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含量,并探究25-(OH)D3与骨碱性磷酸酶(BAKP)及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382例本院儿童保健所门诊正常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1岁,1~3岁,3~5岁,5~7岁,7~12岁共5组,采用酶联免疫测试法检测血清25-(OH)D3含量,并测定血清BAKP及Cu、Zn、Fe、Mg等微量元素含量,比较25-(OH)D3与BAKP、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结果各年龄段儿童均明显存在25-(OH)D3缺乏的现象,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Zn和BAKP、Cu,Fe和BAKP、Cu、Zn,Mg和Cu、Z、Fe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25-(OH)D3与BAKP存在相关性(P0.05);而25-(OH)D3与Cu、Zn、Fe、Mg等微量元素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0~12岁的儿童均不同程度的缺乏25-(OH)D3,尤其是0~3岁的儿童缺乏25-(OH)D3现象严重。相关性分析说明25-(OH)D3与BAKP存在相关性,与Cu、Zn、Fe、Mg等微量元素无相关性,补充Zn和Fe可有助于改善BAKP含量,对提高儿童身体健康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901510 Down 氏综合征病人血清微量元素和免疫功能观察/刘戈力…//天津医药.-1990,18(4).-233~234对31例患儿测定血清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其中26例测定了免疫球蛋白和 T 淋巴细胞。与40例正常儿童比较,31例患儿血清 Zn、Fe 降低,而 Cu、P 升高;IgA、IgG、IgD 升高,而 IgM 降低,P【0.05~0.01。  相似文献   

3.
妊娠妇女常量元素和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现期妊娠妇女体内常量元素钙(Ca)、镁(Mg)、磷(IP)和必需微量元素铁(Fe)、锌(Zn)、铜(Cu)在妊娠三期(孕早、中、晚各期)的含量及变化规律。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妊娠组157份血样及对照组45份血样的Ca、Mg、IP、Fe、Zn、Cu的含量,统计使用方差分析。结果Ca、Mg、Zn的血清含量随着妊娠期的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Fe的血清含量在孕早期升高为(21.4±5.75)μmol/L,孕中、晚期下降分别为(17.6±6.99)μmol/L和(17.3±8.46)μmol/L与对照组(18.5±5.51)μmol/L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u的血清含量随着妊娠期的增加而增高,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过程中,常量元素钙、镁和必需微量元素铜、铁、锌都有明显的变化,提示应定期检测孕妇血清钙、镁、磷、铁、锌、铜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33例卵巢癌,41例良性卵巢肿瘤及76例正常人的血清 Cu,Zn 含量及 Cu/Zn比值,结果发现,卵巢癌患者的血清 Cu 含量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Zn 含量显著低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Cu/Zn 比值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并且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 Cu/Zn 比值升高更为显著,用血 Cu/Zn 比值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准确性为85%,恶性卵巢肿瘤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92%,特异性分则为97%和95%.本文结果提示血清 Cu、Zn 含量及 Cu/Zn 比值时恶性卵巢肿瘤的辅助诊断,判断预后及在人群中作为卵巢癌的辅助筛选手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酸基转移酶基因1A3(SULT1A3)、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收治的30例因子宫肌瘤(单发型)住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和10例因子宫脱垂且无其他子宫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SULT1A3与ERα、ERβ在30例子宫肌瘤组织以及相应肌瘤包膜外组织与1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差异性。结果与肌瘤包膜外肌层组织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相比较,子宫肌瘤组织中SULT1A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在子宫肌瘤组织中,SULT1A3与ERβ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与ERα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SULT1A3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与雌激素受体ERβ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β3 (TGF β1、β3 )及其受体 βRⅠ、βRⅡmRNA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1月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方法 ,对 30例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肌组织标本检测TGF β1、β3 及其受体 βRⅠ、βRⅡmRNA的表达。 结果  (1)子宫肌瘤组织中TGF β1、β3 蛋白表达强于邻近正常肌层 (P <0 0 1) ,且黄体期较卵泡期增高 (P <0 0 1)。TGF βRⅠ水平较邻近正常肌层亦增高 (P <0 0 1) ,TGF βRⅡ则下降 (P <0 0 5 )。 (2 )原位杂交TGF β1、β3 mRNA杂交信号的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TGF β1、β3 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TGF βRⅡ降表达或表达异常可能是TGF βs促进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始动环节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4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肌肉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含量,月经周期根据月经史及子宫内膜组织相来判断,比较两种组织ER、PR含量与月经周期及子宫内膜组织相的关系。