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平 《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72-1073
论述了开展医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医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接受医德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从事医疗工作后的医德医风状况,从而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关系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作为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的高等医学院校,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解决易引起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的源头性问题,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持续、长久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1] 。根据社会道德标准 ,性格具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优良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宽容、助人、勤奋、坚韧、自信、谦虚、独立、果断、勇敢、热情、开朗等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而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虚伪、狭隘、嫉妒、敌对、自私、懒惰、自卑、孤僻等 ,一方面有损于个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另一方面也是各种人格障碍和身心疾病的潜在温床。人格发生论认为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格发展过程 ,而人格的发展与自我意识及社会成熟有密切的关系。因…  相似文献   

4.
在新医改形势下,公共卫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卫生信息、全球健康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除专业知识的熏陶外,对于公共卫生人才尤其应注重人文素质、信息素质、三创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其中的一些先进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儒家思想的先进教育理念对医学生道德以及专业学习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妇幼保健事业不仅关系到母亲和婴儿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妇幼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了社会和人民普遍的认可。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7.
新医改方案伦理元素的增加,对医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应把握新医改的卫生服务特点,推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把握新医改回归公益性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强化社会效益第一、患者至上的医德原则;把握新医改重视公平性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学会践行卫生服务最基本的伦理目标;把握新医改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基本原则,推进医学生增强健康责任意识;把握新医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坚持治疗的经济和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医学领域交流的频繁,英语作为交流的前提和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为迎合新时代新型人才的目标,需要培养符合国际型人才标准的医学生,以加强医学生的国际交流与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客体,其价值具有二重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包括了社会性价值和个体性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满足.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要追求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社会是许多个体组成的,当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充分发挥、个体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时,社会价值才有可能充分实现.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关系时,要把挖掘受教育者个体价值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本体性价值.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生这一特殊的受教育者群体的个体价值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医改的实施对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要着力构建人文素质教育新思路?丰富人文素质教育新内涵?谋划人文素质教育新举措,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医学人才,从而实现新医改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了解全科医学生职业信心指数,综合量化和反映中国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信心的强弱。方法 于2016-05-20至2016-07-29,在全国359家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医师在线》杂志读者群中,向全科医学生发放网络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全科医学生的基本情况、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对全科医生职业现状及未来3年发展的评价(包括培养体系、个人价值、收入水平、职业发展、社会尊重、执业风险6个方面共12个条目)。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全科医学生的现状指数、预期指数、信心指数。结果 在问卷有效回收的768例全科医学生中,444例(57.8%)毕业后有意向从事全科医生职业。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的现状指数为82.85、预期指数为125.68、信心指数为104.27,对全科医生职业的培养体系、个人价值、收入水平、职业发展、社会尊重、执业风险6个分指数的信心指数分别为118.49、115.72、89.13、108.82、91.76、92.15。结论 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现状持消极态度,对未来3年的发展预期持积极态度,对全科医生职业的信心总体上是积极的。其中,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收入水平、社会尊重、执业风险方面的信心是消极的,对培养体系、个人价值、职业发展方面的信心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3.
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基础医学各学科还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研究都涉及到物质分子变化,临床上很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都是在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但生物化学学科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直接感知;涉及的学科多,需要有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才能理解、记忆,让许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丧失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为进一步促进医学生就业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认真研读新医改政策、大量查阅有关医学生就业的文献资料、实地走访一线医务工作者等形式,对新医改实施以来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医学生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体上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医学生就业,某些方面也给医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与不利影响。结论:要教育和引导医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政府加大对新医改的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医疗卫生系统的人事制度与用人机制改革,以便更好地促进医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与分析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状况,探讨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我院914名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状况,并就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95.5%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但67.8%的医学生不了解我院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55.6%的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满意。医学生素质(73.2%)、师资因素(63.9%)、课程设置(52.6%)和管理体制(46.4%)可影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提高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医学人文素质是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措施。结论医学人文素质是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培养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医学人才和促进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影响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全面透彻地了解新医改背景下当代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日前,我们通过问卷对河北省承德市在校医学生、实习生、医生及患者开展了医德医风方面的整体性调查研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沟通与交流技巧培养的必要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服务理念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非常薄弱,大多数医学院校对这方面的教育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几乎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医患关系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导致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意识淡薄,医患关系处理能力欠缺[1].  相似文献   

18.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登科 《医学与社会》2011,24(8):102-104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医改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形成合力,必须不断创新,必须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教育要求我们把医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 ,能诊治疾病的专家型医生 ,而且要培养其慈善家的胸襟 ,具有崇高的医德 ,和蔼可亲 ,关心、爱护患者 ,同时应该输入艺术家的风范 ,使在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同时 ,能保证服务艺术的完美。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科学 ,它一方面存在着自然科学性 ,另一方面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 ,它就必然要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性。“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 ,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 ,包括政治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  相似文献   

20.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务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加强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守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建构和谐医患关系均起着重要作用。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医疗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