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主要病变描述右侧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和左侧髂总静脉汇合形成左侧下腔静脉;左侧髂内静脉与髂外静脉汇合形成髂总静脉,右侧未形成髂总静脉。右侧肾下段下腔静脉管径较细,起自右侧髂外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右侧旁,向上汇入右肾静脉。左侧肾下段下腔静脉较右侧粗大,位于腹主动脉左侧;在肾门水平,右肾静脉经腹主动脉前方向左汇入左位下腔静脉,左肾静脉有两条,独自汇入左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73岁。因子宫颈癌术后放疗入院。查体无异常。超声检查 :沿腹主动脉探查 ,近心端管径 2 .2 cm,约平第一、二腰椎间 ,相当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方可见腹主动脉走行突然扭曲 ,几乎呈 90度直角向脊柱右侧水平走行至下腔静脉左前方 ,与下腔静脉紧邻 (图 1) ,此段腹主动脉内径 1.9cm,水平走行长度约 4 .1cm。于下腔静脉左前方腹主动脉又以 90度角转弯向下走行 (图 2 )。继续向下追踪 ,腹主动脉逐渐转向左侧走行 ,约平第四、五腰椎间 ,相当于腹主动脉分叉处 ,恢复至正常位置。追踪过程中 ,腹主动脉全程管径无明显变化 ,内膜光滑 ,管腔内…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6岁,因左下肢疼痛、麻木、血压18/12kpa,左足苍白,胫前皮肤有片状坏死,左股动脉、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余无异常发现。心电图、x线胸透正常。腹主动脉造影:左侧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无显影,堵塞段约20cm。诊断:左骼动脉栓塞。为查明栓子来源,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心脏及升主动脉,左心房及左心耳无血栓及赘生物,无卵圆孔未闻及房间隔瘤。将管体向后旋转180°,自下而上探查胸主动脉全程和主动脉弓,结果显示胸主动脉内膜弥漫性增厚,于主动脉弓降部探及突向管腔的复合型粥样斑块,班块内部有不均匀…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1岁.发现脐部偏上一种物6余年.查体:精神良好,双下肢无浮肿,双肾区无叩痛,脐部偏左侧扪及一鹅蛋大小肿物,质韧,轻压痛.超声检查:肾动脉以下至两侧髂总动脉分支下约2.0cm处见均匀低回声区,位于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周围,部分包绕下腔静脉,以腹主动脉左侧及前方尤为明显,最厚处约1.06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内部丰富血流信号,最高流速72.2cm/s.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49岁, 以"双手掌指关节间断疼痛伴脚后跟疼痛并行走受限"为主诉入院。无胸闷、胸痛、腹痛、腹胀等其他不适。体格检查见双下肢水肿, 无压痛、肌肉萎缩或肢体畸形表现。既往曾行"阑尾切除术", 余病史无特殊。入院后血常规、血沉、尿常规、粪常规、甲状腺功能三项、血脂六项、肝功能、心肌酶谱、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D-二聚体、CCP、ANA、ENA、免疫全套等检验结果均无明显异常。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示双下肢动脉频谱呈低流速、低搏动改变(图1, 2), 为进一步明确原因, 遂继续行双侧髂动脉、腹主动脉扫查, 超声提示:腹主动脉下段、右侧髂总动脉未测及(考虑:先天缺如, 图3, 4);左侧髂总、双侧髂外动脉近心端管样狭窄(考虑:先天发育异常, 双侧髂内动脉向髂外动脉逆向供血, 图3~7);腹主动脉残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与盆腔动脉间侧支循环形成;腹主动脉残端-左侧髂总动脉-右侧髂总动脉残端间侧支循环形成。后行腹主动脉CTA提示:腹主动脉下段(平肾动脉以下层面)、肠系膜下动脉、右侧髂总动脉未见明确显影, 左侧髂总动脉仅见一纤细残端, 腹盆腔内可见多支侧支血管;脾动脉走形迂曲;肠系膜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供体阴茎腹主动脉灌注、髂总动脉灌注和髂内动脉灌注法的临床观察指标,试图寻找最佳的尸体阴茎灌注方法。方法: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于2004-03/2005-09采用腹主动脉灌注法、髂总动脉灌注法和髂内动脉灌注法取得供体阴茎各15例,共获取供体阴茎45个。①腹主动脉灌注法:于腹主动脉分叉上方6cm处做切口,切口近端插管灌注肝、肾,切口远端套入一粗线,插入20F气囊导尿管,深约5cm。②髂总动脉灌注法:分别于腹主动脉与髂总分叉处套入一粗线,上提粗线,剪开髂总动脉前壁,插入自制12F硅胶管,深约4cm。③髂内动脉灌注法:分别于髂总动脉与髂内动脉分叉处套入一粗线,上提粗线,剪开髂内动脉前壁,插入自制10F硅胶管,深约3cm。