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惊厥264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皓  董国庆 《海南医学》2006,17(5):83-84
目的对小儿惊厥进行病因分析以利干预.方法根据264例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脑电图、脑脊液及脑CT等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归类分析.结果惊厥病因:高热惊厥192例(72.73%),癫痫25例(9.47%),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4例(9.09%),颅内出血16例(6.06%),颅内感染7例(2.65%).发病年龄以6个月~1岁比例最高,占36.36%;其次是1~3岁33.33%;1~6个月17.80%,3~6岁10.99%,6~9岁1.52%.发病季节:全年均有发病,以1~3月最高,其次为9~12月,4~8月较低.结论高热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癫痫、VitD缺乏、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但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下,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背景]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有效控制小儿惊厥发作.[病例报告]对172例有惊厥表现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热惊厥为103例(59.9%),其病因以感染所致热性惊厥为主;无热惊厥为69例(40.1%),其病因复杂,以癫痫、腹泻相关性良性惊厥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为常见.[讨论]引起小儿惊厥的病因比较复杂,高热惊厥为小儿惊厥的第一大病因,年龄多在6个月3岁;其次为电解质紊乱所致惊厥,年龄在2岁以内多见;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所致惊厥多见于新生儿;颅内感染、癫痫所致惊厥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相似文献   

3.
小儿惊厥1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小儿惊厥进行临床研究以利治疗和预后.方法 根据193例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脑电图、脑脊液、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毒物检测等临床结果,进行临床归类分析.结果 惊厥病因:高热惊厥131例(67.88%),癫痫20例(10.36%),低钙惊厥13例(6.73%),颅内出血8例(4.15%),颅内感染19例(9.84%),中毒2例(1.04%).发病年龄以6个月-1岁比例最高,73例占37.82%;其次是1-3岁,63例占32.64%;1-6个月,32例占16.58%;3-6岁,19例占9.84%;6-10岁,6例占3.11%.发病季节:全年均有发病,以1-4月最高,10-12月次之,5-9月最低.结论 高热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癫痫、颅内感染、维生素D缺乏、颅内出血、中毒,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朱卫东 《广州医药》1997,28(3):49-50
分析103例小儿惊厥,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占第一位。高热惊厥与癫痫可能有一定关系。预防和及时处理惊厥持续态有助于改善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惊厥患儿的常见病因,为儿科急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急诊就诊于河南省济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的256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56例惊厥患儿中伴发热203例(79.3%),其病因以感染所致热性惊厥为主,颅内感染6例(2.3%);不伴发热53例(20.7%),其病因复杂,以癫痫、代谢紊乱、中毒常见。结论:<3个月小婴儿以代谢紊乱、颅内出血多见;3个月~1岁婴儿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同时要警惕颅内感染、癫痫、先天发育异常;1~6岁小儿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为主,但要注意癫痫、中毒、颅内感染;>6岁儿童惊厥病因以癫痫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8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岁为242例(84.9%),其中热性惊厥135例(47.4%),颅内感染81例(28.4%),无热惊厥69例(24.2%),其中癫痫28例(9.8%),颅内出血10例(3.5%),中毒10例(3.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6例(2.1%),中毒性脑病7例(2.5%),腹泻、电解质紊乱6例(2.1%),脑积水2例(0.7%).结论:小儿惊厥多见于1~3岁婴幼儿,以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其次为颅内感染.因此,对于惊厥的小儿应注意查找病因,及时控制惊厥,积极治疗,防止复发,以免造成缺氧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疾病发生原因分为两组,A组为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惊厥,B组为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惊厥。结果A组0~6岁与7~14岁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原因与年龄相关性的∥值为19.4832,B组0~6岁与7~14岁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原因与年龄相关性的z。值为21.9981,且两组P=0.0000(P〈001),说明0~6岁与7~14岁小儿高热惊厥发生与年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蹶主要发生在6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该病危害性极大,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发热程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多见于6个月~5岁,男多于女,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82例高热惊厥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周.长期随访23例,2例转化为癫痫.结论 小儿在高热或过高热时(39~40℃以上),易引起抽搐.有发热的患儿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发生惊厥.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止惊措施.  相似文献   

9.
869例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以惊厥性疾病癫痫和高热惊厥比例最高(56.04%)。脑瘫、脑发育畸形、先天性代谢性脑发育障碍占(20.2%),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占(8.63%)。智能低下行为障碍占一定比例(14.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利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106例小儿惊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热性惊厥76例 (71.7%),颅内感染15例 (14.2%),癫痫6例(5.7%),低钙血症7例(6.6%),颅内出血2例(1.9%)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多见1~3岁42例(39.6%),4天~1岁37例(34.9%),>6岁19例(17.9%),>9岁8例(7.5%).全年均可发病.结论:1~3岁婴幼儿易发生惊厥.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颅内感染次之.  相似文献   

