,干预时间均为7 d.观察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压疮发生分别2例(0.3%)、11例(1.8%),2组压疮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29,P=0.012).2组患者舒适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40,P<0.001),观察组比对照组舒适度得分高.结论 2种减压方案可有效预防重症患者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率均较低.凝胶海绵垫结合4h翻身1次减压方案可提高重症患者预防压疮效果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曾斌  杨琴  李勤 《护理研究》2012,26(16):1494-1495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将2009年1月-12月ICU收治的1086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取2h翻身1次、气垫床减压等护理措施;将2010年1月-12月ICU收治的1165例病人作为干预组,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分结果制定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10%,干预组为0.26%,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病人护理中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干预能提高预防压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压疮(HAPU)的形成情况,探讨围手术体温变化对HAPU发生及进展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76例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前后体温变化程度,分为体温改变组(n=217)和体温不变组(n=459)。检查2组患者压疮好发部位皮肤情况,比较HAPU发生率、发生时间、进展程度(压疮形成后第5天的分度)的差异。结果 12例患者(1.78%)发生HAPU,平均(80.25±12.78)岁。体温变化组HAPU发生率2.30%(5/217),体温不变组为1.53%(7/45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变化组5例HAPU发生于术后(1.80±1.10)d,体温不变组7例HAPU发生于术后(5.71±3.99)d,体温变化组发生HAPU更早(P0.05);体温变化组HAPU形成后第5天平均压疮分度为(2.60±0.89)度,高于体温不变组的(1.29±0.49)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稳定的体温对推迟HAPU的发生、延缓HAPU的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ICU病人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斌  杨琴  李勤 《山西护理杂志》2012,(6):1494-1495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将2009年1月-12月ICU收治的1086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取2h翻身1次、气垫床减压等护理措施;将2010年1月-12月ICU收治的1165例病人作为干预组,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分结果制定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10%,干预组为0.26%,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病人护理中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干预能提高预防压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态床垫结合每4 h翻身1次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老年卧床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喷气式气垫床结合每2 h翻身1次,观察组使用静态床垫结合每4h翻身1次,比较2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卧位舒适度、护理操作便利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286,P=0.015);老年患者卧位舒适度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634,P<0.001),观察组比对照组舒适度得分高,不同时间点患者卧位舒适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929,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操作便利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态床垫结合每4 h翻身1次可降低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提高患者卧位舒适度和护理操作便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Braden评估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预测效果,探讨压疮分组预防措施效果.方法 选取400例新人院、首次评估无压疮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应用Braden评估表动态评估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将400例患者按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及无危组4组各100例,并分别将高危、中危、低危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高危实验组使用气垫床,中危实验组使用海绵床垫,低危实验组每4 h翻身1次,其他预防措施同对照组,无危险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Braden评估表在首次和末次评分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和0.828,诊断界值取17分时其对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在分组干预中,高、中、低危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压疮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Braden评估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果,17分是较理想的诊断界值.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者采用气挚床、中度危险者采用海绵垫,压疮发生率降低不显著.低危者可采取每4 h翻身1次的方法以减少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Braden评估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预测效果,探讨压疮分组预防措施效果。方法选取400例新人院、首次评估无压疮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应用Braden评估表动态评估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将400例患者按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及无危组4组各100例,并分别将高危、中危、低危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高危实验组使用气垫床,中危实验组使用海绵床垫,低危实验组每4h翻身1次,其他预防措施同对照组,无危险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Braden评估表在首次和末次评分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和0.828,诊断界值取17分时其对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在分组干预中,高、中、低危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压疮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Braden评估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果,17分是较理想的诊断界值。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者采用气垫床、中度危险者采用海绵垫,压疮发生率降低不显著。低危者可采取每4h翻身1次的方法以减少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3.
