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主要途径。HBV母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其中产时传播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新生儿感染HBV后,约95%会成为慢性HBV携带者~([1])。如果孕妇血清HBs Ag阳性,其新生儿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免疫耐受期的HBV感染妊娠妇女血清HBV DNA高载量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之一~([2])。对  相似文献   

2.
乙、丙、丁型肝炎病毒(HBV、HCV、HDV)的传播途径相似,通常有经血及血制品,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等。我们对一组单采浆还输血球的献浆血员,因交又感染所致抗-HCV阳性者,同步检测HBV和HDV标志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然分娩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母婴传播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思赟  蒋音  张丹丹  王磊  陈良 《肝脏》2010,15(3):164-16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与HBV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选择58例自然分娩的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检测其分娩前肝功能、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外周血及脐血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结果妊娠患者HBeAg阳性率与婴儿HBeAg阳性率相关;妊娠患者HBVDNA载量与婴儿HBeAg阳性率相关;妊娠患者分娩时肝功能正常与否与婴儿HBeAg阳性率无关。结论妊娠患者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DNA高载量是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而其分娩前肝功能正常与否可能与母婴传播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4.
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检测234例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在本组234例HBV感染者中,血清前S1抗原阳性率为62.39%(146/234);前S2抗原阳性率为85.47%(200/234);HBV DNA阳性率为49.57%(116/234)。在HB-sAg/HBeAg/Anti-HBc阳性组,前S1抗原和HBV DNA阳性率较高。结论前S1抗原和HBV DNA能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5.
血源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途径,然而在HBV感染者的体液中亦可检测出HBV标志物,提示日常生活接触是HBV传播的另一途径;性传播也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对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和单位普查随机选择HBsAg携带者60例夫妻水平传播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HBV携带产妇血清和乳汁免疫学标志物(HBV-M)与HBV-DNA的关系,为阻断HBV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法)检测249例产妇血清和乳汁HBV-M、HBV-DNA。结果 249例产妇血清HBV-M有3种阳性模式,在乳汁中又分别存在不同的HBV-M阳性模式。血清、乳汁中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2.57%和2.04%,关联性分析表明二者关系不密切(χ2=4.10,P=0.127)。乳汁HBV-DNA阳性率与血清HBV-DNA载量大致呈正相关,不同血清HBV-DNA载量间乳汁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8,P<0.01)。结论联合检测和综合分析HBV携带产妇血清与乳汁HBV感染状况对有效干预和阻断母婴传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经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HBV DNA阳性者196例,结合临床类型分析其HBV标志物表现形式。 资料和方法 一、对象中HBV感染者196例均系1996年5月至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患者。男153例,女43例,年龄14~71岁,平均39.8岁。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根据1995年第五届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肝炎33例,慢性肝炎114例,重型肝炎5例,肝炎肝硬变30例,原发性肝癌14例。 二、方法 (一) 血清HBV DNA检测 采用斑点杂交法,试剂由北京肝炎试剂研究中心提供。 (二) HBV M检测 采用ELISA法,试剂由美国Abbott公司提供。 结果 一、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其对应HBV M的表现(见表1) 从表1可见,在196例  相似文献   

8.
黄翀  施光峰 《肝脏》2012,17(4):268-269
妊娠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处置方式较为复杂.因为婴儿时期感染HBV经常发展成为慢性感染,阻断围产期或垂直传播是主要目的.全球范围内,垂直传播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流行地区,20%的育龄妇女可能感染HBV.这些妇女构成了围产期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导致了高比例的慢性HBV感染.如没有免疫阻断措施,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90%将成为HBV慢性感染者.然而通过产前检查和广泛的新生儿主被动免疫措施,HBV传播率急剧下降.但即使有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疫苗接种措施,高病毒载量和HBe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仍有较高的垂直传播概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125)I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同期非传染病住院病人150例的HBV感染标志物,阳性者占同期住院人数的52.89%,与酶标法检测的阳性率18.67%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分布以既往感染为主。提示应常规检测住院病人HBV感染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全球约有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而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2].母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3,4],超过50%的HBV携带者是在婴幼儿期感染.如果婴儿出生时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HBeAg阳性母亲出生的婴儿中约有90%感染HBV;如果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婴儿感染率可降至20%以下.  相似文献   

11.
血清HBV DNA阳性是HBV感染、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重要指标。本试验采用PCR法检测HBV DNA,对传统的HBV血清标志物(HBVM)进行进一步评价及探讨两者间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选择1996年6~7月门诊和住院HBV感染者共312例,年龄5~76岁,  相似文献   

