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明党参挥发油及致敏活性成分CSY在加工炮制中的化学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明党参加工炮制过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化学动态变化,考察油中原有组分的比例有无改变,是否有新组分的产生或原有组分的消失,以探讨明党参的加工炮制机理。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观党参加工炮制前、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各部分挥发油及加工炮制后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初步鉴定了34种成分。其中,从明党参鲜品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7.873%,其主成分CSY(暂定名,其分离及结构研究另文报道)的含量为70.946%;从明党参鲜品去外皮根据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4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3.452%,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75.909%。从明党参鲜品外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9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6.878%,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70.977%;从明党参炮制品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1种成分,占总油量的88.839%,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67.234%。结论:加工炮制后挥发油含量减少,质量发生变化,致敏活性成分——CSY的含量由鲜品中的0.0497降至0.0134%,减少了73%。此正是明党参加工炮制后无致敏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明党参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分析柱(5μm,4.6mm×250mm);检测波长:254nm;体积流量:1.0mL/分;柱温:25℃;流动相:A相为水溶液,B相为乙腈,线性梯度洗脱。结果:确定了10个共有峰,各样品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明党参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中成药》2019,(8)
目的建立明党参挥发油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明党参挥发油的分析采用HP-5.5%苯甲基硅烷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80℃(保持2 min)~180℃(保持20 min),程序升温速度5℃/min;进样口温度180℃;气化温度250℃;载气N_2体积流量1.0 mL/min;分流比20∶1;离子源温度230℃;电子能量70 eV;扫描范围m/z 40~500。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47个化合物,总相对含有量约98.74%,主要成分人参炔醇(55%)、棕榈酸(21.53%)、顺,顺-9,12-亚油酸(10.71%)、5-甲基-4-(4,4-二甲基-2,3-二亚甲基环己烯-1,3-二氧戊环-2-酮(2.12%)、棕榈酸甲酯(0.23%)、棕榈酸乙酯(0.34%)、拢牛儿醇丁酸酯(0.11%)、α-倍半水芹烯(0.08%)和石竹烯氧化物(0.23%)。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明党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加工方法明党参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探究明党参最佳加工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明党参水溶性浸出物、多糖、胆碱、总香豆素、甘露醇、总氨基酸和L-天门冬酰胺的含量,结合性状等因素综合考察明党参最佳加工方法.结果 明党参经过水煮后干燥时间减少,药材外观明亮、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鼠类过敏实验模型,研究清开灵注射液(Qingkailing injection,QKLI)的类过敏反应特点以及影响其类过敏反应的因素,并对其致敏物质初步筛选。结果显示,不同品系的小鼠(ICR,昆明,BALB/c,C57)在静脉注射QKLI后产生的类过敏反应有所不同,其中ICR和昆明小鼠的类过敏反应较BALB/c,C57强。用生理盐水配制的QKLI较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的QKLI诱导ICR小鼠产生的类过敏反应更强。当其剂量为临床2倍剂量时,部分批号QKLI可诱发明显或可疑类过敏反应,当剂量降低至临床等倍剂量时,所有批号QKLI均不诱发小鼠类过敏反应。不同批号的QKLI诱发的小鼠类过敏反应程度有所不同。因此QKLI的类过敏反应发生可能与机体不同体质有一定联系。不同溶媒可能影响QKLI的安全性。QKIL诱发类过敏反应具有批间差异性。另外临床使用时也应严格控制剂量。最后通过比较QKLI中不同成分和中间体诱发的小鼠类过敏反应,初步认为致类过敏物质可能主要存在于中间体板蓝根提取物和栀子提取物中。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通过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及小鼠类过敏试验初步判定舒血宁注射液(Shuxuening injection,SXNI)的"过敏反应"可能不一定是Ig E介导的真正的过敏反应,而是以类过敏反应为主,并进一步证明SXNI的类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批间差异和剂量依赖性,建议建立SXNI类过敏反应检测法,对每批生产的产品进行类过敏反应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产品风险,另外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浓度。接着又对舒血宁注射液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及银杏提取物的不同流分进行了小鼠类过敏反应检测,结果证明舒血宁注射液中致敏物质可能主要存在于主要含黄酮醇苷的YXY-3流分中,最后对YXY-3进行了进一步化学分离得到4个化学组分,小鼠类过敏试验证明其中YXY-3-1和YXY-3-2是舒血宁注射液中的主要致敏成分,但其具体化学成分还有待后续试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明党参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的干燥根。具有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疗毒疮疡。本文综述近年明党参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1 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1.