分析45例供体阴茎灌注临床资料,比较3种灌注方法切取供体阴茎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灌注液用量和灌注不良率。结果:①手术时间方面,腹主动脉灌注法短于髂总动脉灌注法[(3.28±1.02,4.96±1.84)min(P<0.05)],髂总动脉灌注法短于髂内动脉灌注法(6.02±2.25)min(P<0.05)。②热缺血时间方面,腹主动脉灌注法热缺血时间短于髂总动脉灌注法[(1.08±0.85,3.08±1.12)min(P<0.05)],髂总动脉灌注法热缺血时间短于髂内动脉灌注法(4.14±1.81)min(P<0.05)。③灌注不良率方面,腹主动脉灌注法明显低于髂总动脉灌注法[0,10.25%(P<0.05)],髂总动脉灌注法低于髂内动脉灌注法(15.23%)(P<0.05)。④3组灌注方法的灌注液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灌注法切取供体阴茎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均较短,灌注不良发生率低,优于髂总动脉和髂内动脉灌注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82岁,主因"眩晕"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史10年,查体未见异常。超声: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左侧髂外动脉、双侧股总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右侧髂外动脉起始处狭窄段由相距约1cm的两段组成,每段各长约0.5cm;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 velocity,PSV)为400cm/s,右髂总动脉PSV为123cm/s,二者比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盆腔血管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盆腔血管行SCTA及三维重建(5例肾移植术后,3例盆腔肿瘤术后,1例右髂总动脉血管吻合术后,1例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多发动脉瘤),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5例肾移植术后,4例SSD显示髂外动脉从其起始处缺失及其侧支循环血管,1例显示髂外动脉与肾移植血管吻合口处巨大动脉瘤,2例同时显示下腔静脉、双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及其分支。3例盆腔肿瘤术后SSD及MIP成像显示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及其大分支、双侧股动脉上部大小形态,未见狭窄、阻塞。1例右髂总动脉血管吻合术后SSD显示右侧髂总动脉血管吻合处表面稍变形。1例SSD成像显示腹主动脉下段,左侧髂总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多发动脉瘤。结论:SCTA及三维重建是诊断与评价盆腔大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了解盆腔血管情况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1997-01/2007-06收治孤立性骼动脉瘤患者共33例,男19例,女14例,其中单侧髂动脉瘤29例,双侧4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血管重建.结果显示4例双侧病变中,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丰动脉-双侧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29例单侧病变中,主一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骼-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髂总-髂外动脉人工血管移植21例,髂总-髂外动脉转流4例.移植后3,6个月,1,3,5,8,10年行彩色多普勒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或DSA检查,平均随访5年.2例分别于移植后3年和6年死于急性脑梗死和心肌梗死,1例移植后2年死于交通事故,余健康存活,无复发,无吻合口狭窄或下肢缺血表现.提示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良好措施,仍然是目前医疗条件下有效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下肢缺血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是罕见的。本文报告的2例在未获正确诊断前曾试图作血栓切除术.例1 女58岁,因急性右下肢疼痛就诊.检查发现右下肢冰凉、皮肤苍白和脉搏消失。诊断急性右髂总动脉栓塞准备血栓切除术.动脉导管播至切口上方10cm 处受阻,但未取出血栓.动脉造影诊断右髂总动脉血栓和远端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  相似文献   

11.
