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情 《家庭育儿》2011,(1):52-53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正在犯错误,而且还“屡教不改”,究竟要不要惩罚呢?这个问题考验着父母们。有的主张要惩罚,有的主张不能惩罚,有的主张鼓励为主、惩罚为辅……先不要急于讨论,让我们先来看看来自精神健康领域的不同专家对“惩罚”的说法吧。  相似文献   

2.
黄杰 《医食参考》2020,(3):55-55
人们常以“天真无邪”来形容儿童的幼小心灵纯洁无瑕。但是许多做父母的却发现,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常常“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使父母感到茫然不解。特别是孩子当着他们的面说谎话,更感到有一股发自心底的难以遏制的愤怒。有的父母用规劝、威吓或体罚的办法制止孩子“撒谎”,然而收效甚微。在这里我们应提醒父母们,须知孩子撒谎可有真伪之别!  相似文献   

3.
在不少家庭中,一些孩子总是好奇地问自己的父母:我从哪里来?有的还直接切入主题,“我是怎样生出来的?”父母对孩子这样的提问常常显得很尴尬。要么搪塞回避,要么答曰“捡来的”或者“从胳肢窝里出来的”……唯独不说是从母亲怀里生出的。 据了解,不少国家很重视孩子的性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从小抓起,不回避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比如,当问及“我从哪里来”之类的问题,做父母的一般都能很耐心地从生理解剖知识讲起,解释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当然包括婴儿的出生是由于父母之间“亲密”关系所致这一“敏感”问题。孩子在很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中,想必任何一位父母都惩罚过自己的孩子,如打骂、威吓、体罚、限制行动等等,惩罚的目的当然是让孩子学好,民间也有“棍棒下面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土块”等说法。到了八十年代,许多人惊呼家庭里出现了“小皇帝”,并把“管教不严”视为产生“小皇帝”的温床。  相似文献   

5.
父母的礼物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做父母的正在省吃俭用、殚精竭虑地给自己的子女积累钱财:有的先置“旺铺”,以待子女将来“经商”之需;有的购买花园别墅,以期日后物业增值;有的干脆投资证券留给子女“几十万”××股……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将来过得比自己好,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给孩子留下些什么?怎样才使孩子过得好?我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银财宝终为身外之物,早晚会耗尽的,只  相似文献   

6.
惩罚是一种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的手段,一般在孩子不听话或犯错时使用。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屡教不改,令他们十分头疼。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惩罚技巧,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  相似文献   

7.
惩罚是一种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的手段,一般在孩子不听话或犯错时使用。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屡教不改,令他们十分头疼。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惩罚技巧,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  相似文献   

8.
惩罚是一种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的手段,一般在孩子不听话或犯错时使用。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屡教不改,令他们十分头疼。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惩罚技巧,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年仅3~4岁的孩子都会对父母撒谎。比如:自己摔坏了杯子,如大人不在场,事后他可能说这“不是我干的”;明明他拿了糖果吃,却说是“爷爷奶奶叫吃的”;为了逃避上幼儿园,有的孩子会以“肚子痛”之类的假话来骗大人……诸如此类的事情可能经常会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此时,父母常常是既感到生气又无可奈何;而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说出真实情况,总是以恐吓、斥责甚至打骂的方式对付孩子。其实这样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子女身高观察和监护的重任主要落在父母的肩上,父母在子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定要当好监测人。2~13岁是治疗矮小的黄金时段。一旦孩子的骨骺闭合,家长只能抱憾终身。但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身材矮小需要通过就诊来找出原因,他们认为可能“晚长”,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或者花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所谓增高器械。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父母永恒的话题。父母眼里的孩子纷繁各异、没有重叠:上幼儿园的孩子淘气、顽皮,让父母费心费力;入小学的孩子贪玩、爱冒险,让父母亲伤神担心;上中学的孩子善感、多变,令父母亲无措不解……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他们有读不完的缺点,更有写不尽的可爱。 天下父母亲都为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可是孩子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父母呢?他们眼里的父母会是什么样呢?是慈祥可亲,还是严厉可怕?是熟悉难忘,还是陌生淡漠?是敬重佩服呢,还是不屑一顾?我苦苦地思,冥冥地想,始终找不出答案。孩子眼里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样、什么样、什么样……为什么不去问问孩子,我恍然大悟,“?” 变成了“!” 对,去访不同年龄的孩子,学龄前的、中学生、大学生,听听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文化和舆论总是倾向于同情“弱者”。这种倾向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和父母的家庭教育,同样能被儿童体验到。在生活当中我们不难观察到,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自己期望的利益,会把自己装扮成“弱者”。通常的方法就是在老师,特别是父母的面前伪称或夸大自己的生理疾病。这种把自己扮成弱者形象的现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离乡在外地工作。父母担心孩子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或者是为了照看下一代的小孩,加上自己日趋年迈,为了和子女团聚,到孩子工作的城市生活,也加入他们成为流动人口的一员。于是孩子在外闯明天,父母跟着“漂”余年,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异地老年人群被称为“老漂族”。  相似文献   

