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组52例,米氮平组48例,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估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改善情况,应用TESS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组、米氮平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其余2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状态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67例患者口服乌灵胶囊3粒,3次/d;对照组73例患者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2次/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估疗效与安全性以验证乌灵胶囊的非劣效性.结果 治疗1周后2组HAMA和HAMD评分均较基线时改善,6周末HAMA评分:乌灵胶囊组(9.0±5.4)分、对照组(10.3±5.4)分;HAMD评分:乌灵胶囊组(9.1±5.6)分、对照组(10.5±5.7)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F=2.11,P=0.148;F=1.61,P=0.207).乌灵胶囊组和对照组治疗抑郁或焦虑的临床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PSQI评分:乌灵胶囊组(4.1±4.5)分、对照组(5.0±4.2)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P=0.192).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和神经系统症状,多数为轻中度、一过性.结论 乌灵胶囊治疗轻度焦虑或抑郁状态具有肯定的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认知行为治疗对轻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轻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组和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各42例,单纯认知行为治疗组41例。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随访6个月后,采用Beck抑郁量表(BD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动想法问卷(ATQ)、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BDI评分分别为:10.1±2.4、9.8±2.4、9.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14,P〉0.05);治疗第4周,3组BDI评分均下降,分别为:6.4±2.3、5.4±1.9、7.6±2.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8,P〈0.01);治疗第8周3组BDI评分继续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0,P〉0.05)。3组显效率分别为64.3%、69.0%和58.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999,P〉0.05);随访6个月后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疗效(分别为61.0%、71.4%)稳定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5),药物治疗组疗效(38.1%)下降且与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5,P〈0.01)。治疗前3组ATQ总分、DA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8周,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的DAS总分、ATQ总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轻性抑郁障碍的疗效相当,且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功能失调性认知,有预防抑郁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行为疗法及结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在原发性失眠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99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3组:认知行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唑吡坦10mg)及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递减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99例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在治疗第1周较认知-行为治疗组PSQI值明显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PSQ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3组PSQ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联合治疗组与认知-行为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PSQI明显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与认知-行为治疗组PSQ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同时间点PSQ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第1周及治疗第6周与治疗前PSQI比较明显下降(P0.01),治疗第6周与治疗3个月时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认知行为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第1周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第6周及3个月PSQI明显下降(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非苯二氮卓艹类安眠药物治疗失眠,起效快,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同样具有显著稳定持久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与阿普唑仑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口服乌灵胶囊)与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每组各4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服药前后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评分。观察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观察服药期间患者空腹血糖(FBG)以及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水平。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5%、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BG以及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2.5%,对照组为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睡眠,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音乐治疗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在药物维持治疗阶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经规范药物治疗4周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即进入药物维持治疗阶段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音乐联合组,排除脱落人数后最终每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规范药物维持治疗,音乐联合组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音乐治疗,干预8周。比较治疗前、治疗第8周末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估疗效,一般健康状况问卷(GHQ-12)评估生活质量,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PSQI、SRSS、GHQ-12评分均明显下降,音乐联合组治疗后三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音乐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觉醒时间、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入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治疗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维持治疗有增效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与通过缩短觉醒时间,延长总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精神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精神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仅口服乌灵胶囊,治疗1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眩晕残障程度量表评分(DH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眩晕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DHI和HA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精神性眩晕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效果.方法 将67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使用右佐匹克隆合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8周)和对照组(33例,单用右佐匹克隆治疗8周).采用多导睡眠(PSG)监测技术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8周末,两组多导睡眠脑电图中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睡眠潜伏期、REM(快速眼动)潜伏期、REM睡眠比例、夜间觉醒次数、觉醒总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睡眠脑电图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各自治疗前(P<0.05),研究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老年失眠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外周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方法纳入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78例和正常对照76名,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作为评定睡眠质量的标准,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所有被试检测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结果患者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CAT、GSHPX、SOD的浓度低于对照组,MD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PSQI评分与血清中CAT(r=-0.445)、GSH-Px(r=-0.393)、SOD(r=-0.460)分别呈负相关(P0.01),与MDA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82,P=0.310)。