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睿  赵琛 《中外医疗》2012,31(15):88+90-88,9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4例伴有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缬沙坦80mg/d(A组,18例)及160mg/d(B组,16例)口服治疗1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压。结果 A、B两组患者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平均UAER水平分别由(116±25)μg/min、(104±28)μg/min降至(90±32)μg/min、(71±16)μg/min(均P〈0.01),B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血压降低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每日使用80mg缬沙坦相比,每日使用160mg缬沙坦可以更为显著地降低这类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会造成更强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将6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给予辛伐他汀30mg,1次/d,缬沙坦160mg,1次/d,口服及常规降糖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尿CTGF及尿微量白蛋白(UAE)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CTGF以及UAE明显减少。结论辛伐他汀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CTGF。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保护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缬沙坦40~80 mg/d +苯那普利5 mg/d)、B组(缬沙坦组,80 mg/d)、C组(苯那普利组,5~10 mg/d),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清钾(K+)指标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各组MAP、Scr、BUN均明显下降(P<0.05);A组24 h微量白蛋白尿显著下降(P<0.01),B、C组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以A组24 h微量白蛋白降低最为明显(P<0.05);其他各生化指标HbA1c、UA、K+各组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缬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患者应尽早联合降压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沈元丽  陈凯 《中原医刊》2011,(2):124-125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在良好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百令胶囊5糊次,3次/d,口服,缬沙坦胶囊80~160mg/d,口服;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胶囊,80~160mg/d,口服,共12周;治疗前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尿(β2-MG)明显降低(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明显的减少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褪黑素与缬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60例,均维持原有抗糖尿病药物控制高血糖,饮食、活动量不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治疗组用缬沙坦80mg/d,同时加用褪黑素10mg/d。应用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及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有降低,联合治疗组较单缬沙坦治疗组24h尿白蛋白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褪黑素与撷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安全、有效,可以更好地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延缓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刘敏  黄艳 《西部医学》2011,23(2):248-249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以及不同程度血浆粘度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在30-300mg的2型糖尿病(DM)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A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B组为依那普利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粘度、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粘度、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肌酐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但B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粘度下降明显大于A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小球硬化,对保护肾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咪哒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2月-2005年11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确诊的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52-68岁。病程8-15年。病例入选标准:UAEIL≥20ug/min;血肌酐(Scr)在正常范围(80-110umol/L);除外合并感染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将64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咪哒普利每次5mg,1次/d,并加用缬沙坦每次80mg,1次/d,疗程8周。对照组使用咪哒普利,每次5mg,1次/d,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都能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咪哒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使用咪哒普利可明显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更有效地降低血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早期规范化治疗对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洛丁新与缬组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52例,均维持原有抗糖尿病药物控制高血糖,饮食、活动量不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应用缬沙坦80 mg·qd;联合治疗组用缬沙坦80 mg·qd,同时加用洛丁新10 mg·qd.应用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肌酐(Cr)、血钾(K )、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 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UAER)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两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有降低,联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24 h UAER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洛丁新与缬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安全有效,可以更好地降低24 h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9.
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9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缬沙坦组应用代文80mg/d,非洛地平组用波依定5mg/d,联合用药组用代文80mg/d和波依定5mg/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平均动脉压(MA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UA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缬沙坦组和非洛地平组(P〈0.05)。各组治疗后MAP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fP〉0.05)。结论缬沙坦和非洛地平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具有独立于降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血糖治疗,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磷酸川芎嗪片100 mg,口服,每日3次,共8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无明显差别(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可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延缓肾损害进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1.
裘玲霞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91-1293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32例服用氯沙坦50mg/d,B组33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C组32例两者联用,疗程10周。每周测血压2次,记录用药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电解质、肝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10周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低(均〈0.05),其中C组尿微量白蛋白的下降较A、B组更明显(均〈0.01),血压达标率更高(均〈0.05)。结论两药合用比单一用药能更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血压达标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Valsartan)对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4h尿蛋白排泄率20-200μg/min)在原抗糖尿病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四组,一组为正常对照(16例),其余三组分别给予缬沙坦80mg/d(16例)、缬沙坦160mg/d(16例);依那普利20mg/d(16例)。观察12周后平均动脉压(MAP)、14h UAER、HbA1c及C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2周后,MAP、24h UAER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下降下血压下降无显著性关性(r=0.365)。结论:缬沙坦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具有良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6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80?mg/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平均动脉压(MAP)、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UAE、尿TGF 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各组治疗后MAP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具有独立于降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缬沙坦(80 mg口服,1日2次)联合百令胶囊(1.0 mg口服,1日3次)治疗5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Ⅲ期25例,IV期28例),治疗前后检查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两周后,受试患者的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不影响FPG、TG、TC、BUN、SCr。结论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能快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临床蛋白尿出现。  相似文献   

15.
闫海鹏  王静凤 《中外医疗》2010,29(35):28-28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90例,同时伴有尿微量白蛋白阳性。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缬沙坦加赖诺普利组(B组),赖诺普利组(C组),每组各30例。用药4个月,测量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A、B组及C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降低(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和C组比较,在降低血压及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方面(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与赖诺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但二者联合应用疗效高于单独用药,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6.
李藿 《中国医学创新》2013,(29):140-141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2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24例。三组患者均注射胰岛素或给予降糖药,当血糖达到标准后给予降压药物。A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B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mg,1次/d;C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缬沙坦80mg,1次/d,疗程为半年。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以及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前,A组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为(145.8±26.4)μg/min,B组为(148.1±27.9)μg/min,C组为(147.7±26.2)μg/min;治疗后,A组为(123.2±17.3)μg/min,B组为(124.5±18.3)μg/min,C组为(107.8±17.5)μg/min。经治疗后。C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C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单独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比较,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硒酵母片(西维尔)对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以晨尿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定义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UMALB),UMALB〈30μg/g Cr为无微量白蛋白尿,UMALB≥30mg/g Cr为微量白蛋白尿,连续2次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以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作为肾功能的评价指标(e GFR 80-100m L/min·1.73m^2为肾功能正常),将67例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西维尔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8例,用t检验分析比较了治疗前后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尿微量白蛋白(326.9±101.7)mg/g Cr低于对照组(349.6±115.4)mg/g 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维尔可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联用治疗2型糖尿痛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合并糖尿病早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替米沙坦组(80mg/天),依那普利组(10mg/天),联合治疗组即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组(替米沙坦80mg/天+依那普利10mg/天),3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各组治疗4月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压、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钾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压均有下降,且联用组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而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钾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比单药使用更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延缓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栋  苏慧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4):495-49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氨氯地平组(A组),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组(B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U)、血(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A组MAU、血(尿)β2微球蛋白无明显下降;B组MAU、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患者,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不但可以有效降血压,同时,可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尿)β2微球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7例,使用氯沙坦100 mg 1次/d;B组51例,使用贝那普利10 mg 1次/d。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检测24 h尿白蛋白量和血肌酐值。结果两个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2,4 h尿白蛋白量显著减少(P〈0.01),血肌酐的指标也明显变化(P〈0.01)。而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和ARB可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