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评价生物瓣心脏瓣膜置换术近期及中期疗效,探讨生物瓣心脏瓣膜置换的适应证和应用前景。方法 2001年1月—2011年1月200例患者接受国产生物瓣膜佰仁思牛心包瓣膜治疗各种瓣膜病变。均经环氧氯丙烷改性新型生物瓣膜205枚。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140例,Ⅱ级60例。2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行单纯左房室瓣置换103例,单纯主动脉瓣膜置换58例,单纯右房室瓣置换10例,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17例。结果围术期死亡4例,长期随访180例,随访时间2个月~10年,远期死亡20例,生物瓣膜不同程度结构性破坏18例,再次手术12例。全组术后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88%、94.44%、88.88%。5、10年累积瓣膜未衰竭率分别为95.55%、89.99%。  相似文献   

2.
方法 1979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随访837例瓣膜置换患者,年龄19~84岁,包括主动脉瓣置换478例(378例置换标准St.Jude瓣,78例置换Master系列瓣,22例置换HP系列瓣),其中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50例;二尖瓣置换359例(266例置换标准St.Jude瓣,93例置换Master系列瓣),其中有369例术前心功能NY-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患者,在术前诊断、手术处理及监护治疗等方面有别于单纯瓣膜病或单纯冠心病。自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我们为29例老年患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29例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61~75岁,平均(66.7±5.4)岁;病程7~24年,平均(15.3±6.5)年;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的病理改变、再手术方法的选择,总结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提高再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99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房室间隔缺损(AVSD)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2~62岁,平均17.5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3例、Ⅲ级43例、Ⅳ级6例。曾行部分性AVSD矫治术38例、完全性AVSD矫治术23例、过渡性AVSD矫治术11例。再次手术行瓣膜修复术43例;瓣膜置换术25例;4例先行瓣膜修复术,停体外后经食道超声提示房室瓣仍有中度以上反流,随即改行机械瓣置换。 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因术后顽固性低心排、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者机械瓣置换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10天恢复窦性心律,另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4岁患者行机械瓣置换术后不能撤离体外循环,行左心辅助56小时后顺利恢复,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2例,失访9例均为瓣膜修复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8年,平均11.6年。34例瓣膜修复患者中,左侧房室瓣均无梗阻,23例左侧房室瓣为轻微或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6例分别于再次手术后7d、10d、3年、6年、7年、10年后再因重度左侧房室瓣反流而行瓣膜置换术。28例瓣膜置换者,2例因机械瓣功能不全分别于术后3年、7年再次置换机械瓣。术后远期死亡5例,瓣膜修复2例、置换3例。生存患者术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 结论:对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再发生的左侧房室瓣反流,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保留整个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 (MVR)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4年 6月我科完成的 4 3例保留整个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 9例 ,平均年龄 (49± 13)岁 ;风湿性心脏病 36例 ,瓣膜退行性病变 4例 ,二尖瓣前瓣腱索断裂 3例 ;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 11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伴狭窄 2 3例 ,二尖瓣狭窄为主伴关闭不全 9例 ;NYHA心功能Ⅱ级 7例 ,Ⅲ级 2 7例 ,Ⅳ级 9例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平均 (5 5± 5. 5 )mm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平均 0 .4 6± 0 . 0 6 ;5例有脑栓塞史 ,4例有糖尿病史 ;手术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 ;采用Miller法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改良的Miki法保留前瓣及瓣下结构 ;均置换机械瓣 ,其中 19例用国产C L短柱倾碟瓣 ,2 4例用CarboMedics双叶瓣 ;17例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其中 2例行窄小主动脉瓣环拓宽术 ;1例同时行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术 ;35例合并三尖瓣返流者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 ;1例同时行COX迷宫术 ;5例同时行左心房血栓清除术 ;4例巨大左心房同时行左心房折叠术 ;心肌阻断时间平均 (10. 9± 36 )min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 (16 7± 4 2 )min。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的原因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初次换瓣到再次换瓣时间为0.5~15(10.5±1.5)年;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心脏停跳10例,心脏不停跳15例;置换的瓣膜有二尖瓣13例,主动脉瓣10例,三尖瓣2例。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5~158(89±34)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0~204(112±32)min;无一例住院死亡,住院天数15~30(20.5±2.5)d;出院时心功能改善至Ⅰ级16例,Ⅱ级9例。