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爱红  易波  申涛  许国章 《疾病监测》2012,27(9):698-701
目的 了解宁波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宁波市2004-2011年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宁波市共报告猩红热95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7/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比2010年升高425%,84.61% (44/52)的周次报告病例数达到或超过目标阈值;宁波市猩红热发病季节性明显,冬春季节高发,其中4-5月为发病高峰,2006年和2011年发病高峰延迟;男女发病率比为1.80:1,发病人群以0~15岁为主,其中3~9岁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发病数较高, 6~岁组最高,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40/10万;部分地区存在高发,历年发病数均较高。 结论 2006年以后,宁波市猩红热发病的整体趋势缓慢下降,但是部分地区仍存在高发;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高发场所,应加强落实晨检等措施,避免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
何冶  李秋成  张小明  唐小玲 《疾病监测》2013,28(11):894-896
目的 对湖南省浏阳市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762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96.3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5-6月和10-11月,占60.48%;男女性别比为1.70:1,男性发病率为369.33/10万,女性发病率为221.9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1,0.01);发病以0~4岁婴幼儿童为主,占96.46%;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1.69%;人口集中,流动人员较多的地区发病率高于山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08,0.01);132例实验室检测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18%、20.46%和36.36%。结论 浏阳市的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存在年龄、性别、地区差异,今后的防控重点应为0~4岁的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012 — 201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2 — 2018年报告的新疆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2018年共报告麻疹9 817例,死亡24例。 2012年以来疫情处于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最高峰,报告发病率为12.09/10万,2017年和2018年发病率下降明显,2018年发病率最低,为0.36/10万;新疆麻疹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等地区,病例数占全疆总病例数的71.48%;每年3 — 6月报告发病数达到最高峰,2015年11、12月麻疹疫情开始上升,2016年1、2月达到高峰;2012 — 2018年<8月龄组和8~17月龄组构成比下降;18~47月龄和15~39岁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4~14岁组和≥40岁组构成比逐年上升;8~23月龄儿童中有20.94%的儿童有1剂次免疫史、1.40%有2剂次免疫史,2~6岁儿童中14.73%的儿童有1剂次免疫史,21.30%有2剂次免疫史,0剂次和免疫史不详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1.93%、25.86%;2012 — 2018年2 595例(26.43%)麻疹病例发生了并发症。结论新疆2016 — 2018年麻疹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人群,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95%)、做好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加强麻疹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建华  黄若刚 《疾病监测》2013,28(7):549-552
目的 了解2004-2012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对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461-918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228.59/10万~409.78/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0~、20~和2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居于前3位。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部报告病例的22.41%。报告病例较多的区为丰台、海淀和朝阳区,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16.01%、12.48%和10.25%。每年7、8月为发病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16.66%,报告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北京市2004 2012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夏秋季是北京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防控重点人群应同时关注儿童和成年人。  相似文献   

5.
2007-2009年广东省深圳市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07 - 2009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对深圳市2007 - 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7 - 2009年深圳市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49 503例,年发病率为148.6/10万~233.0/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年龄组占全部发病数的84.6%,散居儿童占总病例数的83.9%;10-12月为发病高峰。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区为宝安、盐田、龙岗、罗湖和福田,报告单位类别主要为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合计高达87.7%;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28 82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8.2%。 结论 深圳市2007 - 2009年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好发季节,轮状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4 - 2010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闵行区2004 - 2010年风疹年均发病率为1.06/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4.21%,本市20~39岁及30~39岁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5.64%和53.85%;外来人口病例主要集中在5~9岁、10~14岁和20~29岁3个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31.91%、11.70%和35.11%,15~49岁的育龄期妇女占女性病例数的62.26%。 结论 青壮年及外来流动儿童是风疹发病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卫生宣教,在育龄妇女及外来流动儿童中积极实施风疹疫苗补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2007-2008年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改进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运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麻疹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并对病例管理、应急接种等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0~4岁年龄组发病水平较高(报告发病率为773/10万),其中散居儿童占92%;15~30岁组发病水平仅次于0~4岁组,报告发病率为169/10万,其中学生病例占40%。医院暴露是8月龄和18岁组人群感染麻疹的影响因素,未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V) 是8月龄~17岁组感染麻疹的影响因素。 结论 医院暴露和未接种MV是导致此次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的主要原因,控制医院内感染和切实作好MV免疫接种工作是控制麻疹暴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全国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个案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国2014年报告病例数为52 628例(死亡28例),报告发病率为3.88/10万。全年以3-5月为报告发病季节高峰。东部9省报告发病率最高(5.22/10万),其次为西部12省(3.47/10万)、中部地区10省(2.96/10万)。年龄别发病率以5岁儿童最高(34.02/10万),其次依次为25~29岁(5.05/10万)、30~34岁(4.90/10万)、35~39岁(3.37/10万)、5~9岁(2.77/10万)、40~44岁(2.75/10万)、20~24岁组(2.61/10万)。全年8月龄、8月龄至1岁、2~4岁、5~19岁、20岁病例分别占21.27%、22.66%、6.75%、6.54%、42.78%。天津、上海、北京等10个省20岁病例占比50%,而西藏、四川、山西等7个省8月龄至19岁病例占比50%。全国11 928例8月龄至1岁麻疹病例中,70.86%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3552例2~4岁病例无MCV免疫史的比例为48.51%。全国2014年报告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起、报告病例数2例的麻疹暴发疫情286起。结论 近年中国麻疹疫情回升,麻疹仍呈周期性流行,消除麻疹仍有很大挑战。不同省份麻疹发病水平和年龄分布差异较大。要实现消除麻疹,需要根据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麻疹病例年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阳波  张静  刘凤凤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2018,33(5):407-412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法定报告病例数,了解全国及高发省份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为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系统中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数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全国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22 536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3/10万,较2014年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下降18.63%。监测点共对14 465份血样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菌株289株,阳性分离率为2.00%,伤寒与副伤寒之比为1.21:1。病例均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在校学生,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均以0~4岁组儿童最高(分别为1.70/10万和0.80/10万)。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浙江、湖南和新疆为疫情高发省份,非监测点病例数上升。结论 2015-2016年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10岁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伤寒菌成为优势菌型,应加强非监测点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0.