结论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外周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存在异常,提示非器质性失眠症与氧化应激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简介慢性失眠症患者整合心身诊疗平台,并探索在该平台远程管理下,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药物减停率、就诊体验。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8月门诊就诊的慢性失眠症患者213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与对照组105例。实验组在慢性失眠症整合心身诊疗平台建立档案,首次认知行为治疗采取面对面团体治疗的形式,然后在平台接受远程药物联合心理行为管理,由医师远程评估病情并推送治疗方案;药物使用唑吡坦10 mg qn或等效剂量的其他镇静催眠药物,从9 w始,每2 w递减25%;非药物疗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运动处方、正念疗法、音乐/白噪声治疗、催眠暗示治疗、支持性治疗。对照组共同接受首次认知行为治疗,不在平台进行后续管理。两组均进行6 m随访及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3 m(P=0. 032)、6 m时(P=0. 00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减停药物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2)。结论慢性失眠症整合心身诊疗平台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减停镇静催眠药物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 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选取70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喹硫平治疗组总有效率82.9%,利培酮治疗组80%,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周后,2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喹硫平治疗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均能显著改善AD患者BPSD,喹硫平安全性略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瑞波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受试者分别口服瑞波西汀胶囊8mg/d(4mg/d起,周增至治疗量)或西酞普兰40mg/d(20mg/d起,周增11至治疗量)。采用HAMD、HAMA、CGI及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搜集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抑郁症80例,其中瑞波西汀组40例(试验组),因药物不良反应脱落1例,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1例,实际完成38例。西酞普兰组40例(对照组)。经治疗6周后,瑞波西汀组HAMD、HAMA总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相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波西汀组有效率(HAMD减分率≥50%)为76.3%,西酞普兰组为77.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率(HAMD、HAMA总分≤8)瑞波西汀组为57.9%,西酞普兰组为5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GI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波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西酞普兰相当,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是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短程认知行为治疗对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66例(实际完成63例)和对照组64例(实际完成59例),治疗12周并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WHO健康量表(WHOQOL—BREF)、生命质量量表(QOLS)的评定。结果: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两组再次自杀率比较,以对照组高于治疗组(x2=4.366,x2=5.779;P〈0.05)。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QOLS总分(t=2.34,3.49)、SDS总分(t=2.12,2.65)、WHOQOL—BREF总分(t=2.06,2.4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SR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0.25;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降低再次自杀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口服28d,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28d和治疗84d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评估各组患者认知改善情况;同时对其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组较对照组改善认知功能效果好,观察组治疗84dMMS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测量时间的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可以有效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右旋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右旋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7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1例)和对照组(126例)。研究组给予右旋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模拟剂,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及右旋佐匹克隆模拟剂,治疗2周。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疗效。基线和终点时进行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心电图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的SDRS评分在治疗2周末较基线均明显下降(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有效率(71.0%,69.8%)方面相当(P〉0.05),1周后随访,两组的症状反跳率(2.0%,3.1%)无显著差异。研究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两组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佐匹克隆治疗失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天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2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加服天舒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粒/d,3次/d.连续观察8周,分别于第4周和第8周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症状分布频率、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2组疼痛症状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8周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是治疗躯体化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方法,较单一应用帕罗西汀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曲唑酮与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1例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曲唑酮(36例)和奥氮平(35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RSD)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曲唑酮和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显效率分别为52.8%和54.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唑酮组和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和37.1%,曲唑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和奥氮平对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明显疗效,但曲唑酮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影响.方法 将25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6例,治疗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33例,显著进步50例,进步33例,无效10例;对照组临床痊愈26例,显著进步44例,进步39例,无效17例,治疗组患者总体症状改善率为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86.51%(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减少,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有独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与失眠的关系。方法选取559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估自杀情况,以ICD-10中失眠症诊断标准诊断失眠症,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分析有无自杀意念精神障碍患者失眠症发生情况,及失眠和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结果受试者中32例有自杀意念。自杀意念组与非自杀意念组失眠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vs.10.1%,χ~2=13.55,P0.01);自杀意念组PSQI评分高于非自杀意念组(9.16±4.75 vs.5.56±3.71,t=5.24,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示PSQI评分与自杀意念相关联(OR=1.21,95%CI:1.12~1.32,P0.01)。结论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意念与失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体动记录仪(Actigraphy)和血浆食欲素水平在非器质性失眠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50例,对照组20名.采用体动记录仪评价睡眠效果.同时,采用EIA法测定血浆食欲素A和食欲素B的含量.结果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实际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平均每次觉醒时间显著的延长(P<0.01),睡眠效率、平均静息状态时长显著降低(P<0.01),同时平均活动分数和割裂指数显著升高(P<0.05).但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食欲素A、食欲素B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方法中,体动记录仪可以成为一种有效辅助方法,而血浆食欲素水平测定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