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凌树才  李云庆 《解剖学报》1998,29(3):237-241,I004
为了观察起自延髓网状背侧亚核的下行投射对脊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将微量海人藻酸注入大鼠SRD中,致SRD神经元兴奋,在SRD下行通路的作用部位引起c-fos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在注射后30min,脊髓灰质内出现FOS阳性神经元,1.5-2h时达高峰,4h后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三叉尾侧亚核(Vc)内向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直接投射的神经元与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能传入的关系,本研究用四甲基罗达明(TMR)逆行追踪与Fos和SP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研究了Vc向VPM投射的神经元。结果表明:(1)F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Vc浅层(Ⅰ、ⅠⅠ层);(2)SP受体(SPR)阳性神经元也主要分布在Vc浅层;(3)TMR注射入一侧VPM,逆标神经元仅见于对侧Vc和双侧延髓网状结构(MRF);(4)VcⅠ层内TMR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2.3%为Fos阳性,11.7%为SPR阳性;(5)Vc深层内TMR逆标神经元总数的13.1%为Fos阳性,8.5%为SPR阳性;(6)MRF内TMR逆标神经元总数的43.3%为Fos阳性,5.1%为SPR阳性。上述结果提示:(1)Vc及MRF内直接向VPM投射的部分神经元感受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2)VcⅠ层内直接向丘脑投射的部分神经元可能接受外周SP能的初级传入。  相似文献   

3.
袁祥鹏  鞠躬 《解剖学报》1997,28(2):137-141
为了解参与机体免疫调控过程的中枢神经核团,对雄性SD大鼠侧脑室及腹腔注射多克隆免疫激发剂LPS,应用即刻早期表达基因c-fos免疫组织2化学法,观察大鼠服内Fos表达。侧脑室注射LPS10ng,3h后见下丘脑室旁核内侧部对应CRF神经元分布区有密集的Fos阳性染色;外侧及腹侧部相当于OXT细胞所在部位的脑干,脊髓投射区有Fos表达细胞;前大细胞亚核亦有Fos染色细胞。  相似文献   

4.
王智明  李云庆 《解剖学报》1997,28(2):165-169
为了探讨三叉尾侧亚核内向丘脑腹牛内介核直接投射的神经元与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能传入的关系,本研究用四甲基罗达明逆行追踪与Fos和SP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研究了VC向VPM投射的神经元。结果表明:1.F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Vc浅层,2;SP受体阳性神经元也主要分布在VC浅层;3.TMR注射入一侧VPM,逆标神经元仅见于对侧VC和双侧延髓网状结构;4.VCⅠ层内TMR逆标  相似文献   

5.
大鼠脊髓内接受盆腔脏器伤害性刺激神经元的定位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用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脊髓内接受盆腔脏器伤害性刺激神经元的分布状况。在对照组,仅偶见Fos阳性细胞出现于L6、S1节段脊髓后角(<2个/片),且染色浅淡。将3%福尔马林经插管分别注入膀胱、阴道和直肠造成伤害性刺激时,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100~260个/片,S1),主要出现于L6、S1节段后角Ⅰ层内侧部、后角内侧缘、后连合核和中间带外侧核。少量散在于后角Ⅰ层外侧部、后角外侧缘、外侧脊核和前角背内侧部。为了确定脊髓内Fos阳性神经元是否向上位脑结构投射,将荧光金(FG)注入一侧臂旁外侧核后,给予膀胱伤害性刺激,结合Fos蛋白免疫组化技术,在后连合核和中间带外侧核发现有FG/Fos双标细胞。在中间带外侧核,FG标记细胞与Fos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核的背侧部,且FG标记细胞多数同时为Fos阳性,FG/Fos双标细胞占FG标记细胞总数的71.2%(37/52),占Fos阳性细胞总数的14.8%(37/250),提示脊髓内接受盆腔脏器伤害性神经元部分投射至臂旁外侧核。为进一步确定Fos阳性细胞在中间带外侧核定位分布特征,采用NADPH脱氢酶反应(显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与Fos蛋白免疫组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神经激肽B受体(neurokininbreceptor,NKR)神经元在大鼠延髓的定位及其在腹膜伤害性传入信息整合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显示NKR神经元的分布并观察它们对腹膜化学伤害性刺激的Fos表达。结果表明:NKR样免疫反应(NKR-LI)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孤束核(Sol)、延髓腹外侧区(VLM)、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浅层和三叉旁核(Pa5)。腹膜伤害性刺激激诱导的Fos表达神经元多数分布在Sol、VLM、Pa5和最后区。Sol、VLM和Pa5中约30.1%的NKR-LI神经元同时呈Fos样免疫反应。本研究提示:延髓内上述核团NKR-LI神经元与腹膜伤害性初级传入信息的整合有关,可能参与内脏伤害性刺激的抗伤害性感受(anti-noceciption)过程。  相似文献   

