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检验声学定量- 硝酸异山梨醇酯试验( AQISDN) 能否在术前预测择期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 后心功能。方法 随机对择期PTCA 30 例患者在介入前应用声学定量技术( AQ) 测定经口吸入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2 .5 m g 之前及吸入后5 min 的左心功能参数的改变。并与介入后AQ 左心功能测值相对照。结果 介入前吸入ISDN 后5 min 峰值射血率(PER) 的改变与介入后PER 的改变相关,相关系数r = 0 .72(P = 0 .001) ;也与介入后峰值充盈率(PFR) 的改变相关,相关系数r = 0 .56( P = 0 .001) 。回归分析介入后PFR值,能由介入前AQISDN 的PER、PFR 值代入公式推算:PFR = PFR1 - 0 .08 + 0 .90 ×( PER2 - PER1) 。其中PFR 为介入后预测值,PER1 、PFR1 为静息时测值,PER2 为吸入ISDN 后5 min 时的测值( 单位:EDV/S,Sig =0 .0014) 。把AQISDN 吸入后5 min 的PER 大于等于吸入前和小于吸入前作为预测介入后心功能改善和恶化的标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对比,本标准对介入后EF、PFR、PER 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平衡法心室造影和声学定量(AQ)技术对72名成年人进行右心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右室射血分数(EF)或面积变化分数(FAC)、峰值充盈率(PFR)、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时间(TPFR)。结果:两种技术测得的相应参数值之间相关系数较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用AQ法检测右心功能的准确性欠佳。  相似文献   

3.
声学定量技术对正常儿童心功能测定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声学定量技术(AQ)对正常儿童的左、右室收缩、舒张功能进行研究。方法 用AQ测定86名健康儿童左、右室心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峰值充盈率(PFR)、峰值射血率(PER)和峰值充盈时间(TPFR)。结果 ①左、右的EDV和ESV的正常值范围为一变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②不同年龄对左、右室收缩功能指标(EF、PER)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门控核素心室显像法(门控核素法)及声学定量技术(AQ法)、M超法测定18例正常人及22例冠心病的左心功能参数,探讨三种方法测定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运用门控核素法及AQ法在较短时间内分别测定正常组和冠心病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最大射血率(LPER)、左室最大充盈率(LPFR)及左室最大充盈时间(LTPER),同时M超法测定LVEF作为心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控核素法与AQ法病例组LVEF之间、LPER之间测值相关性均较好(r分别为065,058),且配对t检验均p>005;其余各组两种方法左心功能的测值之间相关性较差。正常组的LPFR之间及病例组的LPFR之间配对t检验p<005。M超法与门控核素法的正常组LVEF之间和病例组LVEF之间测值均很接近,各自配对t检验均p>005。结论:AQ法与门控核素法比较,其左心功能测值差异性较大。M超法测定LVEF是基本稳定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自动边缘检测技术(AQ)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和正常组的左房左室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左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峰值充盈率(PFR)均低于正常值,峰值充盈时间(TPFR)延长;左房舒张末期面积(EDA)、收缩末期面积(ESA)增大,面积变化分数(FAC)、峰值排空率(PER)小于正常值,两组相比P均<0.05~0.01。该法快速简便,能很好地反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左房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6.
