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前  伍招娣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4):341-34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情况分为四组,妊娠期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给予氨肽素、止血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输入血小板等治疗。结果阴道分娩112例(29%),剖宫产分娩275例(71%),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5%,差异无显著性(χ2=1.084,P>0.05)。血小板>30×109/L时,剖宫产出血量明显多于经阴道分娩(P<0.05),血小板<30×109/L时,两种分娩方式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1)。407例新生儿(20例为双胎)无颅内出血及其他出血症状,无围产儿死亡发生。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注意观察及给予相应治疗,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水平,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可以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少见的妊娠合并症,是因血小板的质和量发生异常而引起的,以出血、贫血和感染为特点的疾病,对妊娠和分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导致产妇和新生儿出血倾向,重症者可危及母婴的健康和生命。现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5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产妇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2例均为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LT<100×109/L)患者,初产妇39例,经产妇13例,平均年龄(23.0±2.6)岁;分娩时平均孕38+2周;产前检查发现45例,临产时发现7例。孕前均无血小板减少症病史,并排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结缔组织病。1.2临床表现伴有贫血29例,牙龈出血9例,鼻出血2例,双下肢有针尖样出血1例,无明显临床表现11例;52例患者均无呕血、便血、肝脾肿大等不适。1.3实验室检查PLT>(80~100)×109/L22例,(50~80)×109/L15例,<50×109/L5例。其中29例伴有不同程度贫血(Hb56~100g/L)。1.4治疗方法PLT>(80~100)×109/L的患者在孕期及分娩期仅定期测定血小板,无需特殊治疗,产后...  相似文献   

3.
于栋丽 《疑难病杂志》2009,8(2):114-11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约为6.6%~11.6%,血小板在正常妊娠期约有10%的生理件下降,病理情况包括妊娠期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重度子痫前期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还有很少部分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及药物等引起。现将2003年7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PAT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8年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42例,对其处理方法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处理经验.结果:有剖宫产指征的27例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余15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9例,产后出血率21.43%;产褥感染3例,产褥感染率7.14%.新生儿中血小板减少4例,发生率11%.新生儿头皮血肿1例.结论:血小板不低于50×109/L时,不需治疗;血小板低于50×109/L但无症状的孕妇,可行常规产科检查,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若伴有黏膜出血或出血高危因素时应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无产科指征,分娩方式应以阴道分娩为宜,血小板低于30×109/L应输注血小板后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全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间就诊的4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给予口服氨肽素、升白胺等药物治疗;低于20×109/L时给予皮质激素、丙球和/或输入血小板等;终止妊娠前应提高血小板水平。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发生比例分别为12.0%和40.0%,三组产后出血发生比例分别为75.0%、50.0%和4.2%,差异幸免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8例,其中医学源性早产6例。1例新生儿出现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血小板分别为35×109/L和76×109/L,其余血小板均正常。PAT产妇在产后5周血小板恢复正常,再障及白血病患者3月后血小板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全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常见的出血性疾患,注意观察及给予相应治疗,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彩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7):507-508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2701例在我院就诊的病例中,其中82例血小板数<100×109/L,发生率为3.31%.其中生理性的56例占68.3%.妊高征14例占17.1%.妊娠合并ITP 10例占12.2%,其他2例占2.4%.82例中剖宫产的59例.阴道分娩的21例,转诊2例.产后出血7例.结论 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本病的治疗采取在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终止妊娠前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IVIG及血小板制剂是确保母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35-43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处理方法。方法:对83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水平血小板减少与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导致PT的主要原因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GT)61例(73.49%),其次子痫前期(PE)10例(12.0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7例(8.43%)。轻度和重度PT以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最为多见,重度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可导致产后出血,出血原因与患者自身血小板减少相关;临床应结合产妇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和产科指征综合判断以决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07年5月间就诊的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545例在我院分娩的病例中,妊娠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率为3.6%,妊娠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最常见为妊娠生理性血小板减少。56例妊娠血小板减少的孕妇中32例行剖宫产,占57.1%。结论引起妊娠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应注意观察及给予相应治疗,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吴玉英  施月秋  邬华 《广西医学》2010,32(3):319-32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和分娩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PT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处理的经验。结果病因: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9例(37.5%),妊娠期高血压5例(20.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37.5%),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4.2%)。经阴道分娩1例(4.2%),剖宫产23例(95.8%)。发生产后出血7例(29.2%)。足月儿20例,早产儿4例,均存活。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上,孕妇无症状,不需治疗;血小板低于50×10^9/L但无症状的孕妇,可行常规产科检查,孕妇孕期每2周1次监测血小板,若伴有黏膜出血或出血高危因素时应予激素治疗。于分娩、手术、麻醉前提升血小板,可防治产后大出血、新生儿出血症。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GTP),有时临床上不易区分,我院于1994年至1999年收治31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8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本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87例,所有病人均在本院产前门诊检查和分娩,年龄22-42岁,平均28.6岁,其中初产妇81例,经产妇6例,75例经产前检查发现,12例孕前已经发现。87例血小板减少孕妇中:BGT51例、妊娠高血压疾病8例、ITP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脾功能亢进2例。其中,血小板>50×109/L者:BGT51例、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ITP16例。血小板<50×109/L者:妊娠高血压疾病5例、ITP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歆  张红 《中国医药导报》2009,6(9):137-13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关原因及其相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件分析2005年12月-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于妊娠28周前者11例(11.22%).发生于妊娠28周后者87例(88.78%).发生出血倾向者23例(23.47%),其血小板均<50×109/L.剖宫产34例(34.69%),术前平均血小板值均<50×109/L,产后平均出血量为400 ml;阴道分娩64例(65.31%),分娩前平均血小板值均>60x109/L,产后平均出血量为300 ml.分娩足月儿82例(83.67%),早产儿17例(16.33%).发生新生儿窒息7例(7.14%),无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应积极查明原因并根据病因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而处理重点是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出血倾向及加强胎儿监护.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3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青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3):323-323,325
回顾性分析我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356例产后出血情况及分娩期处理。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35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59例(16.57%),且出血量较血小板正常者明显增多,血小板计数与产后出血量呈负相关。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产后出血有明显影响,产时以产科指征决定剖宫产可行,但宜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戴英苗  董阳阳 《海南医学》2021,32(16):2101-210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阳江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35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PT患者55例(观察A组)、中度PT患者45例(观察B组)、重度PT患者35例(观察C组),选择同期我院接诊的75例正常妊娠孕妇作...  相似文献   

