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庞爱华 《护理研究》2004,18(4):351-352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 /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它不仅用于机械通气 ,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1] 。人工气道的建立 ,使气管直接向外界敞开 ,失去了正常情况下鼻腔对空气的消毒过滤、加温、保湿和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2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人工气道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吸痰导管插入的有效深度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 2 0 0 1年 2月— 2 0 0 3年 2月 ,在我院急诊ICU住院施行人工气道病人 9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49例 ,女 41例 ,经鼻腔…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吸痰技术(tracheostomy suction)指对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患者实施的涵盖支气管卫生学管理、机械通气和机械吸引气管内分泌物的综合技术,是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组织有效供氧的重要手段[1].气管切开人工气道建立后,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和过滤作用的消失,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可能干燥、黏稠,甚至黏附在人工气道内径表面,使患者对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能力下降[2-4].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的重要护理措施,而导管的反复插入,容易刺激气道黏膜而产生出血、溃疡,使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等并发症和临床风险增加.不必要的吸痰可增加风险发生的几率,但若不及时吸痰,则可发生痰液堵塞,会使肺通气量降低,影响通气效果[5-7].尤其对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咳嗽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呼吸道阻塞和肺内感染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较高[8].同时,由于人工气道直接开口于颈部环状软骨下,气道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增加了气道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机及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气管插管已成为呼吸衰竭病人的主要抢救治疗手段,实施气管插管的病人依靠气管内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良好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我科2010年4月3日给1例病人行气管插管术成功后初次吸痰时出现吸痰管取出困难,吸痰管在气管插管内停留1 min左右,难以取出。现将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柳红 《全科护理》2011,(2):182-182
气管插管已成为呼吸衰竭病人的主要抢救治疗手段,实施气管插管的病人依靠气管内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良好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我科2010年4月3日给1例病人行气管插管术成功后初次吸痰时出现吸痰管取出困难,吸痰管在气管插管内停留1 min左右,难以取出。现将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金球 《上海护理》2012,12(2):62-64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置入气管或经鼻(口腔)插入气管所建立的呼吸通道,用以清除气道分泌物,辅助通气及治疗肺部疾病,人工气道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但人工气道的的建立使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受到干扰,声门因有管道通过而不能关闭,不能形成气道高压,不能有效咳嗽,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淤积、阻塞而出现气道阻力增高,通气不足,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因此人工气道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泡通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关键[1]。为寻求安全、有效、合理的吸痰方法,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癌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 ,行肺叶切除或一侧全肺切除 ,术后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减少 ,残气量增加 ,肺呼吸功能降低。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可致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应加强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现将持续呼吸机治疗期间气道湿化 ,有效吸痰 ,防止痰痂形成 ,预防肺不张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共为 5 2 0例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机械通气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 ,5 3~ 73岁 ,平均 64岁。机械通气时间3h~ 7d ;气管插管 8例 ,气管切开 13例 ;术…  相似文献   

7.
人工气道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置入气管或经鼻(口腔)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和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通气功能,氧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功能.清除气道分泌物.辅以通气及治疗肺部疾病.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人工气道内吸痰是人工气道护理的一项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操作之一。其目的是利用负压作用.经吸痰管将气管内的痰液和误吸物吸出,以保持气道的通畅。如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低氧仇症、气道黏膜损伤、肺不张、  相似文献   

8.
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庞爱华 《护理研究》2004,18(2):351-352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它不仅用于机械通气,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1]。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敞开,失去了正常情况下鼻腔对空气的消毒过滤、加温、保湿和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人工气道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吸痰导管插入的有效深度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是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硅胶气管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气管切开病人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体失去鼻部过滤湿化、调节的过程以致气道分泌物粘稠。痰不易吸出,易形成痰痂,或吸痰操作不当等原因所致的肺部感染。导致痰液增多粘稠不易吸出,影响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现将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膨肺吸痰法在ICU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惠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53-1054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咳嗽排痰能力降低,加之正压机械通气还妨碍纤毛运动,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能否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将关系到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转归。临床观察中发现,常规吸痰不仅不能将深部痰液吸出,改善通气功能,而且还可能因为吸痰方法、时机不当造成缺氧、窒息、肺不张等并发症。为探讨有效的吸痰方法,减少吸痰并发症,我科于2008年1~8月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了膨肺吸痰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4.
15.
论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与“慎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当君子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众"则是指在许多人违反原则时,君子却不随波逐流,不盲目  相似文献   

16.
17.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injuries of the hip joint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has been a major area of interest for surgeons treating injuries and non-traumatic conditions of the organs of locomotion. The work of prominent Polish surgeons and orthopaedists has contributed to progress in this branch of medicine over the l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