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阴茎结核少见 ,我们收治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5 0岁。 1999年 4月曾行包皮环切术 ,术后 2个月无意中发现阴茎根部背侧局部硬结 ,无疼痛等不适症状 ,排尿无影响 ,阴茎勃起时硬结处局部有紧箍感 ,影响勃起 ,曾用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 ,硬结无变化。 2 0 0 1年 2月就诊以“阴茎海绵体硬结症”住院。查体 :阴茎外观正常 ,阴茎及包皮表面未见破溃和结节状病灶 ,阴茎根部背侧正中可触及2 .0cm× 1.5cm局部硬结 ,其左侧有0 .5cm× 0 .5cm小硬结 ,两硬结呈扁平状 ,质地硬 ,表面光滑 ,固定于阴茎海绵体表面 ,与包皮无粘连。患者否认结核病史 …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隐匿性阴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5例先天性隐匿性阴茎患儿采用改良Devine术式手术矫正,平均年龄10.5岁,既往均无阴茎手术史,术中将阴茎包皮脱套至阴茎根部,识别并剔除阴茎体部发育不良的条索状组织,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复发,无皮肤缺血、血肿、勃起疼痛等并发症,术后阴茎显露及外观满意,发育良好,排尿及勃起功能正常.2例患者术后包皮出现轻度淋巴回流障碍,数月后自然消退.结论 应严格区分真性隐匿性阴茎与埋藏阴茎、小阴茎、包皮过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术式纠正了隐匿性阴茎的病理改变,术后阴茎功能和形态良好,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3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院自 2 0 0 0年 8月以来诊治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 3例 ,现报告如下。例 1 男性 ,2 1岁。因发现阴茎背侧条索状硬物半年入院 ,无性生活史 ,5年前开始手淫 ,每月 1次不等 ,近 1年基本无手淫 ,局部无外伤史。查体 :阴茎背侧正中一条索物 ,偏硬 ,起于冠状沟达阴茎根部 ,环冠状沟右侧也可见一条索状隆起。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行阴茎背侧条索状物切除术 ,保留冠状沟条索物。术中见条索状物为管腔结构 ,管径粗1.5mm ,断端有淋巴样液体外溢。术后 3天发生淋巴瘘 ,局部加压 1周 ,淋巴瘘好转。病理报告淋巴管扩张 ,内积淋巴液 ,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4.
患者,35岁。因阴茎疼痛5d入院,发病前无明显诱因,疼痛以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有所减轻。查体:阴茎背侧可见3条伴行浅静脉扩张迂曲呈硬条索状,近阴茎根部血管可触及约米粒大小硬结,邻近皮肤微红,有明显触痛。超声探查阴茎背部及根部上方会阴皮下组织内可见2条带状弱回声,大小分别为3.3cm×0.4cm、4.9cm×0.5cm,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无血流信号,考虑皮下浅静脉血栓形成。予尿激酶25万I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次/d,肠溶阿司匹林100mg口服,3次/d;潘生丁25mg口服,3次/d及乙烯雌酚、消炎痛等对症治疗,3d后,患者阴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包皮作为移植材料在阴茎硬结症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24例阴茎硬结症患者, 采用阴茎硬结切除术+包皮补片修补术进行治疗, 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问卷评分以及阴茎彩色双功能多普勒检查(CDDU)结果。结果 24例患者的术后阴茎弯曲畸形均得到明显好转, 能进行正常性生活, 无阴茎勃起疼痛, 阴茎长度无缩短, 术后1年的IIEF-5评分高于术前[(20.96±0.27)分vs.(19.08±0.4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DU检查结果显示, 患者术前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速度(EDV)与术后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0、0.830)。结论包皮作为移植材料治疗阴茎硬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单经济的手术方式, 但仍需更多病例进行长期、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评估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阴茎包皮硬化性淋巴管炎少见 ,我院收治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 ,年龄 2 0~ 44岁。 1例有包皮感染 ,1例有冶游史。 4例均以阴茎背侧条索状肿物为主要症状就诊 ,其中仅包皮感染者感勃起时有轻微疼痛不适 ,另 3例无任何不适。4例均可在阴茎背侧皮下触及长约 2 .2  相似文献   

7.
隐匿阴茎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隐匿阴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以引起整形外科医师的重视。方法纵行切开紧箍的包皮口,切除阴茎体发育不良的条索状组织,将包皮固定于阴茎根部的海绵体上。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7例隐匿性阴茎,外形与排尿功能良好。结论隐匿性阴茎易与包茎混淆,须注意鉴别,对隐匿阴茎应避免进行包皮环切手术。  相似文献   

8.