刘夏  陈倩  于静亚  董珍珍 《全科护理》2022,20(2):227-229
目的:探讨3.5 h翻身间隔时间对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HAPU)发生率、不同部位体压水平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5例老年压疮高危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2.0 h翻身1次,观察组采取3.5 h翻身1次。观察两组病人HAPU发生情况、体压值、舒适度及护理工作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率(15.87%)及HAPU发生率(3.17%)与对照组(17.74%,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骶尾部、左肩胛、右肩胛、左外踝、右外踝、耳郭及肘部体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舒适度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观察组每天护理工作量及总护理工作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每次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 h翻身间隔时间应用于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可改善其舒适度,减少每天工作量及总护理工作量,不增加压力性损伤情况及各体位体压水平,同时不影响每次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压床垫与细节护理联合应用对ICU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4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减压床垫结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减压床垫结合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期(严重程度)、Braden评分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活动能力、感知能力、潮湿程度、运动能力、摩擦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压床垫与细节护理联合应用可显著减轻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冷暖气流床垫预防和治疗ICU压疮高危患者Ⅰ、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56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6例和对照组17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远红外线冷暖气流床垫,4 h翻身1次。比较两组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3.4%,低于对照组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Ⅰ、Ⅱ期压疮愈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冷暖气流床垫防治压疮效果显著,为ICU压疮高危患者有效防治压疮的方法,降低了ICU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了压疮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老年长期卧床住院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将88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每2 h翻身1次等常规的压疮预防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4.5%,实验组无压疮发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长期卧床住院患者采取有效的压疮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态空气床垫不同间隔时间对卧床患者压疮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及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骨科患者100例,患者均取平卧位,采用全电脑压力传感器( Xsensor测压毯)平铺于患者身下,卧普通床垫2 h后及平卧静态空气垫2,3,4 h后,对其两侧足跟部、骶尾部的平均压强峰值进行测量比较,并监测每例患者卧床期间的皮肤完整性和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卧普通床垫2h后发生Ⅰ期压疮3例,发生部位为左足跟1例、骶尾部2例,压疮发生率为3%;卧静态空气床垫2,3,4 h后患者未见压疮发生,皮肤完整率为100%;平卧普通床垫2 h与平卧静态空气床垫2 h后患者左足跟部平均压强峰值分别为(185.03±11.34),(69.13±9.64)mmHg;右足跟部平均压强峰值分别为(176.03±18.64),(76.40±11.52)mmHg;骶尾部平均压强峰值分别为(253.03±28.64),(100.23±18.36)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26,6.287,4.235;P<0.05)。平卧静态空气床垫2,3,4 h,足跟部、骶尾部受压皮肤平均压强峰值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863,3.128,4.852;P>0.05)。结论静态空气床垫能有效降低卧床患者受压部位的表面垂直压力,翻身间隔时间可延长至4 h1次,这样既减轻频繁翻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小组工作方法在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实施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方法在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设计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内容,于2007年5月-2009年4月以伤口护理虚拟学组的小组工作方法在全院实施,通过护理单元实施项目质量、Braden评分符合率、减压床垫正确使用率、院内压疮发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项目第2年,全院护理单元实施项目内容理论考核均分(84.70分±0.74分)和操作抽查考核均分(87.36分±2.00分)明显高于第1年(80.82分±3.15分和79.00分±4.58分,P<0.001);Braden评分符合率、减压床垫正确使用率也明显提高(P<0.001),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小组工作方法促进了全院压疮预警管理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临床护士压疮危险预测的准确率及预防措施的规范性,降低了院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截瘫患者使用防压疮气垫后的最佳翻身时间.方法 将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4 h翻身的实验组1(19例),6 h翻身的实验组2(20例)及2 h翻身的的对照组21例.结果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0%,实验组2压疮发生率5.0%,2组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压疮发生率36.8%,与对照组相比,压疮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与传统的翻身时间(2 h翻身1次)相比,截瘫患者使用防压疮气垫后翻身时间可延长为4 h翻身1次.  相似文献   

20.
试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预警干预术中压疮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试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预警干预各外科四类及以上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 建立术中压疮预警体系,术前访视应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对外科四类及以上手术患者实行压疮发生风险的评分,根据分值进行术中预警性分层护理干预,术后1~6d回访观察患者皮肤情况。结果 实施预警干预的1381例手术患者中,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提示压疮高风险组122例,低风险组1259例;术后回访其中有14例发生Ⅰ度压疮、2例发生浅Ⅱ度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15%;2007年用传统护理方法时术中压疮发生率为4.59%,两者比较压疮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结论 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预警干预术中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各外科四类及以上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