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仁俊 《中国民康医学》2012,(19):2377-2378
目的:通过检测胃黏膜血流量在实验性利血平性溃疡豚鼠、胃溃疡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溃疡的关系。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腹腔注射利血平,测定溃疡指数、胃黏膜血流量并进行分析;对50例各期胃溃疡患者、20例接近正常人胃黏膜血流量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实验组豚鼠胃黏膜血流量降低、溃疡指数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1);各期胃溃疡患者胃黏膜血流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人胃粘膜血流量差异显著(P<0.01)。结论:胃黏膜血流量减少是胃溃疡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其变化与胃溃疡发生、发展、复发关系密切。增加胃黏膜血流药物可以治疗胃溃疡,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胃黏膜中 SMAD3蛋白在胃溃疡发生及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 ,对 2 0例愈合前后胃溃疡患者胃黏膜组织中 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分布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前 2 0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组织中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为 0 .91 2 5± 0 .0 1 5 8(以平均吸光度 A值表示 ) ,与治疗后 (0 .35 2 2± 0 .0 31 7)相比明显增高 (P <0 .0 1 )。镜下 ,SMAD3蛋白主要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和胃底 (体 )腺上皮细胞胞质内 ,少数固有层中浸润的炎症细胞亦见阳性表达。结论 :SMAD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生有关 ,并对溃疡的愈合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大染色胃镜下氩气刀(APC)在治疗胃黏膜隆起糜烂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应用放大内镜结合美蓝染色,对胃炎伴隆起糜烂的患者进行胃黏膜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将胃小凹为D、E和F型的80例患者纳入治疗,应用APC9800型氩气刀对病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临床结果及价值,并于治疗后1月放大染色胃镜复查随访疗效。结果APC治疗胃黏膜隆起糜烂病灶384处,每个患者平均4.3处,1个月后复查随访,73例(91.2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放大染色胃镜复查发现,68例(85%)患者病灶基本消除,原病灶处均覆盖新生的黏膜上皮及肉芽组织,胃小凹为A、B型的患者57例(83.82%),胃小凹为C型的患者11例(16.18%),7例(8.75%)患者仍有症状,镜下观察胃小凹仍为D、E和F型,需要再次APC治疗。APC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2~3天后可消失,并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放大染色胃镜能准确识别胃小凹的形态,使APC更能准确地治疗胃黏膜隆起糜烂病灶,治疗效果肯定,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胃炎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备受关注。而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肠上皮化生是关键环节之一。我们收集188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和胃镜检查资料。就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及程度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860例胃溃疡胃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分析内镜检出的胃溃疡的特点,分析我院胃镜室2002~2004年检出的胃溃疡860例资料。结果,胃窦和胃角溃疡占81.6%,男∶女为2.06∶1,恶性溃疡占3.3%。提示胃溃疡好发部位在胃窦和胃角,男性多发,恶性溃疡主要为巨大且不规则溃疡。  相似文献   

7.
马氏和中颗粒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氏和中颗粒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水浸应激型、乙酸烧灼型和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胃黏膜损伤大鼠溃疡面积和胃液成分;进行小鼠胃排空试验,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胃排空率.结果:马氏和中颗粒大剂量能显著降低溃疡面积,显著降低胃液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促进小鼠胃排空,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P<0.05,P<0.01).结论:马氏和中颗粒对胃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正加速度(positive acceleration,+Gz)暴露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mRNA(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mRNA,CGRP-mRNA)的表达及胃黏膜血流(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对B、C、D组大鼠采用乙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造模3 d后加速度处理大鼠,B组地面捆绑5 min(相当于+1 Gz恒速暴露),C组+5 Gz旋转5 min,D组+10 Gz旋转5 min,隔日1次,共4次。1周后麻醉大鼠并固定,用MoorVMS-LDF2型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定GMBF;采集胃黏膜组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定量测定胃黏膜CGRP-mRNA含量(2~-△△ct)。结果胃黏膜CGRP-mRNA的含量,B组(3.090±0.154)较A组(0.966±0.089)升高(P<0.05);+Gz暴露后,B组>C组(2.262±0.116)>D组(1.096±0.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MBF量,A组(432.919±11.598)pU>B组(367.602±10.133)pu>C组(303.925±16.417)pu>D组(246.750±22.815)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大鼠(B组、C组、D组大鼠)+Gz暴露后,CGRP-mRNA表达和GMBF量存在正相关(r=0.807,P<0.05)。结论 +Gz暴露导致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延迟合,其可能与+Gz条件下胃黏膜血流量减少及胃黏膜CGRP-mRNA的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胃黏膜及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康复新液+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8例,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胃黏膜愈合情况、安全性及9个月内的复发情况,比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洛赛克和善得定治疗3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胃粘膜糜烂、溃疡大出血,结果,止血总有效率为100%,24h内止血者占91.18%,显著优于采用西米替丁、止血剂等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0%,24h内止血者占10%)(P〈0.01)。  相似文献   

11.