结果: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含量高于同一子宫正常肌层的含量(P<0.05);子宫肌瘤与肌肉两种组织中ER含量在子宫内膜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25,P<0.05),PR含量分泌期高于增殖期(P<0.025)。23例有正常月经周期者,15例与子宫内膜组织相符合,8例与子宫内膜组织相不符合。15例无正常月经周期者,子宫内膜组织相多为增殖期改变,占80%。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含量有关,孕激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提示抗孕激素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米非司酮治疗组的子宫肌瘤组织及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或分泌期的、未治疗的子宫肌瘤组织及其周围的正常肌层组织中Ⅷ因子相关抗原(vWF)进行检测,以观察子宫肌瘤与其周围正常肌层间及米非司酮治疗后肌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的MVD较其周围的正常肌层低(P<0.05),肌瘤与肌层的MVD随月经周期改变而变化,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米非司酮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间的MVD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有效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治疗有效者可减少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血清及病理组织中酞酸酯类化学物(PAEs)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子宫肌瘤和67例卵巢囊肿患者的手术病理组织和血液样本,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PAEs含量。并对病理组织与血清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病理组织中DEP、DBP和DEHP的检出率分别为0、74.8%和99.3%。卵巢囊肿病理组织中DBP和DEHP水平分别为0.457μg/g和4.123μg/g,均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织(0.202μg/g、2.317μg/g,P<0.001)。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DEHP与病理组织中DBP和DEHP的水平均呈负相关(r=-0.241,P<0.05;r=-0.309,P<0.01);卵巢囊肿患者血清中DBP与病理组织中DBP含量呈负相关(r=-0.255,P<0.05);卵巢囊肿患者的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低于子宫肌瘤患者(3.80IU/L vs 8.72IU/L,P<0.05)。结论:PAEs对女性人群暴露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潜在性转移牛长因子结合蛋白-1(LTBP-1)mRNA和蛋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方法从手术标本中采集子宫肌瘤及同源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根据月经周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增生期、分泌期及萎缩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查LTB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LTBP-1在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均有较丰富的表达。LTBP-1 mRNA和蛋白在增生期中的子宫肌瘤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同源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P〈0.05;P〈0.01)。结论 LTBP-1在增生期表达增高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uPA和PAI-1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35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18例子宫内膜增生(内膜增生组)和16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正常对照组)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内膜癌组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uPA/PAI-1值均显著高于内膜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内膜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组Ⅲ~Ⅳ期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与Ⅰ期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Ⅲ~Ⅳ期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高于Ⅱ期(P<0.05),Ⅱ期患者血清uPA、PAI-1含量高于Ⅰ期(P<0.05)。内膜癌组患者血清uPA、PAI-1含量及uPA/PAI-1值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及淋巴结的转移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与患者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uPA/PAI-1值明显升高,并与其手术病理分期、浸润转移有关,提示其可能在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生长因子可能是通过介导女性激素,以改变子宫肌细胞中细胞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性而促发子宫肌瘤[1]。本研究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与正常子宫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mR 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旨在探讨IGFⅠ,IGFⅡ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进一步阐述子宫肌瘤的生长机制。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收集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30例患者的新鲜…  相似文献   

13.