声学定量对维持性血透前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声学定量技术(AQ)检查26名维持性血透(HD)患者血透前后的心脏。由于在按压动静脉瘘管(AVF)前后分别测量了左心功能各参数,故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对同一心脏四种不同负荷情况的心功能研究。AQ法实时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是直接观察心脏前负荷的可靠指标。结果一次HD后,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径(LVD)都明显降低。高峰充盈率(PFR)和高峰射血率(PER)明显改善,分别由2.44±0.65增至2.77±0.68(P值=0.005)和2.19±0.49增至2.78±0.76(P值=0.000)。这是由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代谢状况和很多其他因素改善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樊卫  张力 《新医学》1998,29(11):573-574
目的:探讨SPECT心功能测定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后阿霉素(ADM)心肌毒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心脏病基础的44例NHL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常规CHOP方案进行治疗,定期用SPECT检测患者的心功能。结果:化疗前后射血分数(EF),高峰射血率(PER)和高峰充盈率(PER)值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体内ADM累积量愈大,EF,PER和PER值下降愈大,并以PFR变化最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声学定量技术对慢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进行检测旨在评价二尖瓣替换术(MVR)保留瓣下结构对左心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MVR的不同方式,将30例慢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分为3组:A组为传统的MVR即完全切除瓣叶及其健索患者12例,B组为完全切除前叶及其腱索仅保留后叶及其腱索的MVR患者10例,C组为切除部分前叶但保留前叶腱索和后叶及其腱索的MVT患者8例。应用HP Sonos2500声学定量技术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左室的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溶积指数(ESVI)、射血分数(EF)、峰值射血率(PER)、峰值充盈率(PFR0和峰值充盈率时间(TPFR)。结果 ①术前和术后3个月,三组间的心率、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A组EDVI高于术前,B组、C组EF、PER、PFR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门控核素心室显像法(门控核素法)及声学定量技术(AQ法)M超法测定18例正常人及22例冠心病在左心功能参数,探讨三种方法测定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运用门控核素法及AQ法在较短时间内分别测定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最大射血率(LPER)左室最大充盈率(LPFR)及左室最大充盈时间(LTPER),同时M超法测定了LVEF作为心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控核素法与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及40例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结果表明:ASD患者左室射血分值(LVEF)、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AV)、速度时间积分(AVI)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1~0.05),左室射血前期(LPEP)延长(P<0.01)、射血时间(LVET)缩短(P<0.05)、LPEP/LVET增大(P<0.01),且LVEF、LVFS、SV、CO、AV、AVI与肺/体循环量比值(Qp/Qs)呈中度负相关(r=-0.39~-0.78,P<0.05)。结论认为:ASD患者LVSF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ASD患者因右室容量超荷所致的左室扩张性降低、舒张末容积减小、室间隔运动异常及左室几何形态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右室收缩功能的测量新方法。方法对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经胸二维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和自制的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并与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测量的RVEF对比。结果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与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的RVEF呈中度相关(r=0.08,P<0.01,SEE=0.07),但前者显著高估了后者的测值(P<0.05)。而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与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的测值高度相关(r=0.91,P<0.001,SEE=0.05),且组间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为定量评价右室收缩功能提供了相对无创和相当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声学定量技术(AQ)和超声心动图(UCG)分别测定42名健康医学生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结果UCG法测值与公认的正常值相符,两种方法的EDv测值相近。而AQ法的ESV明显偏大,EF明显偏小。认为AQ法对左室容积测值还是可信的。而AQ法的ESV偏大,导致EF值偏小。正常人左心ESV和EF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心脏体积小,搏动强,因而固定了的心尖四腔切面收缩末期未能通过或接近左室的实际长轴,造成误差。相反体积扩大、搏动较弱的病态心脏,AQ法通过心尖四腔观测量左心EF就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3.
核素心血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稳定期右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多门电路血池平衡法核素心血管造影技术对不同损伤程度的COP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高峰射血率(PER),收缩期前1/3射血分数(1/3EF),1/3射血率(1/3ER),舒张末期到收缩天期的时间(TES),高峰充盈率(PEF),前1/3充盈分数(1/3FF),前1/3充盈率  相似文献   

14.
用超声心动图房室平面位移法评估冠心病左室功能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房室平面位移法 (Atrioventricular plane displacem ent AVPD) 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记录46 名冠心病患者 AVPD 值及其房室瓣环运动速率 (AVPDV) 值,AVPD 值与门控扫描所测整体射血分数 (EF) 及各侧壁射血分数 (REF) 相对照, 房室平均运动速率比值 (k2/k1)与脉冲多普勒所测二尖瓣瓣下血流频谱A/E 比值相对比。结果:CAD 患者AV-m ean 与门控所测EF 及各位点AVPD值与其门控所测REF 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公式为LVEF= 17.75+ 3.27×AVPD-m ean; 房室平面速率 (k2/k1) 值与脉冲多普勒二尖瓣瓣下血流频谱A/E 相对照, 二者呈高度正相关 (r= 0.95, p< 0.001)。结论: AVPD 法可以在非依赖内膜显示和多普勒技术的情况下无创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 尤其适用于基层检查。  相似文献   

15.