结论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可应用传统的心脏停跳法及不停跳法,手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小瓣环主动脉瓣置换并主动脉瓣环扩大术的近中期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环扩大成形术,在小主动脉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中临床应用的近中期结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共25例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AVR术,男性22例,女性3例,年龄7~64岁,平均(45±12.5)岁。术前主动脉瓣环径(18.12±1.93)mm,跨瓣压差(82±12)mmHg(1mmHg=0.133kPa)。心功能(HYHA分级):Ⅱ级20例、Ⅲ级4例及Ⅳ级1例。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环扩大并AVR术。Nicks法20例,Manouguian法5例。置换机械瓣18例,生物瓣5例,自体肺动脉瓣移植至主动脉瓣(Ross手术)2例。结果:死亡1例,为Ross手术后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出现病死率4%。其余24例住院(10±2)d。主动脉瓣环径扩大至(23.7±1.5)mm,跨瓣压差为(22±7)mmHg,与术前相比P<0.05。出院患者随访平均(24±10)个月,人工瓣和自体肺动脉瓣功能良好。心功能(HYHA分级):Ⅰ~Ⅱ级。结论:小瓣环主动脉瓣置换加瓣环扩大术近中期结果良好,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生物瓣置换的价值.方法 对36例老年患者施行生物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18例,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2例,冠脉搭桥术6例.结果 本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出院后随访1~48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2例.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生物瓣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并可避免因抗凝治疗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并巨大左房室心脏瓣膜替换的外科手术指征、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980年1月至2004年1月,对心脏瓣膜病并巨大左房室施行瓣膜置换15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04例,年龄14~69岁;术前心功能Ⅲ级52例,Ⅳ级104例。心胸比率0·70~0·94。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室舒张末径60~94mm,左心房径62~118mm。射血分数(EF)0·26~0·65。二尖瓣置换98例,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48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42例,左心房血栓清除20例,左心房成形20例。结果:早期死亡12例(7·7%),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室颤动、呼吸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为最常见原因。结论:注重手术前准备,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可进一步提高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10.
鉴于低功率激光照射的生物刺激作用,近红外光谱的激光对生物组织具有比红色激光更强的穿透力,本文作者采用低强度半导体砷化镓激光进行局部照射治疗心绞痛Ⅱ~Ⅳ功能级患者,并用器械检查来评价疗效。研究对象为严重心绞痛54例(男43例和女11例),年龄30~72岁(平均52±0.5岁)。缺血性心脏病病程1~25年。既往史有心梗后心脏硬化31例、动脉硬化5例、高血压病15例和心律失常7例。除外循环功能不全者。根据踏车负荷试验:心绞痛Ⅱ级者18例、Ⅲ级27例和Ⅳ级9例。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的剂量,Ⅱ、Ⅲ和Ⅳ级者分别为2.3±0.41、6.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3例患者同时行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年龄63.3(41~81)岁。瓣膜病变8例为风湿性,10例为瓣膜退行性病变,5例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4例。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停跳后,先做静脉桥的远端吻合,然后置换瓣膜。静脉桥与升主动脉的近端吻合在升主动脉一次阻断下或心脏复苏后完成。乳内动脉的吻合在换瓣后心脏复苏前完成。5例行二尖瓣成形,18例行瓣膜置换(使用生物瓣与机械瓣者分别为7例及11例,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4例、双瓣置换2例)。结果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28.2(11 ̄247)h,平均ICU停留3.1(1 ̄34)d。4例患者因发生低心排综合征而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其中死亡1例。1例发生脑梗塞,1例置入永久起搏器。术后心功能Ⅰ级15例、Ⅱ级7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3 ̄55个月,术后均无心绞痛发作,未发生与抗凝相关的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1例术后第4年死于恶性肿瘤。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行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彻底纠治瓣膜病变、充分心肌再血管化和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9例,年龄29~58岁。再次手术时间1~19年,平均9.5年。全部病例均有心房纤颤,4例合并左房血栓,2例合并脑栓塞。单纯二尖瓣再狭窄者3例,二尖瓣再狭窄并关闭不全者8例,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病变者5例。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心功能Ⅳ级者8例,Ⅲ级者7例,Ⅱ级者1例。心胸比例0.49~0.78,平均0.62。单行二尖瓣置换11例,其中2例同时行左房血栓清除;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3例;双瓣膜置换、三尖瓣成形加左房血栓清除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机械瓣膜,其中国产碟瓣6例,Carbomedics双叶瓣8例,Meditronic碟瓣1例,Stjude双叶瓣1例。除1例心功能Ⅱ级者外,术前均常规应用强心、利尿剂,消心痛、巯甲丙脯酸及GIK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为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4 5例 ,经询问病史 ,体检、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 ,并排除肺部疾病和房室传导阻滞。男 35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6 9 0± 8.4 )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2例 ,高血压心脏病 18例 ,心肌病 1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 4例。心功能依据NYHA标准 ,Ⅱ级 2 2例 ,Ⅲ级 2 0例 ,病情稳定的Ⅳ级患者 3例。   2 .方法 :(1)运动试验 :心功能Ⅱ、Ⅲ级患者于住院 1~2d内进行 ,Ⅳ级患者经治疗心功能稳定后进行…  相似文献   

14.