腹主联合双髂动脉阻塞的介入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腹主动脉联合双髂动脉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腹主-双侧髂动脉狭窄/闭塞患者采用导丝开通、导管局部溶栓、PTA及内支架植入等方法治疗,其中15例行尿激酶50~200万U(平均130万U)溶栓,18例PTA治疗,16例(39支动脉)接受内支架植入.结果除1例主-髂动脉、2例各1支髂动脉及1例双肾动脉未获开通外,余18例腹主动脉、髂动脉和2支肾动脉均成功开通.2例发生远端股、腘动脉栓塞经溶栓获得通畅.1例因髂动脉破裂植入覆膜支架.术后平均住院8.5天.14例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4例部分好转.随访18例(1.5~78个月),1例于1.5个月后1侧髂动脉闭塞,未能开通;1例分别于25和28个月发生主-髂动脉闭塞,行PTA和再次支架植入,其余病例良好.结论多种介入手段结合可有效治疗腹主-双髂动脉狭窄/闭塞.  相似文献   

12.
198 9年至 2 0 0 1年我们收治了 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 ,均行动脉瘤切除及血管移植术 ,效果良好 ,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 1男 ,71岁。中腹部偏左可触及一约 6cm× 4cm× 6cm大的搏动性包块 ,边界不清 ,轻度压痛 ,听诊有血管搏动音。磁共振示 :腹主动脉末端至髂总动脉分叉处有一 7cm× 6cm梭形膨大区 ,上缘距肠系膜上动脉约 5cm ,下缘累及两侧髂总动脉上段 ,正常处腹主动脉宽约 2 5cm。例 2男 ,5 3岁。下腹部压痛明显 ,可扪及动脉搏动 ,腹主动脉造影可见腹主动脉约平第四腰椎水平处有 2cm× 3cm大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髂总动脉与腹主动脉不同水平的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控制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置管时所受射线曝露剂量及子宫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6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分为髂总动脉组33例及腹主动脉组30例,剖宫产术前预置球囊导管于不同动脉阻断平面。髂总动脉组经双侧股动脉入路,预置球囊导管于双侧髂总动脉主干,腹主动脉组经单侧股动脉入,预置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稍下平面)。待胎儿娩出后,立即充盈球囊阻断相应动脉血流。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24h失血总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子宫切除率。结果:63例剖宫产术前行髂总动脉与腹主动脉内动脉预置球囊导管均获得成功,两组患者透视时间和X射线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主动脉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24h失血总量低于髂总动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组仅需单侧入路放置球囊导管,操作时间短,胎儿及母体所受射线照射剂量明显减少,射线下暴露时间明显缩短。虽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术中失血量、24h失血总量低于髂总动脉组,较髂总动脉预置球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主髂动脉闭塞(Leriche综合征)的CT表现,总结该病侧支动脉开放类型,提高对慢性Leriche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确诊为慢性Leriche综合征患者36例。36例患者治疗前均行主动脉CTA检查。24例行主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和6例行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成形术);6例行内科治疗。结果36例主髂动脉CTA均表现为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分叉闭塞,根据闭塞近心端(上端)位置分3型:(1)近肾动脉旁型16例;(2)肠系膜下动脉上型8例;(3)肠系膜下动脉下型12例。全部病例闭塞或次全闭塞远心端(下端)达单侧或双侧髂内、外动脉水平。36例慢性Leriche综合征侧支动脉开放类型有5种:(1)A型(Winslow通路,出现率100%,36/36),开放侧支为双侧腹壁上动脉,通过胸廓内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连接于髂外动脉。(2)B型(出现率92%,33/36):开放侧支为双侧下肋间动脉、肋下动脉/腰动脉,通过旋髂深动脉连接髂外动脉或股动脉。(3)C型(出现率50%,18/36):开放侧支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中结肠动脉),通过Riolan弓连接肠系膜下动脉或其分支直肠上动脉。(4)D型(出现率36%,13/36):开放侧支为双侧或单侧肋下动脉,通过髂腰动脉连接髂内动脉。(5)E型(出现率53%,19/36):开放侧支为直肠上动脉,通过骶动脉丛/直肠下动脉连接髂内动脉。A型和B型侧支动脉的开放可提供下腹壁和下肢动脉的血供。C型出现于闭塞近端位于肠系膜下动脉以上的患者,以代偿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区的血运。D型和E型为少见类型。结论慢性Leriche综合征患者的侧支动脉开放有多种类型,侧支动脉开放与主髂动脉闭塞范围相关。正确识别和描述侧支动脉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髂总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引起腹主动脉下段及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方法:幼年家猪6只,利用血管夹夹闭髂总动脉侧壁依次造成1/4、1/2、3/4管腔狭窄,记录对应腹主动脉下段及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流速曲线,测算PSV、MDV。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血流参数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髂总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引起腹主动脉下段及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结果:PSV与狭窄程度呈线性负相关,MDV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呈负性增加,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动力学改变较腹主动脉下段显著。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后,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出现针尖状反向血流流速曲线,并随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结论:狭窄上游不同部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不同,离狭窄越近处变化越显著,针尖状反向血流流速曲线的出现说明靠近狭窄部位。  相似文献   

16.