7.
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髓网状背侧亚核(subnucleusreticularisdorsalisSRD)是最近几年发现的在伤害信息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核团。该处的神经元能特异性或优先性地被来自全身各部位的机械性、温度性及化学性刺激激活,并能准确地编码电、温度及机械性刺激的强度。SRD与脊髓之间存在往返投射,被认为是弥散型伤害抑制性控制现象的基础。本文就SRD的形态学及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SP受体阳性神经元、FOS阳性神经元及初级传入C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SP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主要分布在此核的Ⅰ、Ⅱ层,Ⅰ层多于Ⅱ层;10%福尔马林刺激大鼠口周区后诱导的F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此核的Ⅰ~Ⅳ层及其内侧的网状结构,但主要集中在Ⅰ、Ⅱ层,Ⅱ层多于Ⅰ层;BSI-B4标记的初级传入C纤维及其终末也密集地分布于此核的Ⅰ、Ⅱ层,且Ⅱ层多于Ⅰ层。多重反应的结果显示:在Vc的Ⅱ层和Ⅰ层内,SP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和FOS阳性神经元胞体的周围可见许多BSI-B4标记的纤维及终末;部分SP受体阳性神经元也呈FOS阳性,少数SP受体和FOS的双重阳性神经元周围也有BSI-B4标记的纤维和终末。以上结果说明:(1)传递面口部痛信号的C纤维主要终止在尾侧亚核的Ⅰ、Ⅱ层,与SP受体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区重叠,提示这些C纤维可能含SP;(2)参与西口部痛信息传递的F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Vc的Ⅱ层,它们与初级传入C纤维终末的分布区重叠,其中的部分POS阳性神经元也呈SP受体阳性,从而进一步地证明了BSI-B4标记的初级传入C纤?  相似文献   

9.
为了搞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调制初级门户内的精确定位,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和脊髓内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受体、AMPA受体和Kainate受体)、GABAA受体和甘氨酸(Gly)受体的分布。NMDA受体1亚型分布于Vc和脊髓的各层,NMDA受体2A/B亚型、Kainate受体和GABAA受体α亚单位散在性地分布于Vc和脊髓后角的Ⅰ层,GABAA受体α亚单位仅见于Vc和脊髓Ⅰ层内轴突样结构。AMPA受体、GABAA受体β亚单位和Gly受体较密集地分布于Vc和脊髓的各层,尤其是它们的浅层(Ⅰ和Ⅰ层)。结合机能学研究的结果,讨论了这些受体阳性神经元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调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陶发胜  高蓉  李云庆 《解剖学报》2000,31(2):108-112,I002
目的 观察臂旁核(PBN)内向丘脑腹后内侧核(VPM)投射神经元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向旁核投射纤维和终末的分布,以及两者之间的突触联系。方法 HRP逆行追踪与生物素警聚糖胺(BDA)顺行追踪相结合的双标技术,标记结果分别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结果 将HRP注入VPM后,在光镜下可见HRP逆标神经元主要位于同侧的臂旁外侧核,Kolliker-Fuss(KF)核和臂旁内侧核。将BDA注入Vc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和孤束核(NTS)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blue(FB)和Nuclearyelow(NY)分别注射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显微镜(360nm激发波长)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虽大多数神经元为单标记,但部分也呈黄色胞核,蓝色胞浆的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30μm以下的中、小型,鲜见大型细胞。分支投射神经元可能扩散传递口、舌伤害性痛觉信息并在VC和NTS内与其他来源的内脏、躯体感觉传入信息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陶元祥  李云庆 《解剖学报》1997,28(4):346-349,I002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脊髓前角内Fos阳性神经元和SP受体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相互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侧后肢跖部皮下注射2%福尔马林后,同侧脊髓背角内可见大量的Fos阳性神经元,而对侧背角内未见或偶见少量Fos阳性神经元。Fos阳性元主要集中分布于背角Ⅰ层和Ⅱ层背侧的内侧部。SP受体阳性的胞体和树突最密集分布区为背角的Ⅰ支,少量分布于Ⅱ层的背侧部和Ⅲ-Ⅳ层。Ⅱ层的腹侧部仅见来自Ⅰ层、Ⅱ层的背侧部和  相似文献   

