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上,许多针灸病人在针灸治疗中,适当运用心理疗法,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心理活动与人体五脏生理功能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同时,还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与脏腑的  相似文献   

2.
五胜琐论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五胜,就是人的五志“怒、喜、思、忧、恐”之所胜。情志“五胜”主要研究人体在正常或异常机能作用中心的心理成分,进行评定和矫正,探索其量表和常模。“祝由”作为我国  相似文献   

3.
早在我国古代文献《左传》中,就载有名医文挚关于以怒胜思的著名医案。至《黄帝内经》时期,又按五行规律系统阐述了五志相胜学说,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这就是中医心理疗法的具体法则。临床中我们将该法则试用于精神分裂症之治疗,获效满意。今详、略各举一例,并述心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家庭病床有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现谨就家庭病床中有关情志、饮食、气象等方面的中医护理工作浅谈个人意见如下:一、情志护理中医讲七情致病,素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还有一套“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的方法,认为“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所以在家庭病房的护理中,尤其是对一些因“所愿不遂”或焦虑过度引起的病症,如心悸怔忡、不寐、脏躁、肝郁等,要特别强调精神护理。  相似文献   

5.
在祖国医学中,七情致病学说很早就受到重视,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理论,已成为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元代名医朱丹溪提出的“活套疗法”(情志相胜疗法),可以认为是以情胜情、互相制约的心理治疗。下面一则丹溪治验故事,就是我国古代心理疗法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浅谈张子和的情志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国泰 《光明中医》2000,15(6):38-39
张子和继承祖国医学心理治疗的法则 ,在治疗精神情志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 ,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今仍有其实用价值。1 发展情志疗法早在《内经》时代就形成了中医情志疗法的雏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怒伤肝 ,悲胜怒 ;喜伤心 ,恐胜善 ;思伤脾 ,怒胜思 ;忧伤肺 ,喜胜忧 ;恐伤肾 ,思胜恐。”《素问·举病论》有百病生于气之说 ,其中“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等诸多论述 ,对张氏的影响颇深 ,他以此为据 ,发扬光大。如对《素问·举痛论》等有关情志过极而导致全身气机失调的…  相似文献   

7.
精神调养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对于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情志调摄。  相似文献   

8.
杨菊萍 《河北中医》2003,25(11):864-865
中医学将精神 (心理 )因素列为致病因素之一 ,认为精神 (心理 )、情志方面的变化 ,可以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证。《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神” ,神的活动通过“五神”和“五志”来表现。所谓五神 ,即神、魄、魂、意、志 ,分属于五脏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又产生五志 ,即喜、怒、思、悲 (忧 )、恐。并认为心在志为喜 ,肝在志为怒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悲 (忧 ) ,肾在志为恐。各种情志的太过与不极又可影响相应的脏器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为现今临床多发病,中医论治该病多疏肝解郁、燥湿化痰,总体疗效不佳。反思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表现,发病之因多缘由思虑过度,而又有多悲、善恐、不喜、不怒等特点,表现为一身上下尽病,而其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土之湿盛则多思,金燥则多悲,水寒则善恐,水寒不能生木故不怒,木枯不能孕火故不喜。木郁之发,当化不化,而郁病作矣,阳气不足,致气机郁结,情志不舒。治时应斡旋中枢、上潜下腾、轮旋左右,使大气旋转,郁气乃散,同时应重视阳气的作用。该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思伤脾,怒胜思"之实证,至理之言也。也间接为该病心理疏导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医把心理疗法归结为情志相胜治病的原则,早在2000年前就提出“悲胜怒、喜胜悲、恐慌胜喜、思胜恐、怒胜思”这一七情相胜治病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毒邪与广义之邪辨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蕾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9):515-517
认为毒邪与一般意义的邪涵义不同 ,所导致的病机变化也有明显差异。正确界定毒邪的概念 ,对于临床上祛邪法与解毒法的正确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克刚  於堃  高颖 《天津中医药》2007,24(6):462-464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进行临床信息的采集,并对患者1a内的结局进行追踪分析。[结果]共观察患者182例,剔除10例。1a内死亡7例,复发4例。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情况和入院时患者的证候特征与中风病急性期预后有关。[结论]高龄、男性、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中医证候特点是中风病急性期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炎性因子、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压等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预防高血压的机制。方法雄性6周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只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模型组2组,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测定大鼠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MP-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变化,并以同龄Wistar Kyoto大鼠8只做空白对照比较。结果SHR血压呈进行性增高,血浆中hs-CRP、vWF升高,CMP-1无显著变化。黄连解毒汤可以控制幼龄SHR血压,降低SHR血浆hs-CRP、vWF含量。结论早期应用黄连解毒汤可以改善SHR的炎性反应和保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4.
15.
男性不育常见的致病因素,对于临床医师在男性不育的诊断及治疗工作方面提供借鉴。对近10年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分析,总结出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男性不育与精液异常、生精障碍、精子、卵子结合障碍及内分泌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以生精障碍最为普遍。从4方面论述男性不育症发病的病因和病机,为临床诊治男性不育症提供理论依据,以便详细、全面、准确地找到其病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药材祖师麻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为祖师麻人工栽培适宜区的选择及野生抚育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祖师麻23个采集地的生态因子信息,以土壤测试标准手册中的标准程序测定土壤因子信息,结合23个采集地93份祖师麻化学成分含量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成分与生态因子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度、年均降雨量、年均日照强度和年均温等生态因子以及土壤类型、有效铜、pH等土壤因子都是影响祖师麻化学成分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白癜风疗效的可疑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为制定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和线索。方法:对2002-2009年在本院皮肤科住院接受治疗15d以上,1 796例白癜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将调查资料核实整理后对可疑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调查1 796例白癜风患者,其中治疗有效1 463例(81.5%)、无效333例(18.5%),男821例(45.7%)、女975例(54.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病程(OR=1.028,95%CI:[1.020,1.035])、异常体液(OR=1.229,95%CI:[1.089,1.388])为影响白癜风疗效的危险因素,而患者生活区域(OR=0.708,95%CI:[0.577,0.868])、住院天数(OR=0.471,95%CI:[0.385,0.576])、营养状况(OR=0.683,95%CI:[0.516,0.903])和患者气质(OR=0.773,95%CI:[0.674,0.886])为保护因素。结论:上述6个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尽早对这些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外科手术病例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对影响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积极的预防措施。结果: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术前营养状况、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有密切关系。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尽量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产妇子宫切除术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择产妇子宫切除病例80例。随机以5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但末行子宫切除术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样本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率(4.61%)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3.28%),剖宫产子宫切除率(0.18%)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0.03%),且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高接生技术及住院分娩率,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死亡率和子宫切除率的必然选择,围分娩期充分准备、适时切除子宫,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人数约占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25%-30%。研究表明在胃癌的生物学过程中,肿块的机械压迫,可使脏器的管腔、血管受压或梗阻,造成脏器功能失调及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感染,同时肿瘤组织坏死、液化、溃烂、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被机体吸收也容易伴发炎症。而炎症或感染会促进肿块以及机体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从而促进胃癌的恶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