1997-2009年河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蒲梅 《疾病监测》2010,25(12):986-988
目的分析1997-2009年河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因素,为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丙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丙肝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发病趋势与全国一致,逐年上升但上升幅度更快,由1997年的0.48/10万上升至2009年的24.22/10万。发病率变化分两个阶段:1997-2003年发病率缓慢增长,年均发病率为1.02/10万,2004-2009年发病快速增长,年均发病率为14.61/10万;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35~44岁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26.54%,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75~79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6.50/10万,男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发病数最多的是农民、工人和离退休人员,共64 932例,占总病例数的72.88%。结论加强培训,使临床医生熟练掌握诊断标准,保证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同时,加大疫情快速增长其他原因的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河南省丙肝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8-2012年贵州省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类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根据2008-2012年贵州省报告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贵州省9个地(州、市)共报告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9种603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25/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36/10万、4.99/10万、2.66/10万、2.00/10万和1.22/10万,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报告死亡1192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65/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州、市)为黔南州(9.27/10万)、黔东南州(5.30/10万)、黔西南州(4.59/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疟疾271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558例和狂犬病1118例,占全部病例的89.33%。疟疾发病集中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州。乙脑病例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发病时间集中在7-9月,其中8月为发病高峰。狂犬病病例以农民为主,占狂犬病报告发病总数的61.81%。2008-2012年共报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3例,均明确有禽类接触史。结论贵州省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布病报告率逐年上升,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报告发病率仍居全国前3位,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应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以预防和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西藏自治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以及流行趋势,为制定西藏自治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3年西藏自治区传染病网络报告的所有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采集到的病例咽拭子、疱疹液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病原体。结果 2009—2013年西藏自治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471例,年均发病率24.95/10万,其中重症17例,无死亡病例。2010年和2012年发病率较高,分别为66.30/10万和42.12/10万。地区分布中,拉萨市年均发病率最高,达90.79/10万,昌都地区年平均发病率最低(1.40/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9—10月为秋季发病高峰,强度高于4—7月春夏季高峰。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占77.88%;男性多于女性。病原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占65.18%。结论 2009—2013年西藏手足口病呈"当年高发、次年低发"的流行特征;发病呈双峰流行,秋季高峰尤为明显,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主要危及≤5岁婴幼儿,病原以EV71为主。西藏要重点防范秋季高发,突出针对低龄、城市婴幼儿人群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孟德权  张萍 《疾病监测》2013,28(3):213-215
目的 分析太原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SIA)前后发病情况,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太原市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结果 全市共监测到麻疹病例2994例,年度发病率在0.14/10万~35.35/10万之间,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为发病高峰,2008-2011年先后开展7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平均接种率达到98%,2009-2011年麻疹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7/10万,≥14岁和U=28.11,P结论 高质量的MV SIA 能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提高免疫接种率保护小月龄儿童和成年人是目前消除麻疹的关键,为此须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2剂次MV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减少免疫空白,适时开展MV SIA,同时对外来务工人员、育龄妇女进行接种,尽可能地提高人群整体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衢州市2004 2012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控制策略。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资料进行分析,运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研究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结果 衢州市2004 2012年累计报告风疹26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96/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近年来衢州市风疹维持在较低水平。加强疫情监测,提高易感人群风疹疫苗免疫覆盖率,适时开展育龄妇女的风疹加强免疫是控制乃至消除风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姜慧仙 《疾病监测》2014,29(12):953-956
目的了解浙江省江山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防治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山市2004 2013年肺结核疫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4 2013年江山市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5521例,涂阳2241例,涂阴3022例,其他258例,死亡3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0.37/10万,年均涂阳登记率44.80/10万,年均病死率0.69%。肺结核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65∶1;发病年龄以老年为主;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3.30%,其次为学生。结论 2004 2013年江山市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村中老年人男性是江山市肺结核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朱新凤 《疾病监测》2013,28(8):635-638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性病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2008-2012年湖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性病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湖州市共报告5种监测性病29 56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3.74/10万;男女性别比为0.92: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性活跃期青壮年,占56.8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9.41%。5个县(区)中,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安吉县(295.46/10万)。报告的5种监测性病中,以梅毒报告病例数最多,占48.25%。 结论 湖州市性病疫情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梅毒发病率有所上升,应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和其他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05-2010 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2005-2010年流腮病例数4866例,年均发病率为19.15/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主高峰为4-8月(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5.08%),次高峰为12月及次年1月(占全年发病总数的12.42%); 年龄以4~14岁儿童、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72.1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47.18%、19.87%和16.13%;男女性别比为1.89:1。 结论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流腮发病高峰为4-8月,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应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流腮的监测和传染源管理及流腮疫苗预防接种,切实保护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8-2012年天津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天津市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天津市水痘疫情和水痘疫苗接种情况,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全市共报告病例39 9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4.83/10万,郊区报告发病率较高,郊县发病率较低。每年4 6月以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较多,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职业分布以学生构成最多。2008-2012年全市报告水痘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9起,罹患率在0.19%~30.30%之间,主要发生在市区小学。1~6岁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82.71%,接种率与发病率呈负相关。结论天津市水痘发病率较高,有必要加强重点人群免疫接种,争取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提高免疫覆盖率,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