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脉诊专家刘冠军说:“弦脉是脉管硬而端直,脉幅细而窄,张力明显,如触按琴弦,既有劲又有弹力。”对病理性弦脉描述各家有不同的描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素问·玉机真脏论》亦云:“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相似文献   

2.
“前曲后居”,《内经》、《难经》各有一处,用来形容心(夏)死脉的形象。《素问·平人气象论》:“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难经·十五难》:“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病,但钩无胃曰死,夏以胃气为本。”古今注家多依常训,未尽得经旨,故陈管见于此,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3.
贾延利 《中医研究》2007,20(11):20-21
《难经》是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它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并对汉以后的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全书用问答形式,辑为八十一难。但《难经》写作年代久远,文词古奥,今就其中几个词义提出一点看法,以期能更准确地理解原文。1居《十五难》;“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该句也出现在《素问》中,《素问·平人气象论》:“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句中“前曲后居”的“居”字,各家解释不一。唐代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注:“居,不动也。”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相似文献   

4.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景岳全书·杂证论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护胃,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如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经有上损及胃,下损及中皆在难治之例.  相似文献   

5.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涵盖"精气神"三宝,即"人以胃气为本",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脉的胃气指脏腑气血功能状态的外在间接表现,义同东桓所谓"脉贵有神"之"神"。狭义胃气,即胃中水谷精气,"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历代医家强调顾护胃气《,伤寒论》令人称道,施药不离参、姜、枣、草,经方皆为护胃、和胃之方;现代医学治疗亦难离胃气,肠内营养实为保胃气质举措。  相似文献   

6.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说:“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歧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歧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按:此两节文中“乳子”之义,杨上善、王冰、马莳等均未释;吴崑、张介宾、黄坤载、高世拭等释之为“婴儿”,如吴崑注:“乳子,乳下婴孩也”,张介宾注:“乳子,婴儿也”,黄坤载注:“病、脉相反,此非婴儿所宜”,高世拭注:“乳子秉质未充,借后天乳食以生”,等等。然据《释名·释长幼》所谓“人始生日婴儿。胸前曰婴,抱之婴前乳养之也”之文,则婴儿为人之始生  相似文献   

7.
所谓胃气,不仅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同司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的过程,以养五脏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共为后天之本,故胃气可认为是"脾胃之气".<内经>最早提出了"胃气"学说,<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壮,五脏之腑皆壮",<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禀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论点,是从生理上说明了"胃气"是维持人的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等论点,则是从病理上强调了"胃气"在疾病发生与转归过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69-270
胃食管反流病与"肝脾胃"相关,临床多从肝脾论治,部分患者效果不甚理想,且复发率较高,采用肃降肺气的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一定疗效。脏腑理论方面:"肺者,气之本",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肺胃之气皆以下降为和,并相互影响。胃气不降可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也可促使胃气上逆。经络循行方面:肺经起于"中焦",又"还循胃口",故与"胃"关系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必然互相影响。经脉主病方面:《脉书·十一脉》记载:"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阴脉"。故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有脏腑和经络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内经》中代有二义 :一是脾的正常脉象。《素问·宣明五气》曰 :“五脉应象 :肝脉弦 ,心脉钩 ,脾脉代 ,肺脉长 ,肾脉石 ,是谓五脏之脉。”唐·王冰释 :“代 ,软而弱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 ,弱多胃少曰脾病 ,但代无胃曰死。”清·高士宗释 :“代  相似文献   

10.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春者病甚。”对于“如参春”,历代注家多从参春的形状和气势上立说,如王冰注曰。“如参春者,谓大数而鼓,如参春之上下也。”张志聪说;“如参春,言脉之上至下去,左至右去,有如春者之参差,彼上而此下,  相似文献   

11.
1.脉象繁多,不易记忆,上述以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为纲,概括了近代多取的28脉,每一种脉象又都有各自主病。2.五脏之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由于该脏精气衰竭,故出现特异脉象《,内经》中称为“真藏脉”,指五脏真气败坏之脉象,脉之胃气、神、根均无。3.例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4、后世医家在《内经》提出真藏脉的基础上,又总结补充了多种怪脉,或称为败脉、死脉,如釜沸、鱼翔、弹石、解索、屋漏、虾游、雀啄等等,十分形象。6.切脉…  相似文献   

12.
《素问·玉机真脏论》谓:“试以形气色脉之顺者言之,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春胃微弦日平,弦多胃少日肝病,但弦无胃日死;夏胃微钩日平,钩多胃少日心病,但钩无胃日死”。这里所说的“弱以滑”,不是后世所说的弱脉,也不是沉脉,而是指血管有弹性,作用力柔和,血流在指下通过时流利顺畅;其表示供血量与需血量的适应性平衡,是流量适中、供血良好之征象。这种平衡于一年四季中有微妙的变动,因而出现四时不同的“胃脉”,但万变不离其宗——柔软和缓。试述如下。 1 春胃微弦 “春胃微弦”,表现为血管软弱招招如揭长杆末梢,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弹性,且有一定外周阻力,说明血液流量适中,且外周阻力与血液流量相协调。“弦多胃少”的肝病脉,盈实而滑,是血  相似文献   

13.
《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对文中“肝不弦,肾不石”两句,诸家注释均不能贴切经义,于此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正于同道。一、何谓胃气脉、真藏脉为了便于讨论,首先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脉有胃气?什么是真藏脉?  相似文献   

14.
"二阳之病发心脾"释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暖  董尚朴 《河北中医》2004,26(4):316-316
“二阳之病发心脾”,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文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王冰注曰:“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隐曲,谓隐蔽委曲之事也。夫肠胃发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则血不流,脾受之则味不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味不化则男子少精,是以隐蔽委曲之事不能为也。《阳阳应象大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由是则味不化而精气少也。”金代张子和遵奉王冰之说,并进一步指出了临床证候,云:“男子二十上下而精不足,女人二十上…  相似文献   

15.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王冰注曰:“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  相似文献   

16.
《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述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说明胃气未绝,元气有来复之机则虚者可活;胃津未竭,邪气有泄化之机则实者可活,皆以胃气之存亡为枢机,由此可见,审察胃气之存亡,不仅可以预料预后,更为重要的是在治疗上必须时刻顾护胃气,以救垂绝之气津。  相似文献   

17.
<正>1脉至如喘《素问·大奇论篇》说:"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按此"脉至如喘",王冰释为"如人之喘状也",乃望文生义,非是。如,读"而"。喘,《说文·口部》说:"疾息也"。是"喘",有"疾"义。"脉至如喘"者,乃谓"脉至而疾"也。病发暴然,故称"暴厥"。"暴"者,王冰《素问·厥论篇》注说:"犹‘卒'也"。故《金匮  相似文献   

18.
笔者每阅中医古籍,多见“真脏脉”一词,初不甚解其意,故于典籍文献中求之,亦有所得。现结合文献资料和自身体会,将真脏脉的定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论述如下。《素问·平人气象论》最早提出了“真脏脉”的概念:“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相似文献   

19.
脉诊研探     
梁士朋  艾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9):744-744
脉诊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历代脉学著作很多,谈脉之医家如繁星洒于医林。早在《内经》中就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如脉诊的方法、脉名及对正常脉象的认识或对病脉、死脉的了解等,都有一定的意义。《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中医无论是治病还是调养身体都非常注重"胃气"。"胃气"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如《素问·五脏别论》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曾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