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60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年龄段分为<6岁组和≥6岁组,各30例.制定统一的临床和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患儿热程、年龄的关系.结果:2组IM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6岁患儿组与≥6岁患儿组在发热持续时间、最高体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持续时间均在3~31 d,最高体温在37.5~40.1℃范围内.60例IM患儿中发热54例(90.00%),淋巴结肿大47例(78.33%),皮疹10例(16.67%),咽峡炎患儿40例(66.67%).<6岁患儿组在脾大、肝大症状上发生率较高,与≥6岁患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在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比例三项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患儿中代表肝功能的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6岁组患儿低(P<0.05).2组IM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肝功能损害、肺炎、心肌损害、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出现肝功能损害47例(78.33%).且2组患儿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水平与患儿热程相关,发热时间越长,ALT异常率越高,肝损害程度越大.患儿年龄在ALT异常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IM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肝功能损害且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85例IM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发热、咽峡炎、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为本病主要典型症状及体征,但也有鼻塞伴打鼾、双眼脸浮肿等特殊症状以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并发症.结论 IM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典型患儿多,易漏诊、误诊,故需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32-533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性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对80例EB病毒感染性IM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M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外,还有肝肿大、脾肿大、皮疹、黄疸、关节炎、结膜炎等。异型淋巴细胞增高达73.75%。IM并发症以肝功能损伤为主;血液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各年龄段间的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及肝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M临床表现多样,发病高峰年龄在学龄前,并发症以肝功能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62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IM的诊疗水平.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IM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IM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咳嗽、皮疹、双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多表现为:肺炎、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EB病毒抗体阳性;患儿经常规更昔洛韦等治疗均治愈,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IM临床表现、实验室表现各异,并发症较多,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有效避免漏诊及误诊,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加深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已确诊的80例(IM)患儿按年龄段进行分组,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学龄前儿童感染EB病毒后,发病率高。绝大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所有病例均有淋巴结肿大,80%的患儿有咽峡炎,50%患儿有肝脾肿大,皮疹不典型且比例较小。以双眼睑水肿、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并不少见。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为主占91.3%,异性淋巴细胞≥10%67例,多聚酶链反应EB病毒DNA(PCR-EB-DNA)阳性76例。肝功能一般正常。结论 (IM)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的多次化验,PCR-EB-DNA的检测均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对47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临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7例临床经过与文献记载一致,1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5例早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者,无1例发生并发症。提示该病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不难。但并发症并不少见,影响预后,早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徐汉云 《当代医学》2016,(31):72-73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以20例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指标检查结果。结果本组20例患儿均临床表现出肝脾淋巴结肿大、反复发热、呼吸道感染、黄疸等症状;对其实施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细胞出现进行性减少,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出现异常,乳酸脱氢酶等酶类指标增高,EB病毒DNA拷贝数明显提升。所有患儿骨髓细胞学检查,均显示出现吞噬血细胞现象。结论临床上对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进行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尽早实施对症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496例婴幼儿阑尾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3岁以下婴幼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以提高婴幼儿阑尾炎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完整统计该院1984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8 622例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496例婴幼儿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阑尾炎全组无死亡病例,穿孔率为43%,并发腹膜炎患儿占45.8%,手术460例,病理结果以化脓及坏疽性阑尾炎为主。结论婴幼儿阑尾炎的症状、体征不典型,病情进展快,穿孔率高,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一侧或两侧呼吸音弱,年长儿易发生肺外表现;支原体抗体I g M≥1∶160者69例(88.5%);胸部X线检查均显示异常;全部患儿经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后均得以痊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各异,临床需根据患儿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以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50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春秋季好发.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鼻塞、眼睑浮肿、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增高、VCA-IgM阳性,易合并肝损害、心肌损害.