氨茶碱治疗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2年,我院应用氨茶碱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莫氏Ⅱ°Ⅱ型及Ⅲ°房室传导阻滞20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45~81岁,平均68.5岁。其中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3例,Ⅲ°7例。均经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无效。2.治疗方法及疗效:在心电监护下,将氨茶碱0.25g加入50%葡萄糖液40ml中静注,心率增至60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1年6月至1988年1月应用异种生物组织瓣膜置换二尖瓣及主动脉瓣21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45岁。农民占70%。术前心功能Ⅳ级者1例,Ⅲ级16例,Ⅱ级4例。21例的病因皆为风湿性心脏病,病史长者26年,短者3年。有慢性房颤者13例。其中二尖瓣双病变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狭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43例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 手术均经胸骨正中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2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6例,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置换术(DVR)10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共23例,三尖瓣置换(TVR)6例.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1例,其余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出院时心功能改善至Ⅰ级36例、Ⅱ级7例.结论 把握好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心脏直视手术59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介绍老年人心脏病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的59例老年人心脏直视手术,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6例,均为多支病变,5例同时行室壁瘤切除术;单纯瓣膜手术18例;瓣膜置换同时CABG3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及左心室腔内异物取出术各1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例,Ⅲ级38例,Ⅳ级18例。结果术后住院死亡2例,存活57例,随访3个月至4年,死亡1例,其余56例生活质量提高,心功能改善,Ⅰ级24例,Ⅱ级30例,Ⅲ级2例。结论年龄并非心脏直视手术的禁忌证,经过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起搏治疗换瓣术后Ⅲ度房室阻滞一例穆晓光1崔可俭2患者男性,60岁。劳累后胸闷6年,加重2年。体检:主动脉瓣区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Ⅱ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右束支阻滞,超声心动图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临床及阿托品实验检查 ,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的 2 1例间歇性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Ⅰ型AVB)传导阻滞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 2 1∶0 0~ 5∶0 0发作的Ⅱ°Ⅰ型AVB用阿托品后房室传导功能改善 ,且临床上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大多数在 6∶0 0~ 2 0∶0 0发作的(特别是在运动状态下 )Ⅱ°Ⅰ型AVB用阿托品后房室传导功能不能改善。提示房室结器质性病变 ,临床上亦多伴器质性心脏病。我院自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7月共检出间歇性Ⅱ°Ⅰ型AVB 2 1例 ,其中在较安静状态下 (2 1∶0 0~ 5∶0 0 )发作的Ⅱ°Ⅰ型AVB 12例 …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2月至2002年7月,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共59例,现就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59例中男性39例,女性20例,年龄22~70岁(平均48岁)。风湿性心脏病49例,瓣膜退行性变10例;心功能NHYA Ⅱ级12例,Ⅲ级33例,Ⅳ级14例;入院时肝肿大14例,双下肢水肿27例,腹水7例,心电图示房颤10例,左心室肥大伴劳损15例。经彩色多谱勒证实二尖瓣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