龚磊  李莹 《生殖与避孕》2005,25(5):320-320
现代生物学研究证实,人体内有100多种酶含锌,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影响生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对人体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有学者曾对615例孕产妇血清进行微量元素Zn、Cu的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孕产妇进行血清Zn、Cu水平明显高于非孕同龄健康妇女的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01),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以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 6 2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的HPV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STNFRⅠ、STNFRⅡ ,并与正常 35例对照。结果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宫颈癌患者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在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阳性组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 (P <0 0 1) ;宫颈癌患者术后 3月血清中STNFRⅠ和STNFRⅡ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0 1)。结论 :STNFR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术后明显降低 ,STNFR水平的增高可能与宫颈癌HPV感染有关 ,其发生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的性激素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性激素治疗子宫肌瘤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尚无定论的课题。虽然有些新的理论、新的药物出现 ,但治疗的局限性大 ,不能根治子宫肌瘤 ,因此不能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1 理论依据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性肿瘤 ,既往认为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雌激素水平过高 ;以后的研究能够证实子宫肌瘤中雌激素受体 (ER)含量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 ,因此认为子宫局部组织中ER的含量、兴奋性及功能过强 ,导致局部组织对雌激素的高度敏感 ,造成雌激素的过度作用促进了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 ,但尚未能找到雌激素致子宫肌瘤细胞分裂增殖的直接证明。近…  相似文献   

16.
原纤维蛋白-1 mRNA和蛋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mRNA和蛋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方法:50份子宫肌瘤及同源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标本在术中被采集。根据月经周期及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增生期、分泌期及萎缩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B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FBN-1在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均有较丰富的表达。FBN-1 mRNA和蛋白在增生期和分泌期中的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源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P<0.01,P<0.05;P<0.01,P<0.05),而在绝经期中的子宫平滑肌瘤及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FBN-1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有关,并可能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肌瘤假包膜组织及肌瘤周围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相关产物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与子宫肌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3年5月东莞市人民医院53例子宫肌瘤组织、46例肌瘤假包膜组织及肌瘤周围正常子宫肌层组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PGE2水平。结果(1)COX2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肌层组织及肌瘤假包膜组织(P<0.05);COX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肌瘤大小、肌瘤个数及其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2)肌瘤组织的PGE2水平明显高于子宫肌组织及肌瘤假包膜组织(P<0.05)。(3)肌瘤组织中COX2表达与PGE2水平成正相关,而肌瘤假包膜和肌层组织中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OX2蛋白高表达可能导致前列腺素类物质生物合成增加,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有关。近些年国外已开始研究羊水中微量元素与胎儿营养、代谢、发育及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关系。已发现低Zn时胎儿可发生许多疾病和综合征,造成组织和粘膜缺损(如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隐睾、尿道下裂以及多发性畸形)、高畸变率、脑膨出、脑积水、无脑、低体重儿以及流产、死胎。低Zn又是羊水感染综合征(绿羊水)的一项指标,其测定对羊水感染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为胎儿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Cu代谢异常或孕妇饮食中低Cu同样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胎盘机能不全、胎儿畸形,也是产前诊断某些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的指标之一。Wilson氏病(一种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外周静脉血清、新生儿脐静脉血清及胎盘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及与PIH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PIH27例为研究组,测定其外周静脉血清,新生儿脐静脉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MDA和SOD,并比较了分娩前、后的变化,以年龄相近的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PIH患者的MDA含量按轻、中、重程度不同较正常晚期妊娠者逐渐增高(P<0.01),二者呈正相关(r=0.939,r=0.925,r=0.961,均P<0.01);PIH患者的SOD含量按轻、中、重程度不同较正常孕妇者逐渐降低(P<0.01),二者呈负相关(r=-0.925,r=-0.937,r=-0.954,均P<0.01);PIH患者分娩后MDA含量下降(P<0.01),而SOD含量升高(P<0.01)。结论:PIH的发生、发展与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abl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和分析正常子宫内膜11例(正常内膜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21例(良性病变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6例(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62例(子宫内膜癌组)中c-abl基因在外显子3(exon3)、外显子4区(exon4)的突变,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c-abl基因在exon3、exon4的突变总体上表现为点突变。子宫内膜癌组及不典型增生组的突变率(77.42%,56.25%)较正常内膜组及良性病变组高(0,14.2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突变率与病理类型无关,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降低、临床分期增高及淋巴结转移而增高(P<0.05);③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bl基因在exon3、exon4区的点突变集中在3个位点,它们或单独或共同存在,影响c-ab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论:c-abl基因在exon3、exon4区的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突变率随着子宫内膜癌的分化、临床分期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而增高,该基因的突变可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