14.
王淼 《健康生活》2024,(3):57-58
<正>大多数父母都宠爱孩子,但宠爱孩子要有限度,因为过度宠爱就会变成溺爱。溺爱会妨碍孩子独立发展,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本文介绍10种溺爱孩子的行为,供有孩子的父母对照、参考。1.当面袒护孩子。当父亲管教孩子时,母亲就会护着孩子:“孩子还小呢,等他大了就好了。”或者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就会站出来说:“你们不要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这样当面袒护孩子,让孩子时刻躲在“保护伞”和“避难所”里,  相似文献   

15.
由于父母的极不重视,一些孩子的早餐吃得极不科学。有的为“随意型”,食物大多是前一天的剩饭,有什么吃什么,数量和营养都不能保证需要。有的是“唯蛋白质型”,只有一杯牛奶或者一个煎的鸡蛋,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糖类。吃这类早餐的孩子整个上午血糖都处于相对稳定的低水平.难以进行快速思维.记忆力也较差。有的是“唯碳水化合物型”.只吃馒头.稀饭.缺少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奖赏与惩罚本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然而,有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偏重了其中的一种,而忽视了另一种方法,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我在与孩子及他们父母的个体咨询过程中,对不合理运用奖赏与惩罚而造成的不良结果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7.
奖赏与惩罚本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然而,有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偏重了其中的一种,而忽视了另一种方法,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我在与孩子及他们父母的个体咨询过程中,对不合理运用奖赏与惩罚而造成的不良结果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孩子:平时好好的,与健康儿童没有什么区别,可突然在某个时刻变得“古怪”,行为出格,令人惊诧。为此可没少受父母或老师的斥责甚至惩罚。其实他们是冤枉的,因为并非他们存心捣蛋,而是一种称为癲痫的疾病“迫使”他们那样做。 说到癫痫,也许你会恍然大悟,不就是“羊癲风”吗?发作起来手脚抽动,口吐白沫,神志不清,人们一看便知,怎么会“冤枉”孩子呢?不错,典型的癫痫发作确是这样,颇易辨认。但本文所说的却是癫  相似文献   

19.
何红 《家庭育儿》2012,(10):58-59
有的孩子说谎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但又害怕受到惩罚,有的是因为分不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有的是因为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的是因为想取悦家长……所以,父母要冷静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宝宝才会更爱你!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父母以为.青春期发育前的孩子不能涉及性问题.其实不然。幼龄孩子若焦虑感较多,就可能导致他们对性问题的注意或者手淫行为增多。这种情况可能完全与他们自身的性发育无关.而是由其他刺激造成的。例如,孩子的亲人患重病或死亡:父母一方或双方情绪忧郁:母亲生了弟弟或妹妹;孩子学业功课负担重;或者因调皮而受惩罚等等。这些都可能构成或加重孩子的精神压力,而他们又太小.还不善于把心理的感受表达出来.有可能用手淫转移、缓解焦虑感.从“自体娱乐”中找快乐和安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