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心房扑动(AFL)是一种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4%。老年AFL患者治疗效果差,易转化为心房颤动,致心脏扩大、心功能恶化及栓塞。我们通过对47例AFL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后有如下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0月~2007年5月共对47例AFL患者行RFCA治疗,均为典型的AFL。其中,女18例、男29例,年龄65~77岁,35例为持续发作AFL,其病史0.5~4(2.2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心房扑动(AFL)的共同发病机制。方法 20例AVNRT并发AFL的患者通过电生理检查明确其心动过速性质后,行冠状窦口附近的慢径消融术(RFCA),消融能量平均25W;术后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反复各种电刺激诱发,双径现象消失或无PSVT发作,视为手术成功。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及随访期内(3月~33月),无AVNRT与AFL发作,亦无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部分AVNRT并发AFL患者在返环途径上可能存在共同通道,RFCA可使其同时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1例病因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LSVT)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常规先行系统电生理检查,然后进行射频消融。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2例、室性心动过速(VT)3例、心房扑动(AFL)2例。结果 14例AVRT,11例消融成功.3例失败;12例AVNRT及3例VT全部消融成功;2例AFL,失败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组病例成功率为87.00%,低于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行RFCA的成功率97.68%;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12.90%;X线曝光时间略长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认真的术前准备,术中采用适当的对策,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非接触标测对于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AFL)的标测、消融和电生理机制的新认识.方法 9例典型AFL,男性7例,女性2例.使用非接触标测对窦律时峡部的双向传导、AFL时的折返激动序列进行详细标测,在导航系统指导下完成后位峡部线性消融,然后验证峡部双向传导阻滞.结果 (1)1例为顺钟向AFL,7均为逆钟向AFL,1例未能诱发AFL,所有AFL平均心房心动周期(215±36)ms;(2)非接触标测三维显示AFL在右房内的整个折返环及其与解剖结构的三维关系;(3)激动可以穿过界嵴上部并且传导相对缓慢,提示右心房平滑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4)非接触标测可直观显示复发病例的消融线缺口,并直接导航消融;(5)1例术中出现心房颤动,1例因不能耐受消融所致胸痛放弃手术,其余7例即刻均达到峡部双向阻滞,随访12~36月未见复发.结论非接触标测系统可直观再现典型AFL的完整折返环及其与右房解剖结构的关系,确认折返机制,对复发病例可发现消融线裂隙并导航消融.同时发现激动可横向穿过界嵴并且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峡部消融线上标测到稳定的宽间期双电位作为典型心房扑动(AFL)射频消融(RFCA)终点标准,对消融前后低侧位右房与冠状窦口刺激心电图P波形态变化进行比较,进而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24例典型AFL患者,进行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的线性消融。消融后于消融线标测双电位。消融前后,以及消融过程中分别进行低侧位右房与冠状窦口刺激,比较心电图P波形态的变化。结果RFCA成功后行低侧位右房及冠状窦口起搏,所有患者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的P波在负向成分之后出现一正向波成分(100%),且P波时限延长,但是6例患者出现特征性心房激动顺序变化时(即低侧位右房刺激时呈顺钟向传导,逆钟向阻滞。冠状静脉窦刺激时呈逆钟向传导,顺钟向阻滞),消融线局部双电位为71.0±11.2ms,此时低侧位右房与冠状静脉窦口刺激也出现相同的P波变化,继续消融可见双电位延长至118.20±10.2ms,而再予刺激,并不出现P波形态的进一步变化(25%)。结论:对于典型AFL的射频消融治疗,峡部消融后进行峡部两侧刺激可以产生心电图P波形态的特征性变化。但是由于峡部为缓慢传导或者残存传导裂隙时也可以出现此种变化,加之影响P波形态的因素较多,所以这种判断方法临床实践应用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对我院68例~15岁的SVT患儿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测,确定SVT心内电生理机制类型,进行RFCA.结果 68例SVT中,房室结双径路30例(44.1%),房室旁路38例(55.9%).采用左侧旁路21例,右侧旁路15例,左、右双侧旁路2例.全部进行RFCA,即时手术成功率达100%,全部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内有4例患儿SVT复发,总复发率为5.9%,第2次消融均获得成功,随访1年无再发.1例并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患儿,RFCA后心脏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RFCA对小儿SVT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对<10岁的患儿,在RFCA中行全身麻醉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增加安全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经早期RFCA治疗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7.
