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揭示明党参加工炮制过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化学动态变化,考察油中原有组分的比例有无改变,是否有新组分的产生或原有组分的消失,以探讨明党参的加工炮制机理。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观党参加工炮制前、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各部分挥发油及加工炮制后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初步鉴定了34种成分。其中,从明党参鲜品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7.873%,其主成分CSY(暂定名,其分离及结构研究另文报道)的含量为70.946%;从明党参鲜品去外皮根据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4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3.452%,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75.909%。从明党参鲜品外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9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6.878%,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70.977%;从明党参炮制品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1种成分,占总油量的88.839%,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67.234%。结论:加工炮制后挥发油含量减少,质量发生变化,致敏活性成分——CSY的含量由鲜品中的0.0497降至0.0134%,减少了73%。此正是明党参加工炮制后无致敏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蛇床子有效组分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多次重复给药观察其对豚鼠完整及破损皮肤的皮肤刺激性;豚鼠多次接触受试药物观察其有无过敏反应.结果 蛇床子醇提物及挥发油对豚鼠完整皮肤未见明显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对破损皮肤出现红肿等轻度刺激反应;豚鼠多次接触醇提物及挥发油均未见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蛇床子醇提物及挥发油外用无明显皮肤刺激性和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3.
炮制对明党参顶空气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祥  陈建伟  叶定江  石荣火 《中成药》2000,22(8):550-552
目的:分析明党参加工炮制前后的顶空气体成分,探讨其是否与明党参的致敏性有关。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分析明党参炮制前、炮制过程中、炮制后顶空气体成分。结果:初步鉴定出24个化合物。炮制前的主要成分是:8-羟基-对伞花烃(7.72%)、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7.48%)、1,2-二苯乙烯(8.12%)。炮制过程中的主要成分是:联苯(13.44%)、十五烷(9.64%)、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复方酮康唑乳膏的应用提供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依据。方法:将复方酮康唑乳膏涂敷于豚鼠背部皮肤,3次致敏接触。隔14天后,再涂药激发接触,观察过敏反应;用复方酮康唑乳膏多次重复涂敷于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涂药期间每日观察局部皮肤红斑及水肿情况。结果:复方酮康唑乳膏与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接触均未发现皮肤出现明显的红斑和水肿反应,刺激指数均小于0.4;复方酮康唑乳膏和基质均未引起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复方酮康唑乳膏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未出现过敏症状,属安全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关节止痛膏改进橡胶膏基质辅料前后对皮肤刺激性及导致皮肤过敏2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分别在家兔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上贴两种不同胶布,并以另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作空白对照观察不同时段的刺激性;2)豚鼠用阳性药及受试药接触致敏3次,于末次接触后第14天激发接触,观察除去药物时及时间段的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对豚鼠皮肤有轻度刺激性,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也使少数豚鼠出现红斑,经χ2检验后发现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对豚鼠皮肤的刺激性比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大,2者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试验表明,关节止痛膏改进橡胶膏基质辅料前后的样品24h、48h、72h均无过敏反应,2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以使用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胶布代替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胶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证实刻克痒局部毒性作用。方法: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致敏性及过敏试验。结果:刻克痒20倍临床浓度给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涂布后未见毒性反应或死亡;刻克痒临床浓度给家兔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涂布后未见刺激性;刻克痒对豚鼠皮肤未见致敏性及过敏反应。结论:刻克痒未见急性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绿原酸在主动全身过敏(ACA)以及被动皮肤过敏(PCA)试验中对豚鼠的致敏性。