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邱明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5):1510-1512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是一个病理形态学诊断 ,其特征为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 /或系膜基质增多 ,而毛细血管壁正常。1977年WHO正式将其规划为原发性肾小球一个独立病理类型。据北京、上海、南京及广州较大系列的肾穿刺病理报告 ,该类型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1/4~ 1/3。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 1/2左右。在我国 ,4 0 %的本病患者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青少年最常见 ,男女之比为 1.5∶1~ 2 .3∶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主要为无症状蛋白尿、孤立性血尿、蛋白尿合并血尿、肾病… 相似文献
2.
3.
4.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水肿的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多数专家认为MsPGN多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脾、肾亏虚为多见,标实多为湿热、热毒、水湿、瘀血、湿浊等实邪。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利用中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的作用特点,在控制肾脏的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病理损害、延缓肾衰竭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6.
王铁良 ,男 ,194 0年 12月出生 ,河北省清苑县人。教授、主任医师、国家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全国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医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学科带头人、东北地区 (含内蒙 )中医肾病研究会主任、黑龙江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副主任。王教授从医 4 0载 ,在肾病的研究治疗上 ,王铁良教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2项 ,目前在研课题 3项。曾撰写的《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慢性肾功… 相似文献
7.
张持萍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5(6):336-338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聚积和扩张,系膜基质的过度聚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衰竭。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于MsPGN的治疗则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小。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9.
刘霞教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经验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教授认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气阴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基础,而热毒瘀则为发病的病理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益气滋阴以扶正,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总结出了治疗本病的经验方,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滋肾化瘀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尾静脉注射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经滋肾化瘀方治疗后,观察滋肾化瘀方对模型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滋肾化瘀方能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及尿红细胞含量、血清尿素氨(BUN)、肌酐(Scr)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下IgG、C3免疫复合物沉积,使肾小球病理损害减轻.结论:滋肾化瘀方能减轻模型大鼠肾小球及基质病变,稳定并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肾组织的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为针刺治疗Ms PGN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综合免疫方法建立Ms PGN大鼠模型,选取命门、双肾俞、关元、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减少;系膜区宽度明显下降(P〈0.05,P〈0.01),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消失;足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针刺对Ms PGN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肾络通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以肾络通治疗;对照组30例,以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为25.0%和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和53.3%(P<0.05),而治疗组复发率仅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P<0.01)。结论:说明肾络通是治疗MsPGN的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系膜增生性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一组病理上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及不同程度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积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MsPGN为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国内资料显示该型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0.3%~24.7%。若未采取有效治疗,最终导致不可逆性肾小球硬化。中药治疗MsPGN具有较好疗效,并且可以减少复发,其中益气化瘀之品黄芪、水蛭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传统认为MsPGN以气虚等本虚为本,血瘀等邪实为标,但临床上血瘀似乎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活血化瘀几乎是治疗MsPGN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络解毒法治疗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80例原发性MsPGN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各40例,2组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通络解毒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包括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放免指标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白蛋白(Alb)和尿免疫球蛋白G(IgG)及安全性指标(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放免4项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后比较,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放免4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随访期间,中药组肝功能、血常规指标未发现明显异常者,对照组1例患者肝功能转氨酶轻度升高,2例患者加用环磷酰胺后白细胞降低;中药组头晕、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通络解毒法能减轻MsPGN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放免肾功能,减少其24 h尿蛋白排量,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GTW)在体内对实验性系膜增殖性肾炎蛋白尿及系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运用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1-22-3建立大鼠可逆性抗Thy1.1抗体肾炎(简称“抗Thy1.1肾炎”)模型,以GTW干预,并设立对照组。比较24h尿蛋白排泄量(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Upro)、肾功能(serum creatinine,SCr;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浆总蛋白(total plasma protein,TP)以及肾小球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肾组织中增殖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mRNA表达水平。结果 GTW抑制抗Thy1-1肾炎模型Upro和系膜损伤;抗Thy1.1肾炎模型肾组织中增殖因子(PDGF-BB、TGF-β)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分别为其2.84倍与1.64倍,GTW使PDGF-BB mRNA过高表达水平下调3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TW可减少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蛋白尿,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这些作用可能与下调肾组织增殖因子(PDGF-BB)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