1例阵发性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AFL/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中使用静脉推注普罗帕酮 75mg后AF转复为典型的Ⅰ型AFL ,然后经射频线性消融阻断AFL折返环 ,治愈AFL。普罗帕酮用量 75mg ,AFL消融线为三尖瓣环到下腔静脉 ,造成峡部两侧的双向阻滞 ,治愈AFL。术后口服普罗帕酮 15 0mg ,每天三次。随访 8个月 ,无AFL/AF发作。结论 :普罗帕酮结合射频消融可能是治疗AFL/AF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接触标测系统用于典型心房扑动的右房标测和导航消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实施典型心房扑动 (AFL)的右房 (RA)全心腔标测和导航射频消融。 6例典型AFL ,男 5例、女 1例 ,年龄 5 6 .2± 15 .3(35~ 76 )岁。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和His束电极 ,将标测球囊置于RA中下部 ,构建RA心内膜模型 ,分别于低位RA和冠状窦口 (CSO)S1S16 0 0ms起搏观察峡部传导 ,诱发并标测AFL的激动顺序和折返路径。 1例为顺钟向AFL ,4例为逆钟向AFL ,1例未能诱发AFL。AFL周期 2 0 7± 34ms,非接触标测可显示整个折返环路、激动顺序和缓慢传导区。AFL的激动可以穿过界嵴上部并且传导相对缓慢 ,提示RA平滑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后位峡部线性消融在导航系统指导下进行 ,无需X线透视。消融完成后重复上述起搏验证峡部双向传导阻滞。除 1例术中出现心房颤动 (AF)外 ,其余病例即刻均达到峡部双向阻滞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随访 8.1± 6 .7(3~15 )个月未见复发。非接触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和直观地实现典型AFL的右房全心腔标测并导航消融 ,验证峡部双向阻滞 ,减少X线曝光时间和无效放电次数。界嵴在典型AFL时具备传导功能 ,RA平滑部和粗糙部共同参与折返环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日照市人民医院,行RFCA治疗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RFCA治疗效果,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情况,行6 min步行距离评价心功能。结果:本组患者中,RFCA治疗失败2例(包括右心耳房性心动过速1例、持续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术后3个月复发2例(包括右心耳房性心动过速1例、持续性心房颤动1例)。38例患者RFCA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RFCA成功率为90.5%。相比治疗前,RFCA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比例明显提高,心率明显改善,窦性心律的比例明显增加,抗心律失常和抗心力衰竭药物的使用逐渐减少(P0.05)。38例RFCA治疗成功的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浆NT-proBNP、LAD和LVED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相比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血浆NT-proBNP、LAD、LVEDD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P0.05)。结论:RFCA对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肯定,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心脏固有心率 (IHR)的变化对心房起搏后病窦综合征 (SSS)合并阵发性心房扑动 (AFL)和心房颤动(AF)发生率的影响 ,采用药物阻断 3 8例 SSS合并阵发性 AFL或 AF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测定其 IHR,根据 Tose提出的正常 IHR标准将其分为 IHR正常组 (18例 )和 IHR异常组 (2 0例 ) ,后行心房起搏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心电图、2 4 h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 ,随访时间分别为 2 2± 1.9和 2 5± 1.7个月。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后阵发性 AFL、AF发作的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植入前均显著减少 (P<0 .0 5 ) ;术后 IHR正常组阵发性 AFL、AF发作的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少于 IHR异常组 (P<0 .0 5 )。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无心衰、血栓栓塞发生。结果提示 :心房起搏可使 SSS合并阵发性 AFL或 AF的发生减少 ;IHR正常时 ,其作用明显优于IHR异常时。  相似文献   

11.