12.
HBV基因变异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血清中的乙肝标志物(HBVM)包括相应抗原(如HBsAg、HBeAg)和抗体(如抗-HBs,抗-HBe和抗-HBc),由于病毒感染状态及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的差异,血清中的HBVM的表达有多种组合方式。在临床检测实践中人们对HBVM的常见典型模式及变化规律已有较充分的认识。但是HBVM检测经常可遇到某种HBV血清标志物的缺失或阴性,产生HBVM之间以及与临床类型或疾病发展状态之间的矛盾,出现临床医师不能解释的非典型模式。近年来由于PCR和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于HBV变异株及基因变异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能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来认识一些病毒感染的临床问题。使我们对HBV基因变异与血清学标志物之间关系的认识日趋深入,现复习相关文献,对HBV基因变异与临床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BV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HBV感染孕妇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孕妇的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均检测到了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8.28%(14/29)、27.59%(8/29)、37.93%(11/29)和24.14%(7/29);健康对照组孕妇的上述样品中均未检出HBVDNA;HBV感染孕妇胎盘组织各层细胞均可表达两种抗原,但阳性细胞数目从母体面到胎儿面逐渐减少,阳性细胞的着色强度逐渐减弱。健康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未发现HBsAg和HBcAg阳性染色细胞。结论 孕妇感染HBV后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而羊水感染是导致胎儿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4.
HBV在复制过程中存在着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形式,cccDNA是HBV复制的原始模板,是HBV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也是HBV一个重要生物活性指标。HBV是嗜肝病毒,但可能存在肝外感染,有研究表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可以检测到HBV cccDNA。归纳了PBMC中HBV cccDNA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及抗病毒治疗后HBV复发、HBV母婴传播中的预测作用,以及其参与HBV肝外感染的可能机制。由此可见,PBMC HBV cccDNA在HBV的治疗及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的背景下,探讨20~40岁年龄段的慢性 HBV 感染者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检测1000例(20~40岁)慢性 HBV 感染者血清中 HBV DNA、HBV M(hepatitis B virus marker)含量,用速率法检测 ALT 水平。结果男性患者在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 <0.05);水平传播感染的患者在非活动期和再活动期的比例明显高于垂直传播(P <0.05);垂直传播的患者 HBsAg 水平明显高于水平传播的患者(P <0.05)。结论20~40岁慢性 HBV 感染者传播途径、性别可影响其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 )活跃复制的受体在拉米夫定预防下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免法、HBV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化LSAB法及肝穿组织HBV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 15例受体血清及肝穿组织 ,观察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在血清及组织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术前口服拉米夫定平均 2周能使 80 %以上的病人血清HBVDNA转阴 ;术后继续口服 ,部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Bs、抗 HBc及抗 HBe)可在术后 1~ 2周出现 ,至半年时可逐渐消失 ;血清中HBVDNA荧光定量可一直维持阴转的状态 ;肝穿组织中HBsAg、HBcAg及HBVDNA原位杂交则可长期维持阴性 ;7例HBV活跃复制受体 ,其HBV血清标志物及肝穿组织中HBV标志物在 12周至 44周之间完全消失。若血清中出现表面抗原、HBVDNA荧光定量阳性、肝穿组织免疫组化及HBVDNA原位杂交阳性 ,则可诊断新肝再感染 ;若合并有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升高 ,应诊断为新肝乙型肝炎。结论 拉米夫定能有效地预防HBV活跃复制的受体肝移植术后新肝HBV再感染直至清除受体体内残存的HBV。  相似文献   

17.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DNA水平与性别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性别之间的关系.选择495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和502例HBV DNA高于1×108copy/ml以上的血清标本,分别通过ELISA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法进行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检测.三种组合[组合1为HBsAg( )HBeAg( )抗-HBc( ),组合2为HBsAg( )抗-HBe( )抗-HBc( ),组合3为HBsAg( )抗-HBc( )]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5%、18%和53%)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女性在HBAg阴性模式中的比例与在HBeAg阳性模式中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DNA水平和性别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对于组合3的患者要给予足够重视;女性在高HBV DNA水平而且HBeAg阴性组合中的比例非常小,这也许与女性在肝癌患者中所占比例较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佑安医院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的共感染情况,为HIV的防控和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佑安医院艾滋病门诊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1314例HIV/AIDS病人,调查抗病毒治疗基线时HBV、HCV及TP的共感染情况。结果1314例患者中,男性1255例(95.5%),女性59例(4.5%),平均年龄33.43岁(16~80岁)。其中1070例检测了抗TP,阳性率38.1%(408例);1164例检测了HBV感染标志物,HBsAg阳性率5.9%(69例),HBV标志物全阴性400例(34.4%);1161例检测了抗HCV,阳性率2.2%(25例)。经性途径感染HIV者TP共感染率高,分别有32.8%(368/1122)男男性行为者和22.9%(25/109)异性性行为者抗TP阳性。结论需要加强HIV感染者中HBV、HCV的筛查,以保证抗HIV治疗的顺利进行。经性途径感染HIV的患者中TP感染率较高,需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9.
<正>【据《BMC Infect Dis》2019年5月报道】题:东北地区HBV感染的回顾性血清学调查(作者Meng J等)HBV感染是中国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之一。中国HBV感染流行率的有效更新依赖于大量样本,故该项研究旨在利用东北地区一批住院患者来评估HBV的血清流行率。连续纳入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70岁住院患者218 627例。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在218 627份标本中,16 254例(7. 43%) HBsAg阳性,41. 64%的患者HBV标志物阴性。41~50岁组的HBsAg患  相似文献   

20.
郑兰  汪洁  张为元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279-228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与HBA 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年龄>60岁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HBsAg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V-LP检测,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标志物,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60例HBsAg阳性患者,大三阳组28例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92.86%、HBV DNA阳性率为89.29%;小三阳组32例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43.75%、HBV DNA阳性率为40.61%,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中检测不到HBV-LP与HBV DNA的存在。HBV-LP与HBV DNA呈正相关(r=0.356,P<0.05)。60例观察组患者中,40例(66.67%)HBV-LP阳性,38例(63.33%)HBV DNA阳性,两种血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0.146,P<0.05)。结论 HBV-LP作为判断患者体内HBV病毒是否复制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明显相关,根据两者血清水平可对疾病进行正确评估、正确诊断,可作为除乙肝两对半以外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