11.
吴雄 《中外医疗》2016,(5):67-68
目的:探讨小儿急诊惊厥病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惊厥患儿共110例。了解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并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针对病因实施针对性治疗。观察小儿的惊厥病因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惊厥病因分析中,热性惊厥占53.6%,癫痫占20.9%,颅内感染占8.2%。其中,新生儿以低血糖为主,婴幼儿与6岁以下小儿以热性惊厥为主,6岁以上小儿以癫痫为主;治疗总有效率为97.3%,不良反应率为1.8%。结论小儿急诊惊厥的病因复杂,以热性惊厥最为常见。临床治疗中,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并进行对症治疗,能够预防疾病复发,保障小儿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自 1996年 1月~ 1998年 10月我院共收治惊厥患儿 2 2 3例 ,男 156例 ,女 67例 ,年龄 1小时~ 10岁。确定小儿惊厥诊断后 ,仔细进行临床查体、各项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以便寻找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发病 ,原发病的诊断按第六版实用儿科学为标准。表 各种原发病引起小儿惊厥中所占的比例病因 n 男女年龄百分比 (% )高热惊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新生儿颅内出血癫痫 (特发性 )病毒性脑炎其 他 *病因不明合  计6 3 5 9 30101093932 2 343 45 2 210742 3215 62 0 14 80351616 73月~ 6岁 1小时~ 7天 1个月…  相似文献   

13.
对9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脑电图进行了分析,81例(84.4%)惊厥发生在4岁前的高危期.96例中正常脑电图38例(39.6%),异常58例(60.4%).脑电图异常与惊厥持续时间、异常产有密切关系,随访38例,19例为持续异常,可能移行为癫痫.  相似文献   

14.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约3 %~ 4%小儿有过高热惊厥。发病在 6个月至5岁间 ,本文对 1 996年 7月— 1 998年 7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 1 40例小儿高热惊厥中脑电图检查异常的 60例分析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60例小儿高热惊厥脑电图检查异常的患儿中 ,男 3 8例 ,女 2 2例 ,男 女为 1 .7 1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 5岁。初发年龄以 1岁~ 2岁为多见 ,占全部病例的 82 %。一级亲属中有癫痫患者 1 5例占 2 5 % ,一级亲属中有高热惊厥发作史 3 0例占 5 0 % ;首次发作呈复杂型表现 (指局限性发作 ,超过 1 5分钟~ 2 0分钟的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1990年6月~1991年5月一年内收治患儿中有惊厥发作者678例(占同期住院患儿总数的7.12%)病因进行总结分析,发现①678例中3岁以内发病者537例(79.20%),3岁以上发病者141例(20.80%),说明3岁以内婴幼儿是惊厥的高发年龄;②本组病例中高热惊厥(23.16%)、中毒性脑病(18.29%)、低钙惊厥(16.37%)、癫痫(15.49%)、颅脑  相似文献   

16.
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转化为癫痫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2例复杂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162例患儿发展为癫痫的共32例(19.75%),其中有癫痫家族史的35例,转化为癫痫的15例(42.86%);有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因素的55例,转化为癫痫20例(36.36%);发热距惊厥发作的时间越短转化为癫痫的比例越高.结论有癫痫家族史及有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因素的、发热与出现惊厥的间隔时间均为复杂型高热惊厥发展成癫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病因,且提出合理护理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29)与实验组(n=29),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病因分析对症护理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高热惊厥患儿经不同护理后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高热惊厥患儿高热惊厥发作(3.98±1.01)次、平均退热时间(25.23±1.23)min、癫痫复发率3.44%等指标与参照组患儿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显示意义。结论将以病因分析对症护理干预应用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依从性,值得广泛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小儿惊厥进行临床研究以利治疗和预后.方法 根据193例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脑电图、脑脊液、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毒物检测等临床结果,进行临床归类分析.结果 惊厥病因:高热惊厥131例,癫痫20例,低钙惊厥13例,颅内出血8例,颅内感染19例,中毒2例.发病年龄以6个月-1岁比例最高,73例;其次是1-3岁,63例;1-6个月,32例;3-6岁,19例;6-10岁,6例.发病季节:全年均有发病,以1-4月最高,10-12月次之,5-9月最低.结论 高热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癫痫、颅内感染、维生素D缺乏、颅内出血、中毒,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罗宗业 《右江医学》2002,30(4):312-312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重症之一 ,处理不及时常造成脑损害。有效控制惊厥发作 ,及早明确病因诊断 ,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 ,并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现将我院自 1999年元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30例小儿高热惊厥进行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以 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病专题讨论会的建议( 1) 作为诊断标准。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6个月 5例 ,6个月~ <1岁 11例 ,1~ <2岁 8例 ,2~ <4岁 4例 ,≥ 4岁 2例 ,其中 4例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3例有癫痫家族史 ,11例有出生异常史 (指早产、产伤、剖宫产、不洁接生史、窒息…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科1987~1989年共收治小儿惊厥96例,其中男50例,女46例,1岁以内44例,1~3岁34例,3岁以上18例,婴幼儿共78例,占81.2%。病因分类中高热惊厥30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低血钙25例,中毒性脑病12例,癫痫10例,病毒性脑炎8例,先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