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壁切口关闭缝合是外科手术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缝合方法不正确及缝合材料的选择不妥,可导致术后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常用腹部手术切口有:纵切口、斜切口、横切口、胸腹联合切口等。纵切口主要包括经腹直肌切口、腹正中切口及旁正中切口;斜切口主要有左侧肋缘下斜切口、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我院近3年来采用4~6cm长的肋缘下斜切口行胆囊切除120例的体会。切口外端在腹直肌外缘,不切断肌肉,钳住胆囊底牵向视野,浆膜下注射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溶液后游离,逆行切除胆囊。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无并发症发生。适用于胆囊位置较低,无严重粘连的病例。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疼痛轻,胃肠道反应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预防小切口胆囊切除后并发症杨昌平我院近年共行小切口剖腹胆囊切除术85例,现分析如下。1.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同传统胆囊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以右第九肋下缘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下1cm为切口中心,作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4~5cm。切开前鞘,向内牵开腹直...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的实践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国  房献平 《腹部外科》1992,5(4):161-162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是胆道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措施。也是普腹外科领域应用最普遍,外科医师专业训练中最基本的手术方式之一。现就笔者对这一经典手术操作的应用与改进体会加以介绍。一、切口的选择与显露常用右上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一般依术者习惯而定。对身体矮胖、两侧肋弓夹角较大或B超、造影等示胆囊位于后外侧者宜选用右肋缘下斜切口。此切口有显露良好及对横结肠下区干扰小等优点。开腹后以1%~2%利多卡因喷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0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8 0年代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cholecys tectomy ,MC)应用以来,我院自1995年行MC 2 0 8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5年5月至2 0 0 1年10月,我院共施行MC 2 0 8例,男6 8例,女14 0例,年龄16~82岁,平均5 1岁。术前诊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70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3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6例。8例患者全麻,其余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2 .手术方法:切口选择在右肋缘下1cm ,做平行于肋弓的斜切口,切口以第九肋下缘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为中心,长4~6cm ,切开腹直肌前鞘,向内牵开腹直肌,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或电灼切断…  相似文献   

6.
一、一般资料: 近五年来,我们对切口分类全部属于Ⅳ类(即肮脏切口)的80例病人施行了改良全层缝合法(不再分层缝合)。其中切口污染来源于弥漫性腹膜炎15例,局限性腹膜炎36例,腹腔脓肿10例,阑尾切口窦道19例。其中有上腹直肌切口16例、横切口6例、肋缘下斜切口5例、下腹直肌切口8例、麦氏切口45例。  相似文献   

7.
下腹部腹直肌肌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与下腹部腹直肌肌皮瓣相关的血管分布情况,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腹部肌皮瓣移位乳房再造手术的推广。方法采用福尔马林浸泡未超过6个月的成人尸体15具30侧。上起锁骨下、下至腹股沟韧带,两侧至腋中线的胸腹壁完整切下。腹壁下动静脉自髂外动静脉起始处离断。分别用红、蓝乳胶墨水经腹壁下和胸廓内动静脉灌注,使其分支、属支显影。结果腹壁上、下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87±0.28mm及2.25±0.32mm。腹壁下动脉的皮下穿支分布有向脐水平逐渐密集的趋势,弓状线以下穿支明显减少,Rand各个区均可见穿支出腹直肌前鞘,排列上外侧穿支距腹直肌前鞘外侧缘、、区分别平均为1.22、1.46、1.57cm;内侧穿支在距正中线、、区平均1.54、1.62、1.66cm。近脐的穿支管径较其他部位粗和密集。腹壁上动脉在与肋弓下缘交界附近发出一肋缘动脉,距肋弓1.25±0.37cm。发出肋缘动脉后67%的肋缘动脉比腹壁下动脉本干粗。肋缘动脉分支分布于腹直肌中、外侧2/3,且与肋间前动脉及营养膈肌的血管间有广泛吻合。胸廓内动脉在发出腹壁上动脉前后还分出一分支营养剑突水平的腹直肌。结论以腹壁上动脉为蒂的横形下腹部肌皮瓣切取过程中,脐以下、弓状线以上保留腹直肌前鞘内、外侧各1cm在腹壁上和区的全部前鞘在皮瓣上,能较好保护腹壁下动脉肌皮动脉不受损伤。将肋弓下2cm以上的腹直肌前鞘和腹直肌完全保留在皮瓣上可有效保护肋缘动脉。肋缘动脉不受损是肌皮瓣成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腹股沟斜切口在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 选择自2005年4月~2009年6月开展的经腹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67例,根据供肾取出采用切口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37)利用腹股沟斜切口取出供肾,对照组(n=30)采用旁腹直肌、肋缘下切口.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供肾热缺血时间、供体住院时间以及美容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67例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均获得成功,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无明显手术并发症.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平均供肾热缺血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4±0.7)天和(6.3±0.8)天,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腹股沟斜切口是比较安全、切实可行的,可考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最常用的两种切口是右肋缘下斜切口和右侧经腹直肌切口,但前者创伤较大、操作费时,后者易影响腹壁强度。我科2003年1月-2006年7月对146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采用上腹部正中切口,均顺利完成手术,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本院自2010-05—2012-11采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治疗21例骨盆髋臼骨折。其中13例患者按Tile分型:B2型5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2例;单独使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7例,联合髂窝入路5例,联合经皮骶髂螺钉1例。8例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3例,横行骨折1例,T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和前加后半横行骨折各1例,其中2例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6例单独使用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入路。结果 19例获得了平均15.6(6~30)个月随访,骨折平均在2.9个月后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3例,复位良好7例,复位较差1例。1例患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腹直肌旁斜切口具有切口小、解剖清晰、固定操作简便等优点,作为髂腹股沟入路之外的选择,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时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皮纹腹直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纹腹直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资料:对126例胆囊疾病患者施行经皮纹腹直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资料进行分析,与同期行传统切口126例及肋缘下切口51例作对照. 结果: 拆线距手术时间、术后留院时间经皮纹小切口组分别较后两组缩短1.4 d、1.3 d 和2.9 d、2.7 d;住院总费用下降. 结论: 经皮纹腹直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由于在直视下直接显露Calot三角区,因而较其余切口更安全,符合生理,疤痕较为纤细且无挛缩.  相似文献   

