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死亡率是一项常用的生命统计指标。可以反映特定时期内由于疾病而发生的死亡频率,用来衡量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进行人口死亡及死因的统计分析可反映居民健康水平。为了解中山市小榄镇居民死亡情况,笔者对该镇2005年死因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安义县2005年居民死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因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反映疾病危害程度。为了解安义县居民病伤死亡现状、死因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6年开展了2004-2005年度居民死因的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唐河县居民死亡情况,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2014年唐河县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唐河县共报告死亡9 496例,粗死亡率为740.62/10万。其中男性死亡6064例,粗死亡率为919.23/10万;女性死亡3432例,粗死亡率为551.3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70,P<0.01)。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及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及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唐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是影响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公共卫生因素。  相似文献   

4.
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死因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宜昌市居民病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评判居民病伤死因构成及减寿损失之间的逻辑效应关系。结果:1978-1999年宜昌市城区居民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其中: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达191.60/10万,在居民病伤死因中所占位置始终是第1位。男性循环系统疾病平均年死亡率为179.92/10万,女性为204.64/10万,女性高于男性。②恶性肿瘤一直居死亡原因第2位,年均死亡率为85.62/10万,男性105.44/10万高于女性63.48/10万。③损伤与中毒总死亡率由1978年的71.35/10万下降至1999年的45.20/10万。但仍占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第3位。损伤与中毒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减寿损失损伤与中毒最高占17.80%;肿瘤次之占10.70%。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循环系病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死亡年龄日趋老年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对青年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郑婉辉  林辉  郑萍 《职业与健康》2008,24(3):234-236
目的了解福州市居民主要死因分布,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按ICD-10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死因分类,对福州市2004年城区居民死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004年该市居民总死亡率为4.09‰,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结论当前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福州市城区居民脑血管疾病死因分布,为制定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ICD-10的标准和方法对该市2005—2008年城区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进行死因分类。结果 2005—2008年福州市城区居民脑血管疾病平均死亡率为85.3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9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u=4.71,P0.001)。脑血管疾病死亡占全死因的20.82%,居各种死亡原因第2位。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死亡病例集中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脑血管疾病总死亡的96.28%。市区居民减寿率为0.180%,脑血管疾病对男性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较女性大,分别为0.240%,0.117%。结论脑血管疾病是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且对男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肇庆市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评估其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肇庆市居民2009年死因网上直报系统数据,以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年龄分布等指标描述和分析居民健康状况。结果 2009年肇庆市全市下辖的8个县(市、区)共报告死亡病例4 787例,死亡率为115.72/10万。全人群死因顺位前4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占全死因构成的80.86%。各年龄别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0~34岁组最低,为20.22/10万,〉60岁组最高,为533.74/10万。结论今后应积极开展重点人群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尤其需重视6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8.
文珍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29-1730
居民死亡状况是反映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死因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反映疾病危害程度。为了解海南州居民病伤死亡现状及死因分布特点,进一步做好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降低死亡率,我们将我州2008年度由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了统计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2~2005年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苡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06-3308
[目的]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的死亡资料根据ICD-10编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居民伤害年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0.5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趋势。前4位意外伤害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淹死、意外跌落和自杀。[结论]应根据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意外伤害死亡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2005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居民死亡原因,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深圳市2005年居民的死因资料. [结果]2005年深圳市常住居民年死亡率为74.60/10万.前10位死因顺位是: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内分泌及营养代谢和免疫疾病、新生儿疚病、泌尿及生殖系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损伤与中毒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除继续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意外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付仁龙  范义兵  熊文艳  赵萍萍  杨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81-4483,4486
[目的]分析江西省南昌市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2009年网络直报死亡病例的死因,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完善和调整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死因资料进行编码,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结果]2009年南昌市共网络报告死亡病例3934例,其中男性2616例,女性131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98︰1;60岁以上年龄组是死亡的主要人群,占总死因构成的64.6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该市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主要病种,占全部死因的77.61%,其中的肿瘤和心脑血管病分别以1205和1114例占全死因构成的30.63%和28.32%,伤害是次要原因;肿瘤的首位死因是肺癌,其次是肝癌和结直肠癌,各年龄段的死亡例数男性均多于女性,心脑血管病的首位死因是脑血管疾病,其次是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自15~19岁年龄段始,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死亡数均依次递增,至70~79岁年龄段达高峰;交通事故为伤害的主要死因,其次是意外跌落和溺水,30~59岁年龄段为主要的因伤害致死人群。[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南昌市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最主要病种,其次是伤害,因此加强慢性病防制,减少死亡和伤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佛山市南海区居民死亡原因及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卫生问题,为解决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促进医疗保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的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佛山市南海区居民死亡率为5.17‰,居民期望寿命为73.13。居民死亡原因前5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根据南海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死因分析结果,必须采取相应的科学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我区居民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昌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于2005年11月采用统一的问卷对南昌市随机抽取的隹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了25 993名居民,其中1年内道路交通伤发生211侧,发生率为811.8/10万.男性交通伤发生率(943.9/10万)高于女性(674.5/10万), (x2=5.854,P=0.016).农村地区交通伤害发生率(847.9/10万)和城市交通伤害发生率(739.0/10万)没有统计学差异(x2=0.853,P=0.356).[结论]南昌市居民男性道路交通伤发生率高于女性,城乡道路交通伤发病率没有差异.道路交通伤发生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最多的是自行车,并且发生交通伤害者多数为驾驶员.可见,应该加强驾驶者的安全意识,把交通伤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敦煌市2006~2008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敦煌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区域性的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度死因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居民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伤害与中毒;而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是造成"早死"的主要死因;胃癌、肝癌、食管癌、肺癌和肠癌分居恶性肿瘤死亡的前5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溺是伤害的前3位死因. [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今后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自贡市2000年人群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自贡市人口死亡情况,给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信息。方法:通过对自贡市2000年全人类死亡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5110.69/10万,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居第一位,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居第三位;其标化死亡率为176.06/10万、139.58/10万、116.21/10万。标化死亡率男性664.80/10万高于女性389.52/10万。不同年龄段主要死亡病种不同,其中恶性肿瘤又以肺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标化死亡率为31.75/10万。全人群平均期望寿命为73.41岁,其中男性为70.53岁,女性为76.62岁。因恶性肿瘤造成的去死因寿命损失年为3.04岁,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7.54/10万高于女性94.59/10万,差异有显著性(P<0.005,χ^2=132.91)。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南昌市1993~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南昌市流脑流行情况、有效控制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昌市1993~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流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数农村明显多于城区且呈明显的冬春季高峰,发病年龄以15以下儿童为主,但有向成年人倾斜的趋势。[结论]流脑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及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重点为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丹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卫建  丁彧  杭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45-2746
[目的]了解丹阳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方法]对丹阳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和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12.4/10万,为20年内历史最高水平。本地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上成人为主,占71.4%(30/42),流动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8.2%(30/34),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每5~10年对50岁以下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主动监测、做好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工作,是今后控制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十堰市2009年城区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找出威胁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方法]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编码手册进行根本死因分类。[结果]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总死亡率为5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10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损伤与中毒对寿命的损失影响最大,因此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5年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四川省2005年HIV/AIDS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2005年各市、自治州均有病例报告,共2430例,发病率为2.77/10万;发病以男性为主,以20~39岁年龄段发病为主,占84.3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该省应大力普及防治知识,提高社会对HIV/AIDS的正确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