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心肌血运重建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但严重的晚期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弥漫而不能进行CABG或PTCA,本文主要介绍传统心肌血运重建术以外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左心室-冠状动脉搭桥术(VCAB)、心脏去神经术和冠状静脉动脉化。VCAB和经皮原位冠状静脉动脉化有望成为新的晚期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心肌血运重建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但严重的晚期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弥漫而不能进行CABG或PTCA,本文主要介绍传统心肌血运重建术以外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左心室一冠状动脉搭桥术(VCAB)、心脏去神经术和冠状静脉动脉化。VCAB和经皮原位冠状静脉动脉化有塑威为新的日弃.期冠心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99mTc sestamibi核素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SPECT)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PTCA疗效。方法  4 5例冠心病患者 ,PTCA术后 1~ 2 4个月 ,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99mTc sestamibi,定性观察运动和静态心肌血流灌注情况 ,并行冠状动脉造影 ,利用 χ2 检验等评价冠心病患者单纯PTCA术与PTCA结合stent支架介入治疗疗效和运动心肌显像判断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结果 ①PTCA术后 (包括Stent支架介入治疗 ) ,约 2 6 7%的患者出现术后再狭窄 ,并且再狭窄高峰时间发生在术后 2~ 3个月之内 ;②单纯PTCA术后冠脉血管再狭窄占狭窄总数 83 3% ,PTCA结合Stent支架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约占狭窄总数 16 7% ,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照 ,99mTc sestamibi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判断术后冠脉再狭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6 9%和 95 0 %。结论 99mTc sestamibi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可用于评价PTCA或 /和stent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
在症状性冠心病(CAD)病人中老年人在不断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虽能有效地缓解其心绞痛,但术后复发和死亡率较高,加之其手术操作也增加老年人的危险性,已不很受欢迎。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便成了心肌再血管化的替代方法,鉴于以往老年PTCA报告仅为1支血管扩张术少数病例,故作者特将十年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即应用气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重建心肌血运来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 99Tcm- MIBI运动 -静息心肌显像预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再狭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PTCA后有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完整的 6 0例确诊为冠心病病人 ,根据是否有心肌梗死分两组 ,分析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99Tcm- MIBI运动 -静息心肌断层显像预测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9% ,90 % ,对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再狭窄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4~ 84 % ,5 3~ 90 % ,5 0~ 6 0 %。结论  99Tcm-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是预测 PTCA术后再狭窄较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是一种新近开展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而且病变弥漫不能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晚期冠心病患者。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可明显缓解病人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本文就其作用机制的几种假说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心肌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在治疗心肌桥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5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心肌桥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首例先用球囊行预扩张 ,然后在长段心肌桥病变处植入 2枚支架 ;另 4例未行球囊预扩张而直接植入各 1枚支架。结果  5例在支架植入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显示 :有心肌桥在收缩期的挤压狭窄均消失 ,无明显残余狭窄。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访 3~ 18个月 ,其间有 2例因出现胸闷症状分别在术后 1 5和 4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其中 1例为支架内再狭窄而再次行PTCA术。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是安全有效的 ,可以获得满意的造影结果和改善临床症状 ,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更多病例的随访观察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是一种新近开展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而且病变弥漫不能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晚期冠心病患者。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可明显缓解病人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本文就其作用机制的几种假说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陈立  林红华  王风云 《山东医药》2007,47(11):33-33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研究证实,低血压反应是冠心病介入诊疗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2000年2月~2006年10月,我院共为110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介入诊疗术(单纯冠脉造影术820例、急诊PTCA术2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的心肌显像剂--双[N-乙氧基,N-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脂)氯化锝](V)(99mTcN-NOET)对判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测定再狭窄以及估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8例冠心病(CAD)患者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行99mTcN-NOET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GSPECT).在第1次GSPECT显像后2周内严格按临床适应证进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治疗.