女性盆腔和早孕的双功多普勒超声显像(DuplexDoppler songraphy;DUS)诊断目前处于初始阶段。本文简介其有关最新研究成果,对今后深入工作将特别有用。(一)盆腔血管系正常髂总、髂外动脉内用DUS扫查产生高阻抗、舒张期反向的血流信号,与主动脉远端和股动脉所见相似,在其时间—速度波形下可见窗形空档(Window)表明存在阻抗(Plug)血流。髂  相似文献   

17.
主髂动脉闭塞是引起下肢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病变部位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及双髂动脉部位。急性闭塞的病因多见于主动脉骑跨栓或在原有病变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慢性闭塞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6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约有10%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20%。对于长段主髂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32岁。主因"下腹盆腔坠痛、腰背部疼痛5年;月经量多10年"。查体:左侧盆腔深压痛,妇科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经阴道超声示:左侧子宫宫底、宫体及左卵巢周围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团,直径 5.8~10.9 mm,血流缓慢,瓦氏动作时静脉血流频谱未见明显变化(图1)。考虑:盆腔淤血综合征,但不除外近心端静脉梗阻可能。平卧及站立位诱发后左肾静脉未见明显外压性狭窄。左髂总静脉受前方右侧髂总动脉及后方腰椎椎体压迫,管腔几近闭塞,髂外静脉有多处侧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下端、髂总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引起股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方法 幼年家猪6只,利用血管夹夹闭腹主动脉下端、左侧髂总动脉侧壁依次造成1/3、1/2、3/4管腔狭窄,记录对应股总动脉血流频谱波形,测算PSV、Vmin、S/D、D/S.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血流参数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腹主动脉下端、髂总动脉相同程度狭窄引起股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结果 超过1/2管腔狭窄时反向波消失,出现持续正向波.PSV与狭窄程度呈线性负相关,D/S在管腔狭窄超过1/3后与狭窄程度呈线性正相关.左侧髂总动脉狭窄时,右侧股总动脉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变化.髂总动脉狭窄较同等程度腹主动脉狭窄引起股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结论 根据一侧股总动脉血流频谱波形的改变可以推断其上游存在狭窄性病变和反应狭窄下游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情况,离心脏越远处的分支动脉管腔狭窄引起其下游血流动力学改变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左下腔静脉畸形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 ,4 2岁 ,因右上腹部不适 ,行腹部超声检查 ,探头置于上腹部剑突下横切观察胰腺时偶然发现典型的“胡桃夹”现象 (图 1) ,经追踪扫查发现左肾静脉向下有较粗的血管相连 ,并且位于腹主动脉左侧 ,无明显搏动 ,遂想到左下腔静脉畸形可能。继续检查 :肝段及肾前段下腔静脉位置正常 ,其远心端属支呈“Y”形与右、左肾静脉连接 (图 2 ) ;脊柱右前方未发现肾后段下腔静脉 ,脊柱左前方腹主动脉与左下腔静脉并行排列 ,左下腔静脉于第五腰椎平面腹主动脉左侧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讨论 左下腔静脉是指右侧上主静脉退化时 ,左侧上主静脉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