13.
听源性惊厥发作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c-fos基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猛  许鹿希 《解剖学报》1999,30(3):206-210,I005
目的 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与听源性惊厥的关系。方法 用神经细胞Z(Nissl)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听源性惊厥发作后易感大鼠(P77PMC)PAG内即早基因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 听源性惊厥发作2h后,P77PMC大鼠PAG的背侧亚区及背外侧亚区,尾侧段腹外侧亚区内出现大量Fos阳性神经元,Fos阳性神经元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荧光素双标记与免疫荧光结合方法研究了单个含SP或CGRP的三叉神经节细胞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侧亚核、极间亚核和吻侧亚核的分枝投射。将DiamidinoYellow(DY)注入尾侧亚核,FastBlue(FB)分别注入吻侧亚核或极间亚核,发现DY/FB双标细胞占同侧三叉神经节内标记细胞总数的13.2%(FB注入吻侧亚核例)和2.3%(FB注入极间亚核例);双标细胞中含SP者分别为74.4%和69.6%;含CGRP者分别为72.1%和64.3%。将DY注入极间亚核,FB注入吻侧亚核时,DY/FB双标细胞占同侧三叉神经节标记细胞总数的1.6%,双标细胞中有67.9%为SP阳性,73.9%为CGRP阳性。多数的双标且呈SP或CGRP阳性的三叉神经节细胞直径约为25~50μm,为中、小型节神经元,而直径大于50μm的大型细胞较少见。以上结果提示,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进入脑干后的下降支分枝投射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各亚核,它们可能与面口部的痛信息传递有关。SP和CGRP是这些分支投射神经元的重要神经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急性心肌缺血时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SP受体的分布及形态学变化,采用ABC法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的大鼠延髓进行了抗SP受体(SPR)或抗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Fos/SPR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静脉内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后,在双侧MVZ内出现Fos阳性神经元;在锥体交叉(PYX)和最后区(AP)水平,SPR免疫反应结构(SPR-LI)较未注射组明显增强,背内侧部迷走神经运动背核(nmdX)的SPR-LI纤维也由弯曲的粗纤维(羊毛型)变为细的直纤维。30%左右的SPR-LI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的传导或调控。  相似文献   

16.
于恩华  陈运才  许鹿希 《解剖学报》1998,29(4):366-369,I007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可能作用,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和Fos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一次惊厥后,正丘内双重阳性神经元较较多,近70%-80%的NOS阳性神经元呈Fos阳性,其他听觉核团和内仅见少星NOS-Fos双重阳性神经元。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Fos双得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技术对大鼠脑干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测亚核(Vc)的NT能和L-ENK能投射进行了观察。脑干向Vc发出NT能和L-ENK能投射的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α部和延髓中缝核簇。结果提示NT和ENK可能参与下行抑制系统,Vc浅层密集的ENK样阳性终末不仅来自Vc内的局部或中间神经元,而且来自下行抑制系统的起始核团和脑干  相似文献   

18.
红藻氨酸致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c—fos mRNA和Fos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瑞发  周长满 《解剖学报》1997,28(2):151-156
为探讨即早反应基因在神经损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用原位分子杂交和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脊髓内注射红藻氨酸后1h至14d的不同时间点,L1-3脊髓腹,背角神经元中c-fos mRNA和Fos免疫阳性信号的变化。结果表明,KA致脊髓损伤后2-8h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c-fos mRNA的表达和Fos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明显增加,12h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后3d又明显增强;而脊髓背角神经元内仅在伤  相似文献   

19.
运用FOS免疫组化结合NADPH-d组化双重标记技术,研究了soman诱发惊厥大鼠杏仁核内c-fos高表达神经地与NADPH-d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soman诱发惊后的1.5和48h,杏仁核族凤c-fos呈现持纽过度表达。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亚核定位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三重染色技术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内向丘脑或臂旁核投射的神经元和下行性5-HT样和初级传入的SP样终末之间的联系。将四甲基罗达明注入大鼠丘脑或臂旁核,在VC的Ⅰ,Ⅱ层内可见TMR-DA逆标神经元,主要位于VCⅠ层。在VC浅层内还可观察到大量的5-HT样和SP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纤维和终末,5-HT样阳性纤维有较多的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