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静滴生脉注射液25~30ml,每日1次,连用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常规导联心电图、血脂及心脏功能各参数。结果: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的改变有恢复作用(85%),并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P<0.05);对心脏功能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前期(PEP)、射血分数(EF)、等容收缩期(ICT)、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冠状动脉灌注压(CAP)、心内膜下心肌存活率(EVR)、心缩力指数(HI)、心搏指数(SVI)和心脏指数(CI)均有显著影响(P均<0.05);心电图STT改变与等容舒张期(IRT,r=-0.38)、LVET(r=0.66)、EVR(r=-0.62)、CAP(r=-0.51)和CI(r=-0.27)均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顺应性与协调性,提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及心肌存活率,提高EF与CI,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不失为是改善心脏功能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DDE)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室重构(LVR)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用2DDE对56例ICM患者LVR的病理生理改变引进了研究,另有50例正常对照者。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ES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峰值充盈率(PFR)、峰值流速A(PVA)、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在尿毒症患者所致心脏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用30例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资料完整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抽取正常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尿毒症组与对照组各测值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左室腔明显扩大,左室心肌重量和左空心肌重量指数明显增加(P<0.01),左室收缩功能EF与FS无差异(P>0.05),反映泵血功能的SV、ESV、EDV和CO增高(P<0.05-P<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AI、E/A和 IVRT均有增大( P< 0.05- P< 0.01),肺静脉血流频谱 D波、DI和 RFI明显减少, S/D AR和 ARD均有明显增加(P<0.01),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明显。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多普勒在尿毒症患者心脏病变的检查诊断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心钠素(ANF)与左房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技术和放射性免疫测定法,对36例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房血流动力学变化与ANF水平进行分析。结果:ICM组A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NC)组(P<0.001);ANF水平与左房功能指标:左房张力(LAT)、左房收缩期最大容积(LAV)、左房压力(LAP)、左房射血力(F)、左房内径(LAD)、A峰和收缩期左室壁应力(ESS)呈显著线性相关(r值依次为0.82、0.80、0.79、0.78、0.75、0.72和0.70,P<0.01~0.001);与左室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容积(LVV)、左室射血分数(EF)及峰值充盈速度(PFR)呈中度相关(r值依次为0.68、0.67和0.66,P<0.01)。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ANF水平有增高趋势。结论:测定ANF将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左房室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验声学定量-硝酸异山梨醇酯试验(AQ-ISDN)能否在术前预测择期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心功能。方法 随机对择期PTCA30例患者在介入前应用声学定量技术(AQ)测定经口吸入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2.5mg之前及吸入后5min的左心功能参数的改变。并与介入后AQ左心功能测值相对照。结果 介入肖吸入ISDN后5min峰值射血率(PER)的改变与介入后PER的改变相关、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图像再建技术对20例冠心病患者与年龄、性别相配对的15例正常人进行了左心功能研究,并与二维(2DE)、M型超声心动图(MME)及核素心血池造影(RNA)进行对照。结果发现:①3DE对其中12例冠心病患者所测左室射血分数(EF)与RNA的相关系数(r=0.94)明显高于2DE(r=0.71)(P<0.01);②3DE、2DE、MME三种超声方法所测左室容量(LVV)与EF,在正常组三者差别无显著性(P>0.05),在冠心病组三者均有差别(P<0.01);③MME对正常组与冠心病组的LVV测值与EF,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而3DE、2DE对正常组与冠心病组的LVV测值与EF,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3DE所测得差别大于2DE;④正常组低心肌节段收缩率(<10%)占总面积的7.87%,而冠心病组占24.45%(P<0.01)。作者认为,在左室形状有变化的病理心脏,3DE对LVV及EF等心功能参数的测定具有相当好的准确性,明显优于2DE及M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