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选择 1995~ 2 0 0 2年在我院行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共 32 1例 ,男 2 10例、女 111例 ,年龄中位数 13.4± 3.6 (1.5~ 18)岁 ;其中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2 0 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7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35例、房性心动过速 (AT) 5例、心房扑动 (AFL) 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IST) 1例。记录所有病例术前未发作心动过速及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 12导联心电图 ,结合电生理检查 ,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AVRT、AVNRT和IVT分别占6 3.6 %、2 3.1%和 10 .9%。年岁较小的儿童和青少年 ,右侧旁道较多 ,随着年龄的增加 ,左侧旁道相对越来越多。B型预激合并多旁道较常见。 35例IVT ,其中 2 3例为左室IVT ;6例为右室IVT。 1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13例并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功能及心脏大小在RFCA术后 3~ 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①AVRT、AVNRT和IVT是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 3种类型。②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早期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2.
室性心动过速及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回顾分析 1991年 3月~ 1999年 10月导管消融治疗 6 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结果。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 ,将 1991年 3月~ 1993年 10月定为前期阶段 ,共 2 4例 ;1993年 11月~ 1999年 10月定为后期阶段 ,共 43例。采取心内激动和 (或 )起搏标测的方法进行标测 ,行直流电消融 (DCCA)或射频消融 (RFCA)治疗。前期阶段RFCA治疗的成功率 40 % (4/ 10 ) ,低于后期阶段RFCA治疗的成功率 95 % (41/ 43) ,P <0 .0 5。前期阶段DCCA治疗的复发率 10 % (2 / 2 0 )、并发症发生率 2 0 % (4/ 2 0 )和术后血CPK峰值 10 32± 36 9U/L分别高于后期阶段RFCA治疗的 2 % (1/ 43)、5 % (2 / 43)和 16 3± 82U/L(P均 <0 .0 5 )。 6 7例患者中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5 2例。右室IVT 2 4例 ,19例 (79%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 ;其中 2 1例成功靶点局部电图较体表QRS波群提前 2 5 .3± 5 .6ms。左室IVT 2 8例 ,2 1例 (75 % )起源于左室后间隔 ;其中 2 5例成功靶点局部电图提前 2 9.1± 6 .0ms;仅 1例记录到孤立的浦肯野纤维除极电位。前期DCCA治疗IVT成功率为 94% (17/ 18) ;后期RFCA治疗IVT成功率 10 0 % (30 / 30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 (VT) 10例 ,前期DCCA治疗 2例 ,成功 1例 ;后期RFCA治疗 8例 ,成功 6  相似文献   

13.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室性心动过速(VT)、心房扑动(AFL)和心房颤动(Afib)等等,是一组较常见的临床病症.尽管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目前药物治疗还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技术以其高效、安全及根治性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和接受,已成为其中大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Ⅰ型房扑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心房扑动 (AF)射频消融 (RFCA)过程中体表心电图P波极性改变对峡部发生传导阻滞的评估价值。方法 :17例典型AF患者在成功RFCA前后分别行低右房间隔部和侧壁起搏 ,起搏下同步记录体表 12导联心电图 ,分析测量RFCA前后P波电轴、极性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RFCA后低右房间隔部起搏 ,体表心电图P波电轴宽度与RFCA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95± 18)°∶(- 99± 2 1)° ,t=- 1.6 92 ,P >0 .0 5和 (12 7± 33)ms∶(118± 2 4 )ms ,t =- 1.4 2 5 ,P >0 .0 5 ]。RFCA后低右房侧壁起搏 ,体表心电图P波电轴较RFCA前显著右偏 [(14± 32 )°∶(- 6 9± 2 7)° ,t=- 9.16 6 ,P<0 .0 1];14例患者肢体Ⅱ导联P波的极性由RFCA后的负向波变为RFCA前的正向波 ;P波宽度RFCA后和RFCA前相比明显延长 [(173± 33)ms∶(130± 2 6 )ms,t=- 6 .4 70 ,P <0 .0 1]。结论 :三尖瓣环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形成传导阻滞仅使低右房侧壁起搏下体表 12导联心电图发生变化。