16.
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 ,分娩时可致产后出血 ,同时母体抗血小板抗体可经过胎盘破坏胎儿血小板 ,文献报道[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母体病死率 7%~ 11% ,自然流产率 7%~ 2 3% ,胎儿死亡率约 2 6 .5 %。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2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1例均为住院患者 ,年龄 2 2~ 32岁 ,孕周36 + 2 ~ 4 1周 (1例为双胎孕 36 + 2 周 ,其余均为足月妊娠 ) ,妊娠前发现血小板减少 1例 ,病史最长 4年 ,最短 2d。所有病例均符合 1986年首届全国血栓及止血学术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 1…  相似文献   

17.
张秋颖  贾姣源 《吉林医学》2012,(10):2153-215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与特点。方法:对3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占同期产妇的3.6%,32例患者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22例(68.8%),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12.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4例(12.5%),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6.2%)。各组血小板平均体积从大至小分别为:ITP及PIH>GT>AA。结论:血小板平均体积配合骨髓常规检查有助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治疗的关键是依据不同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程度选择相应的输血及对症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出血,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1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62例妊娠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18例,占1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组)24例,占14.8%,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组)98例,占60.4%。妊娠期血小板平均值ITP组、PIH组与PAT组分别为25.4±16.2,42.5±18.7,76.2±23.4、61.3±13.5(×109/L),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产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平均所需时间ITP组、PIH组与PAT组分别为23d、6d、4d。各组输注浓缩血小板治疗或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前及治疗后d4血小板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四天血小板ITP组、PIH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AT组治疗前后血小板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积极查找病因,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恰当的治疗。给予输血小板、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IVIgG)等综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郑小钰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101-1102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对35例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17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其他血液病2例,PAT和PIH患者产后血小板计数较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25例占71.4%,阴道分娩10例占28.6%,无孕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主要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ITP)对母婴的危害极大 ,如处理不当 ,孕妇、胎儿死亡率很高。本文收集我院 1996年 6月~1999年 5月孕足月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2 8例 ,分别在分娩前后静脉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地塞米松和丙种球蛋白 ,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经血液科会诊 ,剔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年龄 2 2~ 34岁 ,孕周 37~ 41周。1.2 血小板检测结果及分析 入院时按血小板计数分成A、B、C三组 :A组 (10~ 2 0 )× 10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