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及外伤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共26个椎体在透视监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注射骨水泥剂量约2~6ml。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小时行CT扫描以评价骨水泥充填情况及有无渗漏,并应用形象类比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T显示骨水泥均在椎体中充填满意,5例5个椎体发生椎旁少量骨水泥渗漏,未出现神经损害症状。术前VAS为7~10分,平均为(8.69±0.82)分,术后24h的VAS为1.5~5分,平均(3.18±1.15)分。术后3天的VAS为0~4分,平均(3.01±1.06)分。术后24h和术后3天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及部分类型的外伤性椎体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近年来PVP逐渐推广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顽固性疼痛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发展的一项新型微创技术,是指在影像介导下经皮向骨折或破坏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骨折椎体的稳定性,减轻甚至解除患者痛苦的目的.本文就经皮椎体成形术历史、目的、临床疗效、骨水泥作用机制、适应证与禁忌证、技术要点、并发症预防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容量骨水泥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6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行3 ml和5 ml骨水泥注射,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3 ml组30例,B组为5 ml组32例),分别测量手术前后疼痛行VAS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中A组VAS评分术后缓解(1.65±0.70)分;B组VAS评分术后缓解(1.55±0.60)分,两组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胸腰椎骨折特点,无论是采用3 ml或者5 ml骨水泥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均可迅速缓解疼痛,能显著改善愈合,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0VCF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PVP治疗20例(PVP组),男8例,女12例,年龄54~81岁,平均(66.37±2.34)岁;采用PKP治疗20例(PKP组),男11例,女9例,年龄56-79岁,平均(65.12±3.21)岁。术后1、12周及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法、巴塞尔(Barthelindex,BI)评分方法对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日常生活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责任椎的前缘高度、后凸角度(Cobb角)的变化。结果:PVP组出现椎体后缘骨水泥渗漏1例,但无任何·临床症状,渗漏的骨水泥未用手术方法处理。两组均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后两组VAS、B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疼痛缓解明显,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显著。术后l、12周及1年各时间段的VAS、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12周及1年的责任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在PV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12周及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责任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VP和PKP均能明显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完全或部分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PKP在恢复责任椎前缘高度和矫正椎体后凸畸形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对压缩程度较大的椎体高度恢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和骨强度降低为特征。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如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i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髋部和桡骨远端骨折等。据统计,7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溶骨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溶骨性肿瘤35例,其中脊柱转移瘤23例,血管瘤9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术前均有顽固性背痛,无神经症状,CT及MRI提示椎体溶骨性病变。在C型臂透视下行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注射骨水泥,采用VAS评分、WHO疼痛缓解标准及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来评估疼痛缓解,日常功能恢复情况,并对病椎的高度变化进行分析,记录骨水泥外漏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1天、1月、6月,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4h内疼痛缓解,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及压迫症状,复查X片见椎体内骨水泥填充良好。手术前后VAS评分、活动能力(ODD和病椎高度对应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月疼痛缓解、日常活动功能改善趋于稳定。结论:PKP能迅速缓解胸腰椎溶骨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有效恢复病椎高度,并发症相对较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KP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以及两种手术方式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改善值、平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KP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PKP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优于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影像学资料比较,PKP组患者骨水泥分布集中,密度较高;高黏度骨水泥组患者骨水泥呈弥散状分布,密度相对较低。[结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有效缓解疼痛且效果相当,两者渗漏率无明显差别;PKP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具有优势,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并发症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新  苗旭东  杨迪生 《中国骨伤》2005,18(6):381-383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经皮注射骨水泥的微创放射介入疗法,由Galibert等1984年首先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在CT或X线的引导下,将骨水泥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用专用注射器注入椎体,起到了增加脊柱强度和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卧床时间以及预防椎体再塌陷发生等作用。自从PVP应用临床以来,其适应证不断扩大,目前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血管瘤和脊柱溶骨性肿瘤的治疗。大样本资料表明,PVP的成功率为80%~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0%。本文就当前PV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经皮椎体成形术配套器械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鄄tebraplasty,PVP)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转移瘤等椎体疾患,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1、2]。我科研制出适合向椎体内注入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鄄ment,CPC)的配套器械,现将初步临床试用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器械设计该系统器械采用不锈钢材料,包括皮质开口器,穿刺针,导针,不同直径(3mm,4mm,5mm,6mm)的扩张器和工作套管,骨水泥注入套管,骨水泥推进杆等(图1)(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00232155.6)。1.2一般资料选取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种新的微创介入技术,通过向骨折椎体内灌注骨水泥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迅速减轻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疼痛.本院2003年3月至12月,共完成28例30节椎体的微创介入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20个椎体以及5例椎体肿瘤6个椎体,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14例新鲜骨折病人卧床复位满意后再注射。结果:23例病人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6.5mL,X线检查骨水泥充满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12h一3d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试,18例骨质疏松症病人中14例完全缓解(0-2),4例中度缓解(2-4分),疼痛缓解81%。14例新鲜骨折病人术后恢复丢失高度的78%。5例椎体肿瘤中2例完全缓解(2-4分),疼痛缓解81%。14例新鲜骨折病人术后恢复丢失高度的78%。5例椎体肿瘤中2例完全缓解(0-2分),3例中度缓解(2-4分),疼痛缓解70%。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对18例病人(其中肿瘤病人3人)随访8-10个月,治疗部位疼痛末明显加重,椎体形态未有改变。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强度和脊柱的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3.