方法:以0.5%、2.0%的绿原酸溶液为供试液,隔日1次,连续3次给豚鼠腹腔注射致敏,于首次注射后14天和21天,静脉注射攻击,观察过敏症状并进行评级;另以0.5%、1.0%和2.0%的绿原酸溶液为供试液,隔日1次,连续5次给豚鼠腹腔注射致敏,末次注射后第10天分离血清并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2、1:8、1:32三种稀释度,给正常豚鼠背部皮内注射,24小时后静脉注射掺入伊文思蓝的绿原酸供试液,30分钟后测量注射部位皮肤内层蓝斑直径。结果:2.0%绿原酸供试液组豚鼠静脉攻击后出现轻微颤抖、呼吸急促、竖毛等现象,个别有抓鼻和咳嗽,与未致敏豚鼠(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绿原酸后的表现相似,而0.5%绿原酸组出现症状及程度均明显较轻,表明该现象可能是绿原酸静脉给药直接药理作用所致,非绿原酸所致的过敏反应;此外,0.5%、1.0%和2.0%的绿原酸溶液致敏豚鼠后的抗血清均不使正常豚鼠产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绿原酸ASA以及PCA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GC-MS法分析比较产地鲜切加工方法与传统加工方法对片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片姜黄的产地加工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法分析鉴定,对片姜黄中挥发性成分进行确认,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经分析鉴定,产地鲜切加工样品挥发油鉴定出29种成分,传统加工样品挥发油鉴定出25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有19种。结论产地加工与传统加工的片姜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含量基本一致,只在微量成分上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磷酸组织胺(HA)、 氯化乙酰胆碱(Ach)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实验,卵白蛋白 (OA)引起的致敏豚鼠离体回肠实验及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法。结果:辛夷挥发油能显著抑制HA、Ach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对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阻止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结论:辛夷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及聚山梨酯80注射液的过敏原性。方法:以Ⅰ型超敏反应为模型,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在末次致敏后的第11天用致敏量的2倍量进行激发,观察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聚山梨酯80注射液对豚鼠过敏实验均出现阳性结果,其中聚山梨酯80含量达5mg/ml时为明显阳性,聚山梨酯80含量在3mg/ml以下时为弱阳性,不含聚山梨酯80的香丹注射液豚鼠过敏实验结果为阴性;不同来源的聚山梨酯80均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制备工艺中加热灭菌处理对聚山梨酯80的过敏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均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其原因可能为其中所含聚山梨酯80所致,过敏反应强弱与聚山梨酯80浓度有关,与加热灭菌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通过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及小鼠类过敏试验初步判定舒血宁注射液(Shuxuening injection,SXNI)的"过敏反应"可能不一定是Ig E介导的真正的过敏反应,而是以类过敏反应为主,并进一步证明SXNI的类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批间差异和剂量依赖性,建议建立SXNI类过敏反应检测法,对每批生产的产品进行类过敏反应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产品风险,另外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浓度。接着又对舒血宁注射液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及银杏提取物的不同流分进行了小鼠类过敏反应检测,结果证明舒血宁注射液中致敏物质可能主要存在于主要含黄酮醇苷的YXY-3流分中,最后对YXY-3进行了进一步化学分离得到4个化学组分,小鼠类过敏试验证明其中YXY-3-1和YXY-3-2是舒血宁注射液中的主要致敏成分,但其具体化学成分还有待后续试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薄荷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GC-MS联用技术比较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挥发油和薄荷顶空气体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挥发油和薄荷药材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两种提取方法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操作简单,是分析薄荷中挥发性成分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首先通过选择不同批号的醒脑静注射液产品进行小鼠类过敏试验,结果在给予临床6.6倍剂量注射液后,临床具有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应批号注射液可诱发小鼠发生轻微类过敏反应,其余批号则无,初步认为该小鼠模型可以很好地提示醒脑静注射液临床上使用的类过敏风险。另外通过改变部分工艺,制作出高浓度的醒脑静注射液并进行小鼠类过敏试验和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果豚鼠未见明显Ⅰ型过敏样反应发生,而小鼠在给予临床6.6倍剂量注射液后发生轻微类过敏反应,故认为对于敏感或特异质人群(代谢异常),可能会造成醒脑静注射液进入体内后其中某些化学组分浓度增加,从而会导致其诱发类过敏反应的风险加大。而由于检测模型的限制,目前暂不能排除醒脑静注射液诱发过敏反应的风险。最后,该研究又通过加大醒脑静注射液中冰片和辅料聚山梨酯(吐温)和(或)氯化钠的含量并再进行类过敏检测,结果表明上述3种成分混合后可能会产生新的微量致敏物质并诱发类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模型,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方法选用豚鼠和BN、F344、SD、Wistar4种品系大鼠,以卵白蛋白(OVA)、天花粉蛋白(TCS)、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为受试物,分别隔日腹腔注射致敏,共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静脉注射2倍致敏剂量激发。