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漏斗胸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唯一方法[1]。传统的漏斗胸矫形手术包括胸骨肋骨截骨术,胸骨翻转术等术式,虽可有效改善畸形,但手术创伤大,损伤周围组织较多,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漏斗胸微创矫正术(微创Nuss手术)作为漏斗胸治疗的最新方法,是1998年由Nuss等首次报道,使漏斗胸的治疗进入微创时代[2]。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胸腔镜辅助下完  相似文献   

2.
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正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正(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12月至2008年7月,我院17例漏斗胸患者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进行矫治。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20个月。15例钢板无松动,位置良好,矫正效果满意,2例患儿出现轻度移位。其他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感染,加强抗感染后痊愈;1例出现皮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后痊愈;1例出现植入物反应。结论胸腔镜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安全有效,适用于对称性或不对称性漏斗胸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和防止钢板移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非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66例先天性漏斗胸患儿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患儿给予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以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疗效与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相同,但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辅助矫治漏斗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阳春  徐全  章晔  林庆 《江西医药》2011,46(1):22-2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方法对6例漏斗胸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人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效果好的治疗漏斗胸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2010~2012年到本院进行治疗漏斗胸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随机抽取其中的25例患者分到实验组,所进行的方法为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治疗方法,将剩下的25例患者分到对照组,所进行的治疗方法为胸骨翻转术进行治疗。然后通过治疗后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本院通过各个方面指标的观察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运用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有着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虞琴 《安徽医药》2009,13(8):992-993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漏斗胸NUSS微创矫正术术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4例胸腔镜下漏斗胸NUSS微创矫正术的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的全程护理。结果胸腔镜下漏斗胸NUSS微创矫正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塑形可靠等优点。护士应熟悉NUSS手术方法和步骤,掌握器械用途,熟悉手术器械和设备。结论漏斗胸NUSS钢板矫正手术需要充分了解手术步骤,熟悉器械、仪器的使用,更主动全面配合手术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漏斗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胸廓畸形,对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发育有严重影响,应采用外科手术进行矫治。1998年Nuss等首先报道了一种微创钢板植入胸骨抬举术得到了外科医生的推崇,已成为矫治漏斗胸的可靠术式。我们在Nuss手术基础上采用非胸腔镜辅助胸膜外入路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初步经验.方法 对25例漏斗胸患儿(23例为对称型,2例为非对称型漏斗胸)行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结果 2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7例术后出现气胸,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经过相应的引流处理治愈.术后平均住院7.2天,胸廓畸形矫正满意.全部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均无不适,有7例拆除钢板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VAT)辅助微小切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组均采用侧卧位,选择腋中线第7~8肋间为观察孔,根据病变部位选择腋下3~5肋间作2~3cm切口,共完成52例胸腔手术。其中血胸19例,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26例,肺错构瘤2例,肺结核瘤2例,均采用手法缝合;急性脓胸清理术2例,胸膜剥脱术治疗恶性胸水1例。结果全组均完成手术,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VAT辅助微小切口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较简单的胸腔手术,通过增加手法缝合,相应减少机械缝合,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李向群  黄凯  李治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26-827
目的:探讨剑突下小切口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16例漏斗胸患儿采用剑突下小切口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全部为对称型。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70min;术中平均出血10 mL左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8 d出院。术后近期疗效评价:优12例,良4例。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复查胸部X线片,1例因钢板移位致胸骨轻度凹陷。结论:剑突下小切口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具有创伤小、方法简单且要领易于掌握等优点,特别适合于胸腔镜技术不太成熟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Nuss手术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8月分别行Nuss手术及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漏斗胸患者30例资料,比较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效果评分均明显优于行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患者。结论Nuss手术可以良好矫正漏斗胸畸形,其效果优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食管癌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改进胸中上段食管癌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先关胸的左颈左胸二切口手术方法治疗中上段食管癌132例,即先开左胸游离胸段食管,并经膈肌游离胃,胃与食管临时连接后关胸,重摆平卧位,于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3%;吻合口漏1例,保守治疗治愈;无手术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65.3%、39.5%。结论改进的术式具有安全、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针对高龄食管贲门癌合并慢支、肺气肿患者的手术方式:单纯左胸径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方法常规左侧后外侧标准切口进胸,扩大膈食管裂孔,经膈食管裂孔上提胃至胸腔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24例患者手术顺利,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单纯左胸径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可用于高龄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合并慢支、肺气肿患者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4.
唐忠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257-258
探讨次全食管切除、左胸左颈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2002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对食管中段、上段癌96例,行次全食管切除、左胸左颈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即应用传统丝线手工吻合和常规器械吻合方法,行病例对照研究。本组病例中,应用传统丝线手工吻合50例,术后并发症占8%,常规应有器械吻合46例,术后并发症占6%。病例对照有差异。结论切除食管范围上,节省手术时间上,术后恢复住院时闻上。均有一定差异。相对比较使用吻合器优于手工吻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联合使用真丝线段和α-氰基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方法:均经股动脉插管,先用真丝线段栓塞,再根据畸形血管团的大小及动静脉循环时间将NBCA调配成适当浓度,栓塞AVM。结果:较小的AVM一次栓塞后完全消失,大型AVM栓塞范围达80%。结论:单独使用真丝线段栓塞脑AVM,有线段漂移造成复发之虞;单独使用NBCA栓塞大型AVM,对于其浓度和注射速度不易掌握,可能出现栓塞引流静脉和过度灌注综合症,而联合使用常能将AVM完全栓塞,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邱敏  黄家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215-3217
目的:探讨会阴伤口丝线间断全层褥式缝合法与皮内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6月生产的520例产妇,按生产时间先后随机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快薇乔行皮内缝合;观察组采用肌层、皮下、皮肤行丝线间断全层褥式缝合,会阴常规护理方法相同。观察组5整日后拆线。通过访视,观察两组缝合方法的会阴伤口产后42天是否有硬结、疼痛、愈合情况、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会阴伤口采用全层间断褥式缝合法,硬结、疼痛情况少。伤口愈合好,母乳喂养成功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会阴伤口采用全层间断褥式缝合法优于皮内缝合,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评价可吸收夹和丝线结扎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1日-2011年1月1日,本院共收治小儿阑尾炎159例,行丝线结扎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79例,同时期行可吸收夹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80例。对比分析实施可吸收夹和丝线结扎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小儿阑尾炎手术中的特点,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住院费用。结果两者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吸收夹和丝线结扎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和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丝线结扎法住院费用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普通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应用普通丝线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例。结果全部病人于术后第3~5天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普通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胸中段食管癌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组40例采用经右胸入路。结果观察组40例中,肿瘤切除率为97.5%;对照组切除率为90%。结论右胸径路手术方式与左胸径路比较,可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应用研究 ,对脑积水脑室 -腹腔分流术术式改进前后临床效果作出评价 ,确立一种手术方法并探讨减少并发症的途径。方法 确诊脑积水且需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 ,术中采取右上腹腹直肌旁切口或腹穿针打通腹壁全层两种方式中之一置分流管于腹腔内 ,常规脑室端、皮下置管。结果 两种术式比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前者术式术后腹部不适反应持续时间长 ;后者手术过程简便、时间短、术后腹部不适反应持续时间短 ,但后者术式有 3个腹腔端分流管位于腹膜外未进入腹腔 ,术后出现皮下积液 ,其中 2例脑脊液切口漏 ,另 1例右胸局部皮肤感染 ,皆经修正手术治愈出院。结论 改进后的脑室 -腹腔分流术术式临床应用中可以人为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 ,术式先进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