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法:处方:金钱草30g、海金沙20g、鸡内金15g、龙胆草10g、姜黄10g、郁金50、大黄10g。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一种动脉硬化性疾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它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是侵及动脉血管内膜的动脉硬化病变,其共同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何首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搜索中医药数据库和文献,从中对何首乌有效成分及靶点蛋白进行筛选整合,在TCMSP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中检索并获取何首乌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何首乌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及其相应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何首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并绘制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预测得出治疗AS的药物活性成分8个和有效靶点109个,并推断奎硫醇、大黄酸、扁蓄苷等成分具有潜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如钙调蛋白、醛糖还原酶、胰蛋白酶等靶基因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了何首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多活性成分-多作用靶点-多联系通路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系统阐明何首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的复杂疾病。As形成的病理生理及发生和发展机制一直是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点。而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首则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约70%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由As易损斑块的破裂及继发性血栓所致,故治疗As是防治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As的治疗多从对抗其疾病的危险因素着手,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As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重建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调节血脂、抗炎、抗氧化剂、抗血小板、降压及其他新兴药物。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硬化的一种常见类型,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本病由多种危险因素参与所致,而抗动脉粥样硬化应从可改变危险因素着手,现有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本文着重就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一种动脉硬化性疾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它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是侵及动脉血管内膜的动脉硬化病变,其共同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窄.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在上述病变的过程中,受累动脉从内膜开始发生多种病理变化,包括局部脂肪沉积,出现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复合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服用辛伐他汀40mg/d,每晚1次;对照组46例,服用安慰剂,每日1次,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及斑块大小。结果: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治疗后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硬化病变,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一种动脉硬化性疾病,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它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是侵及动脉血管内膜的动脉硬化病变,其共同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窄.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在上述病变的过程中,受累动脉从内膜开始发生多种病理变化,包括局部脂肪沉积,出现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复合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都具有平滑肌细胞增生、结缔组织基质形成及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①动脉粥样硬化;②动脉中层钙化;③小动脉硬化三种.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硬化的一个最常见的类型[1-2],以粥样斑块的形成、动脉内膜增生为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主动脉、  相似文献   

12.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机制及西药治疗现状。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AS的文献,分析、归纳关于AS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目前临床上所应用西药的治疗机制及疗效,总结出目前A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炎症反应在AS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今后应在AS炎症发病机制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为研发治疗AS的新型药物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祁春梅  姚理娜  李东野 《医学综述》2012,(21):3596-3598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脂质紊乱。AS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AS都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与斑块是否稳定有关。如果不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就会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虽然多种药物可稳定易损斑块,但缺少最佳的干预和治疗方法。因此,对斑块易损性的研究与干预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不易受到患者的重视,10年生存率<60%,75%死于心肌梗死.目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保守治疗方法繁多,应用较灵活,外科治疗具有严格的适用症和禁忌症.  相似文献   

15.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下肢粥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1年10月176例下肢粥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般资料、药物治疗、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Ⅱ期病人经药物治疗症状得到改善,41例Ⅲ期病人症状有一定改善。73例Ⅳ期患者无明显效果。38例大隐静脉动脉化术后未发生截肢者;36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后8例1-3年再次截肢。1例人造血管移植1年后发生栓塞;1例经患肢穿刺造影术后整修肢体发生急速严重缺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Ⅱ期病人以药物治疗为主,Ⅲ、Ⅳ期病人术后应坚持药物治疗,截肢平面应根据残端供血情况适当提高,以免残端缺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是通过脂质的累积、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钙化而引起的一种动脉损伤为特征的疾病。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机理的研究更加透彻,现在有了更多的方法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并且已经有很多治疗这类病人的相关药物使用。本文对近年来几种主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进行治疗;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他汀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LDL-C、HDL-C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该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他汀类的问世,使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开始时人们只研究它对冠心病的影响。虽然从冠心病的影像上来看,它对病变的改变作用不大,但临床上的裨益却很明显。随后许多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结果无可辨驳地证明此类降脂药不但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能减少重大的冠心事件.而且用于二级预防还可以降低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对其发生机制已有较新的认识,血管内皮黏附因子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的确切作用得到充分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