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凤芹  慈洪丽 《齐鲁药事》2007,26(7):442-44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医院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我院上报的2004-2006年的27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院12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的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保人们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笔者拟通过对我院收集到的12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引起临床医护药剂人员对ADR的重视,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3.
曾灶昌  钟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48-2348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笔者对我院收集到的ADR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掌握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集的322例ADR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2例ADR报告中,严重ADIq_为133例,占41.30%。中老年患者比例最大(57.14%),给药途径引发的以静脉给药为主(77.0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34.78%),其中喹诺酮类ADR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头孢菌素类.?结论在ADR监测中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的监测,并关注抗肿瘤药物的严重ADR,针对性地实施ADR防治措施,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2009年收集的58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减少或防止不良反应重复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人医师55人,占总人数的94.82%,来源于全院12个临床科室。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为主,分别占40.35%和28.07%。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严重不良反应1例,占1.72%;新的不良反应7例,占12.07%。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并及时向临床反馈,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安全的意识,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12月的745例ADR报告,从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引起ADR的药品种类、ADR的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45例ADR患者中,10岁以下儿童有205例,占27.52%;抗病原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有510例,占68.46%;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462例,占50.83%。结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继续做好ADR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7.
6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 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 年1 月1 日– 2011 年12 月31 日临床上报的603例ADR 报告,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引发ADR 的给药途径、引发ADR 的药品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603例ADR 报告中,男性235例,占38.97% ;女性368例,占61.03%;> 60岁患者178例,占29.52% ;静脉滴注的ADR 发生率最高,占54.56% ;按药品分类统计,抗菌药物引起ADR例数最多,占45.44% ;引起ADR 频率最高的前10 位药品包括6 种抗菌药物、3 种中成药以及前列地尔注射液;按ADR 临床表现分类,最常见皮肤损害,共计312例,占51.74%.结论:ADR 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ADR 报告与监测工作,提高抗菌药物和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水平,降低ADR 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运用Excel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13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计算ADR例数与ADR发生率。结果:132例ADR的患者中,以50岁以上患者最多;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124例,占93.94%;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共97例,占73.48%;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ADR发生率最高,为3.5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共73例,占55.30%。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观察社区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集到的11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40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9例,占33.6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109例,占93.97%);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53例,占45.69%),其次为中药制剂(44例,占37.93%);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0例,占68.9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和神经系统损害;新的ADR为18例,占15.52%,以中药注射剂为主(10例);严重的ADR有1例,为抗菌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和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金姬 《海峡药学》2015,(4):256-258
对我院2013年度上报的58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ADR中涉及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占总数的70.69%。ADR损害类型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总数的63.08%。结论: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强化合理用药意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辽宁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我院ADR监测工作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上报的544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ADR共涉及222种药品(588例次),以抗微生物药为主(226例次,占总例次数的38.4%);剂型以注射剂型为主(474例次,占总例次数的80.6%);累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突出。结论:临床医护人员需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注意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和复方制剂的合理使用,减少和防止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本院2015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HT6K 对本院2015年收集到的3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T6K 32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男145例,女181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以静脉给药为主265例(91.29);共涉及73个品种,抗菌药物119例(36.50%);临床主要表现在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为148例(45.40%)65例(19.94%).结论 为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应加强和规范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避免超说明书用药,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加强用药监护有利于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2005年7月-2006年12月收集的26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有11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的55.6%。结论:上报的ADR例数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谨慎用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2008--2012年我院收集上报的136例ADR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6例ADR中,抗菌药物引起ADR最为多见,有66例次,占48.5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55例次,占40.44%;给药途径方面,静脉给药致ADR为130例,占95.59%;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神经系统(75例次,占37.88%)、皮肤及其附件(51例次,占25.76%)。结论: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上报的225例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引发ADR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严重程度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ADR发生率高于男性,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ADR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中药制剂较多;ADR临床表现主要是消化系统损害,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大部分ADR患者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或好转。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力度,加强对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等重点药物的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格对我院2009-2011年收集上报的134例ADR报告申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ADR严重程度、给药途径以及引起ADR药物的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ADR的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4例ADR报告中,男性71例(52.99%),女性63例(47.01%);年龄最小16 d,最大96岁,年龄分布无差异性;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的ADR例次较高(119例);所涉及的药品中抗茼药物引起ADR例次较高(35例),其次是中药注射剂(33例);ADR临床表现以全身损害为主(38.01%),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1.27%);严重的ADR共5例(3.73%).结论:应重视抗茼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规范用药,尽量避免静脉用药.  相似文献   

17.
于盼盼  崔静茹 《中国药房》2014,(26):2463-246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2013年收集并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 611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611例ADR报告中,女性(890例)多于男性(72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多,占52.70%;引起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77.53%;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占28.18%;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ADR最多,占35.9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7.31%;严重的ADR有4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是抗感染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4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收集的147例ADR报告从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例ADR报告中,药物以抗茵药物居多(占52.38%)。≥60岁的老年患者居高(占46.94%)。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方式(占55.1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占51.02%)。结论: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3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信息。方法:对本市某医院呈报的2006年度381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ADR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剂型及给药途径、用药品种密切相关。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其次为胃肠道反应。较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引起ADR的品种以抗茼药为主,其次为中药制剂,剂型以注射剂为主,多由静脉滴注引起。结论:应重视ADR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集的252例ADR报告。结果 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4.92%(214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2.70%(158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3.17%(134例)。结论上报的ADR例数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