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SDS(Sleep disorder after stroke,S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睡眠障碍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D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SDS发病率为34.0%。SDS在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月收入、文化程度及左右半球分布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年龄≥60岁、卒中位于皮质下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60岁及卒中位于其他部位。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患者、年龄≥60岁、卒中位于皮质下均为SDS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女性患者、年龄≥60岁、卒中位于皮质下均为S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用Excel表格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卒中类型、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有无糖尿病、血清总蛋白量。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结果住院4周后,发生压疮者17例,另外160例未发生压疮。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脑卒中患者发生压疮相关的因素为:有糖尿病史、Waterlow评分高和低血清蛋白。结论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糖尿病、低蛋白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可减低压疮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定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V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VCI发生率为41.78%。年龄、教育程度、饮酒、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高糖化血红蛋白、心房颤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VCI有关(P〈0.05),应激性高血糖与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CI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糖化血红蛋白(OR=2.394,95%CI:1.546~5.261)、高血压(OR=2.185,95%CI:1.413~4.898)、同型半胱氨酸(OR=1.768,95%CI:1.176~3.651)及超敏C反应蛋白(OR=1.964,95%CI:1.164~3.968)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激性高血糖是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29,95%CI:1.282~3.287,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VCI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急性期检测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VCI的发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VCI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4.
王文熠  陈光 《天津医药》2023,(12):1369-137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昼间嗜睡(EDS)与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148例脑卒中患者依据Epworth嗜睡量表(ESS)分为EDS组(ESS>7分)69例和非EDS组(ESS≤7分)7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及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相关指标,Spearman相关分析脑卒中后EDS与SDB发病率的相关性,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后EDS的影响因素。结果 EDS组男性比例、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N1睡眠期比例、夜间平均舒张压高于非EDS组(P<0.05);卒中患者EDS和SDB的发病呈正相关性(rs=0.225,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768,95%CI:1.133~6.765)、高AHI值(OR=1.048,95%CI:1.023~1.074)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升高(OR=1.035,95%CI:1.001~1.071)是卒中后E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高AHI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升高是脑卒中后ED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47例和脑卒中未出现癫痫发作患者60例,分别设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60),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既病史、脑卒中病情情况等因素与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关系,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饮酒史、合并心脏病、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病灶范围、卒中面积、卒中体积、NHI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高龄、饮酒史、合并心脏病、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皮质)、病灶范围(多脑叶)、缺血性脑卒中面积大、出血性脑卒中体积大、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饮酒史、合并心脏病、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皮质)、病灶范围(多脑叶)、缺血性脑卒中面积大、出血性脑卒中体积大、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可采取相关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CPC进行睡眠监测,采集相关数据。把患者分成无OSAS和重度OSAS组,并对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嗜好、基础疾病、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及NIHSS评分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OSAS发生率为70.2%,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OSAS的发病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示年龄、性别、BMI、不良嗜好、卒中类型、严重程度(NIH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示BMI、不良嗜好、严重程度(NIHSS评分)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重度OS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OSAS发生率较高,BMI、不良嗜好、NIHSS评分可作为患者发生重度OSA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早期识别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王建梅  董拉云 《安徽医药》2017,21(7):1348-1350
目的 客观评价住院肿瘤病人的睡眠质量,分析住院肿瘤病人睡眠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住院治疗的448例肿瘤病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价,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对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睡眠障碍(PSQI评分≥7)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据提出护理策略.结果 住院肿瘤病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6.92%,平均PSQI分数为(10.7±1.3)显著高于睡眠良好者(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经济负担重、恐惧、疼痛、化疗反应重、远处转移、环境噪音为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肿瘤病人多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积极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临床治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病例为病例组,按照病例对照研究1∶1匹配的方法,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存活病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87例死亡病例进入病例组,87例存活进入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与入院的时间间隔、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入院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意识障碍、心电图异常为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发病与入院的时间间隔、糖尿病史、肾病史、入院神经功能损害评分仍为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与入院时间间隔长、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入院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意识障碍、心电图异常是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的高危人群,其中发病与入院的时间间隔、糖尿病史、肾病史、入院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是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参考北京天坛医院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标准进行患者评判,根据诊断结果将最后入选的115例患者分为认知正常(CN)组和VCI组,统计分析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对VCI发病的影响.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患病率为40.8%;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饮酒、尿失禁、球麻痹、癫痫、运动功能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饮酒、尿失禁及运动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的患病率高,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尿失禁和运动障碍是其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青年卒中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7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老年卒中组),分期其发病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总结青年卒中组的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是影响青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脑栓塞。青年脑卒中的治疗预后要显著优于老年脑卒中(P<0.05)。结论血压、高血脂、吸烟是青年人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其治疗预后要好于老年人,应指导青年人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降低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邓良彬 《黑龙江医药》2022,(5):1158-1160
目的:探究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与卒中位置、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脑卒中后非睡眠障碍患者66例作为参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记录其卒中位置,并通过中医辨证判定中医证候。比较两组卒中位置占比与不同卒中位置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析观察组各中医证候发生率与观察组各中医证候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卒中位置皮质下占比高于参照组,而卒中位置小脑占比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各卒中位置的PSQI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且观察组内皮质下PSQI评分>皮质PSQI评分>小脑PSQI评分;观察组各中医证候发生频率排列从高到低为:阴虚阳亢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观察组中阴虚阳亢证的PSQI评分高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的PSQI评分(P<0.05)。结论:皮质下卒中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其他卒中位置,卒中后睡眠障碍与卒中阴虚阳亢证密切相关,两者间呈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AIS患者103例,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评分为认知障碍组(MMSE评分≤26分,48例)和无认知障碍组(MMSE评分>26分,55例)。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入院时血清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白蛋白水平与患者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无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年龄大,受教育程度偏低,低白蛋白(≤40 g/L)患者所占比例升高(52.08%vs. 18.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白蛋白(OR=3.379,95%CI:1.227~9.302,P<0.05)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MMSE评分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s=0.426,P<0.01)。结论低白蛋白水平是AI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早期进行认知评估,有助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13.
