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五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2年7月所作的五城市已婚夫妇计划生育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五城市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95.81%。机关妇女低于企业妇女.且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各种避孕方法中,以宫内节育器(IUD)使用率最高,达41.17%。地区、年龄、怀孕次数、夫妇职业、丈夫学历、丈夫原生活地均影响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不同职业已婚妇女节育率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结论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在质和量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不同地区、不同特征的育龄妇女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选择与知情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实行了近30年,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多年来,长效避孕措施对稳定低生育水平起着技术支持的作用。其中女性输卵管结扎作为节育的主要措施在很长时间内加以推广,在目前中国育龄夫妇所使用的避孕方法中仍占30%以上^[1]。  相似文献   

3.
4.
TOPSIS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卫生服务的满意度通常包括对服务态度、医疗技术、环境设备以及服务价格等满意情况。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高低,是检验社区卫生服务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为了探索区域卫生服务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我们从1990年10月至1992年10月在哈尔滨(A)、焦作(B)、开封(C)、洛阳(D)、四平(E)、沙市(F)、苏洲(G)、屯溪(黄山)(H)、温州(I)、无锡(J)、扬州(K)和岳阳(L),对区域卫生服务综合效益作了初步的研究。评价按下述21个指标作出,其中9个投入指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战略定位和现实意义已基本明确,然而,要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和目标,需要理论上成熟、实践中可操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考评.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从范围、内容及方法上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改进和完善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孙玉果 《药物与人》2014,(12):252-252
目的:探究对妇科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妇科病人40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200例,研究组病人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92.0%,对照组病人的满意度为8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健康宣传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 卫生服务评价是卫生计划和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社会卫生状况及居民健康状况,分析社会和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确定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量,研究社会可能提供的卫生资源,探讨卫生供需之间的平衡,提出解决群众迫切  相似文献   

9.
我国村卫生室基本服务能力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颖  杨丽  谭丁  田晓波  巫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092-4094
目的:评价"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村卫生室基本服务能力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9省农村项目地区分别进行了基线和终线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选用χ2检验进行构成比和率的比较。结果:2001年基线调查和2005年终线调查政府为村卫生室村医提供固定补助经费的比例从2001年的37.0%上升到56.3%。村卫生室口服补液盐、高压消毒锅拥有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比例、统一购药率、门诊就诊登记和治疗开具处方的比例分别从2001年的22.7%、58.0%、69.9%、54.4%、46.1%、67.9%上升到2005年的42.4%、70.9%、91.3%、89.2%、84.5%和85.8%。村卫生室处方使用注射药品、抗生素和疾病的比例也分别从2001年的58.7%,58.6%和15.4%下降到2005年的18.8%,45.0%和0.6%。结论:项目干预措施使村卫生室的基本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长效可逆避孕措施在人工流产后即刻实施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抽选在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女性1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612例)和强化干预组(58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强化干预组在常规PAC服务的基础上采用长效可逆避孕措施。对比两组长效可逆避孕措施使用情况、重复人工流产率以及避孕措施的持续时间情况。结果强化干预组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比常规组更高,同时重复人工流产率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长效可逆避孕措施LARC(IUS/IUD)避孕术后6个月、1年使用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口服避孕药优思悦(COC)避孕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使用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即刻实施长效可逆避孕措施,可提升高效避孕措施的使用率,减少意外妊娠及再次人工流产的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五城市育龄夫妇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居民中已婚育龄夫妇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对广州等5个城市居民进行的“已婚育龄夫妇计划生育工作问卷调查”资料基础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夫妇的总体避孕知识合格率达70.10%,对现有避孕措施以避孕套最为了解。机关、院校人员的避孕知识水平总体上高于一般企事业单位。机关及企业育龄夫妇掌握避孕知识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包括性别、地区、文化程度、生育意愿等。结论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掌握较好,以不同人群掌握避孕知识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知识以及生殖与避孕服务现状,为计划生育决策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安陆和荆州2市8个乡镇的338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知识欠缺,仅42.2%的对象接受过避孕教育;避孕节育知情选择面低,避孕方法的选择上被动,63.6%的妇女有过人流史。结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生殖健康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五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自然流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已婚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2年7月“五城市育龄妇女计划生育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率为2.50%,企业组明显高于机关组(P<0.001)。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发生主要与其生理因素有关。发生率随初潮年龄、怀孕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避孕措施的使用不增加自然流产的发生。社会因素对自然流产率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城市间自然流产率不同,家庭收入、文化程度高者自然流产率低。结论多种生理及社会因素可对自然流产率发生影响,明确这些因素,对孕期保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5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 2 0 0 2年 5城市已婚夫妇计划生育问卷调查资料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5城市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 95 92 % ,机关妇女低于企业妇女 ,且存在不同地区间差异。各种避孕方法中 ,以宫内节育器使用率最高 ,达 4 1 17%。地区、年龄、妊娠次数、丈夫职业、丈夫学历、丈夫原生活地影响机关组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 ,地区、年龄、职业、丈夫原生活地影响企业组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结论 :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情况较好 ,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学特征的育龄妇女间存在差异 ,不同职业已婚妇女节育率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知情选择对苏州市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状况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实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对苏州市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和人工流产发生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实施知情选择前后的常规统计年报资料,对避孕措施现用率和避孕失败的人工流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知情选择后,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从1998年的91.39%下降至2005年的88.38%,其中,长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从82.70%下降到71.27%,短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从8.69%上升至17.11%;避孕失败的人工流产率从9.06‰下降到8.11‰,其中,长效措施避孕失败的人工流产率下降了2.41‰,短效措施避孕失败的人工流产率上升了4.55‰,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使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方法多样化,降低了避孕失败的人工流产率;但短效措施避孕失败人工流产率有所上升,提示需进一步提高咨询和随访质量、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医院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界定了新的管理理论框架下医院服务质量的内涵;归纳了医院服务质量提高面临的主要问题,比较了国内外医院服务质量评价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我国新的医院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农村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干预项目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活动对四川省农村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和知情选择的知识、能力、态度和避孕行为等影响。方法:在四川省兴文县的2个乡开展持续1·5年的、以社区为基础、20~49岁的已婚育龄妇女为对象的干预性研究,干预活动包括组织社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录像带、组织讲座、面对面的宣传和开展同伴教育,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的使用、原理、优点、缺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干预后避孕方法使用率及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均高于干预前;避孕方法使用的最终决定者由干预前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转变为干预后为本人。结论:集知识、信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社区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干预项目的实施,可显著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水平和她们选择避孕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及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规律。方法在广州等五城市对育龄夫妇以问卷形式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五城市妇女晚育率为95.18%,城市家庭独生子女为98.07%。在生育目的,希望子女数、生育时机、家庭结构以及对独生子女政策的看法等方面,各城市间存在不同。结论我国城市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及生育行为存在城市差异,可能与经济、文化、习俗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陆良县2287名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情况及避孕知识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陆良县已婚妇女的避孕现用率为70.57%。在已采用避孕措施的1614名妇女中,采用的避孕方法主要是放环和女性绝育,采用最少的避孕方法是使用避孕套;避孕方法来源的61.1%是由医生或计划生育干部提供。该地妇女对自己所采用的避孕方法和避孕知识都较贫乏;35.8%的妇女除了自己所使用的避孕方法外,对其他的避孕方法都不知道;如果计划生育干部不告诉避孕方法的话,97.6%的妇女都不能自己选择避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