颊粘膜替代斑块治疗阴茎硬结症(附2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使用颊粘膜替代阴茎斑块治疗阴茎硬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7例阴茎硬结症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53岁,病程1~13年,勃起时阴茎弯曲的角度为30~80度。阴茎硬结位于阴茎背侧根部15例,阴茎背侧中部6例,阴茎冠状沟下3例,阴茎腹侧中部3例。硬结数目:1枚24例,2枚2例,3枚1例。硬结大小:0.7cm×0.7cm~1.6cm×1.0cm,采用手术切除阴茎海绵体白膜斑块,自体颊粘膜移植物替代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27例患者矫形满意,口腔疼痛多在1周内消失。3例面颊部水肿明显,5~7d后消失。无血肿、感染、口腔麻木及张口紧缩感。24例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7年,平均31个月,21例患者阴茎伸直,3例稍有弯曲,弯曲角度<15度,不影响阴茎有效勃起及正常性生活,无阴茎缩窄及凹痕感,无局部阴茎白膜膨出,2例阴茎长度术后有缩短(<1cm),3例仍有阴茎勃起疼痛。结论:颊粘膜弹性好,不挛缩,可在男科治疗阴茎硬结症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整形外科原则应用于改良袖套式包皮过长矫正术,探讨其与经典包皮环切术相比,在减少术区瘢痕,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术后外观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典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加以改进,将切口设计在阴茎根部,并在阴茎腹侧形成"V"形切口。剥除多余皮肤的同时注意保护血管淋巴管及皮下神经。本组36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阴茎根部切口袖套式包皮过长矫正术,16例采用经典包皮环切术,对伤口愈合情况、术区瘢痕、阴茎外观、患者主观感觉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治疗后包皮过长情况均较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行阴茎根部切口袖套式包皮过长矫正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外观更加理想,无瘢痕挛缩,临床效果更加满意。结论:采用阴茎根部切口袖套式包皮过长矫正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效果确切,阴茎外观形态良好,术区瘢痕隐蔽,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切包皮缩窄环加阴茎脱套根部固定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25例隐匿性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2~13岁,均采用环切包皮头部纤维缩窄环,阴茎皮肤脱套至耻骨联合前,结合阴茎根部2点、10点位海绵体白膜与腹壁皮肤固定,从而使阴茎头外露、阴茎延长。结果所有病例一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9.20±12.63)min,出血量平均(5.81±1.55)ml。术后4 d拆除敷料,阴茎切口愈合良好,无皮瓣坏死、包皮顽固性水肿等不良并发症。阴茎外露明显,平均延长1~3 cm,随访6月~2年未见回缩。结论环切包皮缩窄环加阴茎脱套根部固定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操作简单,创伤小,外观理想,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例1男性,25岁。因轴承套入阴茎10d入院。患者于10d前用轴承套入阴茎内入睡,次日发现阴茎轴承远端肿大,取下困难,伴疼痛,未作任何处理,阴茎继续肿大,并出现尿频,无排尿困难。体检:轴承位于阴茎根部,可活动,局部皮肤糜烂,远端阴茎肿大,包皮高度水肿,阴茎头肿大,质硬(图1)。入院后考虑轴承硬度大,切割难度大,易出现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12.
我院应用CO_2激光对15例包皮患者行包皮环切术,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纽如下: 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消毒。用1%盐酸利多卡因作阴茎根部浸润麻醉。包皮内侧填塞浸湿敷料以保护龟头,防止灼伤。3~4分钟用CO_2激光将包皮环切除,切缘缝合5针。术中无出血,整个手术约15分钟即可完成。术后第3天,去除创口敷料.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2 0 0 0年10月至2 0 0 2年8月,我们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78例。患者年龄15~83岁,平均2 8岁;包茎2 9例(37.18% ) ,包皮过长4 9例(6 3.82 % )。术区备皮,碘伏消毒。龙胆紫划线标记切口:在包皮未外翻的状态下将阴茎皮肤略牵向根部,标记冠状沟的部位,腹侧划线略呈浅弧形凸向阴茎头;将包皮翻转并完全回牵,距冠状沟0 .5cm划第2条标记线,腹侧则直线经过系带处或与第1条标记线呈平行浅弧形,将系带完整保留。如为包茎可待麻醉后剪开背侧包皮内外板后再行翻转包皮划线。取10g·L-1利多卡因于阴茎根部浸润麻醉生效后,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8岁,因阴茎肿块1个月入院。患者自幼有包茎,1月前发现阴茎头部有一约1cm的包块,触痛,局部发红,肿块逐渐增大,排尿无异常症状。自行局部外敷中药后出现包皮溃烂,并有脓液流出。否认冶游史,妻子否认HPV感染史。两侧腹股沟未扪及肿大之淋巴结,阴茎包皮肿胀,背侧呈蜂窝炎性表现,部分包皮有破溃,可见脓性分泌物,恶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Shiraki手术治疗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在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隐匿性阴茎患儿采用改良Shiraki手术进行治疗。