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了4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同时用酶法测定其血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TNF-α水平与IL-6和IL-8呈正相关,TNF-α和IL-6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时母血和臆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1例早产合并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孕妇(A组)外周血和脐务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并以35例早产孕妇作对照(B组)。结果:A组母血中TNFα、IL-8均显著高于B组(P〈0.05,脐血中IL-6显著高于B组(P〈0.02),母血中IL-6,脐血中TNFα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及骨髓血IL-2、sIL-2R、IL-3、IL-6、IL-8、TNF-α、CSF和IFN-γ含量变化与骨髓造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A外周及骨髓血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治疗前患者血浆及骨髓中IL-2、sIL-2R、IL-3、IL-6、IL-8、TNF-α和IFN-γ浓度及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I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物学检测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了2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和TNF-α的含量及其与白血病细胞负荷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急性B淋巴性白血病的IL-6,sIL-6R急性T淋巴性白血病的TNF-升高尤为明显;(2)B-ALL的IL-6,TNF-α及T-ALL的TNF-α水平与白血病细胞负  相似文献   

5.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检测Graves病(C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甸子与CD发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与24周采集患者静脉血,分别采用放免法和超敏酶免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含量。结果:CD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应用抗 状腺药物8周和24周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后,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应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登革病毒感染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登革病毒Ⅱ型(DV-2)及LPS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于作用后4,24,48,72和96小时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GM-CSF,IL-6和TNFα的含量。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处理。结果DV-2感染能使HUVEC分泌GM-CSF和IL-6的能力增强。病毒感染后4小时,GM-CSF和IL-6的水平开始升高,并分别于感染后72和24小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然而,DV-2感染并不能提高HUVEC分泌TNFα的能力。LPS单独作用或DV-2与LPS联合作用均可提高HUVEC分泌GM-CSF和IL-6的能力,但对分泌TNFα的能力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登革病毒感染能提高HUVEC分泌GM-CSF和IL-6的能力。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欣  李杰 《免疫学杂志》1997,13(4):254-257
为进一步探讨细胞免疫对AA发病的影响,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法对38例AA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G-CSF,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改良APAAP法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表达,结果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涛  赵术胜 《免疫学杂志》1997,13(2):99-100
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的IL-6、IL-8、TNF-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清中的IL-6、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脊液中也有一定水平的IL-6、IL-8、TNF-α。分析认为: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参与了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IL-61、IL-8、TNF-α)以及T细胞亚群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急性期21例恢复期及28例健康儿童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6、IL-8及TNF-α水平,以及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急性期血清及PBMC上清液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且以IL-8、TNF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变化及其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C)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慢肝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患者IL-1、IL-6和TNFα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了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1、IL-6和TNFα的诱生活性及其血清中活性。结果表明,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C)和乙型重型肝炎(SH)PBMCs经脂多糖诱导后,IL-1活性分别为3531.1±882.7U/m1、2769.7±730.4±U/ml和5329.3±1089.3U/m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IL-6诱生活性分别为38.90±14.75U/m1、2.45±18.85U/ml和71.95±28.05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或<0.01);TNFα诱生活性在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CAH、HC和SH中分别为33.23±7.25U/ml、6.99±1.84U/m1、4.29±2.17U/ml和86.70±24.18U/ml,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P<0.01。各型患者血清中IL-1、IL-6和TNFα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文中对SH患者IL-1、IL-6和TNFα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IL-4和TNF-α是引人注目的抗肿瘤活性因子,两者在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我们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Xd1构建了插入IL-2和TNF-α融合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XdF,融合基因包括编码IL-2前导肽和IL-2和TNF-α成熟肽的序列。