结果 PTCA后心肌异常节段的改善:PTCA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有60.8%和68.3%的异常节段血流灌注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比较,心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未期容积(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3个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CA后再狭窄测定:28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行静息GSPECT心肌显像.GSPECT提示有4例出现异常,考虑为再狭窄,再狭窄率14.3%(4/28).结论 静息99mTcN-NOET GSPECT可作为一种非创伤性判断PTCA术后疗效和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PTCA术后再狭窄机理研究及其防治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 ,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已在我国许多医院开展起来 ,这是值得可喜的。但是 PTCA后的主要长期并发症——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较高 ,这也是目前开展冠心病 (CHD)介入性治疗的主要障碍。本文就 PTCA术后再狭窄的机理及其防治作简要综述。1  PTCA术后再狭窄形成的机制Gruentzig[1] 于 1977年首次将 PTCA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以后随着 PTCA的广泛应用及技术提高 ,PTCA成功率大于 90 % ,而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为 4 %~ 5 % ,然而 PTCA术后再狭窄率高达17%~ 4 0 %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 R)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冠心病患者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者 ,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曾施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1例。5例心肌核素扫描 (99m Tc- Mi Bi)及心电图均提示前壁、下壁缺血 ,其中 3例有外侧壁缺血。在全麻下经左胸前外侧第 5肋间进胸、显露左室 ,应用高功率 CO2 激光器在左室缺血区域打孔 8~ 14个。结果 :5例患者术后 2周全部康复出院。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术后半年缓解明显 ( 级→ 级 ) ,体力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 ,术后 1年心绞痛均为 0级。结论 :TML R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对于不宜做 PTCA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 ,TML R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患者62例,依临床特点及SPECT显像分为2组,单纯心肌缺血组22例及心肌梗塞伴缺血组40例.ATP按0.28mg/(kg@min)的速度匀速泵入共5min行SPECT检查,观察PTCA前后心肌各心室壁节段放射性异常积分及靶心图缺损范围的变化.结果ATP负荷SPECT检查副作用轻、消失快,耐受性好;PTCA术后放射性异常积分降低及靶心图范围缩小说明近期缺血改善明显;术前心肌灌注显像示缺血严重、范围广的心室节段,其相关血管多为"罪犯”血管;PTCA术后3~6个月,10例患者发现再缺血,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再狭窄发生.结论ATP负荷SPECT为评价冠心病患者PTCA疗效及探测术后再狭窄的安全而准确的方法并有助于术前选择病变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对Q-T、J-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有不同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PTCA前,及其术后半年做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Q-T离散度(Q-Td)、J-T离散度(J-Td)。结果 PTCA前Q-Td、J-Td值明显增大,术后缩小。结论 对判断心肌缺血和冠脉病变有一定帮助,PTCA确对冠心病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硝酸甘油(NTG)介入SPECT在估测冠心病存活心肌方面的价值。对42例冠心病患者行静息及NTG介入SPECT心肌显像,采用阅片计分法估测存活心肌,并以其中19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的冠心病患者术后静息显像结果为“金标准”,评价NTG介入SPECT显像对存活心肌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静息显像检测存活心肌为56.3%,NTG介入显像为69.9%(P<0.001)。NTG介入显像阅片计分法估测存活心肌准确率为81%,提示NTG介入SPECT显像可提高存活心肌检出率,为Stent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 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灌注断层 (SPECT)显像在检测“罪犯”血管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多支血管病变并成功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血流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5 2例。PTCA术前进行运动、静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介入 99Tcm - MIBI心肌显像 ,明确缺血与存活心肌数量最多的部位 ,以对应支配该部位的病变血管确定为“罪犯”血管。以术后疗效为标准 ,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5 2例中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病变血管 12 5支 ,心肌显像确定“罪犯”血管 5 2支。临床对确定的“罪犯”血管进行相应的血流重建治疗 ,随访均有良好疗效。结论 运动、静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介入 99Tcm- MIBI心肌显像检测“罪犯”血管准确可靠 ,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为冠心病治疗的一项重要进展,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往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患者需要卧床12~24 h,部分患者因提早翻身导致伤口出血,近几年来经桡动脉穿刺行PTCA术的技术不断成熟,此操作技术已普遍替代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其不受卧位的限制,患者易接受,因此运用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同时其术后护理工作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兴雷  耿庆信 《山东医药》2002,42(20):61-62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PCI)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其发展之快令人瞩目。 1977年 Gruentzig首先开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此后 ,以 PTCA为基础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迅速发展 ,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1  PTCAPTCA是应用介入方法将球囊导管送至狭窄的冠状动脉管腔并加压扩张 ,通过斑块压缩及内膜撕裂扩大血管腔 ,达到心肌血运重建。 1984年我国实施第 1例 PTCA手术。PTCA主要用于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心绞痛、有自发或诱发严重心肌缺血证据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着…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治疗的关键之一是心肌的血运重建。自上世纪70年代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以来,历经30余年的发展,随着技术、器械和围手术期管理的不断进步,以及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