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因和护理。方法:选取手术患者520例,其中,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分析下肢静脉血栓的成因和护理措施。结果:神经外科手术患者520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2例,所占的比例是2.30%。其中年龄>67岁的患者9例,所占的比例是75%;静脉损伤的患者8例,所占的比例是66.7%;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10例,所占的比例是83.3%,卧床时间>4周的患者9例,所占的比例是75%。结论:造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因与年龄、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及卧床时间有关,因此,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上几点,以避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温远辉  赖海燕  张剑 《海南医学》2009,20(5):157-158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护理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结论对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多发生于手术或创伤后。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患者由于其自身的因素、术中特殊的体位及术后卧床等原因,易诱发下肢DVT,其发生率为2.3%。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360例TUVP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无一例发生DVT,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血栓是指因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等原因致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绝大多数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于下肢,栓子脱落可导致肺血栓栓塞症而危及生命。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因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做不动或由于静脉直接损伤等,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前列腺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 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全部治愈.结论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时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该病一直在临床伤深受重视,它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妇科手术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患者,由于手术大.时间长.术中麻醉及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外在因素,往往导致周围静脉壁受损和扩张,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细胞易沉积于血管壁形成血栓,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两者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血栓 (DeepVenousThrombosis ,DVT)是临床上常见疾病 ,尤其是下肢DVT患者在逐年增加[1] 。下肢DVT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流淤滞 (如长期卧床病人 )、静脉内膜液损伤 (如静脉注射刺激性溶液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如烧伤、割伤及感染后的病人 )等原因引起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凝固成血栓[1,2 ] ,从而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 ,也是外科手术后或长期卧床病人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观察治疗 ,可导致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截肢 ,并可发生致命的肺动脉栓塞。我院自 1999年7月开始开展下肢DVT病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工作 ,截止 2 0 …  相似文献   

8.
骨科患者由于手术、麻醉、长期卧床及肢体制动等因素导致静脉血液瘀滞、血液呈高凝状态,使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增加,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导致的肺栓塞则可危及生命.有国外研究证明:骨盆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61%;其中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12%,而0.5-15%发生致命性的栓塞.大手术或合并高危因素的中小手术后易于形成深静脉血栓,术后发生率为47.6%.所以,近年来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也成为了骨科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问题,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3例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各种因素有关.结论 术后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下肢骨折手术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强刺激因素,静脉血流减慢、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3种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因素在下肢骨折手术,尤其是关节置换术中均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极少表  相似文献   

11.
静脉性水肿     
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 ,其原因有多种 ,静脉系统疾病是导致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静脉炎症、肿瘤侵袭、压迫静脉、先天畸型、静脉血栓形成等 ,所有导致静脉管腔狭窄阻塞从而引起静脉还流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所属静脉内压力增高 ,静水压增加 ,管壁通透性增强 ,从而引起静脉性水肿。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水肿1 .1病因 病人长期卧床 ,恶性肿瘤、盆腔手术、髋膝关节手术、下肢骨折、下肢静脉曲张等均可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流缓慢、静脉管壁损伤而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左下肢多见 ,这…  相似文献   

12.
陈碧泓 《当代医学》2012,(26):121-122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和护理措施.方法对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产妇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防治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妇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受损等因素有关.可对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血管内膜损伤及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等预防措施.对于已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抗凝、溶栓、祛聚治疗,可辅以肿消散连续外敷.本组35例患者采用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治疗10~15d后血管造影检查,血管再通出院,随访6年均能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息息相关,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恰当,将会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从而引发众多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本研究旨在探讨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诱发的危险因素,从而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兆,并及时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干预。以盐城市某三甲医院普外科二、四病区及骨科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肥胖程度、深静脉置管史、术后卧床时间、下肢肌张力、血栓疾病史是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见通过监测规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人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骨折后长期卧床休养,导致血流瘀滞,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我科2007~2010年共收治高龄下肢骨折患者144例,通过精心护理仅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常继发于静脉炎、外科手术后或长期卧床患者。1846年Virchow提出静脉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至今仍被认为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发病后,患肢肿胀疼痛,部分或完全功能丧失,重者可致坏死需要截肢,甚至血栓脱落随血流阻塞肺动脉,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  相似文献   

16.
付智 《基层医学论坛》2008,(Z1):109-110
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脂肪栓塞综合征为骨科的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由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下肢骨折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静脉血管的受损和下肢长期制动使血流速度减慢,导致血液非正常地在静脉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3月以来诊治的1 24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其中236例经下肢顺性静脉造影证实。男667例,女579例;左下肢1 024例,右下肢112例,双下肢110例。结果64.04%(798例)患者病因明确,其中妇产科、普外科和骨科手术术后为发病的前3位原因,分别占25.86%(195)例、30.64%(231例)和33.42%(252例),为术后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35.96%)(448例)病因不明。非手术治疗1 210例,主要给与溶栓、抗凝、祛聚并辅以中成药或血化瘀治疗;股静脉切开取栓治疗36例.结论血液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综合作用造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抗血小板聚集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总结防治方法。方法对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20例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中,10例血液高凝状态,占50.0%;5例静脉血流缓慢,占25.0%;3例静脉壁损伤,占15.0%;2例术后活动较少,占10.0%。根本原因是术后处理措施不当。结论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较多,应做好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张吉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626-1627
骨科手术以后,很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手术后,由于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同时,由于手术后引起高凝状血小板黏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增加血液凝固性。两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下肢静脉瘀血,静脉压增高,组织缺氧等一系列症状。一般发生于下肢手术以后,轻者可以导致患者残疾,严重者可以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我科自2012年1月-6月,对96例下肢手术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产妇由于孕期下肢负荷增加,血流缓慢,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时间长,缺少活动,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因此产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在上升.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就会因静脉回流障碍导致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等,给产妇带来意外的身心痛苦,影响术后康复,严重者还会因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