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及过敏反应症状。结果阳性药卵白蛋白和天花粉蛋白可引起豚鼠和大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100%,豚鼠发生的过敏反应症状程度略高于大鼠。清开灵注射液可引起豚鼠和BN大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注射用灯盏花素导致F344、BN和SD大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100%、83.33%,且F344大鼠呈现强阳性反应,而豚鼠则呈现阴性反应。结论大鼠可推荐作为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的动物模型之一,对致敏原的敏感性在动物不同品系间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消炎烧烫酊对实验动物皮肤作用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炎烧烫酊的毒性作用。方法: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试验,观察给药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对大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动物中毒表现;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接触和皮肤激发接触,观察皮肤过敏反应。结果:本制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高剂量用药未使动物出现任何中毒表现;皮肤过敏试验未使动物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结论:本制剂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无毒性,未引起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首先通过选择不同批号的醒脑静注射液产品进行小鼠类过敏试验,结果在给予临床6.6倍剂量注射液后,临床具有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应批号注射液可诱发小鼠发生轻微类过敏反应,其余批号则无,初步认为该小鼠模型可以很好地提示醒脑静注射液临床上使用的类过敏风险。另外通过改变部分工艺,制作出高浓度的醒脑静注射液并进行小鼠类过敏试验和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果豚鼠未见明显Ⅰ型过敏样反应发生,而小鼠在给予临床6.6倍剂量注射液后发生轻微类过敏反应,故认为对于敏感或特异质人群(代谢异常),可能会造成醒脑静注射液进入体内后其中某些化学组分浓度增加,从而会导致其诱发类过敏反应的风险加大。而由于检测模型的限制,目前暂不能排除醒脑静注射液诱发过敏反应的风险。最后,该研究又通过加大醒脑静注射液中冰片和辅料聚山梨酯(吐温)和(或)氯化钠的含量并再进行类过敏检测,结果表明上述3种成分混合后可能会产生新的微量致敏物质并诱发类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7.
烧烫灵软膏皮肤过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黎明  刘永忠 《陕西中医》2005,26(7):730-731
目的:通过豚鼠皮肤重复接触烧烫灵软膏后,观察机体免疫系统在皮肤上的反应。方法:分别将烧烫灵软膏(受试物)、赋形剂(空白对照)、1%2、4-二硝基氯代苯(阳性对照)涂于豚鼠背部脱毛区后进行观察。结果:激发接触6h后,即刻、24h、48h、72h涂药局部均无红斑、水肿等局部过敏反应,亦无哮喘、休克等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皮肤致敏性评价为无致敏性。结论:结果显示,烧烫灵软膏外用对豚鼠无皮肤过敏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2种吐温80及其配制的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对豚鼠的致敏性.方法 采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法,豚鼠分别腹腔注射各组受试药液以致敏,致敏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状态.末次致敏后第11天,各组豚鼠由足趾静脉注射2倍致敏剂量的相应药液进行激发,激发给药前15 min及激发后连续40 min观察豚鼠的反应,记录症状出现、消失时间,评价动物反应症状.激发停药后40 min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浆IgE、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结果综合评价致敏性. 结果各组豚鼠致敏期间无异常反应,激发后综合判定致敏性,卵白蛋白阳性对照组、0.5%吐温80(1)组可诱发豚鼠过敏反应阳性,其他各组均未诱发豚鼠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结论 控制吐温80质量,并将浓度限定在0.25%及以下,可在保证药物增溶效果的同时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在进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时,以豚鼠反应症状为主要指标,血浆IgE、组胺升高为辅助指标综合判定致敏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试验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豚鼠过敏试验研究丹参滴注液及其组分的致敏性,为改进该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法,豚鼠腹腔注射各组受试药物以致敏,致敏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状态。在末次致敏后的第11天用致敏量的2倍量进行激发,观察激发前15 min及激发后40 min豚鼠反应,评价动物反应症状。激发后40 min采血制备血清,ELISA检测血清IgE,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结果综合评价药物致敏性。结果:各组豚鼠致敏期间无异常反应,激发后综合判定致敏性,丹参滴注液、丹参精制液为可疑,辅料组为阴性。结论:丹参滴注液在除去大分子成分后,其余成分仍可能导致机体出现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膏治疗面瘫的安全性。方法:用益气温阳膏对家兔进行局部皮肤的急性毒性实验和多次给药的刺激性实验以及对豚鼠进行局部皮肤的过敏实验。结果:药物浓度为10%和30%的益气温阳膏外用对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家兔行为、活动、饮食、皮毛光泽和体质量均无任何影响,在观察的7 d内无死亡,多次外用也未引起明显的红斑和水肿反应,未出现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现象,刺激指数均小于0.5;对豚鼠局部皮肤也未引起红斑和水肿等过敏反应,致敏发生率小于10%。结论:益气温阳膏外用未引起家兔急性毒性反应和刺激性反应,也未引起豚鼠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