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张发荣教授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痤疮的经验。张老认为痤疮的病机为湿热蕴结于上焦,兼感外邪;病位在心肺,故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内泻湿热,外散表邪,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熏蒸于表或湿热兼表,辨证要点为身黄(目黄、皮肤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心烦,口渴,身痒,无汗,甚见水肿,或伴恶寒、发热等表证。临床中可见于湿热郁蒸于表或可见表证的湿热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不独用于外有风寒,内有湿热,也可用于湿热外蒸,郁滞于表。若从发黄一证论之,则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多见于湿热发黄的早期,由于病邪郁表,腠理闭塞而无汗。水湿郁热不得泄越而蓄积于内,影响三焦气化,水道不通则小便不利,致使邪无出路,与热相合,熏蒸肝胆而导致发黄。还需指出的是,表邪不解,或湿热熏蒸,常见皮肤发痒等症,如湿热不得表解,郁蒸于肺,失于通调水道之职,水气泛滥,还可导致水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还为临床治疗皮肤痒疾及湿热水肿之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3.
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临床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有芹 《河北中医》2009,31(4):563-56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由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组成,现在常以桑白皮代生梓自皮,此方能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治外有表邪,内有湿热的黄疸、水肿等病。笔者在临床用之于皮肤科疾病,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为表里双解之剂,具有清热利湿,解表散邪之功,原方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身发黄。陈学忠主任医师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银屑病、慢性复发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取其表里双解之效,用于治疗邪气在表,湿热阻滞肌肤经络之皮肤病,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治疗缠绵难愈的过敏性疾病屡获良效。球结膜、鼻粘膜、咽粘膜病位在表,而过敏性疾病多在季节交替时发作,此时往往昼夜温差较大,卫气固表能力减弱,风寒之邪易趁虚而入、外邪引动内湿,湿热在表,而发生过敏性症状,符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病机特点。周凌教授根据病证的不同,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灵活加减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根据病案分析,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眼耳鼻咽喉过敏性疾病进行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是张仲景为治疗黄疸病,湿热内瘀阳明兼有表证而设。《伤寒论》[1]262条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其方药由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连翘根去皮)、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组成。后世医家根据该方清热利湿,解表散邪的特点,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挥甚  相似文献   

7.
<正> 《伤寒论》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由麻黄汤加减而成,以麻黄、杏仁、生姜宣散郁热,赤小豆、连翘、梓白皮清泄湿热,甘草、大枣调和脾胃,俾得湿热郁蒸之邪从表而散,故尤在泾谓本方为散热之剂。以方测证,除无汗,小便  相似文献   

8.
陈会  李新民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63-106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治疗湿热发黄早期的经方,现代医家亦有用之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李新民教授经常用之治疗小儿湿疹,紧扣其内郁湿热、外有表邪之病机,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夹风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照组30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症状。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治疗组治疗后咳嗽程度、咳嗽次数、气急与对照组比较相当,但治疗组在咳痰、咽痒、口粘腻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治疗湿热夹风型CVA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0.
《河北中医》1981年4期35页,张若平等同志“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炎的体会”一文,谈到张氏“打破了以前急性肾炎伴有高血压者禁用麻黄的常规”。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愿和同道们共同商榷,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教。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来源于汉代仲景《伤寒论》,是治表湿发黄的方剂。有外解表邪、内清湿热之功。后世医家用于治疗风水水肿。近代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具有水肿、恶寒发热,脉浮等证,或伴有皮肤搔痒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炎早有报导,并非是新的开端。至于“打破了急性肾炎伴有高血压者禁用麻黄的常规”就更不符  相似文献   

11.
谭素娟  艾华 《陕西中医》1993,14(1):33-34
本方从发病规律、诊断指标、用药规律、疾病的分布情况四个方面探讨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证治规律。指出本方对黄疸(肝炎)、小儿水肿(肾炎)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患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经方现在专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经方因其药少而精,配伍精良,结构严谨,效专力宏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在现代临床中,经方运用也极为广泛。麻黄类方是经方中的代表,在皮肤病中运用广泛,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麻黄汤、麻黄加术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皮肤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瘙痒等临床症状。桂枝麻黄各半汤由桂枝汤和麻黄汤各取其半组成,可以疏风散寒,解表通络,可以治疗风寒之邪束于肌表的病症。桂枝二越婢一汤由桂枝汤取1/4合越婢汤取1/8组成,可以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治风寒束表,入里化热的病症。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以解表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郁于肌表的病症。研究发现,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皮肤过敏具有一定疗效,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急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疗效显著,值得关注。研究发现,只要能紧紧抓住方药的客观指征,不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杂病,临床运用麻黄类方皆能取效。  相似文献   