其手术步骤主要是:1分离包皮内板与阴茎头的粘连,沿包皮口环形切开包皮内外板交界处,分别在包皮外板的2点、6点、10点处及内板的4点、8点、12点处纵向切开至阴茎成型满意;2分离外板与内板,离断阴茎体外层纤维索带,切除增厚的肉膜,充分松解阴茎使其完全伸展,同时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分别在阴茎根部3点、6点、9点、12点处,将皮肤与阴茎根部的白膜层缝合固定,重建腹壁阴茎角和阴茎阴囊角;3为使腹侧包皮内板延长,将包皮系带横切纵缝成形;4剔除内板皮下水肿的筋膜组织,修剪不规则包皮内板皮瓣,外板尽量保留,将内外板皮瓣以"WM"形嵌插缝合;5插入Folay导尿管,用凡士林纱布外加弹力绷带均匀包扎阴茎。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阴茎皮肤无坏死,阴茎显露良好,外观满意,与术前比较,延长2~4cm。6例术后阴茎皮肤水肿,其中4例术后4~6周恢复正常,2例术后12~14周恢复正常。结论改良Shiraki术治疗隐匿性阴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报道一种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方法。方法五年来我院收治隐匿性阴茎患者共223名。采用包皮环切入路,脱退皮肤至阴茎根部,将阴茎海绵体、耻骨前浅筋膜和包皮的皮下组织缝合固定。纵向切开背侧包皮,扩大包皮开口,重新定位缝合伤口。结果所有患者中,4例出现阴茎回缩,1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包皮内板水肿。其余阴茎术后形态良好。结论包皮脱鞘三点固定术治疗隐匿性阴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矫正包皮过长的新观念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目的 复习有关包皮发育及包皮功能的文献,探讨自阴茎根部环行切除多余皮肤和传统包皮环切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并选择一种最佳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治疗包皮过长.方法 确切测量阴茎的牵拉长度和阴茎皮肤的牵拉长度后,自阴茎根部环行切除阴茎多余的皮肤,利用阴茎皮肤具有滑动的特性将余下的阴茎皮肤向阴茎根部拉拢缝合,达到治疗单纯阴茎皮肤过长的目的 .对于有包皮外口狭窄的患者.先在狭窄环处纵行切开狭窄环后横行缝合,解除外口狭窄后再自阴茎根部切除多余的阴茎皮肤.结果 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治疗110例单纯包皮过长和40例伴包皮外口狭窄的包皮过长患者,手术后术区疼痛轻微,包皮外观自然,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感觉满意.结论 治疗包皮过长的手术方式以从根部环行切除多余的阴茎皮肤为佳,且应待患者包皮发育成熟(大多在17岁)后再行手术治疗,包皮发育过程中如果有包茎、包皮粘连等情况时,应该给予非手术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茎延长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的效果。方法于阴茎背侧纵行剪开狭窄环,距冠状沟约0.5 cm环状切开包皮内板,将包皮脱套分离至阴茎根部,完全切除异常附着筋膜并离断部分阴茎悬韧带。分别于3~4点、8~9点处以不吸收线将阴茎白膜与耻骨前皮肤浅筋膜缝合固定。修剪包皮,无张力下缝合包绕冠状沟。结果本组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包皮淋巴水肿3例,3~4周后缓解。1例包皮外形不满意,为早期手术经验不足所致。余20例手术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1年,所有患儿均未发现阴茎回缩,勃起无侧弯、旋转。结论应用阴茎延长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可确切显露阴茎,塑形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效果。方法应用商环对240例患者(包皮过长208例,包茎32例)行包皮环切术,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40例,均行阴茎根部背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时间为10~15 min,术后均无出血、无商环断裂。术后轻微疼痛48例,明显疼痛8例。水肿64例,其中严重水肿1例。下环后未发生切口裂开和感染。随诊1个月,阴茎外形满意,包皮切缘平整,无狭窄环形成。结论商环行包皮环切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成人尿道下裂分期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尿道下裂分期手术的必要性,提高成人尿道下裂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成人尿道下裂患者52例。52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22岁,所有患者过去均有尿道成形手术史,患者局部阴茎皮肤有瘢痕组织,均有阴茎下弯。术中行阴茎包皮脱鞘切除腹侧瘢痕纤维索带切断尿道板,仍存在阴茎下弯患者行阴茎背侧海绵体白膜折叠伸直阴茎,伸直阴茎后前尿道缺损长度占阴茎长度比例大于50%。根据术中是否行分期手术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20例)患者行I期包皮带蒂皮瓣卷管术尿道成型,2组(32例)患者阴茎伸直后将整个阴茎多余包皮转移至腹侧,做成形缝合为II期尿道成型预留尿道板,612个月后行阴茎腹侧皮管卷管尿道成形术。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Ⅰ期和Ⅱ期尿道成形术后发生尿瘘比例为50%、21.9%,尿道狭窄15%、9.4%,伤口感染30%、25%,尿道裂开20%、12.5%,尿道成形手术成功率分别为25%、56.3%。两组尿道成形术后发生尿瘘和尿道成形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尿道狭窄、伤口感染及尿道裂开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尿道下裂手术史的成人患者,尤其对那些阴茎下弯明显,前尿道缺损长且局部包皮材料不足的患者分期手术更适合,Ⅱ期尿道成形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