明党参炮制品中磷脂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钼蓝比色法、薄层扫描法和GC/MS法对明党参生、制品中总磷脂及其各磷脂组成,以及磷脂中结合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党参磷脂构成主要为卵磷脂类成分,煮制品虽然总磷脂含量比生品下降了40.0%,但主要滋补成分磷脂酰碱(PC)含量却比生品高7.28倍,生品中磷脂主要以磷脂酸的形成存在。组成磷脂的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47.58%)、9,11—十八碳二烯酸(17.65%)和10—十八碳烯酸(15.92%)。提示明党参作滋补强壮应用以煮制品为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明党参活性成分的药理学性质以及分离鉴定方法。方法:采用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的分析技术进行成分分离和鉴定,并用鉴定出来的活性成分进行药理学实验。结果:分离出天门冬酰胺等一批活性物质。动物实验证实,明党参活性成分具有止咳平喘、增强机体免疫力和适应力等功效。结论:明党参具有多种功效,但其活性成分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明党参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筛选明党参多糖提取优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明党参多糖为工艺筛选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条件。结果明党参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石油醚回流2h;滤渣用95%乙醇回流2h;滤渣再用10倍体积水回流浸提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0%,于冰箱静置12h,得多糖沉淀。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提取明党参多糖粗品的得率约为10%。结论采用该提取工艺,明党参多糖的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明党参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子标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明党参的遗传多样性,为明党参种质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个不同居群的明党参为材料,通过SRAP分析,计算各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构建树状图.结果:从16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得到17个多态性引物组合,共检测到363个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314个,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8.47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6.50%,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各居群遗传相似系数在0.495 9~0.818 2;根据聚类结果可将10个不同居群的明党参分为两大类.结论:明党参不同居群间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月份明党参中甘露醇的含量,探寻甘露醇含量与明党参生长时间的关系。方法:在供试品中依次分别加入氧化剂高碘酸钾、L-鼠李糖与Nash试剂,53℃水浴加热15min使呈色,在412nm处测定吸光度,用比色法测定其中甘露醇的含量。结果:在10~50μg/mL范围内对不同月份采收的样品在实验条件下测定,其平均含量为0.57%~2.36%。结论:甘露醇含量在9~11月较高,12~8月较低,10月份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月份明党参中甘露醇的含量,探寻甘露醇含量与明党参生长时间的关系。方法:在供试品中依次分别加入氧化剂高碘酸钾、L-鼠李糖与Nash试剂,53℃水浴加热15m in使呈色,在412nm处测定吸光度,用比色法测定其中甘露醇的含量。结果:在10~50μg/mL范围内对不同月份采收的样品在实验条件下测定,其平均含量为0.57%~2.36%。结论:甘露醇含量在9~11月较高,12~8月较低,10月份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7.
明党参化学成分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明党参植株内化学成分的分布规律,为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HPLC和比色法对明党参植株内不同部位的多糖、甘露醇、胆碱、生理性灰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结果:茎叶与根中胆碱、多糖、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根部胆碱与多糖的含量高于茎叶,茎叶中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的含量高于根部。根的不同部位间甘露醇、多糖、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各成分的含量在根的纵向上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横向上甘露醇、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呈自外向内递增的趋势,生理性灰分含量与之相反,向内递减;横向部位间差异大于纵向部位。茎叶中水溶性成分总峰面积是根的2.81倍;中柱中水溶性成分总峰面积显著高于皮层和表皮。结论:明党参茎叶中化学成分总量显著高于根部;根部药用品质自内向外降低,自上向下降低。 相似文献
18.
明党参种子休眠机制和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研究明党参种子的休眠机制和最佳发芽条件,为明党参种子检验提供依据。方法:在25,20,15,10,5℃下层积处理明党参种子,每隔10 d观察种子胚的形态变化,并测定种子的胚长和种子霉烂率。分别在以上5个温度下进行明党参种子常规萌发实验,发芽基质为纸床和砂床,测定发芽开始时间、发芽持续时间、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15℃层积下胚生长最快,10℃和5℃下前期生长较慢,但后期生长加快,20℃以上发芽受到明显抑制。25,20,15,10℃下霉烂率较高。5℃层积处理45 d既能较快打破休眠,又能降低霉烂率。在10~15℃纸床条件下发芽最快,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结论:明党参种子的休眠以形态休眠为主;温度是影响明党参发芽的主要因素。明党参种子的最佳前处理方法为5℃层积45 d;最佳发芽基质为纸床;最佳发芽温度为10~15℃。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株龄明党参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明党参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明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运用HPLC,GC-MS和比色法对不同株龄明党参根中多糖、甘露醇、胆碱、生理性灰分、水溶性成分及茎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结果:不同株龄明党参根中水溶性成分、甘露醇、胆碱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甘露醇、生理性灰分和多糖含量成年株高于幼年株;水溶性成分和胆碱含量幼年株高于成年株。随生长年限的增长,根中水溶性成分和茎叶挥发油成分具有集中转化的趋势,主要成分越来越突出。结论:生长年限对明党参化学成分有显著性影响,合理采收年限在明党参移栽后的2~4年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居群间植物学形态差异分析,为明党参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主要分布区10个居群的明党参根和叶的形态进行综合比较,计算居群间叶部形态的相似系数,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构建树状图。结果:明党参居群间植物学形态差异显著,株型分为松散型、紧凑型和中间型3类;叶裂分为深裂型、浅裂型和中间型3类;根形有球形、柱形和纺锤形3类。10个居群的明党参叶部形态相似系数差距很大,在0.234 1~0.985 1。紫金山居群叶部形态最为特殊,在相似系数0.37的水平上,独立形成聚类图上的1个大类。结论:株型松紧度、叶裂深浅和根形可以作为明党参种质资源评价的依据;紫金山居群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的明党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