提示低右房侧壁起搏下肢体Ⅱ导联P波极性的变化可作为典型AF在RFCA中逆时针传导阻滞的无创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RFCA)治疗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起源于左室间隔心尖部特发性VT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成功RFCA治疗后仍有0%~31%的患者复发率,导致复发的因素目前尚无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对可能导致RFCA治疗特发性VT复发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RFCA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肌酸激酶 (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 CK- MB)及心肌肌钙蛋白 T( c Tn T) 3项指标对射频导管消融术 ( RFCA)所致微小心肌损伤 ( MMD)的诊断价值 ,探索利用 c Tn T判断心肌损伤程度的简便方法。方法 :对30例行 RFCA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上述 3项指标的动态监测。结果 :RFCA前 ,30例患者 CK、CK- MB、c Tn T均在正常范围。 c Tn T在 RFCA后即刻显著升高 ,由 RFCA前的 ( 0 .13± 0 .0 5 ) μg/L 升至 ( 0 .5 7± 0 .47) μg/L ,4h达峰值 ( 1.10± 0 .98)μg/L ,72 h恢复至 RFCA前水平。 RFCA后即刻 c Tn T浓度平均升高达 ( 5 .2± 3.1)倍 ,明显高于 CK、CK- MB的升高倍数 ( P <0 .0 1)。 c Tn T达峰值时较 RFCA前升高 ( 11.8± 6 .5 )倍 ,明显高于CK、CK- MB的升高倍数 ( P <0 .0 1)。 c Tn T和 CK- MB于 RFCA后 4h左右达峰值 ,明显早于 CK达峰值的时间( P<0 .0 1)。 RFCA后 c Tn T升高超过界值者占 93% ,显著高于 CK、CK- MB升高超过界值者的比例 ( P<0 .0 1)。结论 :RFCA后 c Tn T达峰早 ,即刻及峰值升高倍数明显高于 CK与 CK- MB,是检测 RFCA所致 MMD的优良指标 ;RFCA所致 MMD可由动态监测得出的 c Tn T峰值来判断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16%左右的病人发生急性房颤/房扑(AF/AFL),其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尽快转复及维持正常窦律,对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有益.选择负性肌力小、致心律失常作用弱及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老年患者至关重要.胺碘酮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近期AF/AFL的转复及降低心室率均有较好疗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静注胺碘酮对AMI后AF/AFL疗效,并与非AMI中急性AF/AFL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 ial/flutter,AFL)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非紧急情况下多采用药物复律,但传统药物复律成功率低,复律所需时间长。伊布利特(ibutilide)是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自1996年在美国上市以来,被证实是有效和速效的转复AF/AFL的药物。现将我院应用伊布利特转复AF/AFL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时机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接受RFCA治疗,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PSVT患者,年龄68.72±5.78岁。除1例外,其余35例首次出现症状至入院行RFCA治疗的间隔131.23±131.98(1~564)个月。18例首次发病年龄<60岁,占总数的50%。36例中,10例因PSVT引发严重心血管事件而接受RFCA治疗,26例因PSVT明显影响生活质量而接受RFCA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4.53±14.16个月,仅1例复发,RFCA治疗成功率为97.22%。术后随访期间,没有患者发生因PSVT而引发的心血管事件。结论 PSVT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及早接受RFCA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不同起源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ycardia,IVT)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的方法与结果,并对其方法学进行研究.方法85例IVT行RFCA治疗,ILVT中起自间隔部者以最早的P电位处为靶点,其他部位的IVT均以起搏与VT时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完全相同处或最早心室激动处为靶点.结果RFCA治疗IVT的成功率为96.5%,ILVT为95.6%,IRVT为97.5%,复发率为3.6%.结论IVT射频消融治疗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和确定.IVT发作时体表心电图表现具有特异性,可根据心电图表现确定其起源位置.投照体位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标测、消融的成功率.IVT的RFCA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根治性治疗法,但仍然有些因素影响其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