重组载体用Lipofectin方法引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挑选G418抗性克隆,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获得一滴度为1×10 ̄4CFU/ml的高滴度克隆。超速离心浓缩这一重组病毒上清,转导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PCR可从融合基因转导的细胞DNA中扩增出1.1kb的融合基因片断,证明目的基因完整的整合在细胞的基因组DNA中,测其上清中的IL-2和TNF-α活性结果显示:IL-2的活性为8-15U/10 ̄6cells/24h,TNF-α的活性为150-400U/10 ̄6cells/24h。这一结果表明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融合基因可以在卵巢癌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表达的融合基因产物在体内和体外部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细胞因子INF-α、IL-1β和IL-6的变化及其与HIE严重程度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了50例HIE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HIE患儿血浆及PBMC体外培养产生的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浆及PBMC体外培养产生的TNF-α、IL-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度HIE组,其恢复期血浆TNF-α、IL-1β则显著降低,但血浆IL-6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IE患儿血浆及激活的PBMC产生的TNF-α和IL-1β水平与HIE的严重程度有关,IL-6的产生可能与脑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有关,测定这些细胞因子对病情的监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六种细胞因子对登革病毒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不同浓度的TNFα,IFNα,GM-CSF,IL-1β,IL-2和IL-6等六种细胞因子分别作用于登革病毒Ⅱ型(DV2)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不同环节(病毒感染前,感染同时,感染后)。于感染后48小时收集感染上清液,用微量蚀斑法滴定病毒产量。结果发现:IL-2、IL-6和GM-CSF可以促进DV2在HUVEC中复制,而IFNα,TNFα及IL-1β对DV2的复制则有抑制作用。并发现细胞因子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与细胞因子的浓度和作用环节有关,GM-CSF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与浓度成反比,而其它五种细胞因子对病毒的作用则呈剂量依赖性。六种细胞因子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不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数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马晓星徐军王鲁群杨道理迟翠芳(济南军区总医院免疫科,济南25003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除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外,还参与了某些肿瘤和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IL-6和TNF对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导急性白血病肿瘤细胞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利用急性白血病原代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系HL-60和K562,分别观察了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细胞存在着IL-6和TNFα的自分泌作用,而TNFα和IL-6对白血病细胞则有诱导分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还可呈现生长抑制作用;而IL-6则可表现为生长促进作用。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这种凋控在白血病的发病和免疫调控治疗中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IL-6和TNF对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诱导急性白血病肿瘤细胞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利用急性白血病原代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系HL-60和K562,分别观察了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细胞存在着IL-6和TNFα的自分泌作用,而TNFα和IL-6对白血病细胞则有诱导分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还可呈现生长抑制作用;而IL-6则可表现为生长促进作用。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这种凋控在白血病的发病和免疫调控治疗中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8例急重肝、13例亚急重肝和16例慢重肝患者PBMCsTNF-α、IL-1α和IL-4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PBMCsTNF-α和IL-1α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与内毒素血症和病情轻重相关,而慢重肝仅TNF-αmRNA略增高,提示TNF-α和IL-1α在急重肝和亚急重肝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而在慢重肝的作用可能不是主要的。虽然三型重型肝炎患者IL-4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IL-4mRNA/TNF-αmRNA和IL-4mRNA/IL-1αmRNA的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调节网络严重失调,IL-4水平相对低下可能是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TNF-α和IL-1α异常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s中TNF—α,IL—1α和IL—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8例急重肝,13例亚急重肝和16例慢重肝患者PBMCsTNF-α,IL-1α和IL-4mRNA的表达水平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PBMCsTNF-α和IL-α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与内毒素血症和病情轻重相关,而慢重肝仅TNF-αmRNA略增高,提示TNF-α和IL-1α在急重肝和亚急重肝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而在慢  相似文献   

20.
TPA及细胞因子对U937细胞中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了几种细胞因子及TPA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传代细胞系U937细胞中IL-1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NF-α,IL-6,IFN-γ,IL-2,IL-3,IL-8,IL-9和GM-CSF对IL-1β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尤以TNF-α和IL-6最为明显,TPA刺激U937细胞表达IL-1β mRNA的时间效应显示,12h表达量较高;9h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