胃肠乐对幽门结扎胃溃疡胃黏膜EGF和EGF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乐抗溃疡的机制及对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肠乐高剂量组、胃肠乐中剂量组、胃肠乐低剂量组、洛赛克组;用游标尺计算各组溃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图像分析。[结果]胃肠乐高、中剂量组胃黏膜全层EGF、EGFR表达明显(其积分光密度值、平均灰度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肠乐抗溃疡,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增加EGF、EGFR表达而起到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性胃溃疡特点.方法:比较120例60岁以上及296例60岁以下胃溃疡的胃镜检查结果,并分析其差异。结果:发病因素在老年人中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的影响明显增加(P〈0.05),吸烟及HP感染亦有增加.结论:老年性胃溃疡与青年不同,应引起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黏膜保护剂对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成模3 d后分5组,即模型组、对照组、替普瑞酮组、奥美拉唑组、替普瑞酮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给药治疗14 d,取其标本,评估再生黏膜组织学及功能成熟度,以判定溃疡愈合质量。结果:奥美拉唑组和联合治疗组溃疡指数最小,溃疡抑制率最高。替普瑞酮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再生黏膜厚度增加、囊状扩张腺体数目减少,肉芽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数量减少、微血管数量增加、胶原面积增加,黏膜中性黏液和氨基己糖分泌增多,血浆PGE2分泌增多,免疫组化染色中黏膜局部EGFR、bFGF阳性细胞表达增强。结论: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均能促进溃疡愈合,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能明显提高溃疡再生黏膜组织学和功能成熟度,促进高质量的溃疡愈合,若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病,病情变化快,可累及多个器官,部分病人合并胃黏膜损伤.笔者对我院2008~2010年间68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急性胰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洁维乐治疗胃溃疡、糜烂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祥  朱尚清  王凯丰 《重庆医学》2006,35(13):1244-1244
洁维乐凝胶(磷酸铝凝胶)是一种新型胃黏膜保护剂,它能迅速抑制胃酸,长时间保护胃黏膜,且不会产生酸反跳,不干扰其他药物代谢。本院使用洁维乐治疗胃溃疡、糜烂性胃炎6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0月至2005年7月,我院胃镜检查6658例中检出289例胃溃疡,均行活检和病理检查,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尹丽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256-1257
<正>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贲门与幽门之间的炎性坏死性病变。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为多,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疼痛性质常为隐痛、烧灼样痛、钝痛、饥饿痛或剧痛,可为碱性药物所缓解[1]。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溃疡最可靠的方法。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EVO)对酒精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EVO高剂量组、EVO低剂量组和酪氨酸蛋白激酶2特异性抑制剂(AG490)组。使用药物预处理7天后,除对照组外的大鼠通过灌胃无水乙醇(5 mL/kg)造成酒精性胃溃疡模型。计算各组大鼠胃溃疡面积及胃溃疡抑制率;HE和TUNEL染色检测胃黏膜病变和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黏膜组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关联X蛋白(Bax)、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磷酸化的JAK2(p-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磷酸化的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溃疡面积和炎症浸润程度增加,血清TNF-α、IL-6含量增加,IL-10含量降低,胃黏膜上皮凋亡细胞数量增加,胃黏膜组织SOD活力和Bcl-2表达降低,MDA含量和Bax表达增加,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EVO可减轻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和炎症浸润,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少胃黏膜上皮凋亡细胞数量,增加胃黏膜组织SOD活力和Bcl-2表达,降低MDA含量和Bax表达,抑制JAK2和STAT3磷酸化。结论EVO能够抑制酒精性胃溃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组织损伤,其作用可能与调节JAK2/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位胃溃疡胃镜特点.方法:收集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20例高位胃溃疡,对其胃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均经过病理和胃镜确诊位高位胃溃疡.高位胃溃疡的胃镜特点:溃疡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有部分形态不规则,未见典型皱壁集中,溃疡表浅,周围黏膜无显著充血水肿.恶性溃疡有不规则突起,被有"污苔状"、"豆腐渣状"、"点冻状"、"灰黑色"溃疡面,活检时组织脆、易出血,少数典型者边缘呈"虫蚀状".结论:胃镜检查高位胃溃疡,直接有效,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胃溃疡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96例,与同期的120例小于60岁的患者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60以下的胃溃疡患者相比,老年胃溃疡患者通常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胃镜检查特点表现为溃疡部位偏上、溃疡直径较大、溃疡数量较多等。结论:老年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征不明显,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在诊断时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对提高老年胃溃疡诊疗水平和延长老年人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