1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该方有解表、散寒、利湿之功,主要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本方药物组合严谨、配伍精当,通过内治湿热、外散表邪,使表里证分途而解。水肿是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可归于中医学"水肿""关格""隆闭""虚劳""风水""尿浊""尿血"等范畴[1-3]。《金匮要略》载:"风水相搏,身体弥肿,汗出乃愈。"说明用宣  相似文献   

1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载于《伤寒论》。姜老说:“本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加入连翘、梓白皮、赤小豆与姜、枣。连翘治疮疡消肿;梓白皮清热去毒,赤小豆利小便,故本方以解表、清热利水为主,用于湿热郁表之实证。”我随师应诊,发现本方广泛运用于湿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经方治疗顽固皮肤病三则,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类天疱疮,苓桂术甘汤治疗下肢丹毒;越婢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天疱疮由脾虚湿热蕴积肌表,治宜健脾利湿;下肢丹毒为湿热蕴毒,治宜清热解毒;寻常型银屑病为脾热郁闭,治宜清热解毒,滋阴开窍.  相似文献   

16.
皮肤瘙痒     
<正> 患者男,26岁,1984年8月3日初诊。全身瘙痒3月余。曾用中西药效果不显,今周身皮肤散见皮疹奇痒,以夜间或更衣时皮肤寒栗而瘙痒难忍,皮肤干燥无汗,搔之皮肤现红色丘疹点,愈抓愈痒,心烦难眠难言,食欲二便正常。脉浮而细数,舌质淡红,苔薄黄。皮肤划痕试验(+),白细胞1O.6×10~9/L。嗜中性60%,淋巴36%,嗜碱性4%,嗜伊红细胞0.6×10~9/L。证属湿热郁阻肌腠,风邪伤卫,荣卫失和。治宜清热利湿,解肌散风驱邪佐以和血。仿《伤寒论》之旨,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麻黄9g,连翘15g,赤小豆15g,桑白皮15g,大胡麻12g,苦参15g,紫草15g,白蒺藜12g,赤芍工2g。日1剂,水煎温服,温复令周身微汗,连服3剂,皮疹消失,瘙痒瞬解。按余临证治疗皮肤瘙痒症,凡病机属  相似文献   

17.
介绍房定亚教授治疗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经验。认为应辨病与辨证并举,专病专方论治;热入营血、损伤络脉者,予清热解毒凉血之犀角地黄汤;营血不足、风毒外袭者,予养血祛风之当归饮子;湿热毒邪壅滞者,予清热利湿解表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并举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8.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第262条,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中麻黄开鬼门而泄在表之水气,汗泄则肌肉腠理之风湿热邪皆去;杏仁润大肠而利大便,使在里之湿气随糟粕而出;赤小豆除湿散热,利小便;桑白皮清肺利水,水道通则在里之湿热从小便而  相似文献   

19.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湿热郁结发黄而兼有表证不解,肾病综合征患儿中证属外寒内热,湿热内蕴者可用此方治疗。以下三种类型的证候同时出现时,适合使用本方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是表证(多为表有寒邪):恶风寒,恶寒发热,舌质淡,苔白或润,脉浮;二是湿证:水肿,身体困重,胸闷腹胀,口中黏腻,大便稀溏,舌边有齿印,苔腻或润,脉滑;三是热证:尿少尿黄,舌红,苔黄等。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辨证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时,还应注意补阳、辛开、清热、活血、化湿。需要注意的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性偏苦寒,易耗伤阳气,在疾病后期,激素减至小量时(泼尼松<0.25 mg·kg-1),一般不轻易用此方。但并非绝对禁忌证,若患儿阳虚证不明显,且确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时,亦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阳气衰微患儿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相似文献   

20.
李惠林教授采用辨阴阳、辨六经、辨病机相结合的方法,将痤疮具体分为邪郁肌表证、湿热蕴结证、肺胃热盛证、寒热错杂证、阴血不足证、肾阳亏虚证、心肾不交证等七大证型,并分别采用麻黄汤合小柴胡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酸枣仁汤合芍药甘草汤、金匮肾气丸、黄连阿胶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