杨梅  杨婷  韩世波  邹时雨  马佳妮  潘文 《河北医药》2023,(5):696-698+70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致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患者274例,根据是否合并消化系统损伤分为研究组114例(有消化系统损伤)和对照组160例(无消化系统损伤)。记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74例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患者中,消化系统损伤114例,发生率为41.61%。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比、肥胖、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冠心病史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糖尿病史、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低蛋白血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糖尿病史、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低蛋白血症、卧床时间>2周和住院时间>3周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患者并发消化系统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受年龄、...  相似文献   

14.
黄敏  陈科宇  杨雪梅 《天津医药》2020,48(9):862-865
摘要:目的 探讨颈-脑动脉僵硬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因急性缺血性卒中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6例患者,根据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53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73例)。应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测定患者的颈-脑动脉脉搏波速度(ccPWV),对比2组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及脑卒中类型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cPWV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危险因素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冠心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ccPWV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ccPWV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最佳临界值为6.79 m/s,敏感度为83.84%,特异度为76.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NIHSS评分≥6分(OR=6.588,95%CI:2.197~15.342)、ccPWV≥6.79 m/s(OR=2.638,95%CI:1.367~5.647)、高血压(OR=2.146,95%CI:1.079~3.254)、糖尿病(OR=2.014,95%CI:1.403~5.341)、冠心病(OR=5.349,95%CI:3.246~18.298)及年龄≥70岁(OR=2.341,95%CI:1.579~6.241)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cPWV≥6.79 m/s可能提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杨青  简树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19-2420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本院65例DKA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中死亡12例,病死率为18.46%(12/65),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意识状态、脑卒中、高渗透压、高氯血症、低血糖等.结论:DKA患者死亡与多因素有关,救治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2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残疾指数评分。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SD总发生率40.3%,其中轻度抑郁25.7%,中度11.3%,重度3.2%;PSD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焦虑、绝望、睡眠障碍等;PSD发生与性别、卒中类型无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程度、病程、病变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PSD发生率较高,及时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行抑郁筛查,可望早期发现PSD。  相似文献   

17.
王姗姗  孟玲玲  李玉珠  等. 《天津医药》2016,44(8):943-947
摘要: 目的 分析 2 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CVD) 的关系, 并且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在睡眠障碍影响心血管疾病患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型糖尿病患者 586 例, 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 (PSQI) 评估睡眠质量, 根据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 (PSQI 评分≥7 分, n=240) 和非睡眠障碍组 (PSQI 评分<7 分, n= 346)。采用糖基化终末产物检测仪 (DiagnOpyics) 根据荧光光谱测量系统测量 AGEs。以心血管疾病是否患病 (是= 1, 否=0) 为因变量, 分别以 PSQI 评分、 AGEs 水平为自变量, 校正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建立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分析 PSQI 评分和 AGEs 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并行 PSQI 评分与 AGEs 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睡眠障碍组心血管疾病比例、 AGEs 和PSQI 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 (均P<0.05)。PSQI 评分与心血管疾病患病呈正相关 (rs=0.180, P<0.05) ,与 AGEs 水平呈正相关 (r=0.549, P<0.001); AGEs 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患病呈正相关 (rs=0.265,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AGEs水平随着PSQI评分升高而升高 (β=0.504)。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PSQI评分高 (OR=1.063, 95%CI: 1.019~1.109)、 AGEs水平高 (OR=2.144, 95%CI: 1.430~3.214) 是2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睡眠障碍是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AGEs可能参与介导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继发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未继发吸入性肺炎患者(非肺炎组)与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患者(肺炎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 70岁、咳嗽无力、基础疾病、体位不当、鼻饲时间 2个月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反复吸痰、吸烟史、低蛋白血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70岁、基础疾病、体位不当、鼻饲时间 2个月是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本研究中导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继发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 70岁、基础疾病、体位不当、鼻饲时间 2个月,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应关注上述指标,并予以对应预防措施,以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及其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缺血性脑卒中病例841例(病例组),根据TOAST分型标准分为5个亚型;选择同期入院的739例非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及各亚型的患病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卒中组及各亚型在年龄增大、性别(男性)、肥胖、脑卒中家族史、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入院血压、白细胞计数、血脂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及各亚型发病风险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结论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应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任斯诗  叶菲  郑涛  詹凡  杨莉 《河北医药》2024,(6):924-929+93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坠床跌倒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坠床跌倒风险。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374例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建立逐步Logistic回归、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评价该预测模型预测效能及临床效用。结果 374例调查问卷,有效回收369份,369例脑卒中半失能患者按7 3比例随机分配样本量,最终建模组258例,验证组111例;跌倒史、睡眠障碍、抑郁状态、衰弱、夜尿≥3次/晚、Morse跌倒风险评分是坠床跌倒的危险因素,且经逐步Logistic回归证实其拟合、预测效果相对较好(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组、验证组的C-index分别为0.813、0.842,AUC分别为0.813、0.842,且校准曲线、DCA曲线证实该模型校准能力、净获益值较高。结论 跌倒史、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