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针加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169例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2组在各方面均具有齐同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吞咽功能、减轻吞咽障碍、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并且其作用具有累积性和稳定性.结论 电针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能显著、持续改善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药物、针灸)和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皮神经电刺激。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表面肌电图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电生理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正常比例为43.33%(13/30)明显高于对照组23.33%(7/3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 =-3.318,P <0.01)。治疗后两组对空吞咽时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肌电积分值(IEM G )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1)。结果 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吞咽训练能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对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接受针刺与康复治疗的假性延髓性麻痹的吞咽障碍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34例进行观察比较。采用自订评定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5%,对照组有效率38.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与康复训练方法结合作为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4周后的主要治疗手段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同时,针刺水沟、风池、廉泉、合谷穴;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为85.2%,对照组疗效为3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方面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枢神经康复和可塑性原理,采用经皮电刺激喉返神经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患53例,并与传统的针灸方法治疗45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87%的患症状减轻或缓解,佳田氏饮水实验评定明显好转,疗效优于对照组(53%)。证明经皮电刺激喉返神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我院2005年1—12月住院的60例患者。诊断标准:①假性延髓麻痹诊断参照史玉泉等编的第2版《实用神经病学》,并依据患者的病情,按照日本洼田氏的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划分为轻度(3分以下)、中度(4分)、重度(5分)3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采用高压氧、吞咽训练及针刺风池穴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5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吞咽训练组、针刺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处理,高压氧组患者同时辅以高压氧干预,吞咽训练组患者辅以吞咽功能训练,针刺组患者则辅以针刺风池穴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高压氧、吞咽功能训练及针刺风池穴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9,12,15,18及21天时,采用改良吞咽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除对照组患者以外,其他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各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顺序和起效先后顺序如下:联合治疗组&rt;针刺组&rt;吞咽训练组&rt;高压氧组&rt;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压氧、吞咽功能训练及针刺风池穴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具有协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效果。方法 68例假性延髓麻痹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82%(28/34),对照组为29%(10/34),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34/34),对照组为85%(29/34)。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假性延髓麻痹能显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2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治疗组加用V italStim电刺激治疗仪进行NMES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在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定均有所好转(P均<0.05),且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92±0.95vs2.56±1.12,P<0.05)及吞咽障碍程度分级(7.60±1.89vs6.40±2.27,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NMES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假性延髓麻痹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综合征和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增高趋势明显,针灸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针灸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论文对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尚存在的不足,旨在对针灸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提供临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康复医学Rood技术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按摩双风池、翳风、廉泉等结合Rood技术训练吞咽功能.结果:治疗组21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21例,总有效率52.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操作简便,值得康复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和摄食训练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吞咽电刺激和门德尔松手法,分别观察两组蛙田饮水实验及吞咽功能积分变化。结果: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结论: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疗法对假性延髓麻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6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7.8%,对照组为5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程明显较对照组短。结论 穴位注射能显著的提高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学勤  佘秋琼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1649-1650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行康复训练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6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电刺激治疗慢性腰背痛的效果,应用双盲的随机的重复测量的设计,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NMES与TENS综合及安慰治疗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综合治疗不仅在疼痛减轻或疼痛缓解方面都比安慰治疗显著有效,而且也比单用TENS或NMES显著有效。此外,为评价长期应用TENS、NMES和综合治疗的作用及副作用,必须随访观察包括疼痛、精神状况和功能在内的临床征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大约30%-50%的脑卒中患者有吞咽困难,脑干卒中的发生率约40%-70%,单侧半球卒中的发生率约为35%.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电针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4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电针组及对照组各15例,前两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加用电刺激和电针治疗。3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 结果:3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电刺激组和电针组疗效更明显,电刺激组和电针组相比较,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无明显差异,但VFSS评分电刺激组治疗后明显高于电针组。 结论:电刺激疗法和电针均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电刺激疗法作用更佳。 关键词  电刺激;电针;吞咽障碍;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54.1,R245,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10)-02-0135-04  相似文献   

20.
背景纤维肌痛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表现为身体多处疼痛与发僵,伴有睡眠障碍,疲乏无力等,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目的通过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电针刺激穴位治疗,并与常规用药治疗进行对比.探讨其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对象选择1994-06/2001-05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就诊的纤维肌痛综合症患者66例,均为随访病例.随机分为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22例.年龄42~55岁,病程7~13个月.方法①电刺激组采用FZ-1型程控低频脉冲治疗仪,将2对电极分别贴敷于压痛点最明显的邻近2对主穴上,另1对电极贴敷于1对配穴.通连续波,输出脉冲宽度为6~150 ms,高频100 Hz,刺激15 min,再转为低频2 Hz,刺激15 min,强度约(14±3)mA,1次/d,连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 d.②电针组用28号毫针刺入应刺深度得气后,接G-6805电疗仪.取穴、操作、治疗时间均同电刺激组.③药物组口服谷维素和维生素B130 mg/片,3次/d;阿米替林片从每日10 mg开始,每10天增加10 mg至20~30 mg时止,睡前1次口服.共服药45 d.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患者镇痛疗效比较.②治疗后6,12,24个月痊愈显效者的随访结果比较.结果6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镇痛的总有效率比较电刺激组和电针组明显高于药物组(100%,95.5%,68.2%;X2=18.03,17.27,P<0.01).②复发率比较治疗后24个月电刺激组、电针组明显低于药物组(7.1%,6.1%,50.0%;X2=7.01,6.91;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或电针刺激穴位治疗均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复发率低.经皮神经电刺激穴位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无创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