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区别,探讨改良剖宫产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试验,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12月采用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14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采用改良剖宫产术l35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2种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产褥病、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产褥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剖宫产术明显优于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皮内缝合术式在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的128例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腹部竖切口经皮内缝合术式,观察组产妇采用横切口皮内缝合术式,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程、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美观度、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级别、住院时间指标。综合评价腹部横切口皮内缝合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程、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美观度、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级别、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产妇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症实施腹部横切口皮内缝合术式进行剖宫产,具有快速、恢复快、产妇痛苦小、切口美观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剖宫产术式的进一步改良,寻求更安全、简单、快捷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68例具有剖宫产指征、足月妊娠的孕产妇分别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268例)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00例),观察2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切口甲级愈合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法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切口疼痛时间短,切口甲级愈合时间缩短,术后进食时间早(P均<0.01)。结论改良法新式剖宫产术式是一种理想的、操作风险小的新式剖宫产术式,易为患者接受,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式剖宫产的特点。方法 分析 936例改良式剖宫产的产妇术中术后情况 ,并与子宫下段剖宫产作比较 ,观察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 1minApgar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率及排尿情况。结果 改良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切皮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0 1) ,手术时间缩短 (P <0 .0 0 1) ,术后排气时间缩短 (P <0 .0 0 1) ,术后病率明显减少 (P <0 .0 0 1) ,对膀胱无干预 ,术后无排尿困难 ,Apgar评分及切口感染率 2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月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经腹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按常规进行;观察组先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取出胎儿,然后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有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膜外横切口剖宫产临床优缺点;方法:以39例腹膜外横切口剖宫产为观察组,与同期39例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膜外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术后肛门排气早,但从切皮至出胎时间较腹膜内剖官产长;结论:除需急于娩出胎儿或需探查腹腔者外,腹膜外横切口剖宫产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的选择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1 237例新式剖宫产子宫切口与同样指征的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比较,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血常规等进行对比。结果2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明显优于传统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改良新式剖宫产70例,与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50例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分别为6.5±1.5min和11±3min)、手术时间(30±10min和60±20min)、术中出血(140±60mI和225±75m1)、术后排气时间(25±9h和38±10h)差异均有显著性(P〈O.001);而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P=1.0000)。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而且比新式剖宫产更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评价改良式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05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有手术指征的足月妊娠剖宫产者(均头先露)共130例,行腹膜外剖宫产的70例为观察组,子宫下段剖宫产的60例为对照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2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腹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2种剖宫产术临床效果比较,改良式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30例腹壁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比效。结果:腹壁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从开腹至娩出胎儿时间短,疼痛轻,异物反应小,切口愈合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应用改良式剖宫产术以来,随机抽取10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术后病率低,切口愈合好,住院时间短。结论: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切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06年妇产科收治的160例产妇,分别采用改良横切剖宫产和传统纵切两种不同的剖宫产术式.结果:改良横切剖宫产术初次剖宫产术后恢复情况、二次剖宫产术盆腔粘连情况的比较、均明显优于传统纵切剖宫产(P<0.05),但是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横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缝合简单、术后粘连少、并发症少、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谈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次剖宫产术193例,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700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0例产妇出现切口撕裂,对子宫切口撕裂原因及相应治疗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有10%的产妇会出现子宫切口撕裂,其中切口撕裂与麻醉效果差、持续性枕后位、子宫下段形成差以及胎儿体重过大以及胎方位胎下露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是常见并发症术前需对麻醉效果、胎儿大小、胎方位以及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和先露下降进行判断,以避免发生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0例产妇,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资料及术后治疗。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胎儿分娩时间、术后镇痛人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通过改良后的新式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术后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此术式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研究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手术中运用子宫下段瘢痕修剪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19 年 4 月 至 2020 年 10 月于英德市中医院产科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 50 例瘢痕子宫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5 例。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在常规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增加子宫下段瘢痕修剪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手术指标、 母婴结局、术后憩室形成的影响。 结果: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 > 0.05),但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 血量情况,发现观察组的出血量更少。观察组产妇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 42 d 和产后 9 个月的异常子宫出血率、痛经及慢性盆腔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憩室形成 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Apgar 评分、体质量,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时修剪子宫下段瘢痕对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同时有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缝合的疗效。方法对1993—2004年住院的6200例剖宫产患者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缝合,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腹部纵切口2600例,横切口3600例。用1号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子宫浆肌层,对齐子宫上下切缘后第1针缝合从一侧子宫切口外1.5cm开始缝合1针打结,连续全层缝合,其他手术操作同一般剖宫产。结果手术时间20~85min,平均45min,较传统双层缝合时间缩短8~12min;肛门排气早3~12h;乳汁提前分泌;术后90dB超检查缝合线完全吸收,子宫切口平整光滑。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单层缝合综合评价优于传统双层缝合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的过程中借助单叶产钳应用,分析产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汕头市澄海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助娩胎头干预方式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剖宫产产妇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徒手干预而观察组予以单叶产钳干预。对两组的胎儿娩出时间、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子宫下段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胎儿娩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比较中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Apgar评分中得分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实施助娩胎头过程中选择单叶产钳干预剖宫产产妇,能够有效缩短胎儿娩出的时间和提高胎儿娩出的速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产妇首次不同剖宫产手术切口分组比较,将首次剖宫产手术行腹壁横切口的产妇设作对照组,将首次剖宫产手术行腹壁纵切口的产妇设作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首次剖宫产手术不同切口对二次剖腹产手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开腹时间、分娩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8.28±0.95)分优于对照组的(7.92±0.8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分级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腹腔粘连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的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选择腹壁纵切口效果更为理想,能缩短开腹时间和胎儿分娩时间,减少输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是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根据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根据切开子宫的途径不同,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剖宫产。剖宫产术是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手术。剖宫产适用于产妇和胎儿方面因各种原因需要尽早结束产程的产妇,以确保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