12.
肠腔静脉侧侧吻合术不仅比H型搭桥分流术简化了操作过程,更重要的是血流不需通过两个成直角的径路,而直接从高压的肠系膜上静脉注入低压的下腔静脉,从而减少了吻合口血栓形成机会,使分流生效。操作步骤 1.切口:以脐为中点,作右腹直肌切口,长约14~16cm,切口过长并无帮助。若有切除脾脏的必要,可从此切口的上端,向左肋缘与锁骨中线的交叉点延长。如遇脐旁静脉开放,只须将圆韧带牵开,可避免切断此侧支循环。 2.显露术野:进腹腔探查肝、脾与胃肠后,将横结肠上提,用纱垫严密拦开小肠和结肠,再以拉钩固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笔者近5年来采用脐上皱折部半圆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26例。并与我院前8年经肋缘下斜切口手术的28例进行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18~92d,平均57.8d。分为脐上皱折部切口26例;右肋缘下切口28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病程及全身情况具可比性。手术方法:沿脐环上皱折部切开皮肤全层,深达腹直肌前鞘。顺腹直肌鞘表面潜行分离1.5~2cm。向上拉开皮肤,暴露右侧腹直肌前鞘。纵向劈开右侧腹直肌并打开腹腔,提肿块于切…  相似文献   

14.
多数骨折是高速车祸的结果,大出血是其中主要的死因,早期骨折固定,血管造影栓塞出血的动脉以及近代的重点监护已能降低其死亡率,如Ⅰ、Ⅱ和Ⅲ型骨折的死亡率分别为20%~30%、8%~12%以及5%以下.由此可以看到更多的后期并发症病例.作者报道了27%前后压缩性骨折伴有骨折片对合不良,而在侧位压缩病例中达33%,仅27%纵行不稳定骨折可获充分的复位,某些对位不良的病例则遗留深而狭的骨盆出口,该处常是小肠粘连的所在,有的更引起小肠梗阻等后期并发症.应用由深腹壁下动脉供血的大块腹直肌瓣来重建盆底.可以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由一长纵形正中切口进腹,为了保护腹直肌,切口勿偏离正中的白线.分离粘连后,小肠用湿温的腹腔垫复盖.由白线处打开腹直肌后鞘,用一宽带绕过肌肉牵开,也可用手指将腹直肌自后鞘钝性分离.解剖肌肉下半部时,注意腹壁下动脉的腹膜支.切断腹直肌头端在胸壁的上点,双重结扎和切断腹壁上动脉.仔细解剖腹直肌的外侧缘,切断其间隔的肌腱交叉点,每一节段性神经血管束也予结扎,因为肌瓣仅起填塞盆底的作用,不需要收缩功能.完成腹直肌的游离后,由纵行后筋膜切口转入盆底,该肌瓣的血供主要由腹壁下动脉提供,并经腹壁下静脉回流.用线间断固定肌瓣在肌性盆底上.注意勿使肌瓣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2年8月至1997年底对206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肋缘下小斜切口行逆行胆囊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手术名称:腹腔镜左肾上腺切除术术者:于潇手术步骤:1体位:右侧卧位。2特殊器械使用:超声刀。3术中精要3.1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横行切开皮肤约0.5cm,Veress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建立气腹,设定腹腔压力14mmHg。气腹建立满意后,在脐水平上3cm腹直肌左缘置入10 mm Trocar。于脐水平左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6年4月~1998年3月共手术治疗急性出血坏性胰腺炎28例。其中采用经后腹膜单或双侧腰部引流术10例,9例治愈,1例术后自动出院。手术方法:(1)上腹部“人”字型或左上腹肋缘下斜切口,逐层切开进腹。沿横结肠上缘切断胃结肠韧带,暴露小网膜囊...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术名称:腹腔镜多囊肾去顶减压及被膜剥脱术术者:熊晖手术步骤:1右侧卧位,腰部垫高,呈折刀位。2左锁骨中线肋缘下1横指横行切开皮肤约5mm,气腹针穿刺入腹腔,接气腹机,注入CO2气体,设定腹腔压力14mmHg,气腹建立满意后,于脐水平腹直肌左缘横行切开皮肤约10mm,10mm Trocar穿刺入腹腔,置入腹腔镜,接监视器,直视下  相似文献   

19.
肾癌根治性切除术需切除整个肾脏、肾周脂肪、盖氏筋膜和肾上腺。以前有人推荐经腹腔途径切除肾下极肿瘤和经胸腹联合切口途径切除肾上极肿瘤。作者描述了经腹直肌旁腹膜后途径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方法:病人取半侧位,同侧肩部抬高固定在大约60°侧位,骨盆向后旋转在30°~40°侧位,沿着腹直肌旁从耻骨联合上方到肋缘然后斜向上方延长到胸  相似文献   

20.
正手术名称: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术者:夏庆华手术步骤:1体位:右侧卧位,腰部垫高,呈折刀位。2特殊器械使用:无创伤血管夹(哈巴狗夹)。3术中精要3.1建立气腹,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处,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设定腹腔压力14mmHg。在脐水平腹直肌左缘横行切开皮肤约10mm,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