椎体成形术穿刺定位导向器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穿刺定位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2年12月~2006年3月应用自行研制的椎体成形穿刺定位导向器引导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72例,对使用此仪器的成功率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实施椎体成形手术138例,其中应用穿刺定位导向器操作的72例,全部一次成功,穿刺针到位理想。没有应用穿刺定位导向器66例,更换穿刺位置6例,穿刺针到位不理想4例。出现泄露并发症的4例病人中均是没有使用穿刺定位导向器的。穿刺到位时间:应用穿刺定位导向器者,平均1.8min。不使用穿刺定位导向器者平均6.7min。[结论]应用椎体成形穿刺定位导向器简便易行,缩短手术时间,穿刺安全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灌注剂的调配方法与热效应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用Palacos骨水泥加入适量造影剂调配灌注剂,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制成圆柱形标本,测量聚合反应时温度变化,并行生物力学测试。(2)①用灌注剂在20只犬80个椎体上行PVP,术后CT扫描,于第1、2d分别随机取5只犬尸检,其余10只观察4周;②在5只猪10个椎体上取圆柱形骨块,形成空腔并注入灌注剂,测量灌注剂中心,边缘,椎体前缘,椎管前缘的温度变化,2周后取材观察灌注剂周缘骨组织坏死情况。(3)应用PVP治疗有疼痛症状的脊椎血管瘤,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和骨髓瘤及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6例共35个椎体,术后行CT检查。结果 (1)骨水泥单体、粉末和造影剂按5ml:6g:1ml的比例调匀后,可保持易于注射的稀薄糊状5min左右,且透视下显影清晰,灌注剂聚合放热过程和力学特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①20只犬行PVP后均未发现肺栓塞表现,CT示椎管内常有渗漏,这与犬椎体的形态有关;②猪椎体内灌注剂平均最高中心温度为70.5℃,边缘为53.5℃,椎体前缘为40.8℃,椎管前缘为40.5℃,术后病理示灌注剂周缘有散在的骨细胞坏死灶,(3)26例PVP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CT示5例7个椎体存在渗漏,其中3例3个椎体椎管内有少量渗漏,1例1个椎体椎间孔有少量渗漏,3例4个椎体有椎旁少量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血管瘤和骨折患者术后住院1-4d(平均1.6d);22例随访6-24个月,其中19例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2例部分缓解,1例肝癌脊柱转移患者疼痛缓解后又加重,与其它病椎有关。结论 PVP为疼痛性脊椎血管瘤,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和骨髓瘤,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袁文  谢宁 《中国骨伤》2010,23(10):726-728
<正>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除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骨折  相似文献   

16.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VP(PKP)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共32个椎体,对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PVP(PKP)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Kummell'8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Kummell's病63例65个椎体,分为经皮PVP组35例次,PKP组30个节段.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1d、1周、4周、12周、24周和术后1年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测定后凸矫正比率,观察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VAS评分:手术前PVP组和PKP组分别为(9.6±0.3)分和(9.8±0.2)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年分别为(2.3±1.2)分和(2.5±1.1)分,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至末次随访,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PVP组和PKP组分别为(45.50±3.15)%和(47.83±4.24)%(P>0.05).骨水泥渗漏率PVP组5例14.29%,PKP组4例渗漏(1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ummell'8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折,PVP和PKP技术治疗均可获得明显的止疼效果.并可获得部分的后凸矫正效果;由于病变椎体内由裂隙、上下的硬化面和前方的前纵韧带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骨水泥异常渗漏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溶骨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脊柱溶骨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0年2月~2003年6月收治脊柱转移瘤和多发性骨性破坏,21例累及椎体后壁。行PVP治疗共42例次59个椎体,包括1个颈椎,29个胸椎,27个腰椎,2个骶椎;54椎单侧注射,5椎双侧注射;每椎注射灌注剂3~11ml,平均6.5ml;28例同时取活检。术后行CT检查,并结合放疗、化疗等治疗。结果 39例术后4~72h内疼痛缓解,38例活动状况改善,术前有神经根损伤和截瘫者神经功能均无明显变化。2例多发脊柱严重破坏者行单处PVP后1例疼痛无缓解,1例疼痛缓解48h后复发,活动状况均无明显改善。术后CT显示17例21椎存在灌注剂渗漏,其中6例7椎有硬膜外少量渗漏,2例2椎有椎间孔内少量渗漏,6例8椎有椎旁渗漏,5例6椎有椎间盘内渗漏。有2例石硬膜外渗漏引起暂时性神经根症状加重。术后37例随访2~32个月,平均8.5个月。35例疼痛缓解,其中29例疗效稳定。结论 PVP治疗脊柱溶骨性肿瘤,能即刻缓解疼痛,改善活动状况,并可与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及体外椎体标本实验,研究负压引导下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分布规律。方法:以椎体CT平扫为基础建立椎体模型,模拟骨水泥注入模型的过程及分布情况。选择老年女性的尸骨共20个椎体标本,形态结构相似的相邻节段椎体分别分入实验组(负压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VPVP组)与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