经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结论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故需全面分析,提高本病的确诊率,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59例成人麻疹病例的发病季节、年龄、地区分布、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和临床转归。结果男性15名,女性44名,男∶女=1∶2.93,其中孕妇13人(22.03%),产妇3人(5.08%),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50人(84.75%),成人麻疹全年均有发病,2—4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发病人群以农村患者居多(79.66%),59例(100%)出现发热,39~41℃46例(77.97%),平均热程(8.58±2.59)d;51例(86.44%)出现呼吸道卡他症状,59例(100.00%)出现皮疹,平均以发病(4.46±1.71)d出疹,59例(100.00%)有口腔麻疹黏膜斑。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49.82%。并发症中肝功能损害39例(66.10%),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32例(54.24%),消化道出血2例(3.39%),脑炎1例(1.69%),喉炎1例(1.69%)。孕妇感染者发生流产及死胎3例(23.08%),重症者2例(3.39%),59例(100.00%)均痊愈。结论成人麻疹临床症状典型,并发支气管炎和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孕妇感染者流产发生率较高,但重症患者少,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l 996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2例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分析52例小肠损伤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的依据.单纯修补18例,肠部分切除29例,修补加肠减压5例,51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对小肠损伤的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其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闫军  张芹 《重庆医学》2007,36(7):626-627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与并发症,为进一步明确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收治60例确诊为传单病例资料.结果 76.7%病例发生于7岁以下儿童,以秋季发病居多,100%有淋巴结肿大,90%有发热,93.3%有咽峡炎,76.7%有眼睑浮肿及鼻塞.并发症发生率88.3%,尤以肝脏损坏最常见.93.4%的病例变异淋巴细胞>10%, EB-IgM阳性91.7%,EB-IgG阳性40%.结论 大多数传单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可累及多种器官、系统,尤以肝脏损坏最常见;本病有免疫功能异常,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但重症可致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老年人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分析,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老年人重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合并症等方面的改变及病情转归和死亡原因。结果老年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活率低,死亡率高,并发症重,合并症多。结论老年肝病患者,一旦发生重型肝炎应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11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   结果  114例患儿中男66例、女48例,男女之比为1.375∶ 1;年龄≤3岁39例、3~6岁60例、>6岁15例;季节分布为春季34例、夏季27例、秋季36例、冬季17例;症状表现为发热107例、咽峡炎10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93例、肝脏肿大41例、脾脏肿大65例、眼睑浮肿56例、皮疹23例;实验室检查特点:白细胞总数在(10~20)×109/L居多;淋巴细胞比例在50%~70%居多;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为68.42%;肝功能损害59例;衣壳抗原IgM抗体阳性率最高;全血EB病毒核酸(EBV-DNA)检测阳性率为92.86%。   结论  儿童IM多发于男性且以3~6岁常见,春秋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表现多样,衣壳抗原IgM抗体检测联合全血EBV-DNA检测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方法 搜集2014—2015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山东省74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该病多发生于居住在山地丘陵地带的中老年农村居民,部分患者有蜱虫叮咬史。临床表现以发热伴全身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为主,重症患者可出现肺炎、消化道出血、多器官损害等。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46例临床治愈出院,12例住院期间死亡。16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其间13例死亡。 结论 SFTS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应加强防病意识,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杨勇  张丽丽 《当代医学》2011,17(9):51-52
目的探讨影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传单常见的并发症是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眼睑水肿、血液系统损害等。(2)肝功能损害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损害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型淋巴细胞在不同年龄组间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传单并发症多种多样,可累及多种器官系统,某些并发症与发病年龄及细胞免疫状态有关,有些并发症有致命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胡小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38-39,4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感染规律,为小儿MP肺炎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7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调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情况,并对入院的118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道疾病患儿抗-Mp-IgM阳性率为60.0%(450/750),女性患儿阳性率(68.0%),高于男性患儿(54.7%,χ2=48.1,P0.01)。婴幼儿MP肺炎以气促、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啰音多见,发热并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少;年长儿患儿的MP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多。51.7%的患儿有肺外合并症。结论小儿MP肺炎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呈现多样性改变,肺外合并症多,因此对疑似患儿应常规检测MP-IgM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对病因和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非手术治疗组30例与手术治疗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非手术治疗组30例患者和手术治疗组34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09±1.87、12.14±2.08,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20/30)和64.7%(22/34),病死率分别为23.3%(7/30)和20.6%(7/34),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显示:并发症发生率(P〉0.05)和病死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无胆道梗阻和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未感染者以保守治疗为主;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结石嵌顿或胆道梗阻者和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感染者及爆发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无好转者以手术为主。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