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显著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高血压作为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时影响和限制了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本文就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患者血压管理以及降压药物对靶向抗肿瘤药物疗效的影响等当下研究热点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转移扩散的一个关键因素。VEGF及其受体是这一过程的最重要调控因素,大量研究显示VEGF及其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水平表达,并与不良的预后及肿瘤复发相关,被认为是一个有用的临床检测指标用于评估预后及疗效。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的进展,VEGF及其受体成为抗肿瘤治疗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3.
赵娟  李玉梅 《上海护理》2008,8(1):46-47
近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日趋重要,已经逐渐成为与手术、化疗和放疗并驾齐驱的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了。尤其是生物靶向治疗,以其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小和有效率高等特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为一种生物制品类抗肿瘤新药,是世界卜首例血管抑制素,它是多靶点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的内皮细胞迁移来达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了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而切断肿瘤营养供给的方法一直是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内源性新生血管抑制剂靶向性治疗肿瘤具有不产生耐药性、无毒副作用以及广谱性,故应用前景良好。肿瘤抑素(tumstatin)是最新发现的来源于基底膜Ⅳ型胶原的肿瘤血管生成的内源性抑制因子。本文就tumstatin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及在肿瘤诊断研究中的意义、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近年来,大量的针对肿瘤血管形成的药物已进入临床实验与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成为恶性实体肿瘤治疗的新方向。本文概述了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的机制与方法,并就该方法的发展方向与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验证明,多种肿瘤的生成、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此,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新的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对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开发,许多研究者在探讨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对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及复方制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中药的肿瘤血管抑制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浸入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不同因子的刺激下,可分化为具有抗肿瘤功能的M1型巨噬细胞和具有促肿瘤功能的M2型巨噬细胞。在大多数肿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以M2型为主,它参与肿瘤新血管形成、基底膜破坏、细胞外基质重塑、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等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过程,由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主要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促进肿瘤转移的各个环节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23日,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恩度上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血管内皮抑制素抗肿瘤药物.恩度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最终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该药治疗靶向明确,无耐药性,毒副作用小,有效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9.
肿瘤生长和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此,抗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作者就血管生成抑制剂与肿瘤介入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兰海燕  侯梅 《华西医学》2008,23(1):190-191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单个成血干细胞或内皮细胞从已形成的微血管网以出芽方式延伸,经重组改建形成更成熟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过程。1971年,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将成为抑制肿瘤生长新策略,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1]。抗肿瘤血管疗法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和靶向作用于血管两种[2]。有时,同一药物兼有两种作用,难于明确区分。能够破坏或者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有效地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药物称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其机制如下:①抑制基底膜降解:代表性药物为MMP抑制剂M…  相似文献   

11.
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ANGPT2)在肿瘤血管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NGPT2拮抗ANGPT1对血管的稳定作用有影响,从而促进了肿瘤生长、侵袭,肿瘤细胞增生,继而影响肿瘤血管的密度.为此,许多学者针对ANGPT2的抗肿瘤治疗展开了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ANGPT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诸如对白血病患者骨髓新生和血管增生的作用、以及侵袭和转移等问题进行简要的概括和阐述,以便为靶向ANGPT2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体瘤的生成取决于肿瘤细胞团中血管的新生,肿瘤血管的新生受到众多血管刺激及抑制因子的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刺激因子,它高度特异地与血管内皮细胞的Flt-1和KDR受体结合,直接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并激发其他血管生长刺激因子的作用。随着肿瘤血管再生理论和相应基础临床研究的快速进展,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工已能提取血管抑素等血管生长抑制激素用于临床治疗研究。一些传统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因此开辟了新的研究应用领域。作为肿瘤血管生长的最重要刺激因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方法和药物研究也在紧张的进行,并取得了卓越的进展。就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意义、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抗内皮生长因子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放射免疫治疗(RIT)是将放射性核素与肿瘤特异或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相连接,形成抗肿瘤免疫耦连物治疗肿瘤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McAb的分子靶向性将放射性核素靶向到表达特异抗原的瘤灶,对肿瘤进行近距离照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是一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被认为是最关键的调控因子,封闭VEGF功能和以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成为抗肿瘤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转铁蛋白可经聚合物、脂质体等与抗肿瘤药物结合,通过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特异结合途径,可不同程度延长药物血浆半衰期,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的蓄积量,从而提高药物的主动靶向活性。因此,转铁蛋白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主动靶向载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靶向肿瘤血管多肽显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肿瘤细胞如正常组织一样,存活需要氧气和代谢,而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新生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相比有独特的特点:新生肿瘤血管结构排列紊乱,扭曲并且扩张,它们在其内膜的表面表达特异性标记物,可以利用其表面的特异性标记物选择性靶向肿瘤血管。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特异性靶向肿瘤血管的多肽显像,尤其对三肽序列精氨酸-精氨酸-亮氨酸(Arg-Arg-Leu,RRL)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中抗血管生成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类(代表药物贝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代表药物索拉菲尼、舒尼替尼)以及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剂等.不同类别的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掌握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对接受该类药物治疗患者的耐受性会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预后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新生血管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治疗后反应要早于肿瘤大小的变化,一些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超声造影能早期显示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效[1-2],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相关靶点的靶向造影剂在动物模型上能较好地显示肿瘤新生血管[3]。在此通过总结超声造影的原理、技术以及研究结果,对超声造影及针对分子水平的靶向超声造影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必须依靠新生血管的形成,抗肿瘤血管生成是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临床研究热点,而一些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也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本文就相关方面研究进行一些归纳。  相似文献   

20.
肿瘤血管具有结构紊乱和功能不全的特征,肿瘤间质中新生微血管内皮分子遗传学和微血管构筑的异质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也是肿瘤血管生成超声分子靶向成像的研究基础.本文对肿瘤血管生成异质性及肿瘤血管生成超声分子靶向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